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2月~2005年8月应用峡部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部裂患者26例,经椎板AO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峡部裂7例,椎弓根螺钉合并椎板钩固定19例,峡部裂处均取髂骨植骨。术后3~6个月复查。术前及复查时采用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摄腰椎双斜位和动力位X线片观察峡部愈合情况和椎间活动度变化。结果术前和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25±1.24、2.14±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活动度分别为8.3°±2.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斜位X线片示峡部已经无透亮线。结论峡部植骨固定术是治疗腰椎峡部裂所致腰痛的一种合理、简单、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腰椎峡部裂及滑脱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腰椎峡部裂及滑脱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lumbarspondylolysisandspondylolis-thesis single vertebrae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LSRF)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其复位机制。方法 采用 24具成人L4、L5脊柱标本,峡部断裂后应用LSRF、Hefti、Salib法固定,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取4具成人L2~S2脊柱标本,L5双侧峡部裂后加载,建立滑脱模型,应用LSRF进行复位试验。结果LSRF固定强度为Hefti的1.6倍,Salib的2.7倍,且具有良好的复位功能。MRF的复位机制为以椎板钩与椎板接触点为支点,利用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向后上提拉,使椎体前移复位。结论LSRF具有坚强固定和良好的复位作用,为椎弓峡部崩裂及滑脱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以期对椎间盘早期退变进行定量诊断。方法88例对象430个椎间盘纳入研究(排除磁敏感性伪影较重的10个椎间盘),行PM分级后经GE 1.5T超导MRI对腰椎行常规(矢状面T1加权、12加权和横断面T2加权)和矢状面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i maging,DWI)。其中脊柱常规扫描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脉冲序列,弥散成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cho—planar imaging,EPI)脉冲序列。根据正中矢状面他加权像椎间盘形态及信号变化,在ADW4.2后处理工作站使用Function tool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在DWI矢状面上分别对腰椎椎间盘手动画出感兴趣区并测量其信号强度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结果430个椎间盘纳入DWI研究,PM分级Ⅰ级0个,Ⅱ级166个;Ⅲ级146个;Ⅳ级69个;Ⅴ级49个。经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ADC值与PM分级有相关性(P〈0.05)。以ADC=1.05×10-3mm2/s作为评价椎间盘状态定量指标,其灵敏度为73.48%,特异度为75.3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定量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腰椎峡部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腰椎峡部进行解剖学测量,为提高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融合率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对 3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 L 1~ L 5,共 150个干燥腰椎骨的腰椎峡部、腰椎后外侧植骨床面积和模拟植骨块体积等进行测量。结果 腰椎峡部上缘长度从 L 1[(7.34± 1.15)mm]到 L 5[(10.31± 1.89)mm]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下缘长度从 L 1[(6.63± 1.24)mm]到 L 5 [(4.73± 1.21)mm]逐渐缩小; L 1峡部上缘最薄 [(1.85± 0.64)mm];腰椎峡部下缘厚度从 L 1[(6.57± 1.24)mm]到 L 5[(7.57± 1.16)mm]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与椎弓根形成的内偏角角度从 L 1(113.9°± 13.3° )到 L 5(119.1°± 13.5° )逐渐增大;尾偏角角度从 L 1(101.2°± 9.5° )到 L 5 (117.6°± 13.4° )逐渐增大。腰椎峡部上缘长度、腰椎峡部下缘厚度与腰椎节段呈正相关;腰椎峡部下缘长度与腰椎节段呈负相关;腰椎后外侧植骨床面积与植骨块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使滑脱的腰椎成功复位、提高腰椎滑脱症后外侧植骨融合率的关键在于 :采用坚强、稳定的内固定系统,足量的植骨床面积和植骨块体积,保证植骨块与植骨床紧密接触,以及足够的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9):785-789
[目的]比较L_4及L_5峡部裂对应的椎间盘退变程度,探讨不同节段腰椎峡部裂对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因腰腿痛就诊的204例腰椎单节段峡部裂患者,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分为L_4峡部裂组及L_5峡部裂组。L_4组69例,男18例,女51例;年龄27~72岁,平均51.74岁;L_5组135例,男48例,女87例;年龄22~76岁,平均50.16岁。两组性别(x~2=1.871,P=0.171)以及年龄(t=1.148,P=0.25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以及滑脱率。根据改良Pfirrmann分级标准评定椎间盘退变程度并将1~8级分别计为1~8分,按Modic改变分型标准判定终板退变程度并将正常~Ⅲ型分别计为1~4分。比较两组LL、SS、滑脱率、改良Pfirrmann分级以及Modic改变。[结果]两组LL(L_4组42.44°±11.92°,L_5组44.18°±11.42°)和SS(32.97°±9.03°,35.41°±9.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_4组滑脱率为(27.96±12.87)%,明显高于L_5组的(19.44±14.52)%(t=4.112,P<0.01)。L4组改良Pfirrmann分级及Modic改变分别为(6.96±1.13)分、(2.46±1.38)分,均明显高于L_5组的(5.82±1.70)分、(1.78±1.10)分(P<0.01)。[结论]尽管L_4峡部裂的发病率较L_5峡部裂低,但其滑脱程度更重,对应的椎间盘退变程度也更严重。临床上对于L_4峡部裂患者要更加引起重视,避免远期因严重退变而需要更大创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胥少汀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1(2):103-105
