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TNF-α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七叶皂甙钠治疗组,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24 h、72 h 2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TNF-α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TNF-α及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组,经七叶皂甙钠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Bcl-2的表达低于治疗组.结论 七叶皂甙钠可以抑制脑出血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及七叶皂苷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及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通过测定渗出脑血管外的EB量来评价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及七叶皂苷钠对其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各时点血肿周围区E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且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并在6~96小时内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后,治疗组各脑区EB含量有下降,其中绝大部分脑区有显著下降。并存在一定量效关系,呈负相关。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血脑屏障通透性受到严重破坏。七叶皂苷钠可能具有恢复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稳定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七叶皂苷钠对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MMP-2/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复制大鼠脑出血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A及治疗组B,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动态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中MMP-2/9的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采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结果模型组各时点出现大量MMP-2/9的蛋白和mRNA阳性细胞,且MMP-9的蛋白和mRNA表达在24~48h达高峰。 MMP-9蛋白与其mRNA表达呈正相关,MMP-2蛋白与其mRNA表达呈正相关。七叶皂苷钠可明显抑制二者的表达(P<0.01),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呈负相关。结论七叶皂苷钠可抑制大鼠脑出血早期诱导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的MMP-2/9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S100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成脑出血常规治疗组、七叶皂甙钠治疗组,采用ELISA技术于脑出血后1d、3d检测所用患者血清中TNF-α与S100蛋白的含量.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七叶皂甙钠治疗组患者血清中TNF-α与S100蛋白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 0.01).结论 七叶皂甙钠可以抑制脑出血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MMP-9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以及观察七叶皂苷钠对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5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ICH组和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各80只,于制模后6 h、12 h、24 h、48 h、72 h、120 h、7 d、15 d 8个时间点,测定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较ICH组明显改善,尤以6 h~7 d时明显(P<0.01~0.05);6~120 h各治疗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较ICH组明显减少(P<0.01~0.05);ICH后MMP-2蛋白表达在6 h达到高峰,12 h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治疗组MMP-2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较ICH组明显减少(均P<0.01);ICH后MMP-9蛋白表达在6 h开始上升,24~48 h达高峰,72 h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表达水平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 (r=0.949, P<0.05);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较ICH组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 大鼠ICH后MMP-2、MMP-9蛋白的表达是ICH后早、中期脑水肿形成主要因素,七叶皂苷钠能降低MMP-2、MMP-9蛋白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对ICH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关键是减轻和抑制脑水肿形成,促进脑微循环的恢复,从而加快脑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我院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确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1·2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NIHSS评分为(18.72±5.22)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13.17±5.38)分,对照组为(19.51±5.78)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为(10.96±2.48)mL,显著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水肿体积为(16.37±8.92)mL,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促进血肿的吸收,阻止脑水肿进一步扩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七叶皂甙钠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七叶皂甙钠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给生理盐水250ml加β-七叶皂甙钠20mg,连续使用14d,两组患者在入院后24h、治疗后7、14、3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测定TNF-α、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h、治疗后30d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24h、治疗后7、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多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和防止脑疝等为主,无法解决二次出血和梗死现象,无法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我院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七叶皂苷注射液治疗,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选择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例,女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七叶皂苷钠,比较治疗效果,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减少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肿吸收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15、25d NDS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且效果较好,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血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应用七叶皂苷钠后,对血清中谷氨酸的影响,进一步评价七叶皂苷钠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七叶皂苷钠治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起病后2天内、5~6天、8~9天和15~16天的血清谷氨酸浓度,同步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所有病例谷氨酸水平迅速下降,在5~6天和8~9天以干预组下降速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天内和15~16天两组谷氨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5~6天、8~9天和15~1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对ICH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谷氨酸水平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01-2012-01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及 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接受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有助于及时控制症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出血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3-06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行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行七叶皂苷钠治疗,疗程4周,对2组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观察患者水肿与血肿体积变化,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水肿、血肿体积均出现明显下降,但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水肿、血肿体积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0.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水肿面积及血肿体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TNF-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自发病至入院不超过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A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脱水、扩血管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20mg加入NS250ml静滴,qd,7d。测定发病24h内及治疗7d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在起病24h内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7d后B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表迭下调.有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术后抗炎、抗渗出、抗氧化效果。方法 SD大鼠制备术后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地塞米松5mg/kg)、给药组(七叶皂苷钠2mg/kg),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术前给药1次,术后继续给药3d,术后1周各组进行粘连程度分级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七叶皂苷钠明显减轻大鼠术后肠粘连的分级程度(P<0.05),缓解粘连组织的炎性渗出和炎症反应;可使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叶皂苷具有抗炎、抗渗出、抗氧化等多方面药理作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在神经科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后引起的脑水肿、周围神经疾病等的治疗方面显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注射法制作脑出血模型,术后2 h七叶皂甙钠组腹腔注射β-七叶皂甙钠(3.0 mg/kg),另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d),给药后12 h、24 h、3 d和7 d分别用免疫组化法与TUNEL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和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NF阳性细胞数以及凋亡的神经元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甙钠组血肿周围肿瘤坏死因子表达与神经元的凋亡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的表达,减少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探讨β-七叶皂甙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后3组又各分为6h、12h、1d、3d、7d组;用Ⅶ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诱导脑出血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损伤侧皮质区细胞凋亡及AKt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β-七叶皂甙钠对此的影响。结果脑出血组TUNEL阳性细胞于脑出血后6h出现,AKt于脑出血后12h表达增多,二者均在第3d达到高峰,1周仍有表达。治疗组1d、3d、7d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较脑出血组明显减少(P<0·05~0·01),AKt表达较脑出血组显著增加(P<0·05~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可以减少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K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TNF-α、ICAM-1的表达和脑水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TNF-α、ICAM-1在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中等 量大鼠自体尾动脉血脑出血模型(50μl),于脑出血后6h、24h、48h、72h处死大鼠,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并于脑出血后3h、 6h、12h、24h、48h、72h、7d处死大鼠,进行TNF-α、IGAM-1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大鼠脑出血 后脑水肿于48h达到高峰;大鼠脑组织表达TNF-α也于48h达到高峰,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58.4±6.19和2±1.12,P <0.01;ICAM-1表达72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8±0.84和0.8±0.84,P<0.01。结论: TNF-α、ICAM-1在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表达的高峰与脑水肿高峰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提示高表达的TNF-α、ICAM- 1可能参与了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