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南通安琪)和Univent导管应用于胸科单肺通气(ODe—hmgventilation,OLV)手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80例胸科拟行OLV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G组和U组),每组4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G组置入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U组置入Univent导管,分别经纤支镜将封堵套囊定位至患侧支气管行OLV。比较两组患者的套囊定位时间、术中套囊移位次数、OLV期间平均气道压、患肺塌陷时间、隔离效果及术后气道损伤状况。结果:两纽套囊定位时间、术中套囊移位次数、患侧肺塌陷时间及隔离效果相似,但单肺通气期间平均气道压G组较U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气道纤支镜检查显示损伤程度相似(P〉0.05)。结论:在胸科单肺通气手术围术期,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与Univent导管均可顺利安全实施OLV技术。套囊定位时间与移位次数、患肺塌陷时间及隔离效果相似,但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组OLV期间气道压较低,两组患者气道损伤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2.
秦洋  常湘珍 《北方药学》2012,9(1):54-54
目的:对比观察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应用的效果.方法: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插管尝试次数、定位时间、术中导管移位次数、术中肺塌陷程度,生命体征改变.结果:两组间相比插管时间A组比B 组长,插管尝试次数、插管时间、术中导管移位次数B 组比A 组多.结论: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双肺阻断效果明确、定位简单快捷、生理干扰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比可控支气管封堵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胸外科需在单肺通气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可控单侧支气管导管组(观察组)和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组(对照组)各20,观察记录两组插管时间、肺隔离时间、定位时间、通过声门尝试次数、肺萎陷程度,术后声音嘶哑及咽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且插管时间、定位时间、肺隔离时间、通过声门尝试次数、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单侧支气管封堵导管用于单侧肺通气效果明确、且使用安全,定位简单快捷、生理干扰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封堵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60例胸外科手术治疗需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手术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导管手术通气治疗。记录插管时间、定位时间、肺隔离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和和肺萎陷程度、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与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手术通气组比较,支气管封堵导管组术中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并且在插管时间、肺隔离时间、定位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导管手术治疗单肺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且手术后患者的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Univent导管在开胸手术中使用的经验。方法 对30例食管癌或肺叶肿瘤患者开胸手术使用Univent导管.将阻塞管套囊放置在术侧主支气管.向阻塞管套囊内注入3~5ml空气阻断术侧肺通气,行单肺通气麻醉。结果 30例患者中24例阻塞套囊1次放置成功.阻塞管顺利进入术侧主支气管,5例患者经再次插管进入术侧主支气管,1例患者反复定位困难而改单腔管。所有患者在单肺通气后能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合。6例患者术中发生阻塞套囊位置变动.2例患者在使用中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经处理后未引起不良后果。结论Univent导管用于开胸手术有利于手术野显露和医师操作及易于插入的独特优点,但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Coonech封堵支气管导管组(A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一次成功率、术中肺萎陷及手术野暴露程度、单肺通气前和单肺通气30 min的PaO2、PaCO2、SpO2、气道阻力峰值(Paw)变化,评估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 A组插管时间及定位时间均少于B组(P<0.05),A组Paw变化明显小于B组(P<0.05),A组单肺通气30min后PaO2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及气道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用于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7.
Univent单腔双囊气管导管在小儿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张子莲 《天津医药》2000,28(12):717-718
目的:将Univent单腔双囊气管导管用于8-14岁小儿胸部外科手术以期实现小儿单肺通气,方法: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患儿12例,在芬太尼、异丙酚,潘库溴铵静脉麻醉诱导下插入单腔双囊支气管堵塞导管,用听诊法判断目标侧肺是否完全堵塞,术中机械通气,常规进行循环,呼吸监测,结果:右侧开胸7例,6例放置满意,1例术中见右肺膨胀,放弃使用,左侧开胸5例,1例反复放置不能达目标侧,放弃使用,结论:Univent单腔双囊气管导管用于小儿肺叶切除术,患侧肺萎陷,手术暴露操作满意,患儿呼吸,循环稳定,是实现小儿单肺通气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Univent导管在国外使用多年,它的使用使小儿单肺通气麻醉成为可能。由于小儿气管管腔较细,单腔支气管导管不适应于小儿全麻单肺通气,而Univent单腔双囊气管导管(简称Univent导管)则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将Univent导管与单腔管用于小儿全麻的效果对比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叶靖  欧阳葆怡  董庆龙 《河北医药》2005,27(12):885-887
目的探讨用吸气峰压(Ppeak)和套囊容量变化的量化指标评估无隆突钩右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拟行左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50例,静脉诱导后插入预先选定的右DLT,吸入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管端位置正确,双肺通气;第二阶段,管端位置正确,右侧单肺通气(OLV);第三阶段,管端进入右中间支气管,右侧OLV;第四阶段,管端处在右支气管开口,右侧OLV。每阶段机械通气15min后,记录Ppealc和分钟通气量。管端改变位置后,保持气管和支气管套囊压分别为25cm H2O和20cm H2O,记录套囊注气量。结果与第一阶段比较,第二、三、四阶段Ppealc值上升(P〈0.05或0.01),第三阶段最明显;DLT支气管套囊内压为20cm H2O的注气量在第三阶段下降,第四阶段上升(P〈0.05或0.01)。以OLV各阶段Ppealc值达到第一阶段的1.6倍,且Ppealc值≥27cm H2O,支气管套囊注气量≤第一阶段的60%作为判定管端过深的指标时,特异性达92%、预报管端错位阳性率达90%。结论单肺通气时,Ppealc超过27cm H2O,并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倍,支气管套囊注气量下降至双肺通气时的60%以下,应高度怀疑右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老年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镜手术时,应用支气管封堵导管的优缺点。方法老年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镜手术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支气管封堵导管组(A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比较肺萎陷程度及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min两组病人的PaO2、PCO2、PetCO2、SPO2、气道压力(Paw)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肺通气30minA组病人Paw低于B组,PaO2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镜手术,支气管封堵导管对病人的生理干扰要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用纤维支气管镜和听诊法定位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的肺塌陷程度及血氧饱和度。方法: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40例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60例用听诊法定位。开胸后观察肺塌陷程度,单肺通气20分钟后观察血氧饱和度。结果:纤维支气管镜组的肺塌陷程度,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听诊组。