腰椎峡部裂与脊椎滑脱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100700)胥少汀腰椎峡部裂的发生率约在4%左右,并有一些发展成脊椎滑脱,近些年来对其重视,外科治疗方法有了一些进展。本院自五十年代开始治疗此症,病例大多系峡部疲劳骨折不连接,故又称峡部不连。一、病理生理(一...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应力滑移率(stress slippage rate,SSR)在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并与目前常用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方法分析132例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患者的SSR、向前滑移率(anterior slippage rate,ASR)与JOA下腰痛诊疗标准评分的相关性及80例手术者的SSR、ASR与手术复位率的相关性。按照张恩忠等SSR标准,将132例患者分为手术组、观察组与保守组,分析三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对52例非手术治疗者进行平均24个月动态观察计算ASR的改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SR、ASR与治疗前JOA评分间均具负相关性(r=-0.62,P〈0.01;r=-0.22,P〈0.05);80例手术者SSR与手术复位率间具正相关性(r=0.71,P〈0.05);而ASR与手术复位率间不具相关性(P〉0.05);对52例观察组及保守组经24个月动态观察,两组ASR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1)。三组间治疗前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P=0.03);三组间治疗后JOA评分改善率,手术组与保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手术组、保守组与观察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10)。结论SSR不仅可以作为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椎间稳定性的量化指标,而且对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症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手术复位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的相关基础研究与远期临床疗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对直接使用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的病例进行远期随访,探讨单椎体复位固定的有效性。方法测试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特性,建立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行单脊椎复位固定后脊椎的应力变化规律。自1992年4月~1995年12月,应用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腰椎峡部崩裂和滑脱32例,其中单纯峡部裂18例,合并滑脱14例;年龄28~46岁,平均36.4岁。结果生物力学研究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复位效果优良,固定坚强;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5.6年,最终X线片示,有29例获得骨性愈合,无螺钉断裂和拔出。临床疗效按Henderson标准评价,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2例。结论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单椎体复位固定系统固定坚强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对青壮年腰椎峡部崩裂及滑脱患者,直接修复行单椎体复位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其内固定简单,手术创伤小,可减少继发性脊柱疾患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MRI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MRI表现及病理学改变。方法随机选取3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只。实验组采用手术方法以L3为中心切除相关腰椎的棘突、关节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切断双侧竖棘肌。通过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制作腰椎问盘退变动物模型。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后即缝合。术后分别于1个月、2个月、3个月行MRI检查,之后处死行病理学观察。结果MRI检查结果对照组:无特异性改变,实验组:于术后2个月、3个月时的T2信号明显降低。病理学检查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表现为髓核细胞减少,外周纤维环结构紊乱。结论本实验方法的建立为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13.
颈椎终板Modic改变在颈肩痛病例中的分布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终板Modic改变在颈肩痛病例中的临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一年内因颈肩痛而在本院行颈椎MR和常规X线检查的患者共1023例,回顾性分析颈椎MR中所表现的Modic改变在人群、椎间盘节段、年龄、颈椎曲度和椎间盘退变分级中的分布特点以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023例共计6138个颈椎椎间盘中90例(8.8%),108(1.8%)个椎间盘邻近终板发生Modic改变.I型32例(3.1%),34个椎间盘(0.6%);Ⅱ型55例(5.4%),71个椎问盘(1.2%)Ⅲ型3例(0.3%),3个椎间盘(0.06%).按照各个椎间盘节段发病数统计,C2-3 O个、C3-4 10个、C415 18个、C5-6 52个、C6-7 23个、C7 T1 5个,发病率分别为O%、0.2%、0.4%、1.0%、0.4%、0.1%.Modic改变和椎间盘退变明显相关(P=0.000).40岁以上是Modic改变发生较多的年龄段(P=0.000).通过Binary Logistic检验逐步回归法得出回归方程为y=一15.514+3.047D+0.684C+0.210L+0.152,4(y为Modic改变、A为年龄、L为椎问盘节段、D为椎间盘退变程度、C为Cobb角分组),P=0.000,EXP值,D=21.048,C=I.982,L=1.233,A=1.164.结论 颈椎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较腰椎低,其发生和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节段、年龄和颈椎曲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椎问盘退变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Ⅱ型最为多见,I型次之,Ⅲ型最为少见,多发生于C3-6椎间盘.40岁以上是Modie改变易发年龄. 相似文献
14.
