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 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有:心源性脑栓塞14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6例,其他原因2例,好发于颈内动脉系供血区,少数在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根据CT表现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又可分为出血性脑梗死Ⅰ型、出血性脑梗死Ⅱ型、脑实质血肿Ⅰ型以及脑实质血肿Ⅱ型,临床表现复杂并且多变,CT和MRI 检查均可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后,好转2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26.67%.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主要有:心源性脑栓塞、高血压、高血糖、抗凝或溶栓史,常发生于脑梗塞后的3 天内,应注意观察发病过程并给予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出血性脑梗死Ⅱ型和脑实质血肿Ⅱ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世发 《安徽医学》2007,28(6):511-51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1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资料。结果21例病人均于发病后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痊愈好转20例,死亡1例。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病因主要是心源性脑栓塞、高血糖、高血压;大面积梗死及时复查CT有助诊断;预后取决于发生部位、范围及合并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及转归。方法:对经头颅CT/MRI证实的32例H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好发于原发性高血压(75.0%)和心房纤颤(45.6%)的患者,临床上以大面积脑梗死(84.4%)和脑栓塞(53.4%)多见,出血转化多发生于脑梗死发病后1周内(68.8%),影像学上多表现为非血肿型(65.6%)。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是HI的高危因素,HI经综合治疗,预后良好,但大量出血者预后不良。对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者应动态检查CT/MRI,以便及时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改善预后。CT/MRI均为诊断HI的可靠手段,MRI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 (HI)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CT或MRI确诊的 34例HI患者进行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 :HI发生率占同期脑梗死的 9.3% ,脑栓塞为其主要病因 ,其次为高血压及高血糖等 ,CT或MRI主要分为血肿型及非血肿型。脑梗死发病第 2周发生出血占 82 .4 % ,且出血后原有症状加重 ,预后不良。结论 :CT或MRI是诊断HI最可靠的手段 ,及时确诊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脑梗死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CI)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36例HCI患者的CT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主要病因为心源性脑栓塞(39.7%)、高血压(32.4%)、高血糖(25.0%),原因不明占2.9%。血肿型中>70岁者、有抗凝溶栓史者、高血糖者明显多于非血肿型(P<0.05)。脑梗死后出血时间<3d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3~7d组(P<0.05)和>7d组(P<0.01),3~7d组与>7d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肿型44例中有效24例(54.5%),非血肿型92例中有效86例(93.5%),非血肿型有效率明显高于血肿型(P<0.01)。结论HCI病因多为心源性脑栓塞、高龄、高血糖、有抗凝、溶栓史者。HCI发病时间距缺血性中风时间越短,症状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王建明 《右江医学》2002,30(5):377-378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影像、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 40例出血性脑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性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的 7.1% ,其病因脑栓塞占 65 % ,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占 3 5 %。头颅CT检查结果表明 ,血肿型多见于脑栓塞 ,非血肿型多见于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结论 :脑栓塞和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症状加重或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者 ,应在 1~ 2周内进行影像复查 ,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血肿型预后较非血肿型差。  相似文献   

7.
