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幽门螺杆菌(Hp)抗体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1例AMI患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p-IgG和Hp-IgM,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的含量。结果:AMI患者CRP,血清Hp-IgG和Hp-IgM的阳性率分别为71.8%,61.9%和67.6%,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05);Hp抗体阳性者CRP含量明显高于Hp抗体阴性者及对照人群(P<0.001),其CRP与Hp抗体阳性的符合率为79%,并对Hp抗体阳性和Hp抗体阴性的AMI病人各10例,分别作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24h动态观察,发现随病程延长,其CRP呈峰值变化,与CK-MB出现峰值的时间相同,Hp抗体阳性者CRP水平升高幅度大于Hp抗体阴性者(P<0.001),结论:Hp感染和CRP含量的变化与AMI的疾病发生过程密切相关,是AMI病情监测和预后估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诊断试剂盒,检测144例 AMI 患者不同时段血清 cTnI、hs-CRP、CK-MB 水平,同时检测100例健康体检患者血清作对照,并比较其特异性、敏感性。结果144例 AMI 患者血清 cTnI、hs-CRP、CK-MB 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TnI 在 AMI 胸痛发作12~24 h 达高峰,而 hs-CRP 在 AMI 胸痛发作8~12 h 达高峰,144例 AMI 患者中,121例 CK-MB、136例 cTnI 阳性、131例 hs-CRP 阳性,其敏感率分别为84%(121/144)、94%(136/144)、90.9%(131/144),特异性分别为89%、96%、92%。结论 hs-CRP 对 AMI 早期诊断有很高敏感性,cTnI诊断 AMI 有很高特异性,心肌酶谱与 cTnI、hs-CRP 联合检测在 AMI 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心肌标志物合理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进行比较,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和不良预后评估提供较合理的检测指标。方法对123例高度可疑的AMI患者在入院后24h内检测CK、CK—MB活性和cTnT,比较它们对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优化组合。结果(1)在入院后24h内CK、CK—MB活性和cTnT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9.3%、77.7%和94.2%,特异性分别为80%、100%和100%;(2)AMI患者随着cTnT水平的升高短期(1个月)死亡率显著增加(P〈0.01),从4.3%(cTnT≤0.4ng/ml)、15.4%(0.4~1.0ng/ml)到30.2%(≥1.0ng/ml)。(3)CK与cTnT联合检测对AMI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80%;(4)CK—MB活性出现阳性时,cTnT均阳性,而且同一标本cTnT升高程度显著高于CK—MB(P(0.05)。结论CK与cTnT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再检测CK—MB活性不会增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速碧林与尿激酶联用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对照联用速碧林与尿激酶与单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AMI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老年AMI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总有效率54.5%(P〈0.05)。结论:速碧林与尿激酶联用治疗老年AMI有较好的疗效,对老年患者也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心肌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同时测定入选患者血清的CTnT CK-MB水平。统计出阳性率和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人数,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人数。然后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观察AMI病人CTnT阳性持续时间。结果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CTnT89.2%86.7%88.5%;CK-MB78.6%、74.9%、76.1%。CTnT对AMI病人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与CK-MB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观察AMI病人CTnT阳性持续时间可达14天。结论在诊断AMI病人时,CTnT具有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出现时间早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诊断窗口时间长的优点,对AMI病人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价值,同时在ACS分型及危险因素判定中占有重要地位,适用于床边检验及急诊的快速诊断,是治疗的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6.
心肌肌钙蛋白I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快速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和不良后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19例轻度可疑的AMI患者在发病后24h内检测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活性。结果:(1)在发病后6h、12h和24h内cTnI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37.8%、84.4%和95.2%,特异性为100.0%;(2)在发病后6h和24h内,CK-MB(活性)检测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0.0%和76.7%。结论:cTnI快速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能预测患者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8例AMI患者、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1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血清中的cTnI、Mb、CK—MB的含量,与30例健康者对照比较,并对AMI患者在胸痛发生不同的7个时段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AMI患者入院时cTnI、Mb、CK—MB含量增高,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3%、71.4%、60.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在uAP组和SM组、Mb在SM组中有较高的阳性率,而cTnI在sM组中未检出,在UAP组中阳性率为7.5%,且均值小于临界值。