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奎屯地区汉族健康人群作ACEI/D基因型检测,分类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疆地区汉族健康人ACE基因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D型14.3%,DI型46.2%,II型39.6%。D和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5.7%和53.4%。奎屯地区汉族人群ACE基因频率DD型,DI型和II等位基因频率与其他地区汉族人群差异不大(P>0.05);分布与欧美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种族之间存在差异,种族内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冠心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及多种危险因素与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采用两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52例维吾尔族包括对照组81例,冠心病组71例,测定各组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用微量比色法测定其血清ACE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组,但无显著性差异(χ2=2.22,P>0.05)。血清ACE水平冠心病组ID型最高,II型最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性别、年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指标、ACE水平、瘦素及ACE基因型为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显示维吾尔族年龄(OR=1.04)、性别(OR=0.31)、ACE水平(0R=1.05)与冠心病呈正相关;而与血压、体重指数、血脂指标和瘦素水平无关,同时本研究选取的各种基因型均未进入模型。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生无关,DD基因型亦不是维吾尔族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在CAD的发病中,环境因素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PCR技术测定 146例高血压病人的ACE基因型 ,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 ,记录高血压病程 ,并行心脏彩超检查 ,计算左室质量指数。③结果  75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中 ,DD基因型频率为2 9% ,ID型为 3 9% ,II型为 3 2 % ;而 71例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病人中 ,DD型为 13 % ,ID型为 46% ,II型为 41%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DD基因型频率高于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病人 ( χ2 =6.0 2 ,P <0 .0 5 )。④结论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ACE基因型有关 ,DD基因型高血压病人易出现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与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血清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44例VCI患者和7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多态性的检测,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ACE水平.结果 VCI组D等位基因频率0.33,DD基因型频率为0.18,与对照组(0.41,0.2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D基因型对VCI的比数比为1.06(95%CI为0.26~4.24,P>0.05);各组中DD基因型个体血清ACE水平最高,Ⅱ基因型最低,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本组脑梗死伴VCI患者无关,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不参与本组入选患者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青海省贵德地区汉族冠心病(CHD)患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89例和健康汉族75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观察II、ID、DD基因型频率。结果:通过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ACE基因I/D多态性的比较发现,冠心病组DD、ID和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3.7%、46.1%、20.2%,D、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6.7%、43.3%;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0%、44.0%、36.0%和42.0%、58.0%。冠心病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CE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中显著增加(P<0.05)。结论:贵德地区冠心病与ACE基因多态性有一定相关性,ACE、DD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型及其血清活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120例EH组和93例正常对照组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按性别分组计算各组基因型和等住基因频率,另外用比色法测量各研究对象的ACE血清活性.结果男性EH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女性EH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H组中AC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血清活性在ACE基因DD,ID和Ⅱ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H与ACE基因I/D多态性有显著相关性,特别是男性,ACE基因DD基因型可能在E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ACE血清活性与ACE基因I/D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用PCR技术对274例无肾病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NIDDM)、102例Ⅱ型糖尿病肾病合并肾功能不全(RI)、124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无肾功能不全(NRI)、24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的检测,同时观察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结果:RI组D等位基因频率0.52,DD基因型频率0.30,与对照组(0.38,0.16)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01);DD基因型较II对RI的比数比为2.91(95%CI为1.52~5.58,P<0.01).NIDDM组及NRI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中DD基因型个体血清ACE水平最高II基因型最低,RI组及NRI组血清ACE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呈相关性(r=0.65,P<0.01).