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HPV L1壳蛋白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在细胞学异常分流管理及宫颈病变进展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结果异常且高危型HPV HC2阳性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行HPV L1壳蛋白检测及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HPV L1壳蛋白阳性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CT结果为意义未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内瘤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er-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HPV阳性率分别为52.78%、57.89%、75.61%、86.67%、100.00%,TCT不同结果患者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L1壳蛋白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CINI)、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Ⅱ,CIN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CINⅢ)、SCC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63%、63.27%、23.08%、9.09%、0,不同病理阶段HPV L1壳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L1壳蛋白阳性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912)。结论 HPV L1壳蛋白对宫颈病变风险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HPV L1壳蛋白联合高危型HCV检测能对细胞学异常患者进行有效的分流管理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惠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406-1408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TCT及高危HPV检测,对一项或两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106例病理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III)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TCT检测阳性者80例,敏感度为75.5%,HPV DNA检测阳性90例,敏感度84.9%,经统计学分析,TCT及HPV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都是病理级别越高检出率越高。结论:该两种方法在宫颈早期病变的筛查中不能相互替代;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使阳性检出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阳性及阴性人群中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感染情况以及病毒载量.结果 40例HIV阳性组中HPV阳性20例,感染率为50.0%,在HIV阴性组中HPV阳性7例,感染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IV阳性组HPV病毒载量比HIV阴性组至少高1个数量级 (P<0.05);检出16种HPV亚型,其中包括11种高危型,5种低危型,感染率最高的为16型 (5例),其次为52型 (4例)、58型 (3例).结论 HIV感染人群中HPV感染率、病毒载量较高,且多型感染情况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宫颈癌前病变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2012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经HPV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诊为无子宫颈上皮内病变者32例,CNⅠ-Ⅲ患者35例,宫颈癌患者3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所有患者进行HPV-DNA分型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的比例都明显高于无子宫上皮内病变组(P<0.05);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病毒载量也呈增加趋势,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与感染高危型HPV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而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疾病HPV基因检测的感染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130例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研究HPV在女性人群中的感染率,基因型别和年龄分布的特点。结果 130例标本中HPV阳性例数28例,总感染率为21.54%。共检出17种基因型,未检出基因型为39、68、44、11。高危亚型组检出24株HPV基因型(包括多重感染的重复计算在内),阳性率为18.46%,以HPV52型、16型、31型为主。低危亚型组检出4株HPV基因型,阳性率为3.01%,以HPV6型、CP8304(81)型为主。各年龄组的感染率以40~49岁组的阳性率(26.35%)最高,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05)。结论 HPV总感染率为21.45%,以单亚型基因感染为主,感染的基因亚型主要以52型、16型、31型、6型为主,40~49岁组的感染阳性率(26.35%)高于其他年龄组。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监测,疫苗研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梅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95-309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P16和Ki67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60例不同宫颈组织的HPV、P16和Ki67表达水平。结果:在宫颈病变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3个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P16和Ki67在宫颈病变组织中异常表达有助于早期诊断宫颈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石蜡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份石蜡组织标本,提取组织中DNA,应用基因芯片检测23种HPV亚型,即PCR扩增后产物在基因芯片上杂交.