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胃者,水谷之海,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一纳一运,一升一降,中气冲和,何病之有?若饮食失调,脾损胃伤,冲和之气致偏,必召疾患。故调脾养胃之妙,贵在饮食调摄。所谓“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难经》)之意正在于此。一、爱护脾胃,是抗病健身的重要因素生命在于运动,而调养脾胃则为保生命运运的粮响。《内经》明确指出:“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胃气,实则谷气(亦即神气),生生不已之  相似文献   

2.
《平人气象论》提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历观古籍而参考发现,元气充足,皆因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方能滋养元气。如胃气本弱,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故诸病所生也。只因夫百病皆生于气,故元气充则脾胃和。  相似文献   

3.
胃为六腑之一 ,故又有“水谷之海 ,”“五谷之腑”或“太仓”之称。胃的功能一般称为“胃气。”狭隘的“胃气 ,”就是专指胃主受纳、腐熟和主通降的生理功能。胃须将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送到小肠 ,故胃气以下降为顺。如果胃气不降 ,就会严重影响胃的功能 ,产生种种病症。前人认为“纳谷者昌 ,绝谷者亡 :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把胃的功能看得十分重要 ,胃的内腔叫“胃脘 ,”胃脘中部叫“中脘。”胃的上口叫“上脘 ,”下口叫“下脘。”《灵枢 ,五味篇》指出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 ,消化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病人的一般抗…  相似文献   

4.
《内经》云:“人以胃气为”。大凡邪气伤人,乃以胃气的强弱决定其进退。胃气强则邪气不战自溃,胃气弱则邪气乘虚而入。所以胃气之盛衰存亡,对于疾病的预后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胃为“仓廪之官”,不论是饮食养生或药石治病,都要通过胃的受纳而起作用,若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仲景早已认识  相似文献   

5.
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是人体营卫气血之源,人之死生,决定于胃气的有无,故谓之“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依靠饮食物的营养,在《灵枢·玉版》云:“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其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玉机真藏……  相似文献   

6.
镜面舌从虚寒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面舌是指舌苔骤然退去 ,以致舌面光洁如镜 ,多认为胃阴枯竭、胃气大伤、胃气将绝的危候。临床上遂大剂滋阴之品 ,少佐益气之药 ,或效或不效 ,何也 ?余认为镜面舌并非专主胃阴枯竭 ,而存在脾胃虚寒的病机。以温中健脾之药 ,每能获效。兹略述此诊治体会。  舌苔乃胃气蒸化脾湿而生。正如《辨舌指南》所说 :“舌之有苔 ,犹地之有苔 ,湿气上泛而生 ;舌之苔 ,胃气蒸脾湿上潮而生 ,故曰苔。”苔的有无与胃气的强弱有关 ,此言“胃气”乃指脾胃运化功能 ,“脾湿”应为体内阴津。若脾胃之气强盛 ,脾能“为胃行其津液” ,则舌可得胃气蒸化精微濡养…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笔者认为此病与瘀血密切相关,试述如下。一、萎缩性胃炎与瘀血的关系盖胃者仓廪之官,为水谷之海,十二经脉之长也,乃五脏之本,六腑之大源,冲繁之要道,故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相似文献   

8.
辨证乃临床之首务,正确的辨证又是良好医疗效果的前提.笔者在杨万林副主任医师指导下,汇集多年临床体会总结出辨证新八法.在临证上若能辨证精当,丝丝入扣,则可珠联壁合,左右逢源,确有“精、准、快、活”的特点,现整理如下. 一、护胃气,首察胃气强弱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之源.古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治病必以胃气为本.临证应时时注意胃气  相似文献   

9.
<正> “胃气”是内涵十分丰富的中医学名词。祖国医学非常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因此,准确理解“胃气”之涵义显得十分重要。何为“胃气”?概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1.是指维持胃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此胃气属于脏腑之气的范围,而脏腑之气是由水谷之气,吸收自然界之清气和肾中精气结合而成,分布于脏腑系统之中即为脏腑之气。细分之则有五脏之气,如肝气、肺气、  相似文献   