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应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帝视内镜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与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内E组和M组,每组40例.两组采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E组患者采用帝视内镜进行支气管插管及定位,M组患者采用Macintosh喉镜进行支气管插管,听诊法进行定位.记录两组气道评估情况;记录两组双腔支气管插管实施情况;记录两组术中单肺通气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组暴露声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明显低于M组(P<0.05);E组Cormach-Lehane声门暴露分级明显优于M组(P<0.05);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MN间距明显高于M组(P<0.05),E组术中气道峰压过高、肺塌陷不良、需要调整导管位置例数明显低于M组(P<0.05),E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帝视观察用内窥镜能安全有效应用于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与Macintosh喉镜插管听诊法比较,帝视观察用内窥镜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更短、首次插管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且术中单肺通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在侧卧位胸科手术时纤支镜(FOB)引导下插入支气管阻断器(BB)行单肺通气(OLV)的可行性.方法 4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BB(A组)和双腔支气管(DLT,B组)两组,在麻醉诱导后,A组插人普通单腔气管导管(SLT),术中侧卧位下经FOB引导将BB放置于左或右主支气管,向BB套囊内注入4-6ml空气,阻断一侧主支气管行OLV.B组插人DLT,侧卧位FOB定位固定.结果 40例患者插管均成功,OLV30min、60min时点A组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高于B组,气道压力(PAW)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侧卧位下经FOB引导插入BB应用在胸科手术OLV方法简便,损伤小,能维持良好的通气和氧和,没有因体位变动而导管移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用于胸腔镜手术实现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单肺通气行胸腔镜手术患者50例,完全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A组)和支气管阻塞导管组(B组)各25例.B组经单腔气管导管插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实现单肺通气,A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记录指标:①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 min、60 min的PaO2、PaCO2、pH、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AW)、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②插管和定位时间;③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暴露程度;④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 ①2组PaO2、PaCO2、pH、PET CO2、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后30 min、60 min的PAW A组分别为(22.1±2.0)cm H2O(1 cm H2O =0.098 kPa)、(21.7±1.8)cm H2O,明显高于B组(18.1±2.1)cm H2O、(18.2 ±2.1)cm H2O(P <0.05);②A组的插管和定位时间分别为(2.8±0.7)min、(4.2±1.6) min,较B组[(1.0±0.3)min、(1.1 ±0.2)min]明显长(P<0.05);③单肺通气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发生率分别为44.0% (11/25)、48.0%(12/25),较B组[16.0%(4/25)、24.0%( 6/25)]明显升高(P<0.05).结论 双腔支气管和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在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支气管阻塞导管插管和定位方便快捷,可降低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的胸腔镜手术中可以优先选用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  相似文献   

15.
万梅方  孙来荣  吴春培  顾连兵 《江苏医药》2012,38(16):1925-1927
目的比较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对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支气管阻塞器组(A组)及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分别于双肺通气5min(T0)、OLV 5min(T1)、30min(T2)和60min(T3)时采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0相比,OLV期间两组Qs/Qt均显著增加(P<0.01)。在T1、T2和T3时,A组Qs/Qt显著低于B组。结论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OLV期间应用支气管阻塞器有助于减少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16.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tube,DLT)是胸腔镜手术中实施肺隔离时常用的麻醉设备 [1],通过支气管导管实现肺隔离,一方面可清楚暴露术野,另一方面术中便于吸引分泌物或血液.肺隔离技术是每个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肺隔离的效果取决于支气管导管定位是否准确,如定位不准确患者术中容易出现低氧血症、气道压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置入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2年完成的202例胸科手术患者,均采用纤支镜定位引导置入支气管阻塞器或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麻醉,总结围麻醉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结果 61例胸科患者采用支气管阻塞器单肺通气,141例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所有患者均顺利插管,经纤支镜定位均取得良好的单肺通气效果,满足手术中单肺通气需要。使用支气管阻塞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分别有11例(18%)和43例(30%),术后咽痛声嘶分别有28例(46%)和112例(79%),支气管阻塞器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率均低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患者(P〈0.05)。结论充分准备的护理配合有助于麻醉医师建立胸科患者单肺通气麻醉,纤支镜的准备与使用是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DLT插管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A组,22例)和听诊法定位(B组,20例).记录平卧位和侧卧位时导管深度、气道峰压、脉搏氧浓度(SpO2).对术中单肺通气时出现高气道压或脉搏氧浓度下降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记录发生原因.结果 患者从平卧位改为侧卧位后,A组导管错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9.1% vs.60.0%)(P<0.01).单肺通气期间,B组导管错位发生率为25.0%,而A组无错位病例(P<0.01).结论 与常规听诊法定位比较,纤维支气管镜DLT定位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198-200
目的探讨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在困难气道患者行单肺通气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术前经评估为气道困难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对照组使用双腔气管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通气方式治疗后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等指标。结果应用支气管封堵器的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及肺萎陷质量、术后咽痛声嘶人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生命体征中气道压力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行支气管封堵术的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困难气道患者行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困难气道患者行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20.
与普通双腔管比较,Univent管具有插管方便、损伤小、可选择性的阻塞一侧肺或某叶肺的优点,但盲插支气管阻塞套囊(BB)定位成功率低。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在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下行Univent管插管单肺通气,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