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籽原花青素预防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发展过程中,应葡萄籽原花青素进行干预,探讨大鼠AS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活性,及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A空白对照组(普通饮食);B模型组(丙基硫氧嘧啶+维生素D3+高脂、高胆固醇饮食);C:银杏黄酮组(90mg/kg,ig/d);D:葡萄籽原花青素组(90mg/kg,ig/d)。10周后测定TC、TG、HDL、LDL活性。结果B组TC、TG、LDL,较A组明显升高(P〈0.01),HDL降低(P〈0.01);C组TC、TG、LDL、较B组显著降低(P〈0.01),而HDL升高(P〈0.01)。D组的作用优于C组(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降脂、阻止AS早期主动脉壁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分别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GSPE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天给药1次,共7d。于给药d8时进行大鼠病变结肠大体及组织学评分;用邻联茴香胺法检测结肠组织中MPO活性以考察中性白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实验1周时,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结肠湿重明显增加,和模型对照组比较,GSPE低、中剂量组体重下降程度减轻(P<0.05),GSPE高剂量组体重呈增加趋势(P<0.01)。GSPE各剂量组结肠湿重增加幅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大体观察,模型对照组结肠粘膜大面积溃疡、坏死,和模型对照组比较,GSPE各剂量组结肠粘膜溃疡面积缩小,粘膜修复明显。光镜下观察,模型对照组结肠粘膜组织内可见大量炎性渗出物和组织坏死;GSPE各剂量组溃疡面可见多量再生上皮和新生腺体。模型对照组结肠粘膜组织内MP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GSPE各剂量组MPO活性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GSPE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实验组(SG),缺血再灌注组(I/RG),急性GSPE(450mg/kg灌胃1次)治疗+I/R组(ATG),慢性GSPE(150mg/kg灌胃喂养1周)治疗+I/R组(CTG)。采用一侧肾蒂结扎、另一侧肾动脉夹闭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结果I/RG与SG相比,MDA、BUN和Cr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下降(P<0.05)。与I/RG相比,ATG的MDA和Cr含量下降(P<0.01,P<0.05),CTG的MDA、BUN和Cr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n,GSP)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抗炎机制。方法 ICR小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56%乙醇)、水飞蓟素组(56%乙醇+90 mg·kg-1·d-1水飞蓟素)及GSP高、中、低剂量组(56%乙醇+400,200,100 mg·kg-1·d-1GSP)。8周后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ALT、AST水平,肝MDA含量和SOD、GSH-Px活力;酶联免疫法检测肝NF-κB、TNF-α、IL-1β的含量;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GSP可以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及肝组织中MDA、NF-κB、TNF-α、IL-1β含量(P<0.05),提高SOD、GSH-PX活力(P<0.05),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程度(P<0.05)。结论 GSP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和降炎症反应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等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葡萄籽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剪断结扎线形成再灌注模型。测定5组大鼠在1 h后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比较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不同剂量的葡萄籽原花青素(50~200 mg/kg)均可降低大鼠CK、LDH、AST和MDA的水平,提高大鼠体内SOD的水平,还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梗死的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显著的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生化指标,减少心肌梗死的面积,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治疗乙酸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分别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GSPE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8d时分别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型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PO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SPE各剂量组MPO活性、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GSPE治疗乙酸性结肠炎作用机制与其抗炎、抗氧化、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及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8.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述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几年来的文献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GSP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癌、抗衰老、改善免疫抑制等。结论:GSP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向荣  刘文 《中国药师》2013,16(7):935-937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Longa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在手术前1h给予葡萄籽原花青素,之后每天同一时间给药,直到被处死。药物干预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于术后以及处死前分别两次给予神经功能评分。