cTnI、Mb在AMI发生5h内呈显著升高,3项指标的高峰值在8~16h段,72h后Mb、CK—MB降至临界值,而cTnI7d时血清中的含量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在AMI早期诊断价值上cTnI、Mb、CK—MB基本相同,Mb虽然敏感性高于CK—MB,但在非AMI疾病中也有一定阳性率,故特异性不如cTnl;而cTnI在血清中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具有独特的特异性和更宽的诊断时间窗,诊断有效性明显优于CK—MB,是AMI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各指标联合测定,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排除AMI。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l)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常规的检测项目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进行同步比较,为AMI的诊断提供更好的指标。[方法]对临床可疑的81例AMI患者测定全血eTnI、MYO、CK—MB质量,并同时对血清中H—FABP进行定性分析,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入院后24h内CKMB、cTnI、和H—FABP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80.5%、77.8%、91.6%、83.3%;特异性分别为:77.8%、77.8%、66.7%、100%。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胸痛发作6小时内MYO诊断敏感性较高(95.45%),其次H—FABP(77.27%),CKMB(72.73%),cTnI(68.18%)。[结论]H—FABP较cTnI,CKMB,MYO对早期AMI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新的AMI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肌酸激酶(CK-MB),肌红蛋白(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进行比较,为急性心肌梗死(IMI)的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方法:对17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在入院后24h内检测cTnⅠ,Mb和CK-MB和Mb水平,比较它们对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入院后24h内cTnⅠ,CK-MB和MI对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6.6%,83.9%和76.3%,特异性分别为100%,100%和88.0%。cTnⅠ和Mb联合检AMI对AMI的敏感性为98.3%,特异性为88.0%,阳性预期值为95.0%,阴性预期值为88.0%;同时检测CK-MB。结果相同。结论:cTnⅠ和Mb联合检测对诊断AM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此基础上再检测CK-MB不会增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对AMI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CTnI)及心肌酶谱的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的应用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按AMI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学、CTnI诊断为AMI40例患者是我院住院及门诊已明确确诊为AMI的病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42~85岁;31例正常对照均为身体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38~80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含镁极化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72例AMI患者按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加用含镁极化液(10%葡萄糖液500ml,正规胰岛素12U.10%氯化钾10ml,25%硫酸镁10ml),静脉滴注海天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分别为33.33%(13/39)和57.58%(19/33).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56名(1/39)和18.18%(6/33),两组间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历史对照的研究方法,在综合治疗指南、专家咨询意见和益气活血法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建立AMI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根据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分为治疗组(临床路径组,197例)和对照组(非临床路径组,40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9.2±4.2)dvs.(12.7±8.6)d,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46365.7±18266.9)元vs.(52866.O±35404.4)元,P〈0.01],治疗纽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2.5%vs.6.9%,P〈0.05)。【结论】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的AMI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以降低AMI患者住院时间,控制患者的住院费用,充分体现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AMI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EBM)理论,研究和评价有关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cT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文献,探讨Mb和cTn对AMI诊断的价值。方法按照EBM标准,对1994—2005年间《中国学术期刊检索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以Mb、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作为检测指标诊断AMI的全部文献(包括论文、综述、摘要)进行回顾性检索并作出评价。结果1994—2005年间共检索到目标文献中文93篇,英文30篇,多数文献设有临床对照试验(中文占94.5%,英文占53.3%)、盲法研究(中文占19.8%,英文占10.0%)及随机对照组(中文占9.9%,英文占16.7%);42篇文章未提供基线资料。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和评价目前国内外应用Mb和cTn对AMI诊断的文献,表明Mb和cTnI联合检测能体现最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研究性别、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梗死前有无心绞痛、是否行溶栓治疗、梗死范同、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25例和非糖尿病组70例,男性分别为76%、87.14%,女性分别为24%、12.86%;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0%、34.29%,吸烟发生率分别为40%、62.86%(均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4%、21.43%,病死率分别为36%、12.86%(均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52%、24.29%(P〈0.01)。