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比可控支气管封堵导管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应用的效果。方法将40例胸外科需在单肺通气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可控单侧支气管导管组(观察组)和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组(对照组)各20,观察记录两组插管时间、肺隔离时间、定位时间、通过声门尝试次数、肺萎陷程度,术后声音嘶哑及咽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且插管时间、定位时间、肺隔离时间、通过声门尝试次数、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单侧支气管封堵导管用于单侧肺通气效果明确、且使用安全,定位简单快捷、生理干扰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在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Coonech封堵支气管导管组(A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一次成功率、术中肺萎陷及手术野暴露程度、单肺通气前和单肺通气30 min的PaO2、PaCO2、SpO2、气道阻力峰值(Paw)变化,评估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 A组插管时间及定位时间均少于B组(P<0.05),A组Paw变化明显小于B组(P<0.05),A组单肺通气30min后PaO2明显高于B组(P<0.05);B组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及气道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 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用于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南通安琪)和Univent 导管应用于胸科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手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80 例胸科拟行OLV 的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G组和U 组),每组40 例.全身麻醉诱导后,G 组置入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U 组置入Univent 导管,分别经纤支镜将封堵套囊定位至患侧支气管行OLV.比较两组患者的套囊定位时间、术中套囊移位次数、OLV 期间平均气道压、患肺塌陷时间、隔离效果及术后气道损伤状况.结果:两组套囊定位时间、术中套囊移位次数、患侧肺塌陷时间及隔离效果相似,但单肺通气期间平均气道压G 组较U 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气道纤支镜检查显示损伤程度相似(P>0.05).结论:在胸科单肺通气手术围术期,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与Univent 导管均可顺利安全实施OLV 技术,套囊定位时间与移位次数、患肺塌陷时间及隔离效果相似,但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组OLV 期间气道压较低,两组患者气道损伤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封堵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60例胸外科手术治疗需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手术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支气管封堵导管手术通气治疗。记录插管时间、定位时间、肺隔离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和和肺萎陷程度、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与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手术通气组比较,支气管封堵导管组术中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并且在插管时间、肺隔离时间、定位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导管手术治疗单肺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且手术后患者的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南通安琪)和Univent导管应用于胸科单肺通气(ODe—hmgventilation,OLV)手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80例胸科拟行OLV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G组和U组),每组4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G组置入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U组置入Univent导管,分别经纤支镜将封堵套囊定位至患侧支气管行OLV。比较两组患者的套囊定位时间、术中套囊移位次数、OLV期间平均气道压、患肺塌陷时间、隔离效果及术后气道损伤状况。结果:两纽套囊定位时间、术中套囊移位次数、患侧肺塌陷时间及隔离效果相似,但单肺通气期间平均气道压G组较U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气道纤支镜检查显示损伤程度相似(P〉0.05)。结论:在胸科单肺通气手术围术期,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与Univent导管均可顺利安全实施OLV技术。套囊定位时间与移位次数、患肺塌陷时间及隔离效果相似,但国产支气管封堵导管组OLV期间气道压较低,两组患者气道损伤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帝视内镜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与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内E组和M组,每组40例.两组采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E组患者采用帝视内镜进行支气管插管及定位,M组患者采用Macintosh喉镜进行支气管插管,听诊法进行定位.记录两组气道评估情况;记录两组双腔支气管插管实施情况;记录两组术中单肺通气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E组暴露声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明显低于M组(P<0.05);E组Cormach-Lehane声门暴露分级明显优于M组(P<0.05);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MN间距明显高于M组(P<0.05),E组术中气道峰压过高、肺塌陷不良、需要调整导管位置例数明显低于M组(P<0.05),E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帝视观察用内窥镜能安全有效应用于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与Macintosh喉镜插管听诊法比较,帝视观察用内窥镜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更短、首次插管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且术中单肺通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用于胸腔镜手术实现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单肺通气行胸腔镜手术患者50例,完全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A组)和支气管阻塞导管组(B组)各25例.B组经单腔气管导管插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实现单肺通气,A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记录指标:①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 min、60 min的PaO2、PaCO2、pH、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AW)、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②插管和定位时间;③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暴露程度;④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 ①2组PaO2、PaCO2、pH、PET CO2、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后30 min、60 min的PAW A组分别为(22.1±2.0)cm H2O(1 cm H2O =0.098 kPa)、(21.7±1.8)cm H2O,明显高于B组(18.1±2.1)cm H2O、(18.2 ±2.1)cm H2O(P <0.05);②A组的插管和定位时间分别为(2.8±0.7)min、(4.2±1.6) min,较B组[(1.0±0.3)min、(1.1 ±0.2)min]明显长(P<0.05);③单肺通气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痛发生率分别为44.0% (11/25)、48.0%(12/25),较B组[16.0%(4/25)、24.0%( 6/25)]明显升高(P<0.05).