许崧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15(2):123-12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病例,均在出现症状7 d后行手术减压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1年,所有患者腰痛全部恢复,下肢肌力部分恢复16例,未恢复2例,但括约肌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按Masato标准评价疗效:好转8例,差10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一经明确诊断必须尽早手术,以抢救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 方法自2002年5月~2003年8月行单个人工髓核假体(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 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0.5(3~18)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18例,良4例,尚可2例.1例发生椎间隙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2月出现假体移位、症状复发,行再次手术更换假体后治愈. 结论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恢复椎间隙高度,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探讨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7例常规髓核摘除术后症状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再手术治疗。结果再手术原因:神经根管狭窄22例,腰椎不稳6例,手术失误8例(间隙错误3例,术侧错误3例,间隙遗漏2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37例均顺利完成再手术,术后脑脊液漏2例,经头低脚高位及拔管后腹带加压治愈。37例均获随访,平均3.2(2~6)年。采用侯树勋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19例,可7例。结论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不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的主要原因,再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退变后椎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腰椎退变时椎体的形态和骨密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对照组患者31例,腰椎退变组患者94例,通过应用计算机处理其X线片和MRI等影像学资料,测定L4,L5椎体的骨密度和测定腰椎椎体的周径和对角径、相对高度,相对矢状径及对角径等,同时观察MRI上椎体骨髓信号的改变。应用SPSS11.5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①对照组L4及L5椎体指数在男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X线侧位片上男、女L4及L5椎体的形态相似。②L4及L5椎体指数在对照组明显大于退变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L4及L5椎体相对高度在对照组均较退变组高,而椎体的上下矢状径对照组较退变组要小,对角距差别不大;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P<0.05)。④椎体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后,椎体发生改变与否与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miation,LDH)患者后路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探讨防治办法。方法1998年7月~2005年6月间采用后路手术治疗LDH患者135例,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8.89%)。早期并发症(术后2周以内)8例,其中臀部不适、神经根激惹综合征各2例,低颅压综合征、切口皮下血肿、肺部感染、手术定位错误各1例;晚期并发症4例包括术后椎间盘再突出2例,腰椎不稳和椎间隙感染各1例。8例经对症、支持治疗,4例再手术治疗。结果早期并发症的8例除手术定位错误1例再手术外,均保守治愈;晚期并发症患者中椎间隙感染的1例经抗炎治愈,余3例经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除了术中操作技能外,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及时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均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神经根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6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患者行TLIF。采用经神经根孔后壁的扩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和彻底减压,椎间隙前1/3植入碎骨,后2/3植入单个融合器,同时使用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脊柱。效果 平均手术时间2(1.5~4)h;术中平均出血量250(100~450)ml。随访1.5(1~2)年,所有患者脊柱节段均获融合(100%),平均融合时间为8(6~11)个月。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优良率为96.2%(25/26)。结论 TLIF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融合率高和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炎性细胞在腹主动脉瘤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及其作用。方法20例AAA患者的动脉瘤组织及4例正常人腹主动脉组织,分别行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特殊染色、单抗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阳性)和巨噬细胞(CD68阳性)的免疫组化染色,了解纤维组织的变化及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原位杂交方法观察AAA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oproteinases,MMPs)之MMP9的mRNA表达。结果AAA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基质弹力纤维的损伤程度呈平行趋势,正常腹主动脉组织无炎性细胞浸润;原位杂交结果显示20例AAA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出现MMP9mRNA的阳性表达,13例(65%)AAA组织中的平滑肌细胞出现MMP9mRNA的阳性表达。正常腹主动脉组织无MMP9mRNA的阳性表达。结论炎性细胞在AAA形成中通过复杂的生化、细胞及免疫等过程参与并促进了AAA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