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以探讨免疫致病机制。方法 以 43例急性发作过敏性哮喘患儿、2 0例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儿及 2 0例健康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 4+、CD 4+/3 0 +、CD 8+,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19+B淋巴细胞亚群。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白介素 (IL 4)与IgE浓度 ,同时行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19与IgE相关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时 ,CD 8+/2 8+T淋巴细胞亚群为 ( 13 .7± 2 .8) % ,较哮喘缓解组的 ( 10 .6± 2 .8) %和正常组的 ( 11.9± 1.5 ) %显著上升 (P <0 .0 1) ;哮喘急性发作组CD 4+/3 0 +T淋巴细胞亚群与CD 19+B淋巴细胞亚群分别为 ( 2 .4± 0 .5 ) %和 ( 2 0 .6± 4.1) % ,缓解组分别为 ( 2 .0± 0 .3 ) %和 ( 17.8± 3 .3 ) % ,均较正常组的 ( 1.6± 0 .5 ) %和 ( 15 .8± 2 .9) %呈不同程度升高。CD 4+/3 0 +与IL 4、IgE以及CD 19与IgE均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儿T、B淋巴细胞功能状态出现紊乱 ,可能在过敏性哮喘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 8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总IgE测定 ,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检测病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阳性细胞百分率 ;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外周血总IgE水平。结果 :哮喘组中CD4+ 平均值为 47.2 8± 8.6 4,对照组平均值为 31.10± 6 .86 ,CD4+ 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哮喘组CD8+ 平均值 32 .19± 5 .2 1,对照组平均值为 37.14± 5 .6 1,CD8+ 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组总IgE平均值为 80 4± 14 4 ,对照组平均值为 2 76± 12 5 ,总IgE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果提示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CD4+ 细胞升高 ,CD8+ 细胞下降和血清总IgE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外周血IL 4、IL 5活性和IgE的变化。 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测定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外周血IL 4、IL 5活性及IgE ;以肺功能仪测定FEV1%和PEFR以观察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①发作期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IL 5活性及IL 4明显高于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和正常健康者 (P均 <0 .0 1) ;②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外周血IL 4及IL 5活性和肺功能 (FEV1、PEFR)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③IgE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者脱敏治疗后外周血IL 4、IL 5活性明显降低 ,IgE有一定程度下降 ,提示IL 4、IL 5、IgE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儿童血清IL-4和IL-1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哮喘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4、IL -12水平和肺功能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 (2 5例 )吸入丙酸倍氯米松 1周前后 ,缓解期儿童 (2 0例 )和健康对照组 (15例 )血清中IL -4和IL -12水平 ,并同时测 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 -12值明显下降 ,与缓解期、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 -4值明显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健康对照组下降 (P均 <0 .0 1) ;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IL -12水平明显升高 ,IL -4水平下降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 (P <0 .0 1)。急性发作期治疗前患儿血清IL -12与IL -4呈负相关 (r =-0 .5 3 2 ,P <0 .0 1)。结论 哮喘儿童血清中IL -4水平升高 ,IL -12水平下降 ,糖皮质激素可使IL -4水平下降 ,IL -12水平升高 ,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发作期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肺功能的关系 .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检测 34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 2 1例健康人外周血CD+ 3 T ,CD+ 4 T ,CD+ 8T细胞的百分率及CD+ 4 /CD+ 8的比值 ,同时测定 2 4例哮喘发作期患者FVC ,FEV1,FEV1/FVC ,FEF 2 5 %~ 75 % .结果 :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 4 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D+ 8T细胞著性低于对照组 (P <0 0 1) ;CD+ 4 T细胞与CD+ 8T细胞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D+ 3 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FVC与CD+ 3 T水平呈负相关 (r =- 0 4 85 ,P <0 0 5 ) ,与CD+ 4 T水平呈负相关 (r =- 0 4 17,P <0 0 5 ) ;FEV1与CD+ 4 T水平呈负相关 (r =- 0 5 12 ,P <0 0 5 ) ,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 (r =- 0 5 30 ,P<0 0 1) ;FEF 2 5 %~ 75 %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 (r =- 0 5 0 1,P <0 0 5 ) ;FEV1/FVC与CD+ 3 T ,CD+ 4 T ,CD+ 8T及CD4/CD8比值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结论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表明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哮喘变应性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 ,且哮喘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某些呼气流速的肺功能指标有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哮喘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5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哮喘组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总IgE含量.