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Lvi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4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22)和B组(n=23).A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B组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即刻栓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6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应用颅内Neuroform支架辅助Matrix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瘤完全填塞9例、大部分填塞13例、部分填塞4例,疗效满意。结论颅内支架和弹簧圈联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满意,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好颅内支架的大小及恰当的植入位置,通过Matrix弹簧圈栓塞入瘤腔后,有效的促进血栓和结体组织形成,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1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手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置入支架13枚,支架一次性到位12枚,通过调整后到位1枚,放置位置满意;即刻血管造影致密栓塞10例,大部分栓塞2例,不全栓塞1例;出院时按改良Rankin评分0分12例,1分1例,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经1个月~3年随访,随访期间患者无一例死亡,无再出血及栓塞等症状。结论: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期随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olitaireAB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例颅内动脉宽颈动脉瘤,先将微导管通过超选入动脉瘤腔内,再将SlolitareAB支架通过导管置入动脉瘤两端,支架两端需超出动脉瘤颈2~4mm,给予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 20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SolitaireAB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宽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枚支架均成功置入,所有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其中动脉瘤获致密栓塞14例,大型后交通动脉瘤瘤颈部残留1例.6~ 12个月随访复查造影11例,其中动脉瘤获致密栓塞10例,均未见复发;瘤颈部残留1例,12个月复查造影时瘤颈部显影明显减淡.结论 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栓塞致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疾病特点、治疗需求,对比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单纯开颅手术治疗的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2019年2月~2020年3月的颅内动脉瘤疾病患者(n=80),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采取随机法分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少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疾病近年来较为常见,需采取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与开颅手术比较,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等优势,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急性出血期支架辅助栓塞的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支架辅助栓塞,分析结果.结果:疗效良好者(0~2分),共计46例.疗效不佳者(3~6分)共计4例,死亡共计2例,治疗良好率为88.5%.结论:针对于发生破裂的颅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波士顿公司GDC栓塞治疗 1 7例患者中 1 8个颅内动脉瘤 ,其中 1 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发病者 ,术前Hunt和Hess分级 :Ⅰ~Ⅱ级1 0例 ;Ⅲ级 3例 ;Ⅳ级 2例。结果  1例死亡 ,3例轻度短期神经功能障碍 ,1 3例痊愈。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为理想 ,但还需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6,(10):1447-1449
目的探究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经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瘤体完全闭塞率进行检查,并对患者进行三年随访观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后期随访瘤体完全闭塞率检查明显优于术后即可检查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彭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往往不易发现,多因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而查出,在其急性期主要是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和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二者均是动脉瘤常见致死原因。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逐渐被广泛应用。微弹簧圈工艺和栓塞技术的发展,使得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适应范围不断扩大。自引进以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GDC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1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其中首次破裂8例,2次破裂2例,动脉瘤的位置:大脑前动脉l例,大脑中动脉l例,前交通动脉5例,后交通动脉2例,前交通及后交通动脉多发l例。病人分级:Hunt-Hess 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l例,Ⅴ级l例,Fisher CT分级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2例。采用GDC早期栓塞治疗,7例于3天内治疗,3例于6天内治疗。结果 10例11个动脉瘤,100%栓塞8个,95%栓塞2个,90%栓塞1个,l例死亡,术后观察1个月。2年,7例效果良好,l例植物状态生存,l例再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GDC早期栓塞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及操作技术。方法:选择并回顾性总结分析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病例,共发现动脉瘤63例,前交通动脉瘤28例,后交通动脉瘤25例,颈内动脉岩段动脉瘤3例,在全麻下将可脱性微弹簧圈经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诱发血栓形成并最终使动脉瘤闭塞,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结果:1例因术中过度栓塞造成载瘤动脉血流略显受阻,1例略有神经功能障碍,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经继续栓塞止血成功;其余53例患者中动脉瘤栓塞后无再出血,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可脱性弹簧圈可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2017年1月—2019年3月间选取92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P<0.05);两组的护患纠纷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环境管理、用品准备、手术配合、风险防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患者的79个不同部位的动脉瘤,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提供的信息来指导栓塞治疗,并与常规DSA相比较。结果: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显示所有动脉瘤的载瘤动脉、瘤体、瘤颈及载瘤动脉和毗邻血管的关系,比常规DSA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三维重建对动脉瘤治疗适应证的判断、弹簧圈的选择、假性动脉瘤的诊断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拟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5例)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n=45例)予以CNP干预。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自护能力,采用QLQ-C30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穿刺部位血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等术后自护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术后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穿刺部位血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NP可明显改善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的术后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还可显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18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防止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术后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避免出血、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结果:成功栓塞218例动脉瘤,病人除1例因颅内多发动脉瘤未栓塞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另2例因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死亡,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内及颈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介入科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行栓塞术的颅内及颈内动脉瘤患者9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n=46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VAS评分、SAS及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颅内及颈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有显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