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产后出血为临床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而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作者对本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刮宫术与妊娠产后出血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孕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各种原因的刮宫手术均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产科并发症,导致产后出血,现将2002年1月。2006年月10月在我院分娩的1760例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分析,以探讨刮宫术与妊娠产后出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宛玲 《临床医学》2007,27(2):84-85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2%,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对提高产科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发生的32例产后出血的分析,结合本人的体会,浅谈一下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0月31日1598例住院分娩产妇设为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0月31日1778例住院分娩产妇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联合宫缩剂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776例产妇设为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宫缩剂,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53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实施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及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风险预警评估机制联合缩宫剂可以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的防治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现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产后出血31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不但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为了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助产技术,预防产后出血,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30日止,28例产后出血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不但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为了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助产技术,预防产后出血,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30日止,28例产后出血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亮丽 《全科护理》2009,7(34):3108-3108
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孕妇产妇病死率的关键。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经阴道流出血量超过500mL,多发生在产后2h,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我院2005年10月-2007后12月收治52例产后出血产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急救护理与预防。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都有明显的下降,但产后出血仍为产妇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现将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产后出血13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的因素及预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随访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随访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8月-2008年2月诊断为产后出血的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抢救治疗加产后出血健康知识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出院后随访干预。结果实验组通过随访干预,减少了产后出血产妇康复期异常情况的发生,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访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的身心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了产后出血产妇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不但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为了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助产技术,预防产后出血,现将我院2006年元月至12月30日止,28例产后出血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是产科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短时间即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不可逆而危及产妇生命,目前仍然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为保证产妇的生命及身体健康,大力提高助产技术及临床护理水平,对于防止产后出血尤为重要。我们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2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56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预防、抢救和治疗。方法:回顾过去五年中56例出血产妇临床资料。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峰,出现产后出血采取积极果断有效的抢救措施是防止产妇死亡的重要保证。结论:认为加强产前保健,重视对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密切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2小时的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起病急、发展快,不仅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而且其诱发的失血性休克可能导致产后垂体缺血坏死,从而并发席汉综合征,严重影响产妇日后生活质量[1-2]。为此,本文对207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2年10月至2011年9月,山西省潞城市人民医院共接收分娩产妇14 219例,其中207例产妇  相似文献   

16.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为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我科对1500例产妇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护理。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1500例产妇,共发生产后出血13例,出血总量1000mL~1500mL5例,出血量500mL~1000mL8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和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6月自然分娩的3 729例产妇为观察组,实施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评分≥5分为产后出血高危产妇,高危产妇实施联合护理干预措施;选择2010年1~6月自然分娩的3 322例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程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防治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确保产妇健康。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约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其病情凶险,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减少产后出血,规范助产技术,加强预防与护理最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0月选择性剖宫产产妇9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卡贝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角新碱,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1 h、4 h、24 h时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止血时间较对照组短,且产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出血量,提高产妇血红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降低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产后出血及时进行抢救,降低对产妇的危害;结果:产妇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但经过精心护理,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以前降低;结论:必须重视产后出血的护理,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和精心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减低对产妇的危害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