结果在宫颈炎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出的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33%,CIN Ⅰ45.83%,CIN Ⅱ/Ⅲ87.50%,宫颈癌92.21%,其中鳞癌高危型HPV感染率为94.12%,腺癌为88.46%;HPV16为主要的高危致病亚型,占88.98%;HPV18为第2位高危致病亚型,占33.06%;HPV52、33、59、68为少数感染的高危亚型;宫颈鳞癌的HPV16感染率为93.73%,HPVl8感染率为27.08%;宫颈腺癌的HPV16感染率为82.61 0A,HPV18为52.17%;而低危型HPV在宫颈炎中的感染率为8.33%,CIN Ⅰ为16.67%,主要为HPV6,11亚型,CIN Ⅱ/Ⅲ及宫颈癌组织未检测出低危型HPV感染;宫颈炎中HPV均为单一感染,CIN Ⅰ中HPV混合感染率为20.00%,CIN Ⅱ/Ⅲ为28.57%,宫颈癌为36.62%.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应用于石蜡组织标本,检测多种HPV亚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防治等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陆宏  周桂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3,(10):1234-1236
目的 研究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和高危型HPV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联系和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5-7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做了HC2-HPV DNA检测的患者451例,对于其中任一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或临床症状疑似的患者做阴道镜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了解两者的联系及应用价值.结果 451例受检者中,TCT结果异常的有254例占56.3%.ASCUS 96例,LSIL 75例,HSIL 57例,SCC 26例,分别占21.2%、16.6%、12.6%、5.7%.254例细胞学异常的受检者中高危型HPV阳性率68.1%,其中ASCUS、LSIL、HSIL、SCC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42.7% (41/96)、76.0% (57/75)、85.9% (49/57)、100% (26/26).显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地增加,HPV的感染率也相应增高. 结论 TCT联合HPV检测更能有效的发现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漏诊率,为临床防治宫颈病变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是目前最好的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抑制基因(p53)、人乳头瘤病毒(HPV) E2、HPV E6及HPV E7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由该院病理科提供石蜡标本,包括24例正常宫颈组织,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2例原发性浸润性宫颈鳞癌(ICC).宫颈上皮内瘤变中7例CIN Ⅰ,1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HPV感染与不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对4288名育龄妇女进行HPV-DNA检测,对宫颈肉眼观异常者作阴道镜检查并在病变处行活组织检查,行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4288名受检对象中,HPV感染率为7.9%,4个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分别为11.3%、7.8%、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生活年限HPV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7.6%、7.7%、8.2%、7.9%、8.3%、8.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级别Ⅰ、Ⅱ、Ⅲ及宫颈癌中HPV检出率分别为60.1%、87.8%、93.0%、100.0%,与正常对照相比,其近似值差异率(odd ratio,OR)分别为7.1、43.6、52.6、75.1。不同年龄组CINⅠ的患病率分别为1.7%、2.0%、2.9%、4.7%,CINⅡ的患病率分别为0.8%、1.1%、3.2%、4.7%,CINⅢ的患病率分别为0.3%、0.4%、1.5%、2.7%,宫颈癌的患病率分别为0%、0.1%、0.5%、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白云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HPV感染主要分布在19~29岁人群,性生活年限为21~25年的感染率较高,50~59岁年龄段的人群宫颈病变的患病率最高。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宫颈病变越严重,HPV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1073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了解HPV基因各亚型感染现状,为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10733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核酸的提取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在1073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21种HPV基因亚型均被检出,HPV阳性2509例(23.38%,2509/10733),单一亚型感染1780例,感染率为16.58%,多重亚型感染729例,感染率为6.79%;单纯高危型HPV感染1680例,感染率为15.65%,单纯低危型HPV感染503例,感染率为4.69%,高、低危型HPV合并感染326例,感染率为3.04%。HPV检出频次2849次。检出频次较高的5种亚型是(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HPV-16型(22.50%,641/2849),HPV-6型(13.27%,378/2849),HPV-52型(10.46%,298/2849),HPV-11型(10.35%,295/2849),HPV-58型(7.06%,201/2849)。≤30岁人群HPV感染率较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型、HPV-6型、HPV-52型、HPV-11型、HPV-58型为开封地区HPV感染常见亚型,应重视≤30岁人群HPV的筛查。  相似文献   

12.