大鼠处死并取出样本分别进行HE染色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示大鼠造模成功率约为88%,TGF-β1在正常SD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中有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组各亚组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药物干预组各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表达均升高(P<0.05),在相同时间点TGF-β1表达趋势基本与I/R组相同,但阳性表达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能通过增加TGF-β1表达,以达到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25%乙醇溶液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TNBS/25%乙醇采用二次致炎的方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和GSPE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mg/kg),  相似文献   

11.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是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天然植物药,有着极强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能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及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等多种机制抗心血管疾病,另外包括抗DNA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抗肿瘤、抗炎、抗伤害和镇痛以及预防牙周病、糖尿病和白内障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人类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益处,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文中对近几年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在药理作用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学习记忆和对血液、脑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小鼠scD 半乳糖 6周 ,制备小鼠衰老模型 ,同时 po葡萄籽原花青素 ,分别采用跳台法、Y型迷宫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并测定小鼠血液和脑组织的过氧化脂质 ;正常小鼠 po给予葡萄籽原花青素 ,连续 19d ,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D 半乳糖处理小鼠在跳台法的测试中 ,延长潜伏期 ,减少 5min内错误总数 ;在Y型迷路的测试中 ,能减少错误反应次数 ;并能降低小鼠血液和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正常小鼠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中 ,对小鼠定位航行SPL无明显影响 ,对休息30d后的小鼠空间搜索的CPT和CPP均有提高作用。结论 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改善D 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能明显增强正常小鼠信息的保持和再现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液和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组分葡萄籽原花青素降血脂药效。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渗漉提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制得10%、30%、50%、70%乙醇部位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建立大鼠高血脂模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以及Lee’S指数和脏器指数,对各提取物进行药效学研究,确定葡萄籽原花青素降血脂有效部位。结果: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10%、30%、50%乙醇部位具有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模型的TG的含量(P<0.01);同时50%乙醇部位还可以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模型的ALT和AST含量(P<0.01);10%、30%、50%、70%乙醇部位能抑制Lee’S指数的升高(P<0.01或P<0.05);10%乙醇组显著升高肾脏指数;10%、30%、50%、70%乙醇组能显著升高脾脏指数(P<0.01);10%、50%、70%乙醇组能显著降低总脂指数(P<0.01)。结论:50%乙醇部位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为葡萄籽降血脂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山楂原花青素(OPC)与葡萄籽OPC的生物活性。方法体外将肝癌细胞Hep-S、小鼠肉瘤S-180、小鼠胸腺、脾淋巴细胞、肾细胞和肝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山楂OPC或葡萄籽OPC共同培养,用MTT法检测抑制Hep-S和S-180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T细胞、B细胞、肾细胞和肝细胞增殖的影响。提取与山楂OPC或葡萄籽OPC共同培养的Hep-S细胞的DNA,检测Hep-S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山楂OPC比葡萄籽OPC抑制Hep-S和S-180增殖作用更好;其促进T细胞、B细胞、肾细胞和肝细胞增殖效果也更强;与葡萄籽OPC相比,山楂OPC使Hep-S细胞中的DNA发生更明显的凋亡,产生更多的DNA片段。结论山楂OPC具有比葡萄籽OPC更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少腹逐瘀汤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法构建大鼠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造模成功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少腹逐瘀汤(以生药计5g·kg-1,临床等效剂量)组、盐酸左氧氟沙星(阳性药,80mg·kg-1)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于成模后第8天开始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0d,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雌鼠与成熟雄鼠按2∶1合笼,观察受孕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输卵管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NLRP3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水平。