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鼻导管吸痰在胸外科病人呼吸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不能有效咳嗽排痰,有明显呼吸道分泌物滁留的胸部创伤和开胸手术后病人,采用经鼻导管吸痰方法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经鼻导管吸痰应用前、后两个时期胸外科病人呼吸衰竭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发生率.结果:应用经鼻导管吸痰方法以前,胸部创伤和胸科手术后病人因呼吸衰竭而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为3.8%(11/287);应用该方法以后,共54人次接受了该项操作,胸部创伤和胸科手术后病人因呼吸衰竭发生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为1.3%(4/318),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导管吸痰能够有效清除严重胸部创伤和胸科手术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因呼吸道分泌物滁留导致的呼吸衰竭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综合征 ,由于有效循环血量急速减少引起的微循环供血不足 ,以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 ,导致组织器官的急性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神经系统的严重障碍。因此 ,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是抢救的关键。现就抢救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1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状态 ,立即彻底清除呼吸道异物、分泌物 ,防止阻塞。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和缺氧程度 ,必要时加压吸氧 ,要注意吸氧和呼气的比例 ,以 2 :1为宜 ;病人无自主呼吸 ,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48~ 72h ,呼吸道分泌物不宜咳出 ,作好气管切开准备 ;有呼吸机 ,可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预后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68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分为强化组(n=38)和对照组(n=30).强化组控制血糖在4.0~6.0mmol/L,对照组血糖水平控制在8.0~11.1 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日平均血糖、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强化组的病死率(18.4%)低于对照组(40.0%)(X2=3.877,P<0.05);强化组存活病例日平均血糖、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低丁对照组(P<0.05);强化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血培养阳性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化胰岛素方法治疗严重胸部创伤患者,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ICU1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杨吉乡  张戬 《海南医学》2004,15(7):24-25
目的 强调气管插管在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 对 41例严重创伤患者插管指征、方式、时机及影响插管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 (orotrachealintubation ,OTI)组成功 10例 ,8例插管失败 ,成功率 5 5 .6%( 10 18)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blindnasotrachealintubation ,BNTI)组成功 19例 ,4例插管失败 ,成功率 82 .6%( 19 2 3 )。结论 对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施行气管插管 ,能有效地保证气道开放和通气、保护气道减少误吸 ,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了基本的生命支持。提倡在急诊科强化此项急救技术的培训 ,使之成为所有急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5.
观察胸部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人全麻气管内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胸部硬膜外麻醉对40例老年择期全麻手术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全麻气管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心肌耗氧及应激性激素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气管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耗氧指标及RN、AⅡ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在围插管斯保持平稳。纣胸部硬膜外麻醉可抑制老年手术患者全麻气管内插管时血浆儿茶酚胺分泌,保持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气管支气管损伤(TBI)是临床上少见但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也是常见的战创伤之一,多发生于颈部、胸部的创伤或医源性损伤,造成气管支气管破损或断裂[1].随着交通事业及医疗急救的发展,车祸伤及气管插管等操作增多,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加.TBI症状多较为隐匿,常合并多发伤,部分严重创伤患者在到达急救中心前即死亡.早期准确诊断尤为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创伤病人的麻醉与急救处理方法。结果回顾性分析了近2a78例危重创伤病人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和环状软骨加压法行气管插管,异丙酚持续输注,芬太尼、维库溴铵间断给药维持全凭静脉浅麻醉与急救处理的体会。结果78例危重创伤病人全麻手术急救治疗后,65例完全清醒、肌力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拔除气管导管送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13例保留气管插管送ICU病房进一步治疗。