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是研究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医系统论是关于人类健康与疾病系统规律的学说,简单数字既提示了中医学有关理论基础、思维方法、诊断、病因病机等核心内容,又体现了系统论思想与中医学的紧密结合。通过简单数字了解中医学与中医系统论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中医学的理论要点和中医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防病治病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中医眼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在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在防治眼病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眼科的形成和发展与整个医学的发展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眼科现代化的进程,中医眼科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基础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三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 免疫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科学,已广泛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许多方面,成为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祖国医学对免疫学也早有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主要方面与免疫学基本原理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运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医基本理论,对于发扬祖国医学和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病理论与免疫免疫,也称免疫力,指机体对入侵病原体  相似文献   

4.
中医病源理论早在《内经》时代即已基本形成,至隋巢元方撰成《诸病源候论》,则标志着这一学科的独立。病源理论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方法论和揭示疾病规律的主要手段。通过对金元四大家各自在病源方面的成就的分析,认为中医病源理论的科学性是勿庸质疑的,而且通过深入地病源研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推动中医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中以五行理论为框架提出五志伤五脏理论,总结归纳七种基本情绪,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并且科学地把握情志与脏腑阴阳气血的关系,与人体疾病产生、发展、变化和治疗、调护的关系,记载着丰富的有关人类七情活动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经验.但是,由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久远,以及目前我们对书中七情理论缺少条理化、系统化的整理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使得在构建现代中医七情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心理学上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对<黄帝内经>七情理论进行系统整理、深入研究和思考,也是完善现代中医七情理论和发展中医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医内科临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医内科在中医整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科学地论证中医内科临床医学的实践,探索它的发展规律,将有助于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使祖国医学的临床医学赶上医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一、科学地应用中医理论指导内科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独特的治疗体系,是中医临床普遍应用的诊疗原则和规律。它反映了祖国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过程及特点。因此,“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辨证辨证:首先应从什么是病证谈起,所谓病证,是指疾病的各种表现,即证候,《内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体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从疾病反映在外的症状上去归纳出的“证”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模糊性,使与“证”相适应的治疗亦显得过于灵活。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能够通过现代化指标检查,深一层次地观察到机体脏器的活动状态和病理生理改变,所以中医辨证不应再回避运用各种先进的诊察手段去获得对“病”的认识,可以把现代医学对疾病诊断的病理生理认识引入到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9.
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祖国医学,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祖国医学仍肩负着人类医疗预防保健的重任.从科学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化是发展中医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亦是完全可能的.大量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实践表明,祖国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本文限于篇幅,无法详述中医现代化引人注目的众多课题,仅能略及一、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0.
前言党和政府对中医的政策是很明确的。毛主席指示我们说:中医中药在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保障人民健康,有它的历史积累经验。号召中西医团结,共同来整理、研究、发掘,不但中医要学习科学,更要西医来学习中医,方能展开研究工作。在这正确的政策和英明的指示下,全国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肩负了这项光荣任务,都要实际行动起来。中医们除加强钻研祖国医学外,更努力学习科学,西医界也积极地进行研究中医中药,把科学理论渗透到祖国文化遗产中去。在双方共同努力之下,终有一天双方会(?)到同一地点——中国统一的医药。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断学》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松 《国医论坛》2007,22(4):47-49
《中医诊断学》是继《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的一门重要课程,既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化,又是对中医基本理论的运用,是关于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研究诊察疾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学.其介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之间,起纽带及桥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医发展缓慢与中医的博大精深是不相应的,中医需要我们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它,才能医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中医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尤其在现代医学面前,更具强大的生命力,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很好地把握住,在临床中普遍地应用中医,在应用中将中医的水平全面发挥出来,这才是中医的曲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新中医》1973,(1)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串在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它不仅是中医论证疾病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之一,而且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医疗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革命医务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敢于实践,大胆创新,把传统的针灸疗法推进到  相似文献   

14.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但是,在长期的历史沿革过程中,由于当时受历史与科学条件的限制,仅按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解释。今就常用药物的炮制方法结合祖国医学理论与近代医学理论。用问答形式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脾”本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理脾胃防治疾病,是祖国医学治疗体系的重要特色之一。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研究、阐明调理脾胃的理论基础——中医脾胃学说,对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创立我国新医药学,估计会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脾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看来“脾”是中医脾胃学说的核心,科学地阐明中医“脾”的本质,是研究脾胃学说的一个关键。下面谈谈个人对研究“脾”本质有关几个问题的一些初步意见,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肾脏病是一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重大疾病类型.肾脏病包含了各种原发性的肾脏疾病,也包含各种继发性的肾脏疾病.如何对其进行更加科学与有效的治疗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已经成为肾脏病治疗关注的焦点.文中着重阐述了肾脏病中医治疗的基本概念、发展的基本现状,介绍了中医治疗肾脏病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思维体现在整个辨证施治过程中,中医临床思维建立直接影响了对疾病的诊疗水平,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对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一些最为基本的内容和特质,与现代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有着内在的、本质的一致性。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髓之一是"整体观念"。而整体观念,运用的是系统思维,中医临床思维中处处体现着系统学思想。研究系统学理论在中医临床思维中的应用,将在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顺应自然,就是顺从四时气候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人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这是养生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人与外界环境有着物质统一性,外界环境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即中医所谓的“人与天地相应”。  相似文献   

19.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国古代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生命、疾病影响的一门学说。在中国古代应用这一理论,对疫病的流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这一学说对当今的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以及对疾病的控制与治疗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通过分析古今运用五运六气理论、环境气候对疾病防治影响的相关技术资料,探讨其研究方向与应用的科学价值。五运六气学说在传统中医和环境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环境与人类健康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梁冰 《河北中医》1988,(4):43-45
传统的祖国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对我炎黄子孙的世代相传,对我国历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确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之所以流芳千古而不衰,延续今日又为人民所喜爱,足以证明它是科学的,它的科学性不可怀疑,广阔前景不可低估,它的发展将会对人类保健和世界医学发展起重大作用。中医现代化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