结论 双腔支气管和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在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支气管阻塞导管插管和定位方便快捷,可降低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的胸腔镜手术中可以优先选用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DLT插管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A组,22例)和听诊法定位(B组,20例).记录平卧位和侧卧位时导管深度、气道峰压、脉搏氧浓度(SpO2).对术中单肺通气时出现高气道压或脉搏氧浓度下降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记录发生原因.结果 患者从平卧位改为侧卧位后,A组导管错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9.1% vs.60.0%)(P<0.01).单肺通气期间,B组导管错位发生率为25.0%,而A组无错位病例(P<0.01).结论 与常规听诊法定位比较,纤维支气管镜DLT定位快捷、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老年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镜手术时,应用支气管封堵导管的优缺点。方法老年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镜手术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支气管封堵导管组(A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比较肺萎陷程度及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min两组病人的PaO2、PCO2、PetCO2、SPO2、气道压力(Paw)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肺通气30minA组病人Paw低于B组,PaO2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镜手术,支气管封堵导管对病人的生理干扰要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用纤维支气管镜和听诊法定位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患者的肺塌陷程度及血氧饱和度。方法: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40例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60例用听诊法定位。开胸后观察肺塌陷程度,单肺通气20分钟后观察血氧饱和度。结果:纤维支气管镜组的肺塌陷程度,血氧饱和度明显优于听诊组。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应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  相似文献   

11.
许锦雄  卢增停  何绮桃 《安徽医药》2020,24(9):1779-1783
目的观察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在声门暴露困难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择期胸外科手术需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 50例,均声门暴露困难。男性 32例,女性 18例,年龄范围为 19~68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 ASA)Ⅰ或Ⅱ级, Mallampati气道分级法 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组( V组)和 Macintosh直接喉镜组( M组)每组 25例。 V组采用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及定位, M组先采用 Macintosh直接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随后再采用国产明视插管软镜定位。观察并记录喉镜下病人声门暴露程度 Cormack-Lehane分级( C-L分级)情况、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需助手按压喉部的病人例数和病人术后 48 h内的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喉镜下 C-L分级 V组显著优于 M组( P<0.05)。 V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 M组[(108.5±18.2)s比( 142.6±30.8)s](P<0.05)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 M组( 92.0%比 60.0%)(P<0.05)需助手按压喉部的病人比例显著低于 M组( 16.0%比 92.0%)(,P<0.05), V组病人术后 48 h内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率显著低,于 M组( 4.0%比 32.0%,24.0%比 72.0%)(P<0.05)。结论与采用 Ma- cintosh直接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比较,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用于声门暴露困难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声门暴露好、插管时间短、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可降低病人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封堵器单肺通气法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收集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并择期进行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封堵器单肺通气,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次性插管成功,观察组的插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 0.05),且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 < 0.05);两组的肺萎陷以及术野暴露程度、术中定位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封堵支气管导管以及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腔镜下的肺大疱切除术均较为安全有效,而采用封堵器单肺通气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并减轻术后咽喉疼痛及声带损伤等,适用范围更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胸腔镜手术中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行择期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左侧DLT)和试验组(可视左侧DLT),各30例。静脉快速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DLT,对照组通过听诊法完成定位,试验组通过导管壁内置摄像头完成定位。待定位完成后行纤维支气管镜确认,记录插管定位用时,计算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术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次数;观察并记录插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插管定位后气道损伤、术中肺萎陷情况及术后咽痛、声嘶、咳嗽等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插管定位用时明显缩短,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高,术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次数少。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5分钟平均动脉压较低、心率较慢(P<0.05);术后咽痛、咳嗽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亦下降(P<0.05),试验组插管定位后发现1例隆突及支气管轻度损伤,而对照组有5例隆突及支气管轻、中度损伤。结论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可安全应用于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4.
