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描述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1例为小肿块,有明显增生及小钙化。1例为分叶状大肿块,曾有纤维腺瘤病史。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须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2.
王金昌 《海南医学》2013,24(23):3494-3496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全视野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钼靶X线表现。结果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病史较长,为单侧发,在短期内(0.5~1年)增长迅速。全数字化钼靶X线片上病灶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致密肿块,边缘清楚或局部欠清楚,密度均匀,周围静脉血管影增粗,不累及皮肤及皮下脂肪层。结论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特征性钼靶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是提高其术前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T)的临床与X线钼靶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的临床及X线钼靶资料。结果 12例PT临床均以无痛肿块就诊,多数患者短期内有突然增大病史。所有病例均行X线钼靶摄片,患者病灶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4例)、分叶状(7例)及不规则形(1例)的密度高于邻近乳腺腺体的肿块,其中6例肿块边缘见"透亮晕征",所有肿块边缘清晰(7例)或边缘不清(5例),2例可见钙化,肿块多数直径大于3 cm;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邻近皮肤增厚、乳头回缩、周围乳腺结构扭曲等恶性征象。结论 PT的临床及X线钼靶表现有一定特点,中年妇女肿块较大,周边可见"透亮晕征",临床上有短期内可突然增大病史有助于PT的诊断,确诊有待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4.
姚建莉  任静  曹英  许国辉  周鹏   《四川医学》2018,39(2):192-195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探讨钼靶X线对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5例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检查资料。结果良性33例(60%),交界性14例(25.5%),恶性8例(14.5%)。病灶直径约1.5~25cm,其中33例为圆形或椭圆形,22例为分叶状,38例边界清晰,17例边缘模糊,29例伴有晕征,9例有钙化灶。结论乳房内肿块大,分叶状,边界清晰且周边有"透明晕征"是乳腺较特征的X线征象;肿块短期内快速增大有助于叶状肿瘤的诊断;同时,边缘模糊并伴细小点状钙化,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率,以期给予临床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与X线表现特征,提高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7例经过病理证实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大约3cm的6例,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周边有线样晕征,小约3cm的1例,表现为不欠规则结节,边缘可见尖角,并伴增粗迂曲血管.术前诊断良性6例,可疑恶性1例,其中提示叶状肿瘤2例.结论中年妇女乳腺无痛性肿块病史长,缓慢或短期内速度增长,临床多无明显症状,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膨胀生长出现线样晕征,血管增粗,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提高术前的诊断率对于术式的选择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钼靶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钼靶X线资料。结果:5例均为女性,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0.3±7.76)岁,以发现乳腺无痛性包块就诊,病程1个月至10年,3例有近期迅速增大。触诊肿块质地坚韧,表面光滑,无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好。钼靶X线片显示瘤体4个,多位于外上象限(3/5),直径2.0~4.5 cm,平均(3.6±0.75)cm,为高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分叶状3个,椭圆形1个,1例只显示右乳非对称性致密影,未见肿块影。4例瘤体显示部分边界光滑锐利,其中3例可见线样透亮环。结论:对于年龄较大、短期内迅速增大的乳腺无痛性包块,钼靶X线片呈"良性肿瘤"表现,特别是显示分叶状边缘的,应考虑分叶状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月我院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乳腺X线影像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22例,共有病灶26个,其中,6个为良性,12个为交界性,8个为恶性。26个病灶中,25个无钙化的肿块,1个结构扭曲。元钙化的肿块中,圆形、卵圆形肿块8个,分叶形肿块17个;高密度肿块17个,等密度肿块8个;肿块边缘清晰15个,其中,有6个肿块边缘见晕征,肿块边缘部分模糊7个,肿块边缘模糊3个。良性、交界性、恶性分叶状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3.04、4.47、4.56cm。5例患者肿块短期迅速增长,全部患者均未见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结论:对短期内快速增长、直径约3cm边缘清晰的高密度无钙化分叶形肿块,应想到分叶状肿瘤的可能。良、恶性分叶状肿瘤在肿块形状、边缘及密度改变的X线表现上差异不明显,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组织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钼钯及MR表现。方法搜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分叶状肿瘤病人18例,常规行双乳轴位及内外侧斜位钼靶摄片,4例加做MR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其X线及MR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结果 18例病人均行钼靶摄影,4例行MR摄影,表现为肿块16例(其中1例为复发),结构紊乱2例(均为复发)。单发肿块12例,多发4例。18例中良性5例,交界性8例,恶性5例。肿块形态呈分叶状11例、圆形3例,类圆形2例。16例中肿块周围有晕环14例,边缘模糊2例,2例伴腋下淋巴结肿大,1例伴沙砾样钙化。1例MR于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分隔,增强后其内可见囊变区,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发病率低,生物学行为复杂,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分析并认识其影像学特征对术前诊断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乳腺叶状肿瘤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复发、转移因素,为术式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8年1月-2009年10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66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66例中,恶性11例,交界性3例,良性52例。初次手术即在我院者57例,随访39例,6例局部复发(15.4%),其中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3例。复发后来我院诊治9例,随诊7例,再次复发4例(57.1%)。因肺转移死亡3例,均为多次局部复发的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结论再次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仍复发的良性病例,及初次复发的恶性病例,应尽早行乳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张杰  牛桂花 《新疆医学》2011,41(3):86-88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叶状瘤X线钼靶照片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叶状瘤,均行X线钼靶摄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像。结果:11例乳腺X线钼靶检查患者病灶表现为圆形(7例)或浅分叶(4例)密度高于邻近腺体的肿块,边缘清楚(6例)或部分不清(5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钙化及邻近皮肤增厚,乳头回缩,周围乳腺结构紊乱等恶性征象。11例乳腺叶状瘤中病理诊断Ⅰ级者8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乳腺叶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这些表现为非特征性,与纤维腺瘤等边界清楚的实性病灶的鉴别有一定的困难,对可疑病灶行切除活检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T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8例乳腺P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PTs大体上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且呈分叶状。肿瘤由具有双层排列的上皮成分以及过度生长的间质成分组成。根据间质的过度生长程度、细胞的异型程度、核分裂数、有无异源性成分以及肿瘤性坏死等继发性改变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级别。结论乳腺PTs病理学形态分为三级: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容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对恶性PTs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从良性到恶性均容易复发,治疗上首选手术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12.
