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所有的运动类型中,间歇性运动(剧烈运动和恢复交替进行)被公认是一种提高心肺耐力的有效运动方式。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指一种以超过无氧阈强度或是接近于或大于最大摄氧量强度(如≥90%VO2max)进行重复多次的相对较短时间(如10 s~5 min)运动的方式。在HIIT中,运动组数被较短时间的低强度或是静坐所间隔,允许受  相似文献   

2.
心肺功能运动试验对高原低氧耐力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原低氧耐力的预测指标,先对15名男性健康青年在海拔2261及3417m处进行心肺功能运动试验。结果观察到低氧通气及心搏反应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变化出现较早且敏感。随后对15名科考队员、37名采金队员及38名世居藏族(均为健康男性),在海拔4520及5620m现场验证,在运动负荷(VO_2max)时,测定静息及运动时最大心率差值(HR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aCO_2D)及SaO_2差值(SaO_2D),由此求得HRD/SaCO_2D及PaCO_2D/SaO_2D两项指标,分别反映低氧心搏及通气反应能力,与低氧耐力相关密切,经实际验证,与登山能力及高原适应水平间亦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探讨利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精准制定个体化运动强度处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2例和本院体检正常组30例,进行CPET测试。将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根据CPET结果制定个体化△50%W强度运动方案,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5天/周、共12周的踏车训练,对照组只进行12周常规药物治疗,12周后再次进行CPET测试。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代谢综合征患者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无氧阈(AT)、峰值心率(HRpeak)、峰值摄氧量(PeakVO_2)、峰值负荷功率(PeakWR)、峰值氧脉搏(PeakVO_2/HR)、峰值心排量(PeakCO)、摄氧通气效率峰值平台(OUEP)均降低(P<0.05);静息收缩压(SBPrest)、峰值收缩压(SBPpeak)、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最低值(Lowest VE/VCO_2)、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斜率(VE/VCO2slope)均升高(P<0.05);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中的代谢当量(METs)、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VO_2(ml·kg-1·min-1)]、运动后心率恢复(HRR)均降低(P<0.05);运动后收缩压恢复(SBPR)同正常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12周运动康复后,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AT、HRpeak、SBPpeak、PeakVO_2、PeakWR、PeakVO_2/HR、PeakCO、OUEP升高(P<0.05);心血管疾病危险指标[METs、PeakVO_2(ml·kg~(-1)·min~(-1))、HRR]升高(P<0.05),SBPR降低(P<0.05)。③与治疗前比较,运动组治疗后的BMI、SBPrest、DBPrest降低(P<0.05),AT、PeakVO_2、PeakWR、PeakVO_2/HR、PeakCO、OUEP升高(P<0.05),METs、PeakVO_2(ml·kg~(-1)·min~(-1))、HRR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的SBPrest、SBPpeak、DBPpeak、AT、PeakVO_2、PeakVO_2/HR、PeakCO降低(P<0.05),Lowest VE/VCO2升高(P<0.05),METs、PeakVO_2(ml·kg~(-1)·min~(-1))降低(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整体心肺功能较正常人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可能性较高;个体化强度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耐力运动对大鼠心房Ⅰ型胶原蛋白(Col-I)和Ⅲ型胶原蛋白(Col-III)的影响,并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变化,为探究运动性心房纤颤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中强度组和大强度组,每组8只。进行16周的运动训练,每周训练5天,每天1小时。16周末处死大鼠摘取心脏后分离出右心房,应用RT-PCR、免疫荧光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Col-I、Col-III和CTGF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安静组相比,大强度组Col-I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和P<0.01);Col-III m RNA增加但无显著性,蛋白表达显著性升高(P<0.01);Col-I/Col-III蛋白表达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CTG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安静组相比,中强度组Col-I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Col-III m RNA表达显著性降低(P<0.01),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变化;Col-I/Col-III蛋白表达比值增高,但无显著性;CTGF m RNA表达增高而蛋白表达降低,但均无显著性。结论:长期大强度运动可导致大鼠心房Col-I和Col-III显著增加、Col-I/Col-III比例发生失衡,可能与长期大强度运动诱导大鼠心房CTGF的表达增加有关,构成了运动性心房纤颤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力竭运动后血浆内皮素与心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耐力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力竭运动后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探索耐力训练对心血管内分泌的影响及其与心肺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耐力运动员安静时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力竭运动后血浆ET浓度增加,增加幅度耐力运动员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并与心肺功能有一定的关系,提示这可能与ET的正性肌力和耐力训练后心肺内分泌的适应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14岁少年体力活动、心肺耐力与肥胖三者间的关系,为促进少年体力活动、限制静坐少动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招募288名12~14岁少年(男生111人,女生177人)佩戴加速度计,测量7天体力活动水平,并进行递增负荷实验及肥胖度指标测试。结果:1.受试者不同峰值摄氧量水平分组间体脂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呈现出峰值摄氧量越低,体脂水平越高的规律;2.男生较大强度体力活动(vigorous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VPA)与峰值摄氧量呈正相关(P<0.01),与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呈负相关(P<0.01),结果独立于静坐少动时间;3.女生持续40min以上静坐时间与峰值摄氧量呈负相关(P<0.01),与BMI、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呈正相关(P<0.01),校正中等到大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后相关性增强。