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2.
海老根祐子 《健康与美容:上半月》2013,(6):154-157
血液将身体所需的营养、氧气、热量等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当血液出现问题时,会给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贫血和低血压。症状相似,容易混淆。让我们仔细来看一看。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迁徙、旅游,抑或其他,人们常免不了去往异乡,不少外出的人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记得那年我刚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姥姥担心我出远门身体会不适应,忙到楼下花园里挖了一捧新土让我带走。姥姥说,到陌生地方,只要捏些家乡的土放进喝的水里,就能防止水土不服。对这种土方,我半信半疑,又拗不过姥姥疼我的那份心,便把家乡土带到了学校,后来我身体适应能力不错,那包土就没用上。
如今想起此事,对于土方的效果不免心生怀疑。随后我逐渐了解到其他地区还有诸如“带些家乡的水或盐掺在当地的水里喝”的土方。这些土方是否科学有效?为什么会水土不服?如何克服水土不服?为此,我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综合科主任徐贵成。 相似文献
4.
5.
夏日炎炎,暑热难耐。虽然如此,可如果在度夏时能够了解人体的某些特点,调理得当,夏天也能成为补益身心的良好时机。夏季应该如何养生呢?在饮食上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科主任王宜,请她为广大读者在夏季提供一份养生健康"套餐"。 相似文献
6.
7.
8.
在门诊,常有血压偏低的患者要求医生给他开些补血药,他们认为低血压是由贫血引起的。有的患者说,贫血就是血不够,血不够血压就“上不来”,吃补血药补足了血,血压就会上来的。以此理论为依据要求医生开药“扶贫”。也有些经过中医诊断为血虚的患者,吃了中药后觉得症状改善不明显,便找西医要求开些铁剂之类的补血药,他们也认为血虚是“血”不够,就是贫血,吃补血药就是“扶贫”。其实低血压不等于贫血,而中医辨证诊断为血虚的患者也不等于贫血。其实,低血压、贫血和血虚这三者不是一码事,它们可以分别采取测量血压、检验血红蛋白和中医辨证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石霄宙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11,(18):46
最近孙女士咨询:一向有轻度贫血,最近一次体检血红蛋白是9克,同时发现有高血压,既然是贫血,即血不足,应该是低血压,怎么血压反而高呢?在本刊"健康热线"中,"贫血是不是指的就是低血压?血压偏低是否是贫血造成的?贫血就是血的容量减少?"这些是经常问到的问题。可以说,贫血与血压高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即使贫血也可能是高血压者。其实,贫血与低血压在医学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11.
12.
张老爹今年65岁,平时身体还挺健康的,可最近总是出现进餐后头晕的症状,到医院就诊,医生说是餐后低血压,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吴向红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19-19
本刊特讯:2008年10月27日,英国“保柏质量认可”颁证仪式在广安门医院隆重举行。英国卫生大臣艾伦·约翰逊、卫生部王国强副部长出席了颁证庆典并致辞。 相似文献
14.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2007中国中医心理学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中医药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深厚的心理学思想,积累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中医祖先提出的‘心主神明、心神感知、形神一体、五脏化五志’等重要理论,奠定了中医对人类心理疾病、心身疾病诊治的基础。"中医心理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情志理论与治疗技术。并能在促进个体健康的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极大作用。我们本期的《专家在线》栏目特别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江卫东教授对中医心理学这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做出详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16.
专家提醒:中医“血虚”不等于西医“贫血”。莫盲目进行贫血治疗
大家往往把脸色不好、头晕目眩、腿软乏力、口唇苍白等中医理论中的“血虚”症状,与西医的“贫血”等同。实际上,两者不是同一概念。西医贫血治疗与中医治“血虚”也不一样,贫血治疗主要特指针对不同性质的贫血所采用的病因性治疗方法。在没搞清自己是否贫血之前,不要盲目补血,否则反而会添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探讨的目的是减少透析病人的低血压发生,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经验.方法:将低血压的产生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要加以预防和护理.结果:分析低血压的产生原因,之后加以预防和护理,是明显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并且还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心脑血管疾病,已受到普遍重视,但低血压却被人们忽视,文献报道较少。我们对食品与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中发现相当比例血压低于正常者,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资料为2000—2001年食品与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档案,血压低于90/60~50 mm Hg判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时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选择无产科及腰麻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自愿接受无痛分娩足月产妇128例,行L2~3腰麻-硬膜外联合(CSE)镇痛操作,PCA泵注入0.1%罗哌卡因和2μg/mL芬太尼混合液,按PCA5mL/15min由产妇自行给药。结果 5例出现轻度的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心动过速,测血压均较镇痛前基础血压降低10%~15%。给予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均顺利分娩。结论在分娩镇痛实施中要严密监护,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低血压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