原代培养大鼠输卵管上皮细胞,10nmol·L-1脂多糖(LPS)刺激24h制备炎症模型,造模同时给予10mg·L-1盐酸左氧氟沙星、10mg·L-1少腹逐瘀汤处理,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NLRP3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细胞中NLRP3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结果 对照组的受孕率为60%,模型组的受孕率为40%,盐酸左氧氟沙星组和少腹逐瘀汤组的受孕率均为80%。对照组大鼠输卵管结构清晰,黏膜皱褶丰富,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管腔通畅;模型组大鼠的输卵管结构分界欠清,黏膜皱褶消失,黏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管腔狭窄,出现梗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情况;盐酸左氧氟沙星组与少腹逐瘀汤组大鼠输卵管结构有改善,管壁组织结构尚清晰,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欠规整,管腔通畅,仅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输卵管组织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01);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组输卵管组织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输卵管上皮细胞NLRP3蛋白和NLRP3IL-1βIL-6TNF-α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0.01、0.001);与模型组比较,少腹逐瘀汤组NLRP3蛋白和NLRP3IL-1βIL-6TNF-α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结论 少腹逐瘀汤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 (GSP)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A)组、高脂模型 (B)组、GSP预防干预 (C)组 ,分别饲喂标准、标准 + 1%胆固醇、标准 + 1%胆固醇 + 1%GSP的颗粒饲料 ,于实验开始前 1d和开始后第 1、2、4、8、12wk末取空腹血 ,检测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12wk末取血后处死 ,取主动脉作病理形态学观察。所有数据经SAS 8 2进行混合模型的变异数分析。结果 与B组比较 ,C组TC、LDL C、TG和TG/HDL C在 12wk时降低 (P <0 0 1) ,HDL C升高 (P <0 0 5)。病理分析显示C组兔主动脉壁厚度和泡沫细胞数量明显较B组减轻 (P <0 0 1)。结论 GSP对血脂有调节作用 ,可通过降低TC、LDL C、TG、TG/HDL C和升高HDL C的作用而发挥抗AS作用 ,并有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葡萄籽原花青素磷脂复合物,考察其理化性质,研究磷脂复合物制剂成型工艺.方法 以葡萄籽原花青素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标准,再以复合率为指标确定复合物制备工艺;研究原花青素B2磷脂复合物的理化性质包括脂水分配系数及溶解性能等;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剂成型工艺.结果 优化工艺的复合率可达97%.原花青素B2磷脂复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与原花青素B2相比明显增大,预示其体内吸收有可能提高.原花青素磷脂复合物流动性尚可,但黏性强,相对临界湿度小,引湿性较强.结论 确定了制备葡萄籽原花青素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该复合物明显改善了原药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GSP组(G组),每组15只。M、G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莱霉素生理盐水溶液0.2~0.3 m L(5 mg·kg~(-1))造模,N组气管内注射等容生理盐水。术后第2日开始,G组大鼠给予GSP生理盐水溶液0.1 m L·10 g~(-1)(500 mg·kg~(-1)·d~(-1))灌胃,M组和N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每日1次。给药7、14、28 d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含量,RT-q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1(VEGFR1)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各时间点M组Ashcroft评分均高于N组(P<0.01)和G组(P<0.05),N组大鼠肺组织无明显病变,M组肺组织炎症反应和肺纤维化明显,G组各期肺泡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低于M组。各观察时点,M组大鼠肺组织HYP含量、VEGF和VEGFR1蛋白及m RNA表达均明显高于N组(P<0.01)。G组肺组织HYP含量、VEGF蛋白及m RNA表达均低于M组(P<0.05或P<0.01),给药7、14 d肺组织VEGFR1蛋白及m RNA表达低于M组(P<0.05),给药28 d与M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GSP能抑制大鼠肺纤维化,降低肺组织VEGF和VEGFR1蛋白和m RNA的表达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抗炎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研究葡萄籽中原花青素(PA)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和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模型,研究PA对炎症的影响。NOS活性用NADPH黄递酶染色法,NO含量用Griess重氮化反应法,β-NAG用对硝基酚比色法,MDA用TBA荧光法测定,IL-1β,TNFα和PGE2含量用放免法测定。结果:PA 10-40mg/kg ip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和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PA 10mg/kg减少大鼠致炎足MDA生成,抑制炎症渗出液中NOS的β-NAG活性,降低IL-1β、TNF和PGE2含量。其作用强于地塞米松2mg/kg。结论:PA对大鼠和小鼠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和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E组);造模后6h、48h、72h和7d时间点进行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Sham组及Control组比较,HIE组不同时间点的NLRP3、Caspase-1和IL-1β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NLRP3、Caspase-1和IL-1β在HIE组6h均可见水平增高,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7d表达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随时间演变逐渐加重,与炎症小体通路的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上调有关。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与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启动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