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与临床症状关系。方法80例健康对照和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测定,临床分析。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水平升高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建华  杨威风  黄洪章 《浙江医学》2003,25(11):692-69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 (hs-CRP)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1] ,为探讨hs-CRP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 ,我们对2002年5月至2002年12月内科门诊或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hs-CRP测定 ,现报道分析如下。1.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共72例 ,男性47例 ,女性25例 ;年龄47~80岁 ,平均 (63.6 +16.1)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标准参考2000年ACC/AHA(美国心脏病学会 )指南[2]标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分为3类患者 :1.1.1不稳定心绞痛 (UA…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C 反应蛋白 (CRP)的血清学改变及其与ACS产生机制、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的 9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CS组 5 3例 (急性心肌梗死 2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32例 ) ;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NACS)患者组 4 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14例 ,稳定性心绞痛 2 9例 )。以 32例有胸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CRP和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浓度 ,并与 32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NACS组 (P<0 .0 5 )和对照组患者 (P<0 .0 1) ,NACS组的CRP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CRP水平的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呈正相关性 ,而与血脂水平无关。结论 ACS发生时有炎症表现 ,可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CRP水平的升高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而且也间接反映了血管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莲  郭志军 《医学综述》2007,13(18):1416-1417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不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子,而且是预测心血管高危事件的重要标志。高C-反应蛋白的心血管危险可经某些药物治疗而减少。因此有效的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将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与预防的又一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 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含量。结果 :ACS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2 %。结论 :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感C- 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的变化并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分析CRP与ACS的关系。方法:6 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ACS二组,分别测定CRP的血清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ACS患者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增高,P <0 .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参与了ACS的发生发展过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ACS发生的重要因素。炎症过程在此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早期识别不稳定斑块的存在对转变病程和减少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寻找不稳定粥样斑块血清标志物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本组通过观察ACS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 CRP的变化。从临床的角度进行探讨CRP在ACS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RP含量。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高于参考值范围(CRP参考值范围为小于8 mg/L)。结论: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有一定关系。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现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38例,另一组为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42例,治疗时间6用,每组治疗前后查血脂及CRP。结果:常规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后。都有一定的降脂和降低CRP作用;辛伐他汀组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ACS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血脂及CRP水平,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一组病症。其发生的病死率占心血管病的首位。为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国际心血管病界除对已知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的研究外,血管内皮功能、血栓形成、炎症、遗传、免疫尤其是冠脉粥样斑块破裂及导致冠心病急性事件的机制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其中特异性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I)与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成为ACS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浓度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ACS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RP浓度及LDL、TC、TG含量.结果ACS患者CRP浓度显著升高,其中UAP52.38±4.98、NQMI79.36±8.14、AMI102.58±9.16,与对照组7.50±1.48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CS患者CRP浓度和LDL、TC、TG含量呈同步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O.05,P<0.01),CRP与LDL、CRP与TC、CRP与TG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CRP浓度升高与ACS有极大的相关性,调节血脂水平,达到降低CRP水平的目的是防治ACS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孙学玉  张芳  王修卫 《医学综述》2007,13(24):1990-1992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疾病,炎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自然进程,C-反应蛋白是炎症的标志物。研究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新的危险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良好的相关性。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干预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预防急性冠状动脉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ACS组12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亚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76例,选择稳定性心绞痛66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及FIB。结果ACS组CRP高于SAP组[(18.82±17.32)mg/Lvs(1.96±0.88)mg/L,P〈0.05],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8.74±23.19)mg/Lvs(11.03±10.17)mg/L、(1.96±0.88)m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11.03±10.17)mg/Lvs(1.96±0.88)mg/L,P〈0.05]。ACS组FIB高于SAP组[(3.55±1.33)g/Lvs(2.46±2.77)g/L,P〈0.051,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3.98±1.46)g/Lvs(3.23±1.02)g/L、(2.46±2.77)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3.23±1.02)g/Lvs(2.46±2.77)g/L,P〈0.05]。结论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和FIB水平增高可作为ACS的危险信号,同时也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欣  刘颖  李志刚 《华夏医学》2003,16(4):458-460
目的 :探讨 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 1 0 6例冠心病患者和 1 0 6例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 CRP、白细胞 (WBC)、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脂水平 ,记录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 3组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2 6例 ,不稳定心绞痛 (UAP)组 4 1例 ,SAP(稳定性心绞痛 )组 39例。比较冠心病组各组间及与对照组之间 CRP等的差异。结果 :冠心病组 CRP和 WBC水平高于对照组 (P分别为 0 .0 0 9和 0 .0 1 7) ,经调整性别、年龄、 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血脂指标后 ,CRP和WBC水平仍与冠心病患病率显著相关 ,OR分别为 1 .72 6和 1 .4 70 (P分别为 0 .0 4 8和 0 .0 36 )。 AMI组及 UAP组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34,P<0 .0 0 1 ) ;U AP组与 SAP组相比 ,CR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1 ) ;而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 CRP水平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RP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CRP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状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1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及60例正常人外周血清中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患者组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CRP值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的风险(OR)比值均大于1,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CRP升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其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方法分别测定60例ACS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并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健康成人hs-CRP作对照。血浆hs-CRP的测定采用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ACS组的hs-CRP水平为(8.05±2.48)mg/L,较正常对照组的(2.17±0.91)mg/L高(P〈0.05);较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高(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较正常对照组(2.17±0.9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ACS发生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变化.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3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MMP9及MMP2水平.结果 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CRP(3.61±1.69 vs 1.64±1.53 mg/L,P<0.01)显著增高,而且血清MMP9亦显著增高(257.70±110.28 mg/L vs 144.71±113.31 mg/L,P<0.01).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发生,MMP9也是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ACS患者常规治疗下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42例和非丹红注射液组38例,另选35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次/d,共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2周血黏度、hs-CRP、Fbg及vWF的变化。结果 ACS患者的血黏度、血浆hs-CRP、vWF及Fb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丹红注射液组与非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在2周后其hs-CRP、Fbg及vWF水平皆明显下降,丹红注射液组较非丹红注射液组下降得更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对于ACS患者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黏度,而且还具有降低hs-CRP、Fbg及vW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塞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岩  朱巧  衣兰娟 《医学综述》2007,13(8):637-63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所致冠状动脉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闭塞引起的临床上以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为表现的综合征。越来越多ACS的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过程,局部或全身慢性炎症在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