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片,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秋波 《中国药房》2010,(12):1119-112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将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qd;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8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qd。2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48%和75.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依巴斯汀10mg,治疗组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2片,3次/d,均治疗观察4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13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3岁10mL/d,>3岁20 mL/d,连用7~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8%)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能显著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0例:复方甘草酸苷60ml和丹参20ml分别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甘草酸二铵30ml和门冬氨酸钾镁20ml分别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可明显改变慢性乙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损害,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联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20,(1):109-111
目的探究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片(开思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以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基于依巴斯汀片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效果确切,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疗效显著,因此可在临床中针对该种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取6~12岁慢性荨麻疹患儿70例,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服用复方甘草酸苷与依巴斯汀;对照组单用依巴斯汀。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停药1周后记录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0.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x^2=5.85.P〈0.05)。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f=0.088.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疗效高于单用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接受诊断与治疗的3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巴斯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8.3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92,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强  刘小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2):53-53,5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1次/d,连续使用15d。继之改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1片,3次/d,服用45d。总疗程两个月。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组胺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患儿中,29例有效,总有效率90.62%。明显优于对照组59.26%。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而少。  相似文献   

11.
杨玉明  梅益萍 《海峡药学》2008,20(10):100-101
目的 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25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组和依巴斯汀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42,P<0.01);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高于对照组的7.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对顽固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160例顽固性荨麻疹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进行治疗,实验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w,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和95.0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把复方甘草酸苷和依巴斯汀联合应用在顽固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中,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山茛菪碱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一博  赵丽  王淑玉 《中国药房》2005,16(21):1651-165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山莨菪碱,均连用10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过敏性紫癜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每日3次,25 mg/次,依巴斯汀,每日1次,2.5 mg,1周后依巴斯汀每日1次1 mg;对照组54例,依巴斯汀,每日1次,2.5 mg;总疗程2周,于治疗第7天及14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天和14天时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7天时和14天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天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8%和3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天时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6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剂量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组患者采用NB-UVB照射,隔日照射一次。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NB-UVB照射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100%,基愈率78.9%,明显优于NB-UVB治疗组58.8%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高、疗程短、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方法 79例CIU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维生素C2.0g,静脉滴注,1次/d,左西替利嗪5mg,口服,1次/d。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左西替利嗪(服法同上);15d为一疗程,用症状评分法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66.66%)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左西替利嗪片治疗老年CIU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复方甘草酸苷辅助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辅助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d,后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d,均治疗2wk,评价其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92.5%,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辅助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20~40 mL/(kg·d)静脉滴注7~14 d,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治疗组皮肤、关节及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t分别为8.21、5.21、12.4,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辅佐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肯定,可较快缓解症状及缩短病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d,同时每晚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对照组75例仅每晚口服咪唑斯汀片10mg,均治疗观察2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0.7%,2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可靠、依赖性好、不良反应小,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玉屏风胶囊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鹿邑县人民医院医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常规使用抗组胺药,维生素C,治疗组玉屏风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加用玉屏风胶囊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为70%,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玉屏风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单纯性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