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研究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CAS)多因素与中医证型血瘀、痰瘀互结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客观化的指标,将86例高血压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患者分为按血瘀证组、痰瘀证组,以超声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 (IMT);测量并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检测血栓前状态(PTS)分子标志物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系统AT-Ⅲ(AT-Ⅲ)、血浆蛋白C(P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I)及血脂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0A),载脂蛋白B(apoB)等,并分析多种危险因素与血瘀,痰瘀证及血瘀积分关系。用逐步判别分析区分痰瘀互结证与血瘀证,结果多元回归显示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血瘀与GMP-140、VWF、DD、凝血酶时间(TT)、斑块厚度有关。逐步判别显示痰瘀证与IMT厚度、LVMI、LDL-C相关。说明GMP-140、VWF、DD、TT、斑块厚度是血瘀证诊断的敏感指标;LDL-C、IMT、...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重构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构型与中医证型血瘀、痰瘀互结关系。将112例高血压诊为血瘀、痰瘀患者以超声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心脏结构并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相对室壁厚度(RWT),分析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及左室不同构型与血瘀、痰瘀证关系。结果痰瘀组颈动脉IMT较血瘀组明显,痰瘀组左室构型以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厚为著。说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左室构型改变以痰瘀互结证为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尿微量白蛋白与血瘀、痰瘀互结的关系,将60例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分为血瘀组、痰瘀组,用超声波检测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转铁蛋白(TRU),分析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与血瘀、痰瘀的关系,结果痰瘀组尿β2微球蛋白、尿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升高显著,说明老年高血压颈动脉硬化与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有密切关系,高血压肾病早期改变以痰瘀互结为主。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血小板活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及不同血压分级患者P选择素(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血小板活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69例,正常血压高值组72例,正常血压组56例,分别检测GMP-140、vWF、NO及ET的浓度。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GMP-140、vWF、ET的浓度均明显增高(P<0.05),且与IMT的增厚一致,NO水平明显降低(P<0.05);正常血压高值组GMP-140、vWF、ET的浓度较正常组均增高(P<0.05),NO水平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有密切关系,正常血压高值者已出现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辨证分为9组,并对其中327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同时根据本虚标实辨证原则,再分为单纯实证、单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三种类型;根据夹痰、夹瘀的不同,又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四种类型。研究中医辨证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结果:夹痰夹瘀证颈动脉IMT大于夹瘀证(P<0.05)。结论:中医痰证可促进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N)、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共入选5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FBN和AT-Ⅲ水平.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FBN、AT-Ⅲ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FBN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收缩压(SBp)+0.0023年龄(Age)+0.1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0.125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0.3733载脂蛋白B(Apo-B).结果 显示:FBN与颈动脉IMT正相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未进入回归方程,显示其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2)FBN水平与IMT呈正相关(IMT=0.1758+0.2104FBN,r=0.7709,P<0.0001);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IMT=0.8538+0.0006AT-Ⅲ,r=0.1095,P=0.4215).结论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时,FBN是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测定颈动脉硬化瘀证、非瘀证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①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IMT无明显差异;②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Hcy水平有显著差异;瘀证组与正常人组Hcy水平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测定颈动脉硬化瘀证、非瘀证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①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IMT无明显差异;②颈动脉硬化瘀证组与非瘀证组Hcy水平有显著差异;瘀证组与正常人组Hcy水平亦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硬化血瘀证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凌  李卫  姜涛  刘勇  宫相青  朱晓兰 《现代医学》2003,31(6):412-41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探讨血脂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53例糖尿病分成3组:单纯糖尿病组(12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14例)、糖尿病伴高血压、脑梗死组(12例)。B超测定各糖尿病组及对照组(15例)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测定患者血浆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比较各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的IMT及各项血脂水平,对IMT和各血脂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伴高血压组IMT高于其他糖尿病组及对照组,IMT与血浆LDL-C、Apo-B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尤为明显,LDL、Apo-B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前状态生物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3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及20例正常非孕妇女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ɑ-颗粒膜蛋白(GMP-140)、抗凝血酶(AT-Ⅲ)、蛋白C依赖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CAT)、纤溶酶原(PL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D-二聚体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等指标。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vWF含量、GMP-140、AT-Ⅲ、PLG、PAI、D-二聚体均比对照组高(P<0.01),而术后升高更明显;PCAT手术前、后均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则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提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液呈血栓前状态,术后呈更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1.
张金生 《中医学报》2021,36(4):721-724
瘀血在演变过程中呈现两种状态,即显性瘀血状态和隐性瘀血状态。显性瘀血状态包括不通而瘀和离经而瘀;隐性瘀血状态包括不畅而瘀和不荣而瘀。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瘀血骤然形成,血管闭塞,继而引发全身血流紊乱,治疗应以峻攻、破瘀、通络、开窍之品活血化瘀攻邪;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病机由"不通而瘀"转变为"不畅而瘀"合并"不荣而瘀",或表现为三者并行的状态,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注射剂为主,辅以口服剂效果明显;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多依赖其生新功能,正是生新功能推动着病情好转和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血瘀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血瘀证类型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等3种类型,每组30例患者,比较3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C 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阴虚血瘀证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阳虚血瘀组(P <0.05)。3组患者发病的 BMI、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虚血瘀证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较高,其他指标在不同血瘀证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健脾活血化瘀法治疗痰浊血瘀型高血压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痰浊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04例痰浊血瘀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52例、治疗组(健脾活血化瘀法联合贝那普利)52例,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 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活血化瘀法联合贝那普利对痰浊血瘀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血流黏滞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张学文瘀血证治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医大师张学文认为瘀血证病因复杂,主要有虚、寒、热、燥、情志内伤、膏浊痰湿、外伤、出血等.瘀血可分为凝血、死血、蓄血、恶血4态.瘀血形成后常出现气血亏虚、气机郁滞、痰饮与水肿、化热酿毒、藏腑经络失调等病理演变,治疗方法有散血、活血、化瘀、放血4类,形成治瘀17法,广泛应用于瘀血病证的治疗,发展了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17.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瘀血证关系密切,多从气、热、痰几个方面治疗。因气致瘀者,治疗旨在求"和",即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因热致瘀者,当首辨虚实;阴亏血少、中焦阳虚发热致瘀者治以补泻兼施;五志化火致瘀,热瘀胶结,难解难清者以清热凉血法伍以活血散瘀法,邪祛而瘀散;痰瘀交阻者,以荡痰汤及抵当汤化裁治疗,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代医药界对于“瘀血”病机与“活血化瘀”治则研究的兴起,现代医家也在更深入地对张仲景所论“瘀血”进行研究探讨。收录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张仲景对“瘀血”病因病机的认识很是复杂,与气滞、水停等有关;辨证治疗具有鲜明特点,不独治停滞之血;后世对涉及方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颇多,其良好疗效得到肯定,且治疗范围在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肺血瘀证古之记载罕见,现行规划教材中亦弃而不载,然收集先哲所论,参以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临床中肺病从瘀论治并不少见,肺血瘀证有其形成的生理基础、病理机制,临床多表现为咳痰喘伴有血瘀证,如咯血、胸痛有定处、口唇指甲紫绀,舌紫有瘀斑等。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血黏度增高、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为瘀血的病理表现,药理研究证实中药活血化瘀药可改善上述情况,亦证明肺血瘀证的客观存在。但肺血瘀证常兼见他证,易于被掩盖,肺血瘀证应得到复兴。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停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骨量减少引起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常见的一种。本文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血瘀和骨质疏松的关系,结合近几年来从血瘀论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结果,对活血化瘀治疗PMOP进行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