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末端病听起来比较陌生,其实相当常见。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它认识不足,缺乏足够重视,诊断不准,影响治疗。 首先,我们要弄清什么是末端。  相似文献   

2.
3.
末端病潮线涨潮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进一步探讨末端病中潮线“涨潮”现象的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 :采用 1 3只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5只、造模组 8只 (用电击跳跃法造模 4周 ) ,取其跟腱末端进行HE染色 ,重点观察潮线变化 ,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末端潮线为位于纤维软骨区与钙化软骨区之间的蓝染的平滑的分界线 ,其弧度与跟骨轮廓基本一致 ;但造模组的“涨潮”现象明显 :潮线呈现不规则的“火焰”样的蓝线 ,有的部位成为封闭的小圆圈 ,其弧度向纤维软骨区的方向推进 ,几乎与跟腱纤维垂直。结果表明 ,潮线“涨潮”是由于跟腱末端区承受负荷 ,纤维软骨区不同步的钙化造成的。这是人体对负荷应力的适应性变化 ,有加大跟腱作用力臂 ,使跟腱各部分纤维均匀受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肩袖损伤、网球肘等是运动创伤领域最为常见的末端病类型,在部队官兵中也不少见.由于投弹训练而出现的肩袖损伤、长期持枪出现的网球肘、攀越障碍出现的膝踝关节损伤、5km越野出现的胫骨结节软骨炎及跟痛症、长期伤病积累形成的腰3横突综合征等末端病均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些疾病常规理疗、外用膏药等治疗效果欠佳,部分患者采用了封闭甚至手术治疗,即便如此,疗效依然不确切.成都军区总医院自2001年引进冲击波骨科治疗机对部队伤病员末端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6.
7.
热休克蛋白70在末端病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末端病发病时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机制。方法 :采用 13只体重均为 2 0 0g左右的Wistar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5只、造模组 8只。造模组采用“电击跳跃法”造模 4周后处死 ,取其双侧后足跟腱末端 ,用ABC法进行HSP70的检测 ,最后用HPIAS - 2 0 0 0型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对照组大鼠跟腱未见明显的HSP70表达。而造模组跟腱末端区可见大量的表达信号 :腱围组织、跟骨骨髓和腱骨关节面软骨的细胞有较强表达 ;在纤维软骨区和脂肪垫区有中等强度的阳性信号 ;在跟腱周围的腱细胞有一定的阳性信号 ;而在跟腱中央部的腱细胞、钙化软骨区、跟骨区以及跟骨内软骨岛等部位无阳性信号。结论 :末端区HSP70表达是末端病中机体的适应性反应之一。HSP70的表达与局部承受负荷状况、血液供应状况、局部细胞凋亡的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末端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分布,探讨eNOS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及其在末端病中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采用电刺激跳跃法造模,4周后处死动物,取其双后足跟腱及部分跟骨,制成观察标本,采用ImageProPlus5.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标本镜下视野照片的阳性信号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对照组主要在腱围处有eNOS的大量表达;造模组大鼠跟腱、纤维软骨、钙化软骨、跟骨、骨髓腔、腱骨关节面及腱围等部位eNOS表达明显,腱围及骨髓腔处表达最多。两组间不同部位IOD值均有显著差异。结果提示:eNOS可能参与了末端病组织血管的新生,组织结构功能适应及抑制细胞凋亡等代偿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39岁。无诱因腹胀并停止排便 4天 ,呈进行性加重。既往无结核及相关胃肠道病史。查体 :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平片(图 1)示 :右半腹见数段呈倒U字形明显扩张的充气肠曲 ,壁光滑 ,无明显皱襞 ,其间见多个长短不一的液面。平片诊断 :低位小肠机械性肠梗阻。常规行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示 :末端回肠见局限性狭窄带 ,外形不规则 ,可见多发的小隆起病灶 ,形如“卵石”(图 2 ) ;狭窄近端肠管明显扩张 ,蠕动亢进。回盲瓣未受累 ,但阑尾轮廓呈串珠状改变 (图 3) ,活动度差。X线诊断 :末端回肠及阑尾C…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患者治疗过程中主观无痛、微痛、极痛的感觉,选择超声波治疗的强度和剂量,对比三种治疗的效果,从而有效地选择超声波治疗时的适宜强度。方法:选取24名患有髌腱末端病的二级运动员,随机分成3组(极痛组、微痛组、无痛组),8人/组,进行超声波治疗,10 min/次/天,10天/疗程;强度以各组规定的视觉类比疼痛评分(VAS)范围来选择;主要选取超声诊断、按压髌腱VAS评分、单脚跳跃测试、单腿下蹲测试4项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在炎症愈合程度方面,极痛组的疗效最为显著,达到87.5%,微痛组次之,无痛组效果不明显,极痛组与另两组疗效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在促进疼痛缓解方面,微痛组和极痛组的效果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2.5%,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与无痛组有显著差异(P<0.05),无痛组效果不佳;在改善功能能力方面,微痛组的效果极为显著,两项测试提高率均位居首位,且与另两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无痛组和极痛组的效果基本相同。结论:超声波治疗过程中,微痛组和极痛组的疗效较好,无痛组的疗效不明显;在进行超声波治疗损伤时,建议治疗师采用能引起患者主观感觉轻微疼痛的强度和剂量。