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多数合并存在多种疾病,在无监测局麻下进行多个牙拔除具有一定难度.笔者近年诊治56例,认为只要准备充分,在门诊对老年患者一次多个牙拔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对1726名老年前期和老年人的缺牙和修复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牙列缺损、缺失共1213名,占受检人数70.28%,其中已修复人数为608名,修复率为50.12%。还发现牙列缺损及缺失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同时本组牙列缺损和缺失修复率较其他报告高。尽早修复失牙,以恢复咀嚼功能,延缓口腔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口腔内残留牙拔除治疗经验.方法 术前使患者血压控制在180/95㎜ H g以内,并备齐急救药品.手术采用分期拔除方法.拔牙前常规给予口服开博通片12.5m g;局麻药选用2%盐酸利多卡因,一次拔牙2~3颗,创口尽可能缝合,咬纱球30~40m i n.两次拔牙应间隔5~7d.结果 本组98例,分6~9次拔除全口残留牙,手术顺利,其中13例在手术过程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无血压危象发生.结论 老年高血压并非拔牙绝对禁忌,可在有效止痛的情况下行拔牙术.但患者如在发作期,尤其是已有心、脑、肝、肾器质性损伤者,一般不应手术. 相似文献
5.
为使老年口腔病患者的失牙得到恢复,解除病人的疾苦,作者于2001-2004年,根据老年患者牙体牙列缺损和缺牙情况,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复,收到了较显著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口腔牙齿缺失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 ,也是老年人衰老的口腔表征之一〔1〕。我们对 40 5名 55岁以上老干部进行全身健康状况的普查 ,着重对牙缺失及修复治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1 临床资料及方法40 5名受检者中 ,最大年龄 78岁 ,最小年龄 55岁 ,平均 66.78岁。大多数是男性 ,女性较少 ,故分析中未做男女比较。从 55岁开始每 5岁分 1组 ,共 4组〔2〕。牙齿缺失的记录本组病例均以 2 8个牙统计 ,缺牙数分组统计是以各年龄组缺牙者的缺牙程度按 1~ 2个 ,3~ 6个 ,8个以上 ,全口缺失 4组计算各年龄组不同缺牙程度的百分比。缺牙的修复分析是以各…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了427名离退休老干部的缺牙与义齿修复的情况。得到如下结果:受检者的缺患病率为74.7%,牙齿缺失率为18.2%及平均缺牙数为5.1颗/人,义齿修复率为71.2%。调查表明,牙周病是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提高整体素质,及时修复缺牙是维护老年人健康,促进老年人延年益寿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缺牙及修复状况。方法:对245位就诊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60人,女性85人;年龄50~80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失牙率81.63%。受检人群中,全牙列缺失率3.5%,牙列缺损率78.78%。单颌牙列缺失(伴牙列缺损)率5.71%。人均失牙5.50颗。缺失牙以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为多,其次是第二双尖牙、第一双尖牙和前牙。失牙数最少的是尖牙。失牙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失牙原因首先是龋病45.16%,牙周病次之33.38%,龋齿病合并牙周病占11.87%,其他8.92%。失牙人群义齿修复率为60%,活动义齿占91.5%,固定义齿占8.45%。修复体平均使用年限6.23年,最长30年。结论:老年患者缺牙状况值得关注。需重新制作义齿的比例很高,为被检人群的75.92%。 相似文献
10.
11.
我科 1999~ 2 0 0 0年对 2 5 0例老年牙列缺失制作活动义齿患者进行护理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门诊患者 2 5 0例 ,男 114例 ,女 136例 ,年龄 5 0~ 80岁。上牙列缺失 93例 ,下牙列缺失 85例 ,上、下牙列缺失 72例 ,患者均行活动义齿修复 ,因出现各种问题不适应义齿而来复诊 45例。2 护 理2 .1 诊疗前护理 大多数患者自认为戴活动义齿后 ,应和真牙一样 ,但戴义齿后 ,往往与原来的想象不完全一样。病人会认为医生技术不好或指某人戴义齿如何好用而要求重做。护士在接诊病人时 ,首先了解病人缺牙情况、咬合关系、牙周组… 相似文献
12.
13.
14.
老年缺牙患者修复治疗过程中的伦理思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老年失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本文运用老年口腔修复学的理论基础,从临床实践出发,探讨目前临床对老年失牙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有(1)不能耐心、仔细听取患者的要求。未能达到医患充分交流从而失去老年患者的信任;(2)口腔检查不仔细忽视患者全身情况,为制做一个高质量的修复体埋下了隐患;(3)修复体的设计未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操作缺乏严谨,规范。提出解决方案(1)认真倾听老年患者的要求,通过交流,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2)口腔检查,操作认真负责,同时在修复体的设计制作中应结合老年患者的全身情况,通盘考虑;(3)善待,尊重,爱护老年患者,重视老年缺牙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老年人或牙周病患者,当口内剩余少数松动牙时,由于年龄过大或由于全身健康状况不好,不便或不愿拔牙者,局部义齿的设计和制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少数患者因为不愿拔除口内剩余的松动牙,而延误了修复时间。作者自1993年10月至1998年5月对47例患者作了59件活动义齿,均收到较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由于年龄过大或全身健康状况不好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不便或不愿拔牙者,且唇颊侧倒凹较小,牙龈组织健康的患者。12 修复方法 以全口义齿的全覆盖形成修复。上颌结节区及下颌磨牙后垫的充分利用,基托的边缘尽量伸展及作基托边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硬深刻认识老年疾病,探讨老年疾病防治。方法:社区调查老年病史、体检、测血压、描记心电图,结果:本社区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患率高,达85.9%,疾病多样,复杂,无症状,多脏器累及多。病情监测差,用药不规范。结论:应重视社区老年疾病防治,加强医学生社区医学及社区护理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体在牙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8例患者的96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l~10年的临床观察。通过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的检查,评价其骨整合成功率和修复成功率。结果种植后初期骨整合成功率达98.48%。在植入的96个种植体中,总共失败10个,随访1~9年累计成功率89.58%。结论骨内牙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牙的理想手段之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牙列缺损重度磨耗的重建方法。方法:采用序列治疗法,利用牙垫逐渐升高颌位至正常垂直距离后修复缺失牙,同时对牙周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正常的咬功能恢复,咀嚼功能改善,咀嚼肌群与颞下颌关节无异常。结论:通过序列治疗,利用垫逐渐升高颌位至正常垂直距离,再行牙列缺损修复、牙周治疗是改善重度牙磨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