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识及技能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背景因素与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146名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施应用技能情况。结果 经一元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Kruskal-Wallis H多独立样本非参数统计检验,不同学历、职称背景因素的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技能有显著性差异:本科与专科显著性水平P=1〉0.05,无显著性差异;本科与中专、专科与中专显著性水平均为P〈0.01,有显著性差异。护士与护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学历是影响循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基本体现出其相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市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为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徐州市三甲三级甲等医院73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评价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实践情况。结果EBPQ问卷总分均分为3.28±0.82,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2.92±0.90、3.58±1.74;不同的年龄组别的研究对象在EBPQ问卷总分、实践行为、知识技能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态度得分在不同的年龄组别之间无差异(P〉0.05)。21—30岁年龄组在实践行为维度得分最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P〈0.05),而其他组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30岁年龄组在知识技能维度得分最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41岁以上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30岁年龄组在问卷总分低于31~40岁年龄组和41~50岁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学历在EBPQ问卷的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及问卷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学历护士在循证实践行为、循证知识技能的得分最高,显著大专组(P〈0.05);职称不同,循证护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和EBPQ问卷总分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职称的护士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中级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护士的得分(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要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3.
护士职业压力应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压力的应对方式厦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4所综合性医院的404名护士.应用护士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应对职业压力主要采用问题解决和正面认识的方式,很少以回避与自责的方式应对压力;护士的应对存在科室、职称、职务和护龄上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但学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主要以问题解决和正面认识的方式应对压力,很少采用回避与自责。建议护理管理者在引导护士以有效方式应对压力的同时,更多关注急诊科和低年资护士,给予必要社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临床护士的循证素质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护士循证基本素质调查表及中文版循证护理实践障碍量表,以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浙江全省11个行政区22所医院的831名临床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62.2%的临床护士循证素质得分处于稍差等级,5.2%处于很差等级;45.5%的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障碍得分等级为中度影响,24.3%的为重度影响,在循证护理实践中存在障碍。临床护士循证素质的独立影响因素是护士的职称、职务和循证实践障碍得分(P〈0.05),职称和职务越高、循证实践障碍得分越低的护士,循证素质越好。结论浙江省临床护士整体的循证素质有待提高,医院应提供组织保障,采取精英式培训和分层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循证护理教育,完善硬件设施,促进循证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雪梅  罗满  华中昌  刘少鹏 《家庭护士》2009,7(19):1775-1777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循证护理技能现况.[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我院100名护士循证护理技能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循证护理技能得分(70.51±5.40)分,其中>80分5人,60分~80分90人,<60分5人;不同学历、职称、职务护理人员循证护理技能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是护理人员循证技能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具备一定的循证护理技能,学历是影响护理人员循证护理技能的重要因素,不同职称、职务护理人员基本体现出相应循证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6.
储伟芳  陈紫君 《护理研究》2006,20(5):1192-1194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预防可控性差错的环节。提高护理人员时差错的防范、应对和处理技能。[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从护士长安全管理技能、护士安全防范技能、环境要求、设施设备4个方面。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护士对护士长安全管理技能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士安全防范技能、科室环境、设施设备的部分内容因学历和职称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临床护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和规程,只有科学地预测和有效地预防可控性护理差错,才能减少和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影响护士灾害护理认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影响程度,为灾害护理的开展与推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灾害护理知识认知及自我效能问卷,对本院急救中心和外科监护室101名当日在岗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灾害护理知识认知得分(47.72±13.78)分,年龄、工作年限及科室与护士知识认知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8,0.300,0.315;P〈0.05)。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47.92±8.59)分,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及学历与护士灾害护理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5,0.336,0.331,0.314,0.246;P〈0.05)。结论应根据护士年龄、学历、专业方向、职称、职务并结合当地的灾害发生特点,对其进行系统化灾害护理教育及培训,提高护士灾害护理知识及自我效能水平,为灾害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ICU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ICU临床一线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提供人文关怀策略。方法对吉林省某市三甲医院99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采用中文版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关怀能力整体偏低,总量表得分为(181.83±21.48)分,其中认知维度(70.38±10.17)分,勇气维度(55.71±10.50)分,耐心维度(56.05±7.74)分。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1,P>0.05);不同聘用形式及是否独生子女的ICU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12,2.475;P<0.05);不同学历的ICU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9,P<0.01);不同职称的ICU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23,P>0.05)。结论 ICU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整体偏低,对患者实施关怀不够主动。建议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学历者积极参加人文知识和跨学科培训,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供更多的职称晋升及进修机会、增加在编比例提高护士待遇、优化排班模式,提升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水平及相关因素和相关培训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和开展我院循证护理查房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调查问卷"对临床科室21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院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水平普遍偏低,不同职称、学历、英语水平和职务的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认知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护龄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认知得分有差异(P0.05),护龄小于5年的护士比护龄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水平高。