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安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41-24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门诊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正常高血压组。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测量颈总动脉从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等指标。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正常高血压组(P〈0.05);但斑块检出率两组未发现明显差异;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呈正相关(r=0.77,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且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某化工企业人群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某化工企业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 mol/L),非H型高血压组(Hcy <10 mol/L),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检出率、积分、数量、类型等情况。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检出率、数量、软斑与混合斑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均P<0.05);颈动脉IMT与Hcy、斑块形成、数量、积分、年龄呈正相关(均P<0.05);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数量、积分呈正相关(均P<0.05);IMT≥1.0 mm、Hcy≥10.0 mol/L、性别、年龄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IMT、斑块形成、数量、积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其分为IMT正常组(n=38)、IMT增厚组(n=43)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n=45),检测3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 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尿酸水平,并分析其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IMT增厚组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患者Hcy、hsCRP、Cys C、TC、LDL-C、肌酐、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形成组患者Hcy、hs-CRP、Cys C、TC、LDL-C、肌酐、尿酸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P<0.05);3组患者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T与血清Hcy、hs-CRP、Cys C、TC、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3、0.810、0.792、0.342、0.549,P<0.05),与HDL-C、肌酐、尿酸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25、0.213、0.19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hs-CRP、Cys C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cy、hs-CRP、Cys C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变化、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BPV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64例H型高血压患者和63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读数的标准差(SD)代表BPV值.结果 H型高血压组Hcy、24 hSSD、nSSD、nSBP、颈动脉内膜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颈动脉IMT与动态血压等指标单因素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颈动脉IMT与Hcy、24 h SSD、nSSD、nSBP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Hcy升高影响血压变异性,Hcy、BPV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程度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95例脑梗死患者与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浆Hcy水平的测定,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测量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患者组比健康对照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明显增多(P0.05),同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73.6%)比正常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37.5%)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多种机制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脑梗死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含量,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和动态血压变异性( BPV)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测定IMT,按IMT厚度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MT斑块组;并检测24 h动态血压、血Hcy、血清hsCRP。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IMT斑块组血清hsCRP、Hcy及BPV明显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sCRP、以及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40例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及对照组再进行分组;脑梗死有斑块组和对照有斑块组合称为斑块组,脑梗死无斑块组和对照无斑块组合称为无斑块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有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膜中层厚度水平均高于脑梗死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 选择5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纳入观察组,58例未合并脑梗塞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Hcy及颈动脉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患者中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73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情况较单纯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Hcy参与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的关系。方法:收集ACI患者69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9例,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明确颈动脉斑块形态,并测定Hcy水平。检测ACI组和对照组Hcy水平含量,ACI组无斑块、硬斑块及软斑块组血Hcy水平含量,观察ACI组血Hcy水平与CIMT之间的关系。结果:ACI组Hcy、CIM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软斑块组血Hcy水平高于硬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硬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P<0.05);CIMT增厚组血Hcy水平高于CIMT正常组(P<0.05)。结论:在ACI患者中,血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高血Hcy水平与软斑块具有相关性,更易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及尿酸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符合入选标准的2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IMT<0.9 mm)、颈动脉IMT增厚组(0.9 mm≤IMT<1.3 mm)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组(IMT≥1.3 mm),对3组患者血清Hcy、脂蛋白(a)、尿酸、尿素、血肌酐、血糖、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其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 3组间血清Hcy、脂蛋白(a)、尿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Hcy、脂蛋白(a)及尿酸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可作为其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