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BIS对外科危重患者镇静深度的监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监测外科危重患者镇静深度中的价值.方法 60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给予静脉靶控、持续输注丙泊酚或持续输注咪唑安定维持患者的镇静深度在Ramsay评分2~5分,记录患者用药前后每小时Ramsay评分和需要吸痰时气管吸痰评分(TSS)和BIS指数,直到患者撤机并拔除气管插管后结束.比较BIS指数与Ramsay评分和TSS评分的相关性.计算BI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根据ROC曲线和BIS评价镇静深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寻找最适BIS值.结果 随镇静深度的加深,BIS明显降低,BIS值与对应的Ramsay和TSS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852和-0.752,均P<0.01).Ramsay 评分(2~5)分和TSS评分(2~4)分镇静适度时对应的BIS临界值为58.5~82.5.结论 BIS监测与Ramsay评分和TSS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BIS可连续、客观地监测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深度,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脑电双频指数评估小儿术后镇静深度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小儿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 42例6~12岁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丙泊酚维持镇静下带管自主呼吸的患儿.每4小时和需要吸痰时分别运用Ramsay评分和气管吸痰评分(TSS)评估镇静深度,同时记录BIS值.就BIS值与镇静评分间进行相关分析;计算BIS判断镇静深度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BIS值与对应的Ramsay和T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1和-0.44,P均<0.01).BIS值为85时,其区别镇静不足和镇静充分的敏感度为0.84和0.81,阳性预测值为0.66和0.79;BIS值为65时,区别镇静充分和镇静过度的敏感度为0.67和0.65,阳性预测值为0.39和0.21.结论 对于术后丙泊酚维持镇静下带管自主呼吸的患儿,BIS值与Ramsay和TSS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并能可靠而有效区分镇静不足和镇静充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小儿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42例6~12岁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丙泊酚维持镇静下带管自主呼吸的患儿。每4小时和需要吸痰时分别运用Ramsay评分和气管吸痰评分(TSS)评估镇静深度,同时记录BIS值。就BIS值与镇静评分间进行相关分析;计算BIS判断镇静深度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BIS值与对应的Ramsay和T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71和-0.44,P均<0.01)。BIS值为85时,其区别镇静不足和镇静充分的敏感度为0.84和0.81,阳性预测值为0.66和0.79;BIS值为65时,区别镇静充分和镇静过度的敏感度为0.67和0.65,阳性预测值为0.39和0.21。结论对于术后丙泊酚维持镇静下带管自主呼吸的患儿,BIS值与Ramsay和TSS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并能可靠而有效区分镇静不足和镇静充分。  相似文献   

4.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评价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入选20例成年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咪唑安定或丙泊酚维持镇静深度至Ramsay评分2~3分或SAS评分3~4分,每0.5h进行Ramsay和SAS评分及记录BIS值,观察6~48h,共监测Ramsay和SAS评分及相应BIS值358组.结果:BIS值与Ramsay和SAS评分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753(P<0.05)和0.771(P<0.05).BIS值在各不同镇静深度患者中的离散度均较大.结论:BIS监测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评价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长顺  王传秀 《医学新知杂志》2011,21(6):429-430,433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对ICU(intensivecareunit)42例4—12岁机械通气患儿采用咪达唑仑维持镇静。每4h运用Ramsay评分评估镇静深度,同时记录BIS值。就BIS值与镇静评分间进行相关分析;计算BIS判断镇静深度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BIS值与对应的Ramsay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为-0.71,P值〈0.01)。BIS值为80时,其区别镇静不足和镇静充分的敏感度为0.84和0.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66和0.79;BIS值为55时,区别镇静充分和镇静过度的敏感度分别为0.67和0.65,阳性预测值为0.39和0.21。结论对在ICU机械通气患儿采用咪达唑仑维持镇静,BIS值与Ramsay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并能可靠、有效地区分镇静不足和镇静充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对丙泊酚镇静深度调控的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66例危重症患者,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以Ramsay评分3~4为镇静目标,连续观察24 ~ 72 h,记录每半小时的Ramsay评分及对应的BIS值,共监测Ramsay评分及相应BIS值202组,分析Ramsay评分与BIS值的相关性,确定镇静适度时所对应的最佳BIS值.结果 ICU危重症患者丙泊酚镇静期间Ramsay评分与BIS值呈负相关,r=-0.876(P<0.01).结论 脑电双频指数是调控丙泊酚镇静深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右美托咪啶镇静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用于镇静深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20例机械通气患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以Richmond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分)0~-3分为镇静目标,在0.2~0.7μg/(kg.h)范围内滴定给药,连续观察10 h,记录每小时的RASS评分及对应的BIS值,分析RASS评分与BIS值的相关性,以RASS评分〈-3分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镇静适度时所对应的最适BIS值。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右美托咪啶镇静期间RASS评分与BIS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2(P〈0.01)。