心源性脑栓塞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的病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0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既往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MRI进行分析。结果:心房纤颤84例,占84%;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纤颤21例,占21%;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纤颤63例,占63%;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大面积脑梗死76例占76%,合并出血性梗死23例,占23%。结论:心房纤颤是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其中大多数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心源性脑栓塞约76%为大面积梗死,而且病灶累及多叶,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28例,非大面积梗死18例.发生出血性梗死后原有病情加重.结论: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出血性脑梗死多发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肿型死亡率高,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等,应动态CT观察,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脑栓塞后出血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1年Fisher等提出了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概念,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又称脑梗死后出血转变.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HI已由尸检诊断逐步变成临床诊断,近年来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及影像学检查的普及,HI的报道逐渐增多,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HI可分为栓塞后出血和血栓后出血,前者主要为心源性栓塞所致,后者主要为血栓形成所致,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中51%~71%发生HI,HI中88%是心源性脑栓塞.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危险因子、分型、防治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头CT、MRI检查,且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作为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金标准,将CT和MRI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65例患者经超声血管造影检查分期结果为:急性期18例,亚急性期34例,慢性期13例,CT检查共诊断出58例出血性脑梗死,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灵敏度为89.2%;MRI检查共诊断出61例出血性脑梗死,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灵敏度为93.8%。MRI检查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CT检查。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主要表现为在原来低密度灶内出现点状、条索状或斑片状混合密度影,MRI主要表现为T1WI可见小片状高信号病灶,而T2WI可见等、高信号病灶。经过治疗后,9例(13.8%)基本痊愈,49例(75.4%)患者好转,2例(3.1%)患者因病情加重而处于昏迷状态,5例(7.7%)患者死亡。结论头颅CT与MRI检查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时期的出血性脑梗死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及早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并予以对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32例出血性梗塞研究分析,发现常出现于脑栓塞及大面积脑血栓病人。以治疗中病情突然加重或持久症状不改善为特征,动态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玉娥  吴倩  郭茜 《安徽医学》2010,31(1):54-56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1)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后和影像特点。方法对26例经颅脑CT/MRI证实的H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发生率为4.4%,好发于原发性高血压(76.4%)和心房纤颤(57.7%)的患者;临床上以脑栓塞多见(69.2%),大面积脑梗死占92.3%,出血转化多在脑梗死发病后1周内(65.4%);病变以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为主占92.3%,影像学上表现为非血肿型占大多数,为76.9%,血肿型少见,但其预后不良。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是HI的易发因素,HI经综合治疗,预后良好,但大量出血者预后不良。对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者应动态CT/MRI观察,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CT/MRI均为诊断HJ的可靠手段,MRI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学特点。方法根据病史及危险因素.个人嗜好,家族史.结合梗死病灶予以分析。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性59.2%,栓塞性血管病16.3%,其他可能病因20.4%,原因未明4.1%。结论 青年人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沈美华 《海南医学》2005,16(9):71-73
目的 对于出血性脑梗死(HI)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对498例脑梗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HI组和NHI组;脑栓塞组和脑血栓组,应用,检验。结果 HI发生率为9.24%。Ⅲ发生率大灶梗死与小灶梗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灶梗死与腔隙性梗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灶梗死与腔隙性梗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脑栓塞组与脑血栓形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患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HI组与NHI组无差异。结论 脑栓塞、梗死面积大小与Ⅲ发生密切相关,可认为是Ⅲ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患者的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与HI的发生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杨小芳 《西部医学》2007,19(6):1103-1104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经CT或MRI证实的大面积脑梗塞72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72例中合并出血性脑梗塞15例(21%),死亡22例,病死率31%,致残率98%,预后差。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病情凶险,易出血,转化致出血性脑梗塞,早期予脑保护剂及高压氧并配合康复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对内科治疗效差的尽早行去骨瓣减压术,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袁仲生 《海南医学》2005,16(12):41-43
目的探讨脑出血性梗死(HI)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HI患者的病例资料,以HI病例为研究组(HI组),同期未合并HI的520例急性脑梗死为对照组(non-HI组),比较两组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HI组的脑栓塞、大面积梗死、抗血栓治疗和高血糖>11.1mmol/L)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on-HI组(P<0.01);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栓塞、大面积梗死、抗血栓治疗和高血糖>11.1mmol/L)是脑梗死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对48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大面积脑梗塞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其临床特点为突然起病、进展快,主要症状有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意识障碍,眼球同向侧视障碍,颅内高压。结论大面积脑梗塞是脑梗塞中较重的类型。抓住其临床特点,及早诊断,急性期治疗应以积极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以及脑保护为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药物。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将必存溶于生理盐水,在建立模型后1h,6h或24h注入大鼠股静脉中,1星期后分别断头取大鼠脑组织作病理切片并计算梗死体积。结果对照组,0.5mg必存治疗组,1mg必存治疗组,坏死体积依次明显减少。结论必存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496例脑梗死患者中108例H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HI组和非HI组患者的皮质型梗死、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糖、血压.结果:HI发生率为4.3%,多发生在脑梗死后2周内,影像学上多为非血肿型,血肿型少见,但血肿Ⅱ型预后差.HI...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656例,其中有出血性转化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从病因、临床特点、MR和CT影像学征象及综合性治疗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2例出血性转化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占多数,尤其是房颤引起的脑栓塞。经调整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只有脑实质内血肿面积较大患者预后较差。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及脑栓塞患者易继发出血性转化,对可疑患者应常规复查头颅CT/MRI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