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泻心汤在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泻心汤载于《金匮要略》 ,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具有清热泻火、止血化瘀之功。笔者近年来用于内科急症 ,发现其尚有降浊升清 ,醒神开窍之力 ,临床应用甚为广泛。现举数案 ,浅析其证治如下。1 胃溃疡合并出血徐某 ,男 ,4 0岁 ,2 0 0 2年 5月 1 0日就诊。患者素有胃痛之疾 ,复因劳倦 ,而致呕血不止 ,量约 6 0 0ml,血色暗红 ,伴心中烦躁 ,大便色黑 ,小便稍黄 ,舌质稍红、苔黄 ,脉数。查体 :BP 1 2 .7 8.0kPa,上腹部压痛。胃镜示胃溃疡合并出血。中医诊断属呕血之胃热壅盛型。急给大黄 6 0 g ,黄芩 1 5 g ,黄连 1 0g ,鲜茅根 30 g ,生地…  相似文献   

2.
武琼宇 《山西中医》1997,13(3):50-50
泻心汤治疗急症举隅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235000)武琼宇关键词泻心汤小儿高热惊厥精神分裂症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原为热盛吐衄而设,方取大黄、黄芩、黄连苦寒清泄,直折其热,使火降而血自止,具有泻火解毒,化湿泄热的功效。笔者临床上不拘于吐衄,凡热盛...  相似文献   

3.
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乃仲景为治热盛吐衄所立,功能清心降火、泄热通腑,以达血脉安宁之目的.笔者临证以泻心汤为主加味治疗出血急症,取得满意效果.举例如下.1 脑溢血 范某,男,65岁.1980年2月10日急诊入某医院.患者平素有高血压病史,且有饮酒嗜好.两天前晚餐时饮白酒约100ml,后半夜起床,小便时突然跌仆,不省人事,痰声漉漉,家属急送医院抢救,人院后经腰穿检查脑脊液呈血性,西医诊断为脑溢血.当时Bp28/14.4kPa,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在护理中风病人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4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临床实际予以辨证施护。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护,能有效地提高中风病人的疗效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风急症CT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客观标准和量化指标;同时,通过对中风病病证和CT征象的比较、分析、归纳和相关性研究,探索出一些规律性,为中医与影像学的结合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综述了中风病的现代研究情况以及CT对中风病的研究进展,为中风病与影像学的结合研究提供一些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风急症证候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按照《中风症辩证诊断标准》,对200例中风病人,进行了系统调查与辩证,提示中风病的临床证候表现形式,以两个基本证候相组合者为最多,基本证候单独出现者次之,3个基本证候相组合者再次之4,个基本证候和5个基本证候相组合者较少。6个基本证候相组合者尚见到。  相似文献   

7.
1 一般调护1.1 情志调护 中风的发生.以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本;以内风、痰浊、邪热、瘀血闭塞于脑腑为标.常因气怒、过劳、酗酒、感寒而诱发或加重病情.故当重视情志护理.避免精神刺激.1.2 饮食调护 应分辨病属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严格掌握饮食宜忌.定时定量.饮食宜易消化、无刺激、营养丰富.忌烟酒肥甘、过冷过热饮食.神昏应鼻饲流质.2 特殊护理2.1 气道调护 病室安静清洁、适当通风.定时翻身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日本汉方医学期刊和部分现代专著中刊载的50例现代医案统计表明,泻心汤在日本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鼻衄、脑血管意外、肺结核咯血、便血、尿血、经期呕血,改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肾炎肾衰竭、糖尿病肾病、外科术后、皮肤病等伴随的头痛、头晕、面赤、烦躁、失眠、便秘等症状。通过比较中日两国临床应用泻心汤的经验发现,尽管存在患者年龄、性别分布以及剂量、剂型、治疗周期等差异,但中日两国医师对于本方的临床疗效基本能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一、高热躁狂刘某,男,32岁,1987年2月21日初诊。1个月前感冒引起发热头痛,体温40℃左右,即到某医院就诊,在诊查中突然发狂,砸坏门窗,翻滚不休,肌注冬眠灵后始安静,转某精神病院诊为“焦虑症”,经2周治疗躁狂未发,但发热不退而来诊。诊见全身发热,(体温39.1℃)头痛难忍,鼻衄不止,全身散在紫斑疹点,以胸部为密集。大便4日未解,口干引饮,汗出,脉洪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中风急症研究新进展长春市人民制药厂(130000)祖春香,封婉君,艾长山【关键词】中风,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综述本文仅对近IQ余年来中风临床研究现状作一梗概介绍,旨在为本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1.病机理论本症的发病原因主要在于脏腑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1.
中风急症中医治疗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玉凤 《陕西中医》1997,18(3):121-122
本文分别从首当醒神开窍,上病取下,注要证候演变等三个关键性方面探讨了中风急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并拟定了相应的方药组成。初步探讨了本病的演变治疗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大黄在中风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在临床上运用大黄的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就对大黄有深刻的认识,曰:“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因其“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功,故号为将军”(《药品化  相似文献   

