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关注损伤对COX-2和micorRNA-10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行肝叶切除术,术后通过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 RT-PCR)及Western Blot(WB)技术分析COX-2基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COX-2基因相互作用的重要micro RNA,并分析这些micro RNA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COX-2的表达调控作用。结果在肝脏缺血再灌注后,COX-2基因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cro RNA-101在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表达下调,其表达趋势和COX-2基因表达相反;生物信息预测发现,micro RNA-101可能结合于COX-2m RNA 3’-UTR区域;采用micro RAN-101 mimics处理大鼠永生化肝细胞系BRL-3A细胞可导致COX-2基因表达下调。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可引起micro RNA-101表达下调,进而导致COX-2基因表达上调,并最终影响肝细胞周期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期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57BL/6小鼠模型,用BiostarM蛳20s型表达谱芯片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48h、10d的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48h时,DNA合成、修复、转录相关基因(ORC基因)表达上调,有利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修复;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PP1基因)表达下调,能稳定内皮细胞屏障,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后10d时,HBVXIP基因表达下调,可促进细胞凋亡,加重脑细胞损伤,可能与延迟性神经元坏死有关。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够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热休克蛋白70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热休克蛋白 (HSP) 70mRNA的表达规律。方法 :通过已建立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人HSP 70cDNA ,采用dotblot杂交 ,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脏HSP 70mRNA的表达。结果 :肝脏缺血 15min ,3 0min再灌注后没有HSP 70mRNA的表达 ,缺血 60min再灌注 2h伴有HSP 70mRNA的表达 ,高水平HSP 70mRNA的表达持续到再灌注 12h ,以再灌注 4h表达水平为最高。缺血 12 0min再灌注 2h ,HSP 70mRNA升高 ,高水平表达维持 4h ,再灌注 12hHSP 70mRNA消失。结论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可以诱导HSP 70mRNA的表达 ,必要的缺血时间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是HSP基因激活的基础 ,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的释放可能是其表达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07-70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每组10只。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缺血30 min组比较,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再灌注2 h组显著高于再灌注1 h组(P<0.05);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较再灌注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ET-1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和再灌注阶段表达上调,姜黄素预处理可下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即刻早期基因家族中c-fos、c-jun基因在缺血再灌注肝脏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后30min组和缺血再灌注后120min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法测定组织中c-fos及c-jun的表达情况。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ALT、AST逐步上升(P〈0.05)。病理改变显著,细胞凋亡现象逐步显现。c-fos及c-jun的表达水平,在再灌注后30min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2h后表达水平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c-fos及c-jun基因参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并可能与肝细胞凋亡与再生的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6.
车鸣  刘保江 《中外医疗》2010,29(13):128-128,13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小管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肾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6h方法制成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较假手术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Bcl-2、Bax表达均增强,Bax/Bcl-2比值增高;瑞芬太尼各剂量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Bcl-2表达进一步增强,而Bax表达减弱,Bax/Bcl-2降低。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 fos表达和神经元的凋亡。方法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 30min ,造成全脑缺血 ,松开动脉夹再灌注。动物均于再灌注 1h行c fos原位杂交 ,再灌注 4 8h行TUNEL染色 ,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后 ,大鼠海马CA1区c fos基因表达增强 ,缺血再灌注大鼠的TUNEL染色可见CA1区有大量阳性细胞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导致海马c fos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 ,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外源性H2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再松开灌注2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结扎前10min分别经股静脉给予生理盐水、30μmol/L、40μmol/L、50μmol/LNaHS溶液。通过经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监测不同浓度的外源性H2S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eal-TimePCR法分析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sur-vivin(生存素)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外源性H2S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能够下调凋亡促进因子bax的mRNA表达,上调survivin的mRNA表达,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外源性H2S可以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心肌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异氟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探讨异氟烷肝脏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32只SD成年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异氟烷组、异氟烷.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异氟烷组作为对照;缺血再灌注组和异氟烷-缺血再灌注组阻断支配大鼠肝脏左叶和中叶的门静脉分支,建立肝脏70%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min再灌注3h后取材,测定大鼠血清ALT、AS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CAM-1蛋白的表达,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3h后肝组织ICAM-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血清酶ALT和AST升高;肝组织损害严重。异氟烷抑制ICAM-1表达,降低ALT、AST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结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与肝组织内ICAM-1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异氟烷可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期间肝组织ICAM-1的表达,同时减轻伤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研究大鼠肝缺血预处理后残存肝组织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动态变化.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肝在缺血冉灌注前行缺血预处理(10 min缺血后10 min再灌注),再灌注期间行70%肝叶切除建立余肝再生模型,用affmetrix RAT CeneArray 1.0 ST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大鼠再生肝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及归类.结果 再生肝组织有差异表达基因1103条,涉及代谢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炎症反应相关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生长因子基因等,差异表达基因显著性的表达趋势有7种.结论 缺血预处理后肝再生的过程是多基因调控的动态变化过程,用基因芯片有助于研究肝再生的机制,为促进肝再生提供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