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辛宁  杨薇 《黑龙江医学》2007,31(4):310-311
小儿脑性瘫痪是脑组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受到损伤所致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在脑瘫各种类型发病率中,痉挛型最高,约占60%~70%[1].主要表现为运动年龄落后、肌张力增高、下肢交叉尖足、膝反张等.脑瘫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因而医护人员需教会家长基本的训练手法,经过长期的家庭康复护理可取得更好的效果.近几年,我科对住院治疗的患儿家属进行了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水疗对脑瘫患儿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按摩、蜡疗、痉挛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水疗。评定方法包括胡莹媛等残疾儿童功能评定法中的运动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8.6%),前者较后者的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水疗能有效改善痉挛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指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同时,予以家庭护理指导,给予家庭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GMFM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家庭护理指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医院与家庭康复干预疗效的研究,采用有效的方法,降低致残率.方法 选择我院脑瘫康复科收治的0~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医院康复干预为治疗组(37例),家庭康复为观察组(31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患儿运动发育率对照t=3.82,P<0.01有显著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后运动发育率虽有所提高,t=1.26,P>0.05无明显意义.结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早期规范康复干预,比单一家庭干预效果好,两相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效果,分析和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的价值以及影响康复效果因素。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85例来该院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取运动疗法,试验组患者选取综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及康复影响因素。结果经过研究发现,两组均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区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选取综合疗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康复,而且适当延长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临床表现为单瘫、偏瘫、截瘫和四肢瘫.临床分型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迟缓型,其中痉挛型脑瘫占60%~70%.临床上采用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等为主要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手段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7.
神经康复重建疗法对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神经康复重建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24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12例, 所有患儿均接受Bobath技术、推拿、脑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WOND 2000F2型神经康复重建仪, 对双下肢进行肌电触发的生物反馈刺激.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 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测定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儿的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0.001), 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康复重建治疗能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家庭姿势管理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施以核心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家庭姿势管理干预。5个月后,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粗大运动功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痉挛型脑瘫儿童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和粗大运动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家庭姿势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日常活动能力,并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进行粗大运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康复医疗治疗痉挛型脑瘫足部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足部畸形类型选择手术方式,术后适时进行功能锻炼。随访1.5~5年。结果总计治疗53例中,51例获得满意疗效,2例较差,优良率96%。结论绝大多数痉挛型脑瘫足部畸形需选择恰当的手术矫形,而术后康复训练是提高整体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川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68+1795
目的:探讨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对4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水疗配合功能训练、针灸、按摩、痉挛肌理疗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儿双下肢肌张力进行评级,并测量患儿的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以评定其双下肢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患儿双下肢肌张力、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5.7%、81.6%、75.5%;治疗后患儿双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疗配合功能训练等治疗痉挛型脑瘫,可明显降低其双下肢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集体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脑瘫患儿。按照年龄、性别、疾病分型、运动功能发育水平及家长知情同意进行分组,试验组实行"一对二至五"的小组式康复治疗模式,对照组行"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模式,采用(GMFM88)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包。结果:两组患儿康复治疗效果均有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二至五"的集体式小组治疗模式与"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模式相比较,在治疗效果不变的基础上,不需要特殊设备、场地、人员、操作细节等要求,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治疗氛围单一,缺乏竞争与模仿,治疗的主动性、连续性不够的缺点。家长直接参与到患儿治疗中,学习掌握了脑瘫康复治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保证患儿家庭治疗的主动性、连续性,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家庭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未  陈翔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76-2079
目的 分析与比较综合康复治疗对于不同儿童的运动能力与智力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温州育英儿童医院接受综合康复医治的偏瘫型脑瘫患儿共计69名,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仅接受传统手段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35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他们在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前后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患儿动作能发育商为(54.78±27.37)分,明显低于试验组患儿的(67.24±26.34)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发育商分别为(54.38±9.23)、(55.08±9.37)、(53.87±26.12)分,明显低于试验组的(65.24±8.34)、(67.24±26.34)、(66.19±25.54)分,P<0.05;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运动能力与智力水平的恢复优于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智力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行动能恢复效果优于智力水平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行动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智力水平恢复效果优于行动能力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患儿。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恢复,应当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康复治疗中。越早接受康复治疗越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治疗结果,因此患有偏瘫型脑瘫疾病的患者家长应尽早带孩子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72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步行能力、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脑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GMFM、FMFM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10 m步行速度、6 min步行距离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SE、BDN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θ波、β波及θ/β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用于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可提高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脑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神针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105例痉挛性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静脉输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神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精细运动能力量表(FMFM)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DS)评分、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流速度(Vs)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GMFM、FMFM、GDS评分、Vm、V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分、RI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神针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促进患儿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有效促进脑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石菖蒲配合针刺疗法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石菖蒲联合针刺治疗组(52例),治疗组采用内服煎汤提取液和头针、体针,对照组(52例)单纯用针刺治疗,观察评估患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头颅CT检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CT结果显示恢复率较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DQ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GMFM评估总分显著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石菖蒲发挥其通关复苏、益智健脑的功效,能够加强针刺治疗的效果,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减缓脑瘫带来的脑损伤,改善肌张力和肌力,对脑瘫患儿起到较好的康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4-17+22
目的 探寻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案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来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痉挛型偏瘫患儿50 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 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运动治疗方案与针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周期为8 周,在入组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Carroll 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UEFT)、儿童功能独立性量表(WeeFI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指数)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UEFT 评分、WeeFIM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周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UEFT 评分、WeeFIM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UEFT 评分(61.84±9.80)分vs (71.72±9.72)分、WeeFIM评分为(85.56±9.36)分vs (95.60±9.01)分;对照组:UEFT 评分(60.24±9.66)分vs (65.00±9.57)分、WeeFIM 评分(84.56±10.17)分vs (89.76±10.40)分],且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提高[(60.20±9.52)分vs (69.40±7.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患儿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不显著[(61.20±8.93)分vs (65.60±9.2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针刺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偏瘫患儿上肢功能及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改善及脑血流灌注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实施康复训练的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A组,另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实施游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B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  相似文献   

18.
康复护理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凌霞 《吉林医学》2012,33(14):3038-3039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患儿功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9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护理组46例(即康复组),对照组46例,康复护理组给予功能训练的同时配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不配合康复护理。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可提高康复效果及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儿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CMFM评分、MAS评分、PBS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MFM评分、PB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儿下肢功能,改善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