13.
才迎春  张国江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07-1907,1913
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应用经方治疗2例中风急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张某,女性,82岁。笔者2001年7月21日下午前往患者家中诊治。家属代诉:患者2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头痛伴呕吐,到医院诊治,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4.
例一:张某,男,20岁。1952年11月2日7时初诊。病史:患者10天前,因患外感,周身疼痛,恶寒,用红糖、干姜煎汤发其汗。汗出后,恶寒,身痛减轻,但不欲进食。每天,饮大量凉水,已6日不大便。昨晚,突然头痛,牙痛,鼻出臭气熏人,至凌晨神昏不识人,上下口唇黑而且硬,日延医5人,皆言不治。查体:牙龈边缘有腐烂,部分色转为紫黑,按之坚硬,并有恶臭味,舌质紫黑,苔黄而干,脉沉数有力。辨证:患者初患冬温之邪,失治误治,贻延日久,遂致温邪化热,内热蕴伏,热酿毒邪,邪毒内犯阳明经之故。尔成走马牙疳矣;《医宗金鉴·外科》云:“牙疳龈肿出臭血,穿破腮唇腐黑凶。”治宜:清热解毒,攻下降火。  相似文献   

15.
中医历来不仅以擅治慢性病、复杂病、疑难病见长,且善治急性病。  相似文献   

16.
周楚良,字勉斋,1920年生,汉族,四川铜梁县人。少年时即从叔父周清源学习中医。在学习期间,熟读背诵中医经典及入门课程读物,同时随师助诊、制药配方。抗日军兴来渝,就读于重庆市中医训练所,毕业后设诊于市曾家岩。新中国成立后,作政府行政工作,继后从事中医临床兼带教中医学生。曾任重庆市南岸区中医院副院长,区中医学会理事长,省、市中医学会委员,成都中医学院南岸区函授站副站长、内科教授,市、区人民代表、区人大常委、中医主任医师。撰有《试论中风证治》、《脾胃学说的临床运用》《溃疡病治疗经验总结》《咳喘辨证施治》等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17.
郑启仲老师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随郑启仲老师侍诊多年,屡见老师用经方而起沉疴,渐悟仲景制方之妙,受益良多.现将郑老师运用泻心汤经验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半夏泻心汤方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原文主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之后出现但满而不痛的痞证。水饮痰湿与邪热互结于心下是本方证的病机~[2,3],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肠鸣是本方方证识别的关键~[4]。笔者反复揣摩本方的药物配伍及剂量配比特点,临床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眩晕、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慢性肠炎、口腔溃疡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兹举验案四则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定华 《中医研究》2003,16(3):44-45
刘国安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 ,其对半夏泻心汤的运用能精研原意 ,拓其用途 ,疗效斐然。笔者侍诊于师侧 ,亲聆教诲见解 ,兹将其撷要如下 :1 领会经旨 刻守方意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也有记载。主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伤中而形成的痞证。吾师指出 ,运用半夏泻心汤要抓住心下痞满的主症 ,凡属中虚寒热失调所致的心下痞硬或满闷不适之症 ,皆可用之。只有领会了经旨 ,抓住了主症 ,临床才能运用自如。该方对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症 ,随症加减 ,常能使多年之疾苦药到病除。2 通权达变 灵活运用先生…  相似文献   

20.
脾胃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表现为胃脘疼痛、痞满、嘈杂、恶心呕吐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迟莉丽教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余年,经验丰富,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经验浅析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