表明血清ACE水平升高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有重要作用,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可能是中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评估ACE基因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组,采用PCR检测ACE基因,观察缺失纯合子型(DD型)、缺失与插入纯合子型(ID型)和插入纯合子型(Ⅱ型)3种基因型多态性分布频率,及计算I/D等位基因比率,50例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 50例食管癌患者ACE基因呈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DD型、ID型和Ⅱ型基因占比分别为44.0%,22.0%,34.0%,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4.0%和66.0%,对照组DD型、I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的占比分别为18.0%、52.0%、30.00%,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0.0%和70.0%,两组间DD型、ID型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ACE基因I/D多态性,DD型基因分布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ID型显著降低,提示DD基因型高表达与食管癌发病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糠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发生相关.文中分析ACE基因多态性及ACE血清活性水平,探讨其与T2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206例T2DM患者和154例健康人的ACE基因Alu重复序列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D)多态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CE及血脂水平,分析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ACE活性、血脂水平及T2DM的相关性.结果 ACEI/D多态性在T2DM组为DD 12.62%,ID 46.60%,II 40.78%;对照组为DD 7.79%,ID 47.40%,II 44.81%.T2DM组ACE I/D的基因频率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ACE各基因型之间ACE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T2DM各基因型的血脂水平分析显示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P<0.05),仅LDL-C水平在T2DM组II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各基因型之间的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ACE基因DD型和D等位基因与ACE活性显著相关,但ACE I/D多态性不是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与脂代谢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 1转化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 (MI)及无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 (DM2 )的相关情况 ,同时观察血清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对 82例MI、86例DM2和 84例健康人 (对照组 )用PCR方法进行了ACE基因内含子 1 6插入 /缺失多态性的检测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血清ACE水平。结果MI组D等位基因频率 0 .52 ,DD基因型频率 0 .32 ,与对照组 ( 0 .36,0 .1 5)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DD基因型对MI的比数比为 3.0 1 ( 95%可信区间为 1 .2 8~ 7.0 4 ,P <0 .0 1 ) ;DM2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中DD基因型个体血清ACE水平最高 ,II基因型最低 ,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呈相关性 (r=0 .65,P <0 .0 1 )。说明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参与中国人DM2合并MI的发病 ,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放射酶分析法检测红细胞胰岛素降解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放射酶分析法检测红细胞胰岛素降解酶活性(EIDEA)。该方法应用方便、灵敏度极高、结果准确。并对酶反应最佳条件进行了实验探讨,底物Km为0.09mU/ml,最适pH值7.40,延滞期25分钟,25~40分钟测得BIDEA基本一致。批内CV为3.0的,批间CV为3.3%。氯化物、EDTA可抑制该酶活性。50例健康人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为80,18±13.80U/mgHb,无性别、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并比较酶电极法与氧化酶法测定血葡萄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用酶电极法与氧化酶法测定血葡萄糖,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的线性、回收率都较好,精密度、抗干扰能力均无显著差异,并且呈线性相关.结论 两种方法均是测定血葡萄糖的良好方法,酶电极法速度快,既可用于常规使用,又特别适用于急诊,酶比色法较慢,适用于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13.
14.
一切生命现象几乎都在酶的催化下进行,各种代谢异常性疾病无不与酶的失调有关,有些先天性代谢障碍就是由于溶酶体中某些酶的缺乏。酶类药物通常具有作用明确、专一性强、疗效显著等特点,所以愈来愈广泛地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来源于动物、微生物或植物体的酶制品都是人体的异种蛋白,使用时存在着明显缺点:(1)纯制手续繁杂,价格昂贵;(2)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局限性很大,尤其难于通过血脑屏  相似文献   

15.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细菌荧光素酶作为示踪物,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无环境污染的生物发光酶酶联免疫检测技术(Bioluminescent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BELISA)。方法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细菌荧光素酶标记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上,使酶标记物具有酶和抗原的双重活性,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结果最适的标记条件为:细菌荧光素酶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比例2:1,pH值7.0,反应温度室温(22℃),反应时间2小时,0.1%戊二醛用量50μl/ml标记物。所建立的生物发光酶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抗-HBs灵敏度2.5mIU/ml,变异系数(CV)<15%。与抗-HAV·IgM阳性血清、抗-HCV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阻断试验成立。对200份抗-HBs阴性血清(RIA-、ELISA-)进行BELISA检测,确定抗-HBs阴性血清光量子数为50MV/20s。对98份抗-HBs阳性血清(RIA+)进行BELISA和ELISA检测,BELISA检出98份阳性,与RIA符合率100%,而ELISA与RIA的符合率为89.9%,可见BELISA灵敏度与RIA相同。结论用细菌荧光素酶为示踪物建立的生物发光检测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取代放射免疫分析和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示踪物建立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Defects in thyroid hormone production, transport and utilization are class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