乳腺分叶状肉瘤诊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腺分叶状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肿瘤,由上皮和间质成分构成。组织学上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如何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性、如何选取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是否有价值以及预后评价指标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回顾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 of the breast,PTB)的MRI 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以提高该病 术前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PTB的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信号特点、动态 增强扫描病变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1例PTB术后病理诊断良性6例, 交界性2例,恶性3例,11例均表现为乳内边界清晰、分叶状肿块。MRI上病灶均表现为分叶状,MRI平扫T1WI与乳腺 实质比较,4例呈稍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T2WI 5例呈等、高混杂信号,6例呈高信号;4例肿瘤内见出血区,表现为 T1WI和T2WI均见片状高信号影;动态增强后病灶均有不均匀强化,11例均伴有不强化分隔;7例TIC呈缓慢上升型(I 型),4例呈上升平台型(II型)。结论:PTB的MRI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的特点,认识其特征性MRI表现有助于PTB的诊 断,但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乳腺叶状肿瘤(PTB)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病理基础的分析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30例作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的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0例PTB患者中良性18例、交界性7例、恶性5例.二维超声图像PTB表现为明显分叶或浅分叶的肿块20例、呈椭圆形或类圆形10例,具有体积较大、内部回声不均匀而后方回声增强、良性者有包膜边界清而恶性者边界模糊不清等特征.CDFI表现出良性病例血流0~Ⅰ级,恶性病例血流Ⅱ~Ⅲ级、并且阻力指数偏高(RI≥0.75).PTB病理表现以大量间质异形细胞成分为主并膨胀性生长、变性坏死侵犯包膜等病变,此病理基础与上述声像图特征相对应.结论:超声对PTB的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和术后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CDFI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邱云  丁天一  刘万花 《现代医学》2011,39(6):631-634
目的: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PTB)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PTB的FFDM表现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学分级结果相对照。结果:(1)25例PTB患者中,病理学分级为良性、交界性、恶性的百分比依次为40%、16%、44%;(2)FFDM主要表现为分叶状肿块,占88%;肿块边缘呈部分光整部分模糊为主,占64%;肿块最长径多大于3 cm,占68%;肿块周围异常血管显示率为68%;肿块伴钙化的发生率为24%,以良性多见,多表现为粗大散在斑状钙化;(3)FFDM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8%。结论:FFDM表现对PTB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乳腺叶状肿瘤间质细胞来源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艳  姜军  张毅  范林军 《重庆医学》2005,34(12):1782-1784
目的观察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点,探讨其恶性间质成分可能来源。方法收集叶状肿瘤患者标本30例,复查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细胞标记物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结蛋白和肌动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其中2例叶状肿瘤的超微结构。结果30例叶状肿瘤间质细胞均未见角蛋白和结蛋白表达,而波形蛋白表达均为阳性,肌动蛋白表达6例强阳性,5例阳性,10例弱阳性,9例阴性。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肿瘤细胞呈长梭形,细胞外有大量胶原原纤维,细胞核大,核外形不规则,胞浆少,细胞器少见。结论叶状肿瘤间质细胞来自导管周围成纤维细胞,具有平滑肌和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乳腺叶状肿瘤24例的病理和临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南林  张震  王岭  马福成  李晓军  惠延平 《医学争鸣》2003,24(22):2104-2106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原则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1 987 0 8/ 2 0 0 2 0 6我院收治的 2 4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 4例患者平均年龄37岁 ,按WHO分类标准 ,其中良性 1 3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4例 .1 0例行局部切除术 ,9例行乳腺单纯切除术 ,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随访 2 0例 ,平均随访时间 1 7mo (9~ 6 0mo) ,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2mo复发 ,伴有广泛的肺转移 ,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后 1a死亡 ,2例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 .2例恶性患者术后行新辅助化疗 (泰索帝 +表阿霉素 ) 2个疗程 ,肿瘤无明显变化 ,其余病例术后均未行放疗和化疗 .结论 :对直径 <5cm的乳腺叶状肿瘤的应首选扩大局部切除术 ,切除肿瘤边缘不少于 2cm ;对直径 >5cm的乳腺叶状肿瘤尽早进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发生、发展及病理组织学构成。方法 从1953~1999年间11所医院70多万份外检资料中,筛选出62例,进行详细的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 发病年龄13~68岁(平均38岁),病程1周~20年(平均42个月)。此类肿瘤的恶性间叶成分的病理组织分化呈多样性,其中纤维肉瘤样33例、黏液肉瘤样10例、平滑肌肉瘤样4例、恶纤组样6例、横纹肌肉瘤样2例、骨肉瘤样2例、圆细胞肉瘤样1例、脂肪肉瘤样1例,无法确认分化方向3例。结论 全部肿瘤镜下均无包膜,肿瘤的恶性间叶成分对于瘤内和瘤外正常乳腺腺上皮成分呈特殊的浸润方式。并对此瘤的命名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