万梅方  孙来荣  吴春培  顾连兵 《江苏医药》2012,38(16):1925-1927
目的比较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对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支气管阻塞器组(A组)及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分别于双肺通气5min(T0)、OLV 5min(T1)、30min(T2)和60min(T3)时采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0相比,OLV期间两组Qs/Qt均显著增加(P<0.01)。在T1、T2和T3时,A组Qs/Qt显著低于B组。结论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比,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OLV期间应用支气管阻塞器有助于减少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198-200
目的探讨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在困难气道患者行单肺通气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术前经评估为气道困难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对照组使用双腔气管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通气方式治疗后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等指标。结果应用支气管封堵器的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及肺萎陷质量、术后咽痛声嘶人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生命体征中气道压力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行支气管封堵术的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困难气道患者行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困难气道患者行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单腔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肺损伤相关因子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损伤相关血清标记物水平的比较中,观察组IL-6、TNF-α、SP-A和MDA分别为(245.01±110.08)pg/ml、(3.69±0.98)ng/ml、(2.10±0.65)μg/ml和(24.58±3.90) nmol/ml,对照组分别为(410.58±128.65) pg/ml、(4.98-0.94) ng/ml、(2.94±0.58)μg/ml和(29.14±5.17)nmol/ml,观察组四项指标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6.67%,对照组分别为23.33%和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可以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起到满意效果,其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肺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置入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2年完成的202例胸科手术患者,均采用纤支镜定位引导置入支气管阻塞器或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麻醉,总结围麻醉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结果 61例胸科患者采用支气管阻塞器单肺通气,141例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所有患者均顺利插管,经纤支镜定位均取得良好的单肺通气效果,满足手术中单肺通气需要。使用支气管阻塞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分别有11例(18%)和43例(30%),术后咽痛声嘶分别有28例(46%)和112例(79%),支气管阻塞器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率均低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患者(P〈0.05)。结论充分准备的护理配合有助于麻醉医师建立胸科患者单肺通气麻醉,纤支镜的准备与使用是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引导作用。方法选取经诊断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手术中,对照组患者(49例)使用传统听诊法插管后,再用纤维支气管镜精确定位;对研究组患者(49例)直接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定位,比较两种方法插管的一次成功率、管端对位的准确率、以及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术后与插管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气管插管的一次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2%(P〈0.05);管端对位的准确率95.9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8%(P〈0.05)。研究组的术后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90%(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能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与管端对位准确率,并可降低插管引起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曾伟平  胡志强 《江西医药》2021,56(7):1004-1005,1022
目的 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在胸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择期全麻下DLT插管行胸外科手术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B两组,均行全身麻醉,常规麻醉诱导后行可视喉镜下DLT插管,DLT的蓝套入声门下后向左旋转90度后将DLT白套囊置入声门下后退出可视喉镜同时置入牙垫让麻醉医师助手暂时固定DLT位置,A组为对照组:用常用的FOB引导法DLT插管;B组为试验组:用FOB引导DLT主气管侧法气管插管;操作成功后准确记录好相关数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同A组相比,B组插管时长明显缩短,但一次插管成功率差异不大,同时支气管损伤、咽喉疼、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纤支镜自DLT主气管侧置入引导插管,在不降低双腔管插管一次插管成功率基础上明显缩短插管时长且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插管效率,同时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优化了胸外科手术患者DLT插管的技术,又提供一理想的临床插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蒋永  周雪勤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702-1703
胸外科中常需要单肺通气,所采用的主要是插入双腔管支气管导管(DLT)的方法。目前使用的DLT主要是Robertshaw导管。Robertshaw导管具有许多的优点,但因其无隆突沟,故插入深度不易掌握,易出现肺隔离不全或导管错位,影响单肺通气的实施。DLT插管法及其定位情况的判断,近年发达国家及地区推荐常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伊0B),但我国多数医院因条件限制仍沿用经验插管法结合听诊定位法、吸痰管通畅定位法、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定位法等进行插管,但经验插管法经常要反复调整管端的位置,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很低。本研究拟评价蓝色支气管套囊充气插管法在Robertshaw导管插管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