10.
“胃气”系人的生命盛衰存亡之关键,历来有“得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这里“胃气”的实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此处“胃气”非“胃气主降”之胃气,乃指脾胃之气而言,是对脾胃共同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的生理基础。什么叫“胃气”?张景岳曰:“正以人之胃气,即土气也。” (《景岳全书》)。脾  相似文献   

11.
狄玉敏 《河北中医》2000,22(11):869-870
《内经》云:“人以胃气为本。”大凡邪气伤人,乃以胃气的强弱决定其进展。胃气强则邪气不战自溃,胃气弱则邪气乘虚而入。所以胃气之盛衰存亡,对于疾病的预后转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胃为“仓廪之官”,不论是饮食养生或药石治病,都要通过胃的受纳而起作用,若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仲景早已认识到经常顾护胃气的重要性。因而,《金匮要略》在祛邪时刻注意顾护胃气,使邪祛而不伤正。兹不揣浅陋对此作一初步探讨。1 发汗养胃如治疗产后中风的阳旦汤(即桂枝汤)。桂枝汤是汗法的有效方剂,通过调和营卫以解肌发汗…  相似文献   

12.
答:《内经》所谓:“胃中有热消谷善饥”。若胃热消耗阴液,阴液耗损,水亏火旺,阴阳失调。失于腐熟水谷,传导糟粕之权,故饥而不欲食,渴思冷饮,口臭心烦,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舌苔黄燥。胃燥津伤,胃气失于和降,故胃脘隐痛。因此胃脘隐痛灼热饥不欲食的病源机枢,乃胃热亢盛,阴液耗伤,气失和降所至。故治疗大法要清热养阴,和降胃气。胃热清则灼热除,胃气和则隐痛消,阴液复则水火相济,自能运化腐熟水谷,故饥而欲食。在具体治疗中,还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如清  相似文献   

13.
<正> 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之所由生。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明确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胃病则五脏六腑失其化源,而五脏六腑的病变也必然会累及于胃。所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相似文献   

14.
胃气为人之根本,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关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神气”的充足与否与胃气直接关联,胃气不足则少神,因此顾护胃气为辨治少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治疗恶性肿瘤当顾护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建辉 《河南中医》2006,26(9):29-30
施志明主任医师从事恶性肿瘤临床工作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非常强调“胃气”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调理中的重要性。盖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此外,脾胃化生的气血为营卫之气的重要来源,内可濡养脏腑,外可御邪于外。故《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充分论述了胃气在疾病发生和转归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上患者如果胃气旺盛,纳而能化,则虽病预后较好;如果胃气虚弱,升降失常,受纳不能,气血生化不足,则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此外,…  相似文献   

16.
试论调理脾胃在儿科临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调理脾胃在儿科临床的地位曹宏指导郭孝月山东中医学院附院(250011)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相似文献   

17.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涵盖"精气神"三宝,即"人以胃气为本",最早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常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脉的胃气指脏腑气血功能状态的外在间接表现,义同东桓所谓"脉贵有神"之"神"。狭义胃气,即胃中水谷精气,"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历代医家强调顾护胃气《,伤寒论》令人称道,施药不离参、姜、枣、草,经方皆为护胃、和胃之方;现代医学治疗亦难离胃气,肠内营养实为保胃气质举措。  相似文献   

18.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又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景岳全书·杂证论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护胃,胃气无损诸可无虑,"如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经有上损及胃,下损及中皆在难治之例.  相似文献   

19.
脾胃与气血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故称之为“后天之本”。“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决气篇》)说明了脾生血,统血的功能。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胃为水谷之海,人一身之精神气血,皆此而生。因而调理脾胃,是气血充盈的独特大法,在医学领域中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脾胃病的辨证与护理王蕴珠(河北中医学院050091)脾胃同属中土,共主饮食水谷的受纳、腐熟及运化,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的盛衰与否,常常关系到疾病的预后。脾胃之气又称“胃气”、“中气”,所以古人常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