77例抢救成功,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根据危重创伤病人的复杂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分秒必争,迅速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选择合理、安全的麻醉方法,及时手术治疗,可望获得满意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用于插管困难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63例ASA~级术前预知插管困难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预测指标≥1项为阳性。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指标为张口度<3cm,颈部后仰度<30°,Mallampati试验~级和甲颏间距<6.5cm。结果:本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气管插管的操作时间为3~20min,平均5.6min。所有病例呼吸平稳,血流动力学及SPO2与插管前基础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操作中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低、成功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是处理临床困难气管插管的较好方法,提高了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连枷胸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连枷胸 ,是胸部外伤中较严重的损伤 ,处理不当易造成呼吸功能障碍 ,甚至死亡 ,我院自 1998年 5月~ 2 0 0 4年 5月间收治 72例连枷胸病人 ,现对其胸壁固定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72例中 ,男性 5 6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8~77岁 ,其中交通事故 5 6例 ,意外跌落 12例 ,胸部挤压伤 4例 ;单侧肋骨折 5 2例 ,双侧肋骨骨 2 0例 ;右侧 30例 ,右侧 35例 ,有 18例出现呼吸衰竭而行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72例中合并有不同程度肺部创伤 12例 ,血胸和 /或气胸 5 6例 ,心肌挫伤 4例 ;单纯胸部损伤 4 1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气管插管过程中快速判断插管位置。方法 :插入气管导管后立即连接呼出气二氧化碳 (ETCO2 )传感器监测ETCO2 波形及呼出气二气化碳分压 (Petco2 ) ,ETCO2 波形及Petco2 >30mmHg表明气管插管位置在气道内。结果 :2 3例病人利用监测ETCO2 均能有效判断插管位置。并且监测胃管末端无ETCO2 波形及Petco2 为零。结论 :ETCO2 能快速而有效地判断气管插管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术前胸部X线片指导左侧双腔管插管深度的一次性成功率,与常规传统听诊定位方法的一次性成功率进行对比,寻求在无纤维支气管镜的条件下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把具备左侧双腔管插管指正的胸科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病人50例。A组病人在术前胸部X光片测得第6颈椎上缘与气管隆突的距离(X)。在线性公式:Y=0.5304X 19.646(Y是插管深度)指导下进行插管完成后,纤维支气管镜下确定成功率。B组病人采用传统听诊定位法进行插管,纤维支气管镜下确定成功率。结果:A组病人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达到88%,B组病人一次性插管成功率48%。结论: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位置不当,双侧肺隔绝不好,会使胸部外科手术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引起致命性的低氧血症。手术前测得胸部X线片上第6颈椎上缘与支气管隆突间距离,应用Y=0.5304X 19.646的线性公式,计算得出左双腔气管插管深度进行插管,能大幅度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多学科创伤小组与传统多科会诊处理严重创伤病人的效果,探讨多学科创伤小组的创立对于严重创伤病人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及2005年7月—2007年6月间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急诊室停留时间、GCS≤8或SPO2〈90气管插管时间、输血、CT检查时间、不稳定病人手术探查时间、漏诊率、早期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输血、手术探查时间较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漏诊病例118例,漏诊率为7.43%,而对照组患者发生漏诊病例194例,漏诊率达15.89%,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中仅23例死亡,早期死亡率(受伤后1周内死亡)为1.45%,与对照组(4.34%)相比显著降低。结论多学科创伤小组的创立和实施,有效地缩短了患者创伤复苏时间,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同时减少了漏诊率和早期死亡的发生,对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经环甲膜穿刺置人一根硬膜外导管牵引气管导管,另外再经环甲膜置入一根软管到气管内作高频通气,在配合使用疏喷妥纳和司可林的情况下,先后为11例插管困难的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并对其中6例病人分别于麻醉前、插管时和插管后10min采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作者认为:经环甲膜穿刺高频通气下逆行牵引气管插管方法安全,成功率高,创伤小,对于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紧急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7例患者因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的同时,及时抗休克,抑制炎症反应,给予高蛋白质的营养支持,防止多功能障碍的发生,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h、治疗后24h的PaO2、PaCO2、PaO2/Fi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中,治愈37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胸内大出血、肺栓塞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严重的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地采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在困难气管插管病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道障碍病人,麻醉诱导后,如果发生“面罩不能通气且气管插管失败”(CVCI)情况,易造成病人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严重者可导致病人心跳骤停、猝死,而困难气管插管在严重呼吸系统事故中约占据17%,因此熟练掌握困难气管插管技术对临床麻醉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本院自2000年引进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TII)以来。对36例预知和未预知困难气管插管病例临床应用BTII,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天泉  张文军  徐世伟 《重庆医学》2015,(29):4092-4094