结果:哮喘组急性发作期CD3+ CD4+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Ig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显著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P<0.01);随访1年期间,哮喘发作次数得分平均(3.56±1.07)分,发作严重程度得分平均(5.19±2.47)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总IgE含量与哮喘发作次数呈正相关(r=0.562,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含量降低,总IgE含量升高,两者在哮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时期血清白介素 (IL) - 10、内皮素 (ET) - 1及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 - 10、IgE和ET - 1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血清IL - 10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ET - 1和IgE水平却显著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IL - 10与ET - 1、IgE之间存在负相关 (r=- 0 . 6 8,r=- 0 . 74 ,P <0 . 0 1) ,而ET - 1与IgE之间呈正相关 (r=0 6 6 ,P <0 .0 1)。结论 :IL -10和ET - 1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时期检测血清IL - 10和ET - 1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哮喘患儿发作与缓解期血清IL-12,IL-4及IgE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检测哮喘患儿发作与缓解期血清IL - 12、IL - 4及IgE值 ,并和正常小儿作比较 ,研究之间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发作期患儿 2 5例 ,缓解期 11例 ,同龄健康小儿 2 0例作对照。取静脉血检测血清IL - 12、IL - 4及IgE。结果 :发作期IL - 12值明显下降 ,与缓解期比较有显著差异。缓解期值上升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发作期患儿IL - 4值明显升高 ,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性显著 ,缓解期其值虽有下降但和对照组比较仍有差异性。发作期患儿IgE值明显升高 ,缓解期值比较差异性显著 ,和IL - 12值呈负相关 ,与IL - 4呈正相关。结论 :哮喘发作存在TH1细胞功能不足 ,TH2 细胞功能亢进。TH1/TH2 暂时失调。发作期提高IL - 12值使TH1/TH2 比例平衡是治疗哮喘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哮喘患儿血清IL-12 、IL- 4与IgE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变化。方法 哮喘患儿30例,随机分为:发作组15例;缓解组:15例。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血清IL—12、IL—4(ELISA法)与IgE(MELA法)水平。结果 发作组血清IL—1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组,有显性差异(P<0.05),缓解组血清IL—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1);发作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有显性差异(P<0.05),缓解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1);发作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有显性差异(P<0.05),缓解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性差异(P<0.01)。哮喘患儿血清IL—12水平与IgE呈负相关(P<0.01),哮喘患儿血清IL—4水平与IgE呈正相关(P<0.01)。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IL—12水平降低,IL—4和IgE水平升高,表明儿童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在缓解期仍需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0.
IL-6和T细胞亚群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规律与肝脏免疫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和抗体致敏花环试验检测了 76例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T细胞亚群 ,其中 42例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IL -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D+ 4 细胞、CD+ 4 /CD+ 8明显降低 ,与血清IL-6呈负相关 ,CD+ 8细胞明显升高 ,与血清IL -6呈正相关 (P <0 .0 1) ,且与肝组织损害程度呈正比 (P <0 .0 1)。结论 :IL -6和T细胞亚群共同参与病毒性肝炎免疫病理损害 ,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及免疫调节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15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IL 1 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 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 0例缓解期患者、2 0例健康人的血清 ,采用ELISA测定IL 1 5和IgE的含量 ;采外周血按常规做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1 5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发作期IL 1 5水平与EOS计数呈正相关(r=0 .6 96 ,P <0 .0 1 ) ,与IgE水平呈正相关 (r=0 .5 93,P <0 .0 1 )。结论 IL 1 5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OS凋亡、提高IgE水平参与哮喘的变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12.