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能力总体偏低,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学习循证护理知识持积极态度,具有较强的学习意愿,护理管理者应从各个层面给予支持,积极制定相关对策开展循证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老年病房护理人员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需求,为老年病房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北京市3所综合医院365名老年病房护理人员进行需求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对不同护龄、职称、学历护理人员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曾受学习培训率较低,不同学历、护龄、职称的护理人员对老年护理新技术的需求最高;不同职称、护龄的护理人员对老年临床护理技巧、老年沟通与交流、安全护理、老年康复护理等内容需求不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对老年护理新技术、老年临床护理技巧、老年沟通与交流、安全护理等内容需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急救监护技术、老年疾病诱凶及疾病预防等内容需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病房护理人员渴求继续学习老年护理知识,继续教学课程应根据不同学历、护龄、职称等层次有针对性的设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三甲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5—7月对黑龙江省5所三甲综合医院的81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和循证护理能力评定量表。本研究回收有效电子问卷799份,有效回收率为98.6%。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799名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总分为(35.69±25.9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教育水平、职务及循证实践知识技能是影响黑龙江省三甲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黑龙江省三甲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水平较低,亟须提高。建议黑龙江省三甲综合医院应加大对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重视,同时医院主管护理科研及教育的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循证护理能力,推动本医院的护理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线上、线下循证护理相关学习课程或讲座,鼓励临床护士将所学循证知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龄≤5年)临床护士循证护理(EBN)知信行与循证实践(EBP)障碍现状及相关性,分析影响EBN知信行的因素,为EBN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4月1日~6月1日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济南市3所三甲医院407名低年资(护龄≤5年)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循证护理知信行量表(EBPQ)、循证实践障碍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7名低年资临床护士EBPQ问卷均分为(4.61±1.10)分,循证实践障碍问卷各维度得分为开展循证护理的资源条件(29.15±6.82)分、科研报道的质量(25.28±6.51)分、护士对循证护理的主观态度及能力(23.81±5.45)分、研究报道的时效性与系统性(18.69±4.66)分;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人事关系、职称、是否为带教老师、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是否有过护理科研经历、阅读文献情况、对学习循证护理是否感兴趣、在临床工作中是否有必要开展循证护理方面EBN知信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对待护理的职业态度、对学习循证护理是否感兴趣为EBN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论:低年资护士EBN知信行水平仍有待提高,造成实践障碍的因素包含各个方面,需要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预防循证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患者306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VTE预防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血栓风险评估及时率和准确率、患者对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部分医院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骨科护士的康复护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问卷,内容包括骨科护士一般资料及康复护理行为,对上海市15所医院的282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康复护理行为的6项内容中,只有健康教育得分较高,其他项目如康复护理评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及随访得分都较低。不同学历、职称的护士康复护理行为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康复护理行为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亟须通过规范化继续教育提高骨科护士的康复护理水平,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同时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业务专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临床护理人才的结构现状,旨在寻找目前临床护理人才结构的不良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对上海市34所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发放5种调查问卷.结果 上海市临床护理人员仍以中专、初级职称为主,分别占总体的75.56%、87.51%;年龄以20~30 岁最多,占总体的52.34%;男性护理人员仅占0.18%;7.1%的护理人员对职业满意;5.55%的护理人员认为该职业的社会地位较高.结论 建议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相应的对策:优化护理人才配置结构,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改善护理人员职业态度,稳定发展上海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上海市临床护理人才的结构现状,旨在寻找目前临床护理人才结构的不良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上海市34所医院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发放5种调查问卷。结果:上海市临床护理人员仍以中专、初级职称为主,分别占总体的75.56%、87.51%;年龄以20~30岁最多,占总体的52.34%;男性护理人员仅占0.18%;7.1%的护理人员对职业满意;5.55%的护理人员认为该职业的社会地位较高。结论:建议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相应的对策:优化护理人才配置结构,提升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改善护理人员职业态度,稳定发展上海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产生睡眠障碍的原因,探究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 年8 月至2018 年8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比较2 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在睡眠障碍的原因等方面比较,包括身体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催眠药物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经过综合护理后能够提升睡眠质量,应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回归模型。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和专家咨询法寻找影响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因素,在调查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和测定急诊观察室护理工作量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结果将三级医院日急诊患者数、日观察患者总数、医院展开床位数等作为自变量,实际在岗护士人数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出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公式:急诊护士人数=日急诊量×0.069+24.5;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观察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例为:留观患者数:护士数=1:(O.3208,0.4725)。结论研究获得的回归模型建立在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了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经统计学证明按照预测值进行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临床实际需求相符。  相似文献   

19.
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程序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我国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程序的现状,采用问卷形式对我国12所省市级医院268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6.64%的护理人员认为实施护理程序很有必要。268名护理人员认为实施护理程序的主要障碍为人员不足和知识缺乏,其中低学历护士知识缺乏程序较高(P〈0.01)。大专以及上学历护士在准确应用护理诊断方面较好于中专学历护士。提示:程序已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认可。为了推动护理程序的深入发展和完善,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