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区Graves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天津地区Graves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1997年4月-1999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地区6个区(县)内居住1年以上、年龄6周岁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Graves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共31530例。由甲状腺病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调查组,可疑对象经专家组复查后,行甲状腺激素和抗体测定及B超等检查确诊。结果:共发现Graves病患者89例,总患病率0.282%,其中男26例(0.166%),女63例(0.397%),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2.4。不同性别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Graves病患病高峰年龄,男为50-年龄段,女为30-年龄段。这个年龄段患病率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无家族史之间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随食盐中含碘量增加,尿中碘排量显著增加,甲状腺肿大率明显下降,但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Graves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末端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末端病的效果。方法 :采用德国PIEZOSON 10 0电 -液压型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网球肘、跟痛症和肩袖损伤共 116例患者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网球肘治疗显效 72 .4 % ,有效 18.4 % ,效果不明显 9.2 % ;跟痛症治疗显效 32 .1% ,有效 5 0 .0 % ,效果不明显17.9% ;肩袖损伤治疗显效 2 5 .0 % ,有效 4 2 .0 % ,效果不明显 33.0 %。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末端病损伤较小、安全可靠、方法简便 ,但对不同部位末端病的疗效明显不同。提示在应用本方法治疗末端病时应该注意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明确末端病发病产生症状的确切病理 ,方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髌腱末端病与股内斜肌/股外侧肌平衡的关系。方法12名运动员分成两组(对照组6名无症状运动员;髌腱末端病组6名患有髌腱末端病运动员),分别接受等速肌力测试(60°/s)和表面肌电测试。比较两组运动员的股内斜肌(VMO)与股外侧肌(VL)的肌电积分比率(VMO∶VL)及其VMO和VL激发时间的差异。结果髌腱末端病组VMO∶VL比率更大。VMO和VL激发时间的差异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髌腱末端病运动员中存在股内斜肌/股外侧肌肌力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应用体外震波治疗运动员顽固性末端病23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用骨科体外震波治疗仪治疗运动员顽固性末端病进行疗效观察。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采用体外震波仪治疗运动员网球肘、足跟痛、髌尖痛等共23例。治疗参数:电压14~16kV,频率2Hz,每个部位震波次数为1000~1500次。采用VAS评分评定治疗后的疼痛程度,“10”代表治疗前的疼痛,“0”代表不痛。VAS≤3为优,3~7之间为良,VAS≥7为差。结果: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2周和3个月时,VAS分别为4·21±0·51和2·96±0·45,两者差异显著(P<0·05)。随访3~37个月,VAS评分优为64·29%,良为25·00%,差为10·71%。说明采用体外震波对本组病例顽固性末端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非手术治疗胎盘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盘植入产前很难做出诊断,一般均在分娩时胎盘娩出困难才能确诊,可伴有产时、产后出血,危及产妇生命.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上升,流产刮宫次数增加,胎盘植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以往治疗方法以子宫切除为主,术后丧失月经、生育功能,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生理创伤.我院采用非手术治疗36例,受得到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跟腱末端病的治疗中火针对跟腱止点处IL-6与iNOS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8只1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80只)。采用电击跳跃法对造模组大鼠进行跳跃训练。造模装置内一次放入8只大鼠,通电电压由小渐大,直至大鼠出现有效跳跃,每15 s通电1次,持续20 min,休息10 min,再持续20 min。每天造模1次,每周6天,周日休息,持续8周。造模组跳跃训练8周后,随机分为1次火针治疗组及其对照组(各32只,即治疗1、2、3、4组和对照1、2、3、4组)和4次火针治疗组及其对照组(各8只,即治疗5组和对照5组),于第2天用火针分别对治疗1、2、3、4组(只进行1次治疗)和治疗5组(1次/3天,共4次)大鼠跟腱止点处点刺(快进、快出)施针,深度约为0.1寸,每次治疗只施针1次。治疗1、2、3、4组分别于施针后第1、2、3、4天取材,治疗5组完成第4次治疗2天后取材,其对照组同期取材,正常组于第1天取材。取大鼠右后足跟腱和完整跟腱末端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末端区细胞和组织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末端区跟腱、纤维软骨区、钙化软骨区、跟骨、跟骨骨髓区、腱骨关节面处IL-...  相似文献   

17.
