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发作于肝脏导致的慢性疾病,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发病凶险,病死率高~([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量大,一般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 000 mL以上,临床表现为呕血、血便、黑便,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血容量不足,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但出血控制后有一部分患者因出血后胃肠道内积血吸收而诱发肝性脑病以及出血后禁食,大量输液维持生命体征导  相似文献   

2.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肝硬化为最常见也为最凶险的并发症,病死率达到50.00%。和以往相比,我国医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内镜技术在临床中也得以全面应用。开展急诊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以及栓塞等治疗,能取得满意成效。对于因门静脉高压引致的出血疾病,使用此法,可代替手术治疗~([1])。为了全面分析急诊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护理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生命,亦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首选内科药物治疗。我们应用思他宁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宋玉娟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10-7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急性出血病死率平均为32%。为了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针对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病因,而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病严重的并发症。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血,病死率可以高达30%~50%。因此,早期诊断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破裂出血前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对防止出血、抢救生命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及新技术的问世,  相似文献   

6.
李勤英 《中原医刊》2004,31(13):45-46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们通过一组病例检测了解门静脉和脾门静脉直径大小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率的相关性,探讨B超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压力增高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和腹水等症状,其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肝硬化,其最直接和最致命性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20%,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年内发生破裂出血的几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止血治疗的研究。方法:结合临床12年来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的回顾分析。结果: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尽量内科综合治疗,首先气囊压迫止血,同时用垂体后叶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食管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是肝硬化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1,3] 。因此 ,对食管和(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及时控制出血 ,并防止复发 ,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近年来用善得定和三腔二囊管治疗食管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共 68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我科收治的经急诊胃镜或止血后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 68例 ,男性5 8例 ,女性 10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 4例 ,余为肝炎后肝硬化。三腔二囊管 :上海新亚医用橡…  相似文献   

10.
黎丽 《广西医学》2005,27(9):1423-1425
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尤其是再次出血时,死亡率更高。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正常剂量的善宁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对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仍有较高的复发出血率,主要是因为门静脉仍维持在高压力状态所致,故在出血停止后的平稳期内,如何维持门静脉在低压力状态,  相似文献   

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来势凶猛,死亡率高,大多数病人在1~2年内可有反复大出血,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常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高压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绝大多数患者由肝硬化引起,少数患者继发于布加综合征、肝窦阻塞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临床主要表现为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等,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并发症,通常多考虑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随着急诊内镜检查的广泛开展,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构成中的地位,得到了人们的认识和重视。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共收治肝硬化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9例,对其中23例用常规抑酸、局部缩血管药物治疗24h不能止血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食管、胃黏膜病变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性溃疡.这些病变都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2.4%,非静脉曲张出血占47.6%[1].现将我院收治的29例中年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急性大量失血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其中而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大部分系由静脉曲张破裂所引起的。肝硬化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早期病死率为30%~50%,幸存者中再出血的发生率高达70%。近来也有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高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门脉高压性胃病。其中最严重的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50%表现为大出血,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出血量较大、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休克、死亡。是肝硬化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我院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致命的并发症,肝硬化后,30%的患者可产生门静脉高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后,40%~70%的患者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后,50%~60%的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因此,控制出血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1].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4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再出血1例,腹腔积液1例,切口感染2例,膈下脓肿1例,肺部感染1例,肝昏迷1例,以上患者除肝昏迷1例死亡外其余均经有效治疗与护理治愈出院.现将该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是指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1]。为了探讨肝硬化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宽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我们于2008年1~6月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6例肝硬化患者的胃镜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的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是 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自 2002年4月起,我科共25例消化道出血病人使用双气囊三腔 管,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  相似文献   

20.
续彦青  曹毅  赵芳  李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84-108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多为肝硬化所致)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约有40%-70%的肝硬化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约1/3会出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而首次静脉出血其病死率高达1/3.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目前主张使用内镜下组织胶、套扎、硬化、生长抑素等综合治疗,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受环境及经济的影响,内镜下治疗不能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