匡多秀  李萍  匡敏  梅晗  谢小兵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110-1111,1107
目的分析宫颈脱落上皮的HPV-DNA表达情况与TCT及宫颈组织病理活检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出一种更为敏感与合理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案。方法 HPV-DNA的检测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宫颈脱落细胞病变程度检测采用薄层细胞学检测系统(TCT),宫颈组织病理活检采用经典方法;将HPV-DNA表达结果与TCT结果进行阳性率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行×列χ2检验及χ2分割检验。结果炎症组HPV-DNA阳性率分别与ASC-US组及上皮内瘤变(SIL)组的HPV-DNA阳性率相比,炎症组低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PV联合TCT方案组的敏感性分别与HPV方案组及TCT方案组的敏感性相比,联合组的敏感性高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症的感染率,HPV-DNA检测联合TCT检测是最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利用阴道镜和宫颈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筛查的宫颈癌患者270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后,再进行阴道镜和宫颈HPV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率和诊断率。结果:阴道镜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75%,HPV对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70%,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镜宫颈癌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优于HPV检测方法,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阴道镜联合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阴道镜或HPV检测,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道镜和宫颈HPV检测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检测各有优势,在实际临床使用中应结合患者特点,减少漏诊情况,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利于患者后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PVDNA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某医院宫颈门诊1391例患者作TCT检测,所测阳性结果行HPV DNA检测以及阴道镜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218例TCT阳性的患者,比较TCT、HPVDNA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结果:TCT检测阳性者218例中,HPVDNA检测的敏感度为87.25%,TCT检测的敏感度为71.5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CT及病理级别的升高,HPV阳性率也在升高。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TCT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结合HPV检测可以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 C T)及人乳头瘤病毒(H P 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7例妇女均进行T C T检查,其中315例同时进行了H P V检查,对其中高度怀疑有宫颈病变的239例进行阴道镜活检,以活检病理学为金标准,判断TCT、HPV的...  相似文献   

16.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宫颈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三阶梯”流程,即细胞学和(或)HPV检查、阴道镜检查和组织学活检。目前可行的(过渡性)筛查方案为:21岁以下不作常规筛查,21~24岁液基细胞学初筛,25岁及以上者HPV分型(HPV16,18及其他12种高危亚型)初筛,非HPV16,18阳性者细胞学分流,65岁以上(无宫颈病变史)停止筛查。细胞学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例可行“即诊即治”。HPV感染所致宫颈病变的治疗包括随访、切除性治疗和毁损性治疗。各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没有一种治疗方法绝对优于其他方法。手术方法的选择必须基于病变残留、不良反应、经济成本和能否提供较阴道镜活检更足够、可靠的标本用于组织学检查以及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作出最合适的个体化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分析HPV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对宫颈病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妇科接收的20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且检测结果 为阳性,统计单一感染、多重感染例数,比较不同感染型别患者的宫颈组织病理学差异.结果 HPV亚型检测...  相似文献   

18.
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CINⅠ级,25例CINⅡ/Ⅲ级,60例宫颈癌(均为宫颈鳞癌)组织中的FHIT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癌组中FHIT表达的阴性率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递增,且有统计学意义。FHIT表达的缺失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系。PCNA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宫颈癌中FHIT表达的缺失和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193)。结论检测宫颈CIN中的FHIT蛋白表达情况,可用作高级别的CIN筛查或预测。FHIT和PCNA对于宫颈癌前期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人组织激肽释放酶(KLK8)蛋白在宫颈癌的表达,探讨KLK8蛋白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宫颈组11例,慢性宫颈炎组13例,宫颈癌组43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KLK8基因的表达产物即其在宫颈癌组织内表达。结果:KLK8蛋白定位于宫颈上皮细胞胞浆内。宫颈浸润癌组织,慢性宫颈炎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KLK8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8%、15.4%、0,其中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间KLK8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明显差异(P<0.01),与慢性宫颈炎组相比KLK8蛋白阳性表达率也有明显差异(P<0.01),而正常宫颈和慢性宫颈炎组间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①KLK8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和慢性宫颈炎者;②KLK8蛋白在肿瘤的入侵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宫颈癌的形成机制,并且将成为宫颈癌诊断的有力工具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持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在宫颈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阴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是抵抗病毒感染及病变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细胞免疫发挥着主要的抗病毒及减少病毒复制作用,同时体液免疫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同作用。在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治疗前后,阴道局部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也会同时发生变化,免疫功能的变化提示预后以及HPV转归的情况,在宫颈病变发生前或发生过程中,有目的地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否能为疾病的预防及治愈起到指导作用是研究的重要方向。综述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的变化与HPV转归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