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高热证     
刘×,男,10岁,于1982年10月2日因发热恶寒一天,以“上感”收入本院儿科病房治疗。经用解热镇痛、抗感染、激素等药物和物理降温等疗法,治疗三天,发热仍然不退,体温稽留在39℃左右,于10月5日下午4时急请中医会诊。证见:发热不恶寒(体温39.5℃),汗出热不退,伴面红、胸痞欲呕,口渴不欲饮,饮食甚差,小便黄,大便已三日未下。舌苔边白中间黄腻而燥,脉滑数。证属湿热内蕴,已从燥化,治宜清热化湿,佐以通下,方用三仁汤加减:藿香、法夏、厚朴、通草、滑石、淡竹叶各10克,白蔻仁6克、薏苡仁、金银花各15克,大黄3克(另包后下)。于当夜6时急煎一剂,嘱分两次服。药后三时许,大便始下,至次日凌晨热退,体温降至37℃,胸痞欲呕  相似文献   

2.
张廉卿医案     
退产后发热宋××,女,27岁。住院号:81—1248。初诊:1981年7月21日。患者于1981年6月26日以妊娠中毒症和胎儿宫内窒息住院,在产科行剖腹产术,挽一男婴后发热,体温高达39~40℃。西医经抗炎,对症治疗;中医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法治疗,身热不退。曾经全院会诊,仍未找出发烧原因。於7月18日,行剖腹探查术,病因仍未查明。患者由于发热日久不退,逐渐消瘦,精神萎顿,生命垂危,特请张老诊治。证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不解烦躁口苦,不思饮食,下腹疼痛拒按,舌质暗红,苔白,脉虚而数。产妇经两次剖腹,失血伤阴,致胞脉空虚,血淤胞宫,首当化其淤。恶寒发热,系表证未解;心烦口苦,不欲饮食,为邪在少阳,故  相似文献   

3.
樊乐娟 《陕西中医》2009,30(9):1242-1242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方。笔者常用此方加减治疗热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报道如下。典型病例1王某,男,27岁。2006年6月20日就诊。主因发热两天来院,感冒发烧持续不退,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如疟状,伴有头痛,眩晕,口苦,咽干而微渴,呕恶不欲食,胸胁满闷。舌质红、苔淡黄,脉弦小数,体温38.5℃。  相似文献   

4.
误案3例浅析     
1 发热伴恶寒解表不效,养阴收功陈某,女,35岁,教师,1983年6月25日就诊。病起一周,自述发热恶寒,午后热甚,头痛且昏,口干欲饮,神倦汗出,舌红,苔薄白欠润,脉细数。经注射青、链霉素数天,身热不退。检查:体温38.2℃,血象:白细胞总数9.3×10~9/L,中性66%,淋巴34%,疟原  相似文献   

5.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原为治太阳病小邪留恋肌表又不得宣泄证而设。《伤寒论》原文曰:“太阳病得之九八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笔者曾以此方治疗长期低热不退二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李×,男,48岁.因颜面红肿伴恶寒,发热15天,于1989-3-5就诊.患者于15天前始见恶寒、发热,次日前额及鼻梁部红肿,两目肿胀不能开视,心烦,胸闷,咽痛不欲进食,太便三日未解,小便短赤.经中西药治疗,体温略降,但面部仍然红肿.查体:体温38.5℃。前额部、两侧眼睑及鼻梁部皮肤红肿,颜色鲜红,边界清楚,有灼热感.鼻梁中央部有多数小水泡,  相似文献   

7.
暨××,男,18岁,农民。1984年8月8日因发热七天而入院。患者一周前在田间劳动突感发热、头痛,在某乡医院以解热、抗菌等药物治疗无效,发热持续不退,不恶寒,大渴引饮,烦躁多汗,尿黄,大便正常,纳呆。入院时体温38.9℃,胸透及三大常规检查无异  相似文献   

8.
1资料 1.1病例乔某,男,50岁,1999年7月6日以发热33d就诊.33d前曾有外耳道挖伤感染史,于1999年6月3日出现恶寒、发热、咽痛,曾来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先后用多种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中药银翘散、柴葛解肌汤、白虎汤治疗无效,而延余诊治.症见发热午后、夜间更甚,体温37.2℃~38.8℃,伴恶寒,汗出热不解,头重身困,胸闷脘痞,恶心欲吐,口渴不多饮,纳呆肢倦.  相似文献   

9.
吴某某,男,37岁,农民,住院号1100.患者于1986年6月上旬始发热恶寒、乏力、纳差、呕吐、尿黄如浓茶,三天后身目黄染,经当地各级医院用护肝药、激素及中药治疗仍发热不退,黄疸逐渐加深,病情危重,于7月10日转入本院.呈慢性重病容,精神萎靡,肌瘦如削,高  相似文献   