结论:12~14岁少年体力活动、心肺耐力与肥胖的关系为:心肺耐力越高,肥胖率越低;男生较大强度体力活动水平越高,心肺耐力越高、肥胖率越低,且独立于静坐少动行为的影响;女生静坐少动时间越长,心肺耐力越低、肥胖率越高,且独立于体力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刺激足三里、脾俞、太冲穴位对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wistar成年雄性大鼠24只,适应性游泳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埋线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与其他组一样负载游泳,不做任何处置)外,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脾俞穴和太冲穴,隔日1次,持续以频率15 Hz、电流2 mA的连续波电刺激10 min,共7次;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方法刺激足三里穴、脾俞穴和太冲穴,于实验的第2、7、13天实施。实验第15天记录末次力竭运动的游泳时间数值。并在行为学观察结束后,计算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结果 (1)负载游泳试验:实验第15天,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游泳时间较针刺前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穴位埋线组、电针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实验第15天,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穴位埋线组与电针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能够有效地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及抗疲劳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相比在治疗运动性疲劳上同样有效,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戒烟教育干预对吸烟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心肺功能检测仪对自愿戒烟,接受个性化戒烟教育干预并成功戒烟的吸烟者12例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评,并比较戒烟前后不同时间节点最大做功能力(Wmax)、氧耗量(VO2max)、无氧阈氧耗量与最大预计氧耗量比值(VO2AT/VO2max)、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max)、氧脉搏(VO2/HRmax)、每分通气量(VEmax)和呼吸储备(BRmax)水平的变化。结果:戒烟3个月后,戒烟者的Wmax、VO2/HRmax和BRmax水平均显著高于戒烟前水平(P<0.05);6个月后,戒烟者的Wmax、VCO2max、VO2max、VO2AT/VO2max、VEmax和BRmax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戒烟前水平(P<0.05,P<0.01);9个月后,戒烟者所有心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戒烟前水平(P<0.05,P<0.01),其中VO2max、VCO2max、VO2AT/VO2max和VEmax水平显著高于6个月时的水平(P<0.05);12个月后,戒烟者所有心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戒烟前水平(P<0.05,P<0.01),其中VEmax水平显著高于9个月时的水平(P<0.05)。结论:戒烟可显著改善戒烟者运动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对大鼠白色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以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SD纯系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进行8周无负重游泳运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内脏脂肪组织PPARγ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情况。结果:8周耐力游泳运动后,运动组大鼠内脏脂肪垫重量、内脏脂肪垫相对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量和脂肪细胞增殖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经相关分析得出,脂肪细胞增殖指数和PPARγ蛋白表达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P<0.05)。结果表明,8周耐力游泳运动可促进大鼠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量增加,进而促进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大鼠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与PPARγ蛋白表达量相关,PPARγ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可能是与其他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刘静  刘亚华  陈迪  万琼 《武警医学》2023,(11):930-934
目的 比较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对超重成年人心肺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 通过电话、现场招募等方式选取2022年5-8月北京市某社区64名无规律运动习惯的超重男性青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IIT组、MICT组和对照组(C组),12周干预前后分别利用递增负荷试验测定最大摄氧量(VO2max),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身体成分。结果 试验后,HIIT组和MICT组VO2max均升高(P<0.05),MICT组全身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android区域脂肪含量与百分比下降(P<0.05),去脂体重增加(P<0.05),而HIIT组身体成分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所有参数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重男性青年采用不同运动方式进行体力活动时,HIIT在提升心肺适能方面具有时效性,MICT则是改善身体成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大强度运动训练对雌性大鼠性激素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目的 :研究递增运动负荷下 ,性激素和骨密度的动态变化 ,探讨运动性月经失调和性激素改变对骨骼的影响 ,为防治骨质疏松、指导科学训练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成熟、健康的雌性大鼠 35只随机分为 5组 :对照组 (C) 7只 ;7周递增负荷训练组 (Ta) 14只 (其中 7只为恢复组Tar) ;5周递增负荷训练组 (Tb) 7只 ;3周递增负荷训练组 (Tc) 7只。按同一递增负荷训练方案分别对大鼠进行跑台训练。动态观测阴道脱落细胞。训练结束后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的性激素水平 ,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骨密度。结果 :(1)随运动负荷递增 ,Ta组大鼠阴道底层细胞的数量逐周增加 ,第 7周最高。 (2 )Ta组血E2 、P、T的水平最低 ,Tb组次之 ,Tc组血T、P水平最高。 (3)骨密度的改变和性激素相似 ,Ta组骨密度最低 ,与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Tb组次之 ;Tc组最高 ,但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4 )性激素和全身骨密度在恢复后显著回升 ,腰椎和股骨骨密度回升不显著。结论 :(1)研究表明 ,中长期的大强度运动可导致大鼠骨量减少 ;运动引起雌性大鼠骨密度的改变与运动引起性激素的变化分不开 ;除雌激素外 ,孕激素和睾酮的变化对骨密度的影响不可忽视。 (2 )研究提示 ,对于从事大强度运动训练者 ,即使月经规则 ,也可能存在骨骼健康  相似文献   

12.