肾癌的非手术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滨 《西南军医》2011,13(4):710-712
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居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二位.国际抗癌协会报道RCC每10年发病率上升2%,每年全球新增RCC病例约190 000例,每年死于RCC的病例超过91 000例.我国RCC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约有20%~30%的肾癌患者就诊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扩散或转移,有20%~40%的术后患者仍会出现远处转移.肾癌患者一旦出现远处转移,其中位生存为6~12个月,5年生存率小于10%.我们对目前不能接受手术或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肾癌患者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外伤是通过外物造成的头脑部可见的伤,脑外伤会引起严重的后果。造成脑外伤的主要的主要因素有几种,例如患者的头部突然加速运动,引发脑组织损伤,患者的头部受到严重的撞击等都会造成脑外伤。重症脑外伤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且有较高的死亡率,脑外伤是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针对不符合手术指征的脑外伤采用非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呼吸、循环支持等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脑外伤的非手术治疗进展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循环训练对兔跟腱末端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循环训练对训练性末端病的预防作用.方法 7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跑步训练组、跳跃训练组、循环训练组(n=18),各组于第2、3、4、6、8、10周时随机处死3只动物,取双侧后足跟腱末端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进行病理学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镜观察显示,跳跃训练模式下末端区组织腱纤维部分和纤维软骨部分受损严重;跑步训练模式下末端区组织腱纤维部分受损严重,纤维软骨部分受损较轻;与跳跃训练组及跑步训练组比较,循环训练模式下末端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跳跃训练组第2、3、4、6、8、10周时跟腱末端区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别为1.17±0.12、2.19±0.15、3.23±0.20、4.66±0.16、4.71±0.18、4.63±0.13,而跑步训练组分别为1.16±0.13、1.15±0.14、2.18±0.12、2.99±0.15、3.98±0.16、4.01±0.12,跳跃训练组病理学评分升高早于跑步训练组,且从第3周起其分值即明显高于跑步训练组(P<0.05),两组评分差异主要源于潮线的变化.循环训练组第2、3、4、6、8、10周时跟腱末端区组织病理学评分分别为1.13±0.14、1.16±0.17、1.15±0.13、2.18±0.13、2.17±0.12、2.92±0.11,早期阶段病理学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训练晚期(6周以后)评分升高,但其分值低于跳跃训练组及跑步训练组(P<0.05),且评分改变主要源于腱周组织和潮线的病理学变化.结论 循环训练可以为跟腱末端区组织塑形改建提供充分的修复时间,降低末端区组织受损程度.应用循环训练法不仅可有效预防末端病的发生,还可促进末端区组织的塑形改建,增强其抗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外科急腹症是急诊常见的疾病,在医疗条件受限和早期诊断不明确时,特别是遇到不能主诉病情或者不配合检查的患者时,炎症性外科急腹症的早期治疗对策尤为重要。对我院1994-05-2009-12收治炎症性外科急腹症患者420例,遵循外科急腹症治疗的共同原则,运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休克、抗生素、半卧位”进行早期72 h非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急腹症患者420例,男性215例,女性205例,年龄12~90岁。急性非化脓性阑尾炎224例,急性胆囊炎96例,肠梗阻50例,溃疡病急性穿孔30例,原发性腹膜炎20例,发病率依次排名是急性阑尾炎、胆道结石伴炎症、肠梗阻和溃疡病急性穿孔[1]。1.2治疗方法:经过简单的病史采集和物理检查后,医生做出初步诊断,同时告诉患者或者陪员,要求禁食;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一般补液总量2000-2 500 m l,其中生理盐水500 m l;选择用于肠道感染的抗生素,静滴或者静推;对有休克的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尿量;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胀的患者立即给予胃肠减压,记录胃液量;患者半卧位。然后进行下一步针对性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2结果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