ROC曲线上所对应的镇静适度与镇静过度最佳截断点的BIS值为57,敏感性为0.962,特异性为0.852,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BIS值与右美托咪啶镇静深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右美托咪啶镇静期间BIS监测可用于指导ICU机械通气患者目标镇静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浓度可行性。方法纳入需镇静治疗CCU患者40例,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同时进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和RAMSAY评分,并记录靶控输注系统预测的效应部位浓度值(Ce),比较脑电双频指数与效应部位浓度值、Ramsay评分相关性,以观察脑电双频指数评价镇静深度准确性。结果随Ce增加,Ramsay评分越高、BIS过越低,BIS与CE、RAMSAY呈负相关(<0.05).结论 BIS能准确反应镇静深度,可用于CCU镇静深度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与镇静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其评估机械通气患儿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6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ICU)并接受机械通气的52例患儿,治疗期间均静脉咪达唑仑维持镇静,每4 h镇静唤醒1次,分别在达到镇静目标时、1 h、2 h、4 h、6 h、8 h、10 h、12 h记录BIS值、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就BIS值与镇静评分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IS值与主观评分间相关性良好,BIS值与Ramsay评分呈负相关(r=-0.611,P<0.01),与SAS评分呈正相关(r=0.599,P<0.01)。结论:BIS监测可以连续、客观、实时地反映机械通气患儿的镇静状态,并能指导镇静,保证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比较,评估重症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患儿使用Ramsay评分作为临床镇静评估工具的有效性。方法将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不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EV71感染患儿30例纳入研究,Ramsay评分由护士评定,每4小时1次,连续评定6次。而BIS值由PICU医生记录,相互之间不知情。结果 30个重症EV71感染患儿共收集180个成对的Ramsay/BIS值。Ramsay评分与BIS值直线回归系数r=0.773(P<0.01)。结论重症EV71感染患儿的Ramsay评分与BIS值相关良好。重症EV71感染无机械通气的患儿,Ramsay评分是一种有效的监测镇静深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控制下的闭环靶控镇静(CLTC)I技术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使用微量泵连续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Ⅱ组使用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进行镇静;Ⅲ组使用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闭环靶控的目标BIS值设定为80~70,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Ramsay评分情况和三组24h异丙酚平均使用量.结果镇静治疗开始后,三组平均动脉压与基础值比较均有下降(P〈0.05),三组MAP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各组BIS值和Ramsay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Ⅲ组维持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比与其它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Ⅲ组达到60~80范围BIS值时间百分比与其它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Ⅲ组24 h异丙酚平均用量明显少于其它组(P〈0.05).结论CLTCI与TCI和恒速输注方法比较,是更为理想的镇静方法,CLTCI能够在提供较为理想的镇静效果同时保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相对稳定,有效减少镇静不足或过度镇静的发生,并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结合镇静评分(Ramsay)、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2月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ICU科住院治疗的120例重症监护患者,均静脉泵注丙泊酚,监测BIS及Ramsay评分和SAS评分,分析BIS值与Ramsay评分和SA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镇静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 镇静后患者生命体征较治疗前平稳,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镇静前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与SAS评分呈正相关(r=0.771,P<0.05),BIS值与Ramsay评分呈现负相关(r=、0.753,P<0.05).结论 BIS与Ramsay、SAS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运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对其镇静深度监测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仍需要进行谨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龚健  李宁江  罗旭  桂水清 《海南医学》2011,22(10):86-88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B组(丙泊酚组)以0.5~2mg(/kg·h)的输注速度维持目标镇静深度(Ramsay评分2~5分);M组(咪唑安定组)以0.05~0.1mg(/kg·h)的输注速度维持同样的目标镇静深度,两组均复合芬太尼0.5μg(/kg·h)的输注速度镇痛。记录Ramsay评分、TSS评分、Prince-Henry评分,心率(HR)、无创平均动脉压(MBP)、脉氧饱和度(SpO2)、总镇静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芬太尼用量、不良事件。结果总镇静时间、芬太尼用药量、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B组短于M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吸痰操作给药前(T1)、操作中(T2)、操作后5min(T3)的MBP、HR、SpO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均能为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镇静镇痛治疗。B组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于M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的患者使用BIS监测镇静效果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0例使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BIS)达90—100分,但烦躁或不配合的患者应用丙泊酚进行镇静治疗,使BIS指数达60-80分,观察其反应和效果;同时对另20例清醒但烦躁或不配合的患者应用丙泊酚进行镇静治疗,使用Ramsay镇静评分达3分。结果使用BIS监测的20例患者在镇静期间无1例意外拔管、坠床或使用呼吸机时出现人机对抗,生命体征明显改善,停药后均无不良记忆或睡眠障碍;使用Ramsay镇静评分的20例患者在镇静期间有2例意外拔管、2例出现使用呼吸机出现人机对抗。结论对机械通气的患者使用BIS监测镇静效果,配合良好的护理可使ICU患者的镇静治疗安全、舒适,并可以降低患者使用镇静药物的费用,使镇静监测具有客观依据。妥善处理患者躁动不安,避免由于镇静时患者的各种反应减弱而发生各种并发症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吴文娟  张银英 《海南医学》2012,23(20):96-98
