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量表评估对其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骨科住院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在预防压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高度危险因素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现压疮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骨科住院患者进行Braden评分量表评估并采取预防性针对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病率,促进患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分级护理对预防压疮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我院综合ICU自2011年开始对患者实行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将2010年1月~12月收住综合ICU的109例患者(对照组)与2011年1月~12月收住综合ICU的555例患者(观察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其中对照组采取2小时翻身1次、气垫床减压等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得出的高危、中危、低危的不同评估结果进行分层护理,制定不同的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10.1%,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综合ICU患者进行分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法,对2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实施相应干预措施。结果2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仅2例发生术中压疮,发生率为1.0%,并且均发生在评分为12分以下的手术患者中。结论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使手术室护士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护理活动,有效降低了术中压疮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应用Braden量表预防EICU危急重症患者压疮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小平  杨文亮 《西部医学》2011,23(8):1590-1591,1593
目的在EICU危急重症患者中运用Braden评估量表进行压疮评估,为预防和减少EICU危急重症患者压疮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用Braden评估量表进行压疮评估的8~1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用传统方法进行压疮评估的1~7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难免压疮上报率、压疮发生率、目标人群中压疮发生率和非目标人群中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Braden量表评估后难免压疮上报率增加,压疮发生率下降,目标人群中压疮发生率无差异,非目标人群中无压疮发生病例。结论用Braden评估量表对入住EICU的所有病员进行压疮评估,做到了评估风险指标量化,有效提高了护士对压疮发生风险的预见性,从而有效的预防了急危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 Braden评估表评估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程度,探讨由其建立的压疮预警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无压疮病史,Braden评分<17分,APACHEⅡ评分>15分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收治的10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收治的11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Braden评估量表将2组患者又分为高危患者和低危患者。对照组施行常规的压疮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警干预措施。比较2组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不同危险等级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高危患者(P<0.05)。结论:ICU压疮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强化护士预防为主的理念,降低ICU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Braden评分在重症医学科的预防压疮的应用效果,以降低压疮的发生.方法以Braden评分作为评估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压疮评估,找出高危患者并给予相应预防处理结果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结论实行实施Braden评分管理可有效地减少压疮发生,提高护士的压疮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7.
庞芳芳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303-1304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和Braden压疮评分标准下分级护理措施在骨外科手术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将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6例骨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照组采用Braden压疮评分标准,根据评估结果分别给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风险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术中和术后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和Braden压疮评分标准在风险等级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下高度危险和极高危险的患者较Braden压疮评分标准增加.术后24 h内观察组共发生压疮6例,占比4.67%,对照组发生压疮15例,占比11.9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压疮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骨外科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等级相对更高,有利于提高护理防范措施,降低手术压疮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压疮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压疮发生的合理评估及护理.方法: 对收治的38例病人采用Braden评分法来评估患者压疮的高危因素,采取对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全组38例患者除2例发生难免性压疮(Ⅱ度)外,恢复良好加轻残例数26例,平均住院天数为(23.4±2.23) d.结论:用Braden评分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进行有效和可靠的压疮危险性评估,可指导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节省护理资源,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肿瘤住院患者筛选出医院获得性压疮(HAPV)相关危险因素,针对高危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肿瘤医院综合内科肿瘤患者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178例肿瘤患者,住院期间11例患者发生压疮,HAPV发生率为6.18%。Braden评分、是否发生失禁以及疼痛评分为高危因素。结论 对Braden评分≤18分或疼痛评分≥4分和发生失禁的患者HAPV高危人群,临床护士应加强疼痛评估和失禁性皮炎,降低HAPV发生率,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raden评分对预防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压疮的干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的65岁及以上有压疮风险的股骨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2年1—12月收治的65岁及以上有压疮风险的股骨骨折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从而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2例,实验组未发生压疮,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实施Braden评分法,精心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对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390例为观察组1,与此同时选择院外带入及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82例为观察组2;另选择2019年1—1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323例为对照组1,与此同时选择院内及院外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76例为对照组2。比较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前后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院外带入及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治愈好转率,临床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考核成绩差异。结果 观察组1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1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5)。观察组2治愈好转率为80.5%,明显高于对照组2的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0,P<0.05)。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后临床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护理相关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管理前(t=-11.820,P<0.01)。结论 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可降低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压力性损...  相似文献   

12.
13.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过程中 ,观察颅内压变化十分重要。颅内压增高在神经外科对多种颅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采用颅内监测可以准确地了解颅内压变化 ,可以早期发现由此引起的各种并发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34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3例 ;年龄 2 8~ 64(平均 4 6)岁。均为伤后 2 4h以内入院 ,其中脑挫裂伤 2 3例、颅内血肿 6例、脑干损伤5例。颅内压正常 10例 ,轻中度升高 2 1例 (2 .67~5 .33kPa) ,重度升高 3例 (>5 .33kPa)。1.2 方 法34例患者入院或手术后均使用硬脑膜外压力监护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中,颅内压监测的作用。方法:以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前者采用颅内压探头对其进行监测,后者则未采用,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预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5.0%和30.0%,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0.0%和40.0%,前者死亡率远低于后者,预后良好率远高于后者,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颅内压检测对于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在1期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入住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78例P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美国国家压力性损伤咨询委员会/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injury advisory panel/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IAP/EPUAP)分类标准对PI进行分期并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高频探头)联合NPIAP/EPUAP分类标准对PI进行分期并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PI情况、翻身频率、超声征象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PI进展方面均较入组时减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翻身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PI部位进行超声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超声征象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1期PI分期评估更为精准,可为PI实施早期个性化干预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脑灌注压监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德  章翔 《医学争鸣》1996,17(2):123-126
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50例伤情与诊断和手术方式基本相似的另一组患者进行颅人压与脑灌注压连续监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监护组除8例ICP压力<2.00kPa,CPP>9.33kPa外,余42例均有不同程度ICP增高与CPP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连续套囊内压 (ECP)监测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颅脑损伤者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随机分两组 :A组插管完毕后向套囊内注入空气 ,以手指触摸法判断ECP ,使其达到自己满意的压力 ,然后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ECP ;B组插管完毕后在多功能监测仪的指导下注入气体 ,使ECP为 2 0mmHg ,并连续测定ECP ,记录A组患者初始注气后测得的ECP及两组患者手术开始 1h、手术 2h、手术结束时及拔气管导管前等各时点的ECP。结果 A组气管插管充气后测得ECP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随着带管时间的延长 ,两组ECP值上升均不明显 (P >0 .0 5 ) ;两组患者在呛咳时ECP均较其基础值明显升高 (P <0 .0 1) ,且A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组 (P <0 .0 1)。结论 连续ECP监测可减少在气管插管时的气管损伤 ,并且在颅脑损伤的手术中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与眼内压(IOP)的临床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额叶脑组织植入法监测1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ICP。眼角膜接触法同时监测患侧或严重一侧的IOP。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生ICP增高的同时,都继发IOP增高等病理变化,且ICP与IOP呈显著正相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恒定的系数关系。结论:通过监测IOP,能够间接反映ICP,并有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与眼内压(IOP)的临床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额叶脑组织植入法监测1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ICP,眼角膜接触法同时监测患侧或严重一侧的IOP。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生ICP增高的同时,都继发IOP增高等病理变化,且ICP与IOP呈显著正相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恒定的系数关系。结论:通过监测IOP,能够间接反映ICP,并有效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