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分析当前麻疹疫情态势及存在的风险,为鞍山市麻疹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方案,结合鞍山市麻疹发病流行特征、病例麻疹疫苗免疫史,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鞍山市2014年麻疹发病上升趋势明显,麻疹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程度为严重等级。结论鞍山市麻疹属于高危险度风险。应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1989~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指导制订和调整云南省加速麻疹控制规划和策略,进一步减少麻疹发病,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1989~2001年麻疹进行分析.云南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流行强度较实施计划免疫前明显减弱,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37/10万;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3~5月;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9.53%;经济欠发达地区、部分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全省37.3%的地区(州、市)报告麻疹发病数占全省麻疹总病例数的83.89%,25.81%的县(区、市)报告麻疹发病数占全省总病例数的95.21%.控制麻疹爆发是减少麻疹发病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浙江省消除麻疹工作的进展,发现问题并探索策略与措施.方法: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麻疹疫情分析与调查,采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技术对浙江省消除麻疹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SWOT分析矩阵.结果:通过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并连续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浙江省麻疹发病率达到了1951年麻疹疫情报告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成人等非免疫规划对象的发病增加了浙江省消除麻疹难度,医院内感染传播已成为小年龄组发病的主要场所,流动人口等也给消除麻疹工作提出了挑战.结论:应建立多部门协作的消除麻疹工作机制,将初三学生麻疹疫苗接种纳入到常规工作,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强院内感染控制,不断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努力达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已成为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空间资料必不可少的工具。GIS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研究工具。本文就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发展、组成、特点、相关技术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麻疹的维生素A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疹仍然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资料表明,发展中国家维生素A的应用,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有关。本文简要综述维生素A在麻疹中的应用、作用机理、安全性、适应症及剂量。  相似文献   

6.
麻疹病毒实验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Virus,MV)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发疹性疾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全球实施扩大免疫规划(EPI)以来,麻疹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麻疹仍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公共卫生问题[1].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控制麻疹目标,我国也开展了加速控制麻疹活动.因此,提高和改进麻疹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从而正确、快速诊断麻疹,及时掌握麻疹疫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该病毒感染的检测和诊断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2008年湛江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湛江市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原因,为制定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湛江市2008年报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湛江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1 038例,发病率为15.34/10万,其中暴发病例5例.病例集中在1~6月份,3月份和5月份有两个发病高峰;9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病最小年龄为3月龄,最大为46岁;0~14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84.10%,其中0~3岁组最多,占总病例数48.94%;男女性别比为2.13:1;901例监测病例中,有免疫史占16.32%,无免疫史占23.2%,免疫史不详占60.48%.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标本289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72份,阳性率59.5%.结论 免疫接种工作落实不到位,常规免疫接种率低,免疫空白儿童积累增加是我市麻疹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监测质量,加强麻疹常规免疫接种,及时做好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是降低我市麻疹发病率,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百色地区麻疹流行特点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麻疹疫苗的使用 ,尤其是实施计划免疫—冷链后 ,我地区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 ,流行得到有效控制。但个别县发病仍很高 ,暴发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控制麻疹发病实现加速控制麻疹的目标 ,根据我地区麻疹流行特点探讨其控制策略。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百色地区各县 (市 )历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自地区统计局。1.2 方法 将麻疹疫情资料分为自然流行期、普种麻疹疫苗期、计划免疫—冷链期三个阶段进行分析。2 结果2 .1 流行特征2 .1.1 流行强度 自 195 1年建立麻疹疫情登记以来至 1998年 ,全地区共报告麻疹 3315 0…  相似文献   

9.
徐堃  廖安波  李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4345-4346
[目的]了解我市近8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2007年麻疹监测系统上报个案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4 701例麻疹病例分布于全市所有县(市、区),全年均有发病,高峰在4~7月份,占发病总数的48.56%.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为主占94.66%,其中又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7.39%,未免疫和免疫史不祥的2 001例,占62.10%.[结论]学龄前儿童为高发病年龄段,麻疹发病提示当地存在免疫空白人群.今后应重点加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落实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并对该年龄段儿童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才能有效的控制和最终消灭麻疹.  相似文献   

10.
潍坊市1999~2002年麻疹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潍坊市自 1 999年起参与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 CDC)、世界卫生组织 ( WHO)开展的麻疹监测合作项目后 ,麻疹监测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为了解潍坊市麻疹的发病规律 ,做好麻疹防制工作 ,作者对 1 999~ 2 0 0 2年潍坊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疫情资料来自潍坊市 1 2个县、市和区麻疹疫情专报系统1.2 病例及爆发定义 麻疹疑似病例是指发热、出疹 (全身性斑丘疹 )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的病例 ,或任何经过培训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按照山东省标准 ,麻疹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