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口腔颌面部肿瘤以涎腺肿瘤较多,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涎腺肿瘤以原发性为主,转移肿瘤很少.在涎腺的不同解剖部位中,腮腺肿瘤的发生率最高,约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80%.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提高对腮腺混合瘤手术治疗的效果,通过对8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对8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通过回顾病史、临床检查、辅助检查、手术方式、愈后情况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与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术式可收到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8岁,农民,住院号65201。因左腮腺区无痛性肿块十余年,近一年生长加快,于1990年3月19日收住院。患者10年前发觉左耳下区小指肚大小之肿块,在当地肌注青霉素2周无效,肿块逐渐生长,近一年生长较快,如儿头大小,无疼痛、麻木感,不影响进食及睡眠,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检查:左面部可见肿物,约15cm×10cm×8cm大小,结节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温正常。肿块基底质中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的范围及如何防止面神经损伤,肿瘤局部复发和涎瘘,方法:分析腮腺混合瘤98例的临床资料。按肿瘤所在的区域选择手术进路。结果: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范围可在腮腺浅叶内作局部广泛切除。随访1.5-15年,随访率90.8%。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涎瘘。出现暂时性面瘫9例。术后1.5-2个月面神经功能恢复6例。3个月后恢复3例。结论:腮腺混合瘤手术范围可在腮腺浅叶区域进行局部广泛切除。面神经损伤,肿瘤局部复发和涎瘘均可防止。  相似文献   

7.
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辉  方健 《华夏医学》2000,13(4):457-458
腮腺混合瘤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肿瘤,占口腔颌面部肿瘤的65%[1,2],占涎腺肿瘤的80%以上[3]。我院自1982年5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腮腺混合瘤47例,现将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年龄与性别 本组病例中男性22例,占46.81%,女性25例,占53.19%;女性稍多于男性。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平均41岁,其中年龄在20~50岁的31例。1.2 肿瘤发生部位 本组病例中左侧21例,占44.68%;右侧26例,占55.32%;其中发生在腮腺浅叶41例,发生在腮腺深叶4例,同时累及腮腺浅叶及深叶2例。1.3 病程 从发病到就诊最短10d,最长50年,病程在3年以…  相似文献   

8.
132例腮腺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132例经病理证实为腮腺混合瘤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由于包膜不完整及多灶性的特点,术中采用“无瘤”操作及摘除周围部分正常腺体是避免肿瘤局部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腮腺混合瘤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 对46例腮腺混合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观察其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肿瘤复发及术后面形.结果 区域性腮腺切除组中,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3例,涎瘘2例,Frey综合征1例,肿瘤复发1例,面部凹陷畸形轻,疤痕短;经典术式组中,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4例,涎瘘1例,Frey综合征2例,肿瘤复发1例,面部凹陷畸形重,疤痕长.结论 腮腺混合瘤区域性切除术较经典术式更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腮腺混合瘤又称为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此肿瘤主要来源于腮腺润管的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病理组织学上主要有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样和软骨样组织组成。本文收集我院1995年至2005年间腮腺混合瘤患者84例,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切除标本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现对腮腺混合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作回顾性分析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腮腺混合瘤不同声像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追踪观察46例(46个)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46例声像图表现:实质均匀低回声14个占30.4%,实质非均匀低回声21个占45.7%,混合回声7个占15.2%,囊性回声4个占8.7%,根据肿瘤形态是否规则,包膜是否完整,边缘是否整齐与恶性混合瘤发生率做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性差异.46例腮腺混合瘤中12例为恶性,总诊断符合率78.3%.结论: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具有某些显著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声像图的多样性.超声主要以二维图像特点做综合分析,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能在声像图上提供病灶的血管分布和血流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腮腺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发病情况,为腮腺肿瘤患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61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了腮腺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组织学分类构成.结果:261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性147例(56.32%),女性114例(43.68%),男女之比为1.30∶1;20~29、30~39、40~49、50~59、60~69岁腮腺肿瘤患者分别占15.71%、22.22%、17.62%、16.48%、16.09%;组织学表现:腮腺良性肿瘤212例中多形性腺瘤占54.02%,沃辛瘤占11.49%;恶性肿瘤49例中腺样囊性癌占4.60%,粘液表皮样癌占3.45%.结论: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居多,术中快速冰冻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手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腮腺肿瘤是临床的常见病,其中80%的肿瘤发生在腮腺浅叶,临床表现为腮腺区进行性增大肿块。本文对我院2003-2007年收治的腮腺肿瘤69例就其临床表现、术前检查、手术方法、预后等方面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9例,其中男33例,女36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为55岁,40-60岁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5,(5):593-595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腺体部分切除并使用生物组织片修复腮腺咬肌筋膜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腮腺部分切除并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照组行传统浅叶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改良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口干的发生率均低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P<0.05),而两组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改良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大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腮腺肿瘤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科1998~2008年所有手术治疗腮腺肿瘤的155例术前辅助检查、各种治疗方法及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准确性最高(93%)。部分腮腺切除术11例,术后未发现面瘫症状;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0例;全腮腺切除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5例,永久性面瘫5例;术后涎瘘1例,肿瘤术后复发3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2例。保留耳大神经56例均未出现耳垂麻木。结论:CT作为最常用术前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最高。根据术中冰冻切片快速诊断确定原发灶的手术范围、处理面神经以及颈部淋巴结,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确定是否配合术后放疗。术后常规加压包扎可减少涎瘘。保留耳大神经可防止耳垂麻木。  相似文献   

17.
腮腺腺淋巴瘤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腺淋巴瘤是涎腺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几乎全部发生在腮腺内,其他涎腺十分少见.腮腺腺淋巴瘤约占腮腺肿瘤的2%~15%,腮腺腺淋巴瘤有多灶性和双侧发生的特点,若处理不当易复发[1].本研究对我科1982-2001年收治的52例腮腺腺淋巴瘤作一分析,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腮腺主导管及部分腮腺浅叶切除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保留腮腺主导管及部分腮腺浅叶加肿瘤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或多形性腺瘤22例。结果除1例失访外,余21例经1—3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腮腺肿瘤及瘤周部分正常腺体区域性切除术是治疗腮腺浅叶峡部和后下极良性肿瘤和临界瘤的较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讨甲状腺肿瘤(Thyroid Tumor,TT)外科治疗效果,并总结甲状腺肿瘤的诊疗经验。方法对本院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期间经外科治疗的4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记录及分析。结果4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中,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例,为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损伤率是2.6%,1例复发并进行二次手术,复发率为2.6%,术后未发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出血。结论对于甲状腺肿瘤,如能正确遵循外科治疗原则,便可能有效降低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并可改善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及常规病理结果,评价快速冰冻检查腮腺肿瘤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方珐:回顾性分析并比较144例腮腺肿瘤病人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及常规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结果:快速冰冻检查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9%、96.4%。结论:快速冰冻有助于确定腮腺肿瘤治疗计划,但须结合临床表现及术中发现作出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