目的 探讨Narcotrend麻醉/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系统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下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数字化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例ICU呼吸机机械通气同时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患者,应用Narcotrend进行监测.靶控浓度(Ct)从0.5 ug/ml开始递增,达到满意镇静深度为止,观察NTI、Ramsay评分.结果 丙泊酚滴定法靶控输注镇静时NTI随着Ct递增而递减,Ramsay评分随着Ct递增而递增,NTI与Ramsay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887;NTI与C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756; Ramsay评分与C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35 (P<0.01).结论 Narcotrend在机械通气患者丙泊酚TCI镇静深度评估中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可控性,可以对丙泊酚TCI镇静实现数字化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的ICU患者,评价大脑状态指数(CSI)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监测镇静深度的准确性以及年龄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Ramsay评分为1的ICU患者,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休克以及高脂血症者.按年龄分为两组:A组(年龄20~64岁,16例)和B组(年龄>64岁,15例).均以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监测并记录各时间点(见正文)平均动脉压、心率、BIS值、CSI值和Ramsay评分,并记录靶控输注系统预测的效应部位浓度值(Ce).比较Ce、BIS值和CSI值与Ramsay评分值有无相关性,以及Ce与BIS值和CSI值的相关性,并且比较BIS和CSI在老年患者和中青年患者中有无差异.结果 随着Ce的增加,Ramsay评分值逐渐升高,CSI值和BIS值逐渐降低,Ramsay评分值、CSI值和BIS值均与Ce有良好的相关性;CSI值和BIS值均与Ramsay评分值有良好的相关性;与中青年患者比较,老年患者CSI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BI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CSI和BIS一样能预测ICU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同一个Ramsay评分等级,老年人组CSI值较中青年组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脑电双频指数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监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ICU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设定镇静目标为SAS3—4分,分别用BIS和常规主观评分SAS观察患者镇静深度,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比较BIS监测与常规镇静监测的效益成本比和生存率曲线的差异,计算出BIS监测较常规监测节约的医疗费用。结果BIS监测与常规镇静监测所导致的最终效益成本比是53:1。结论BIS监测能够节约医疗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镇静程度评分表(RASS)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肺性脑病患者中镇静深度评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肺性脑病患者38 例,予以丙泊酚或咪唑安定静脉泵入治疗确保患者达到合理镇静目标。每位患者均间隔30 min分别记录BIS 指数与RASS,比较RASS 对应各阶段BIS 指数中位数的总体差异。应用等级相关分析BIS 指数与RASS 的相关性。计算BIS 指数评估镇静不足与镇静过度的敏感性以及相应约登(Youden)指数,确定BIS 指数评估镇静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RASS 对应各阶 段BIS 指数中位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等级相关分析BIS 指数与RASS呈负相关(r =-0.824,P <0.05);患者镇静程度从不足到过度,BIS 指数中位数降低( P<0.05)。合理镇静时,RASS 为-3~0 级,对应的BIS 指数中位数(95%CI)分别为67(61,73)、70(66,76)、83(80,85)和89(87,94)。患者镇静不足时,BIS 指数中位数为81,其敏感性及约登指数最大,分别为0.87 和0.16;而镇静过度时,BIS 指数中位数为46,其敏感性及约登指数最大,分别为0.98 和0.78。结论BIS 指数与RASS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监测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肺性脑病患者镇静程度。  相似文献   

19.
武猛  王粜  白琳  王嘉佳 《黑龙江医学》2012,(12):897-898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在不同年龄段应用咪达唑仑镇静的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60例需应用咪达唑仑镇静8 h以上的机械通气病人,按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常规应用Ramsay评分镇静管理,在不同时段应用BIS检测镇静深度,比较镇静过度及不足发生率。结果 40~60岁组容易发生镇静不足,60岁以上组最容易发生镇静过度。结论在ICU机械通气病人的镇静治疗中,60岁以上者应用BIS指导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BIS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对ICU应激患者的镇静和胃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的脑电双频指数(BIS)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ICU患者的镇静,寻找最适的BIS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入住EICU的患者分为3组,采取不同的BIS值(Ⅰ组55~65,Ⅱ组65-75,Ⅲ组75~85)作为反馈条件,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患者的镇静,记录患者镇静前及镇静后每小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及心率(RR)、平均动脉压(MAP)、胃酸pH值和使用异丙酚的总量,观察24h.结果随着BIS值的逐渐降低,Ramsay镇静评分的值变动于3~5之间;Ⅱ组和Ⅲ组的胃酸pH值间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的胃酸pH值较Ⅲ组为低(P〈0.05);Ⅱ、Ⅲ组的HR、MAP在镇静前后无明显变化,Ⅰ组有所降低(P〈0.05);Ⅲ组异丙酚用量明显较Ⅰ组为少(P〈0.05).结论BIS监测能很好的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应根据患者的BIS值指导性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按患者病情要求来实施“个体化”镇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