不同强度运动对女子游泳运动员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放兔分析法观察不同强度运动前后19名女子游泳运动员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睾酮(T)及胰岛素(Ins)的变化。受试者在卵泡及黄体两期分别进行短时间高强度间歇运动——6×50m全速力竭性游泳和长时间持续运动——1000m全速力竭性游泳。在运动前5分钟及运动后即刻分别采集静脉血测定各种激素含量。主要结果如下:受试者从事6×50m最大速度间歇游泳后,卵泡期各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均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状态,黄体期变化不一,FSH、LH降低,E_2、P、T及Ins升高。从事1000m全速游泳后,激素变化表现为卵泡期FSH、LH、E_2、P均升高,T及Ins降低;黄体期E_2、P、T升高,Ins降低,FSH、LH无显著变化,两期相比黄体期运动成绩优于卵泡期。上述结果提示:①受试者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机体有氧能力强于卵泡期,运动能力的增强与黄体期E_2、P、T水平升高有关。②FSH、LH与E_2、P分泌变化并非同步一致,说明运动中E_2升高并非受制于促性腺激素,而主要是卵巢分泌量升高所致。③运动中E_2、P、T具有协同效应,可抵抗疲劳,提高人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训练对大鼠骨骼肌p53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I亚基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中等强度训练组(MT)和大强度训练组(ST),每组6只,训练8周;采用Bedford训练方案,中等强度相当于65%VO2max,大强度相当于85%VO2max;末次训练后24h,各组大鼠安静状态下处死,取比目鱼肌和腓肠肌。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中p53和COX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T组腓肠肌p53 mRNA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MT组(P<0.05)和ST组(P<0.01)比目鱼肌p5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MT组腓肠肌p5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2)ST组腓肠肌COXI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MT组和ST组比目鱼肌COXI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C组(P<0.01);MT组腓肠肌COXI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运动诱导的p53及COXI的基因表达存在肌纤维类型的特异性以及运动强度的敏感性,运动对p53及COXI基因表达的调控可发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这与肌纤维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训练对大鼠骨骼肌p53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I亚基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中等强度训练组(MT)和大强度训练组(ST),每组6只,训练8周;采用Bedford训练方案,中等强度相当于65%VO2max,大强度相当于85%VO2max;末次训练后24h,各组大鼠安静状态下处死,取比目鱼肌和腓肠肌.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中p53和COX 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T组腓肠肌p53mRNA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MT组(P<0.05)和ST组(P<0.01)比目鱼肌p5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MT组腓肠肌p5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2)ST组腓肠肌COX Ⅰ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MT组和ST组比目鱼肌COX Ⅰ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C组(P<0.01);MT组腓肠肌COX Ⅰ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运动诱导的p53及COX Ⅰ的基因表达存在肌纤维类型的特异性以及运动强度的敏感性,运动对p53及COX Ⅰ基因表达的调控可发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这与肌纤维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以成年SD大鼠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了8周的大强度和中等强度(分别为20m/min和30m/min,1h/day,5d/week)跑台运动对大鼠胫骨近心干骺端松质骨骨量的影响.结果去卵巢安静组大鼠骨量减少(%Tb.Ar-75%,p<0.01;Tb.N-74%,p<0.01),骨形成增加(BFB/BS+115%,BFR/BV+123%,P<0.01)、骨吸收增加(Oc.No+229%,p<0.01),为高转换型的骨代谢.中等强度运动的去卵巢大鼠比去卵巢安静大鼠骨形成减少(%L.Pm-42%,BFR/BS-36%,P<0.05),骨吸收减少(Oc.No-42%,p<0.05),高转换受到抑制,骨量增加(%Tb.Ar+53%,p<0.05;Tb.N+69%,p<0.01),但仍比正常组大鼠骨量降低(%Tb.Ar-61%,p<0.01).去卵巢后大强度运动与去卵巢安静组大鼠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等强度运动比骨形成增加(BFR/BS+121%,P<0.01),骨吸收增加(Oc.No+103%,p<0.05),骨量减少(%Tb.Ar-37%,p<0.05),仍为高转换型骨代谢.结论大鼠去卵巢后中等强度运动通过抑制高骨转换可减少骨丢失,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大强度运动对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无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腰椎甘油三酯(TG)水平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将45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静止、去卵巢运动和雌激素四个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三组均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行相同手术操作,但不切除卵巢,只切除与卵巢等大的脂肪。