结论糖尿病组AMI女性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糖尿病组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非糖尿病组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糖尿病组AMI患者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十堰地区汉族人群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与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俭测161例早发AMI患者和186名健康对照者的B淋巴细胞CD40表达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应用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早发AMI患者B淋巴细胞CD4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荧光强度为6.81±2.16比2.08±1.19.P〈0.01):而其血清sCD40L及hs-CRP也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基因型分布在早发AMI组(CC=34.2%、CT=54.7%、TT=11.1%)与对照组(CC=23.7%、CT=56.9%、TT:19.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AMI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比52.2%,OR=L465,95%CI:1.082-1.983,P〈0.05);B淋巴细胞CD40表达水平在CC、CT、TT各基因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可能与我国湖北十堰地区汉族人群早发AMI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杨彤  李凡 《临床荟萃》2006,21(6):396-39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心绞痛(AP)组度对照蛆患者各35例外周血Cpn IgG抗体,同时测定血脂度CRP。结果AMI组、AP组及对照组血清Cpn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2%、65.7%及25.7%,AMI蛆、AP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AMI组与A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RP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我脂蛋白A(apoA)AMI组、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MI组、A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组也明显低于AP组(P〈0.01);Cpn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G滴度与血中CRP、TG、LDL-C及apoA有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4、0.64、0.36和0.32),而与HDL-C成负相关(r=0.78)(均P〈0.01)。结论CHD患者Cpn感染率明显增高,Cpn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及影响脂质代谢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一代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科学选用心肌损伤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使用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Abbott 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及日立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对2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1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及23例非AMI患者的血清心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及CK-MB进行检测,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并对AMI组和UA组各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cTnT、cTn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一致(P〉0.05),而均高于CK-MB(P〈0.01),三者阳性率分别为82.6%、95.7%、43.5%,UA组中上述3指标阳性率分别为22.2%、38.9%和11.1%,明显低于AMI组(P〈0.01)。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在AM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可较好地用于AMI与uA的早期诊断与鉴别,两者临床使用价值基本一致,而均优于传统心肌酶CKMB;但在AMI早期,cTnI水平变化幅度比cTnT大,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s)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及激动次序的异常,系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了解心律失常的种类、性质、发生率、预后等,给予系统的监测护理,对于降低AMI的病死率至关重要。1AMI的心律失常[1~4]随着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mpcareunit,CCU)的建立和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应用,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AMI后10天内可高达86%-100%,尤其AMI后3天内最为多见,其中40%为暂时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RP(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早期诊断和近期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组56例,UA组78例,AMI组35例及健康对照组90例血清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全血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观察患者入院1周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CRP对SA组的诊断敏感性达17%,入院一星期内2例CRP阳性者发生心脏事件(14%);UA组CRP的敏感性达72%,显著高于CK、MB、CTNT,56例CRP阳性患者随后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占25%,22例CRP阴性者18%发生心脏事件;CRP对AMI的诊断敏感性达83%,与CTNT无显著差异,其中38%发生随后的心脏事件,CRP阴性者33%发生心脏事件;健康对照组无1例CRP呈现阳性。结论CRP对于UA的早期诊断敏感性高,与CTNT可以联合诊断AMI,对于UA和AMI的近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8例肺心病伴发AMI患者(A组)和同期48例单纯AMI患者(B组)进行对比了分析。结果:A组疼痛发生率为39.5%,显著低于B组的73.7%。A组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分别为65.8%、44.7%。显著高于B组的20.8%和4.2%(P〈0.01)。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应预防突然发生的急性左心衰和(或)心源性休克的可能,警惕伴发A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