10.
湿温治验     
湿温治验盂县中医院(045100)刘惠芬关键词湿温,通腑攻下患儿张某,男,10岁,于1994年8月15日初诊。高热5日,不恶寒,但恶热,汗出而热不退,面赤,脘痞欲呕,口渴不欲饮,纳差,小便黄,大便4日未下,脘腹微满但无明显压痛。舌苔黄腻而中间干燥,脉...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肺炎     
王××,女,40岁,护士。1977年6月25日,患感冒,发热恶寒,咳嗽鼻塞,仍坚持上班,服杏苏散加减三剂,寒热已退。过了三天,又见恶寒发热,头痛,腰痛,咳嗽,痰白而稀,鼻塞流涕,口淡,不渴,汗少,不欲食。  相似文献   

12.
恶寒[原文]伤寒恶寒,何以明之?恶寒者,风寒客于荣卫之中也,惟其风寒客于荣卫,则洒淅然恶寒也。惟其荣卫之受风寒,则啬啬然不欲舒也。其恶寒者,非寒热之寒也,又非恶风也。且恶风者,见风至则恶矣。得以居密室之内,帏帐之中,则坦然自舒也。至于恶寒者,则不待风而寒,虽身大热而不欲去衣者是也。寒热之热,谓寒热更作,热至则寒无矣。其恶寒虽发热而不欲  相似文献   

13.
黄×,男,26岁,本院学生,住院号28189。病者因发热、恶寒、头痛、全身酸软无力,曾在本院门诊按感冒治疗6天无效,于1990年3月28日收入院。入院时仍见有高热、微恶风寒,口干不欲饮,腹胀纳差,神  相似文献   

14.
朱姓患儿,男,9岁,1908年1月11日因精神失常来我院门诊。诊时患儿神志失常,语言错乱,时或自笑,或怒目以视。其母诉患儿三日前曾发热恶寒,服ABC汗出热退。三日后忽见神志失常,昼夜不安,不欲食,且三日未大便,  相似文献   

15.
王某,男,20岁,工人。1991—2—6初诊 患者求诊前,因感寒后三十日发热不退,曾经中西医治疗,其症如故。后经同仁介绍,求治于笔者。刻诊见:胸满、食少发热、恶寒倦卧、不思水饮,二便自利,面色晦暗而黑,查:舌质淡、苔润滑,脉沉细如丝。笔者翻阅其所服处方,有辨阳虚而治者,服用四逆汤、白通汤,有按阴虚  相似文献   

16.
卢××,女,29岁。89年10月29日初诊。七天前不慎落水,尔后即起恶寒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8℃之间。经用青、链霉素,解热镇痛药及激素治疗一周,发热稽张不退。患者高热,微恶风寒,轻度自汗,胃脘灼热,伴神疲倦怠,口渴欲饮,纳(?)不香,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洪数。证属邪热充斥阳明,气阴耗伤,故尊仲景之法,重在清热保津,益气护阴,方选白虎加入参汤出入:生石膏50克,知母12克,粳米一撮,西洋参8克(兑服),麦冬10克,连翘12克,甘草3克。日1.5剂,分三服。服药四剂,热势骤退,体温36.8℃,恶寒除,但仍感口渴神疲。食纳不佳,方易益胃汤加参调理善后,四天后痊愈。  相似文献   

17.
产后高热便闭商河县人民医院(251600)邢维荣李某,27岁,1992年10月26日诊。患者产后13天高烧不退,体温39~40℃,无汗不恶寒,产后从未大使,恶露极少,小便少,欲呕无物,不欲食,口干欲饮,神志清,精神不振,面黄唇焦,腹痛拒按,小腹硬满。...  相似文献   

18.
严肃 《江西中医药》1990,21(2):18-19
笔者在临床中常运用防风通圣散治疗多种感染性急症,每获良效,爰举验案三则,就正于同道: 1 急性化脓生扁桃体炎,高热10天严某某,女,9岁,就诊日期1984年3月25日。患儿一周前,咽喉疼痛伴发热恶寒,在本厂职工医院就诊,门诊诊断扁桃体炎,用青霉素治疗未效。咽喉灼痛,高热持续不退,转该院住院治疗,入院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用多  相似文献   

19.
刘××,男,8个月。1988年6月14日诊。发热、泄泻3日。日泻五、六次,内有不化物,时作呕吐,夜卧不宁。无恶寒,不欲饮水,饮  相似文献   

20.
余从事中医临床 2 0余年 ,每用“从治”法治疗若干疑难顽症 ,获得良效 ,仅举 2例。1 热因热用刘某 ,男 ,85岁 ,1 998年 7月 1 2日初诊。主诉身热半月不退。患者有慢支、支扩病史十余年 ,近因感冒而发 ,发热咳嗽 ,咳痰气促 ,经入院给予抗生素、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后 ,咳嗽咳痰、气促等症明显好转 ,但身热不退 ,体温波动在 3 6.8~ 3 8.0℃之间 ,上午或午后明显 ,曾用过多种抗生素 (头孢噻肟钠、泰能等 )治疗 ,仍发热不退 ,伴精神萎靡 ,不食懒言 ,昏昏嗜睡 ,自汗淋漓。举家惊慌 ,认为年事已高 ,准备后事。邀余诊治 ,症见 :发热微恶寒 ,体温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