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 min、速度18 m/min、坡度5°的跑台训练。雌激素组每周颈部皮下注射3次17-β雌二醇,剂量为25μg/kg体重。14周实验结束时,按解剖位置截取腰椎,乙醇/氯仿提取测试第5腰椎(L5)TG,Western blotting检测第4腰椎(L4)PPARγ蛋白表达量。结果:去卵巢静止组L5 TG水平和L4 PPARγ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去卵巢运动组和雌激素组L5 TG水平和L4 PPARγ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去卵巢静止组。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能抑制去卵巢大鼠腰椎PPARγ蛋白表达和TG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强度运动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对3月龄雌性大鼠卵巢切除、成功复制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预防骨质疏松发生为目的的运动模型。结果表明:运动对假手术(SHAM)大鼠的骨形成作用大于卵巢切除(OVX)大鼠,骨吸收作用小于OVX大鼠;TBV变化OVX大鼠运动组的数值低于SHAM大鼠对照组;各指标变化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提示运动对不同大鼠的影响机制不同,运动对SHAM大鼠的作用主要在于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而OVX大鼠的运动效应是维持骨量或延缓骨量丢失;其影响与适宜的运动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糖尿病大鼠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87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6周高脂高糖膳食并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取43只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糖尿病运动1组、2组和3组。运动组每天运动1小时,每周5天,运动强度分别为10m/min、15m/min、20m/min。实验6周后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与胰岛素等糖代谢相关指标以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钙和磷。结果:与糖尿病安静组相比,各糖尿病运动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其中以糖尿病运动1组和运动2组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胰岛素水平升高,其中以糖尿病运动3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运动1组和运动2组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碱性磷酸酶、钙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糖尿病运动2组和3组血磷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中强度运动可较好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及提高血清骨钙素水平,从而改善糖尿病骨代谢状况,有利于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急性心理应激组、慢性心理应激组、急性心理应激 运动组、慢性心理应激 运动组。运动大鼠进行10周游泳运动(1次/天,60min/次);心理应激大鼠分别施加急(一次)、慢(后3周)性心理应激。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GnRHmRNA、垂体LHmRNA表达及血清睾酮(T)、皮质醇(C)含量。结果:(1)急、慢性心理应激组大鼠下丘脑GnRH、垂体LHmRNA表达量、血清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慢性心理应激组大鼠体重、睾丸重、睾丸重/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大鼠下丘脑GnRH、垂体LH表达及血清T、C均无明显变化。(3)与心理应激组比,慢性心理应激 运动组大鼠下丘脑GnRH、垂体LH表达量以及血清T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心理应激作为一种应激源,可能会引起大鼠HPG轴紊乱;中等负荷运动对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心脏组织中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强度运动组(LE组)、中等强度运动组(ME组)和大强度运动组(HE组),每组15只。建立8周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心脏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心脏CGRP免疫组化分析。结果:8周小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8周中等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HE染色、HBFP染色和变色酸2R亮绿染色显示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仅心肌纤维有轻度缺血缺氧改变;8周大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脏CGRP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HE染色、HBFP染色和变色酸2R亮绿染色显示心肌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并存在明显的缺血缺氧损伤。结果表明,长期中等强度运动使心脏CGRP表达增加,改善了冠状循环和心肌血液供应,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长期大强度运动使心脏CGRP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减弱,可能是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