蔡利超 《黑龙江医学》2021,45(13):1379-1381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TNF-α、IgE水平在肺炎支原体合并哮喘患儿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又将研究组分为感染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和非感染组(单纯哮喘),其中感染组患儿3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轻症25例,重症12例),非感染组33例;同期选择与研究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血清TNF-α和IgE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D3+、CD4+、CD4+/CD8+较低,CD8+及血清TNF-α、IgE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D3+、CD4+、CD4+/CD8+低于非感染组,CD8+及血清TNF-α、IgE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轻症CD3+、CD4+、CD4+/CD8+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重症,CD8+及血清TNF-α、IgE水平低于重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时CD3+、CD4+、CD4+/CD8+比值会降低,CD8+比值及血清TNF-α、IgE水平会增高,其异常程度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XCR5+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3例急性发作期、17例缓解期哮喘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XCR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并进行肺功能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IL-21水平。结果:①急性发作组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XCR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2.6±0.5)%vs(9.5±1.7)%,P<0.05]。而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0.4)%vs(9.5±1.7)%,P>0.05];②CD4+CXCR5+T细胞比例与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与总IgE水平呈正相关(P<0.05);③急性发作组血清IL-4、IL-2l含量均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21水平在缓解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4+CXCR5+滤泡辅助性T细胞样细胞的异常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IL-4和IL-21细胞因子微环境改变可能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哮喘患儿血T细胞亚群水平,以探讨其与哮喘的发生及发作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30例,疾病对照(支气管肺炎)组25例,健康对照组14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T、CD8+T、CD4+/CD8+).结果 哮喘组中无论足轻度还是中、重度发作患儿,CD4+T细胞、CD4+/CD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1)CD4+T细胞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2)与轻症患儿比较,中、重度哮喘患儿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无明显差异,CD8+T细胞略有升高,此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在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对血清IL - 5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 5 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哮喘组 ,其中 30急性发作期 ,2 0例非急性发作期 )治疗前后、2 5例正常人 (对照组 )的血清IL - 5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血清IL - 5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IL - 5水平又明显高于哮喘非急性发作期 (P <0 .0 1)。哮喘组治疗前血清IL - 5水平比治疗后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血清IL - 5促进EOS的分化、粘附 ,增加嗜碱粒细胞释放组胺 ,导致气道炎症的发生。观察血清IL - 5水平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前后的动态变化对于评价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抗炎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血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 38例哮喘患儿的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和 2 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 ;结果  (1 )哮喘发作期lgG ;1 1 .83± 7.54与对照组 1 0 .1 6± 2 .65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2 )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CD3 +、CD4+、CD4+/CD8+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发作期及缓解期CD8+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儿童哮喘存在着lgG的改变 ,CD4+T细胞增加 ,CD8+T细胞数量或和功能不足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是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血清中IL-12、IL-4和IgE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吸入丙酸倍氯米松1周前后与健康对照组二者血清中的IL-12、IL-4和IgE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12值明显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前IL-4值和IgE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发作期患儿治疗后IL-12水平明显升高,IL-4和IgE水平下降。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哮喘儿童血清中IL-12水平下降,IL-4和IgE水平升高,糖皮质激素可使IL-12水平升高,IL-4和IgE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T淋巴细胞亚群中CD分子百分率和IL-2水平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及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居住于2500 m以上的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百分率及IL -2水平.结果 ①急性期患者CD3+、CD4+百分率及CD4 +/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CD8+、NK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IL -2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缓解期患者CD3+、CD4+百分率降低(P<0.05),NK细胞百分率略升(P<0.05),IL -2水平降低(P<0.05),CD8+细胞百分率略升、CD4 +/CD8+比值略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急性期与缓解期相比,患者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有降低(P<0.05),CD8+、NK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T细胞亚群中的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降低时,IL-2水平降低提示COPD患者处于急性期和缓解期;CD8+、NK细胞百分率升高提示急性期.  相似文献   

19.
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及血清IgE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哮喘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CD21、CD23表达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哮喘发作期儿童和29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外周血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以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组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和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CD21+、CD23+、CD21+CD23+淋巴细胞百分率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r=0.726,0.739,0.714,P均<0.05)。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与血清IgE水平不相关。结论:CD21、CD23的表达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及荧光免疫法测定 3 0例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L患者血清IL 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T细胞亚群中CD+ 3 、CD+ 4均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CD+ 8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经治疗缓解患者IL 2 ,CD+ 3 、CD+ 4、CD+ 8达正常水平。结论 :IL 2和T细胞亚群可作为AL辅助诊断指标 ,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