目的:评估早期预防性气管插管在严重创伤早期急救中价值,提高严重创伤早期急救能力。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258例严重创伤引起急性气道梗阻患者根据,观察达到梗阻标准和呼吸衰竭为对照组(n=84),出现有气道梗阻趋势进行预防性气管插管为观察组(n=174),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伤员平均住院时间17.2 d ,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44.59%,病死率10.67%。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7.9 d ,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67.51%,病死率3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气管插管可对严重创伤进行较好气道管理,改善呼吸,缩短严重创伤患者住院日、降低并发症;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瑛  王蕾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9):1070-1072
目的:分析和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和麻醉处理。方法:回顾近5年我院70例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及手术的急救与麻醉。结果:术前1例病人气管切开,术毕拔管后3例病人发生口腔颌面部出血,出现呼吸困难,2例病人术后气管切开。结论:此类病人急救的关键在于通过气管插管迅速准确的建立通畅的呼吸道;迅速吸净创面、口腔、呼吸道的血液、分泌物、异物;因麻醉机和麻醉医生远离病人的头部,术中时刻警惕气管导管的位置,有无脱落、梗阻;同时注意血容量,积极扩容抗休克治疗;麻醉苏醒期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注意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渗血,拔管后有无气道梗阻及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8.
力月西与芬太尼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强  俞燕 《黑龙江医学》2004,28(7):503-504
目的 探讨力月西与芬太尼在病人半清醒状态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张口受限患者 4 0例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前静脉注射力月西 0 0 5~ 0 1mg/kg、芬太尼 1~ 2 μg/kg体重 ,2 %利多卡因 2mL环甲膜穿刺 ,1%丁卡因 0 5mL喷鼻腔行鼻黏膜局部麻醉 ,待病人意识模糊 ,呼之能应并能配合呼吸时 ,借助病人呼吸气时气流声音或在光导索的引导下进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成功后立即静脉注射力月西、异丙酚、阿曲库铵增加麻醉深度。结果 在病人半清醒状态下进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时 ,恰当的使用力月西和芬太尼 :①可以使病人在插管时保持镇静、镇痛效果 ;②术后 87 5 %的病人对插管完全遗忘 ,2 5 %的病人不完全记忆 ,仅 1%的病人不产生遗忘 ;③诱导后与基础值相比血压下降显著 (P <0 0 5 ) ,心率无明显变化(P >0 0 5 ) ,插管后血压回升 ,但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力月西和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半清醒状态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中 ,可以有效减轻病人插管时的痛苦和术后对病人精神上的不良刺激 ,并可以减轻插管时病人循环系统的波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辅助呼吸支持下行CT检查在危重病人诊治中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急诊抢救室、观察室、留观病房、ICU的23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因呼吸功能不佳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暂时给予面罩氧疗,按照人体解剖部位和病情分为颅脑和颈部、胸部、腹部、多发伤和其他5类,均同时给予常规检查(床旁胸片和/或B超)及CT检查,按阳性检查例数、需立即针对处理数和指导针对性治疗例数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的病人都基本顺利完成CT检查。对于颅脑病变和昏迷病人,CT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颈部疾病,CT检查上述三个指标要优于常规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胸部疾病,CT检查在阳性检查例数、需立即针对处理数上优于常规检查,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腹部与多发伤病人,CT检查在需立即处理数上优于常规检查。结论在危重病人诊治中,只要准备充分、指征明确,人工辅助呼吸支持下CT检查是可行的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赵辉  曹刚 《甘肃医药》2011,(1):32-34
目的:为严重创伤病人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35例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麻醉方法必须掌握多种麻醉药复合的平衡麻醉原则,选用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全麻)。结果:35例严重创伤病人中除3例死亡外,32例均安全度过了麻醉和手术。结论:创伤急危病人的麻醉处理,应及时、正确、果断,根据病情,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麻醉医生的素质及操作管理水平、必要的监测和综合处理技能,对创伤急危病人的治疗及愈后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