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缬草     
又名 Amantilla,All-Heal,Baldrian,Baldrianwurzel,Belgium Valerian,Common Valerian,Fragrant Valerian,Garden Heliotrope,Garden Valweian,Indian Valerian,Mexican Valwrian,Pacific Valerian,Valeriana,Valweianae radix,Valweiana rhizom,Valwriane。植物名 Valeriana officinalis,V.Jatamansii,V.wallichii,V.edulis,V.sitchensis.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药用部位是根。缬草具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抗惊厥和抗痉挛作用,还具降压和轻度止痛特性。缬草的药理作用主要归因于缬草三酯类(valepotriates)和挥发油,包括单萜(berne-  相似文献   

2.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提取物V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导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临床疗效进行追综随防.骨折按Garden分型,Garden Ⅱ型2例,Garden Ⅲ型19例、Garden Ⅳ型15例.年龄75~92岁、平均年龄83.4岁.术后随防6个月~3年,平均16个月.结果...  相似文献   

4.
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Smir. ex Kom.为败酱科缬草属植物,产于我国东北部[1],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5.
数字减影造影观察股骨颈骨折对股骨头血供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股骨颈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DSA)对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患髋行Seldinger's法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测算及比较不同骨折类型股骨颈支持带动脉计数和旋股内动脉跨越股骨颈长度与股骨颈横径之比(旋股内动脉占颈比)。结果股骨颈骨折患者支持带动脉计数和旋股内动脉占颈比,头下型和头颈型明显小于颈中型和基底型(〈0.05),颈中型明显小于基底型(〈0.05),头下型和头颈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ardenⅠ型和GardenⅡ型明显大于Gar-denⅢ型和GardenⅣ型(〈0.05),GardenⅢ型明显大于GardenⅣ型(〈0.05),GardenⅠ型和GardenⅡ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股骨颈骨折部位越高,移位越明显,股骨头血供损害程度越重,提示股骨头血供破坏程度与骨折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对35例股骨颈骨折年龄≤65岁,GardenⅠ型2例,GardenⅡ型20例,GardenⅢ型10例,GardenⅣ型3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骨性愈合,愈合率91.4%;3例不愈合,不愈率8.6%;另4例愈合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坏死率11.4%.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测量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探讨Garden分型的不足,提出改良的Garden分型.方法 选取股骨颈骨折患者160例,其中包括GardenⅠ、Ⅱ、Ⅲ、Ⅳ型各40例,GardenⅠ型组包括不完全骨折者6例和嵌插型骨折者34例.利用患者双髋CT数据行三维重建,将健侧三维模型与骨折侧相配准,在两个模型上测量股骨头中心移位距离、股骨头凹最深点移位距离及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对四组患者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平均股骨头相对移位角度为(18.06±10.77)°,30%(10/34),嵌插型骨折移位角度>20°;6例不完全股骨颈骨折通过CT扫描及三维重建发现仅3例为不完全骨折.GardenⅡ型组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为(16.79±9.98)°,25%(10/40)患者股骨头移位角度>20°.GardenⅢ、Ⅳ型组股骨头中心空间移位距离分别为(14.36±5.61)、(18.77±5.45)mm.其中Ⅱ型组与Ⅰ型中嵌插型骨折组之间移位参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denⅣ型组股骨头的空间移位参数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定义为无移位型骨折具有较大偏差,嵌插型与GardenⅡ型空间移位无明显差别,Gar-den分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改良Garden分型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股骨颈骨折分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股骨颈骨折行X线检查及CT容积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分别进行Garden分型;按照修正的分型方法(移位型与非移位型),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 X线检查组GardenⅠ型2例,Ⅱ型10例,Ⅲ型22例,Ⅳ型12例;CT检查组Garden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26例,Ⅳ型15例。46例股骨颈骨折的CT组与手术所见符合率为100%。以修正的分型方法为依据,CT组Garden分型优于X线组(P〈0.05)。结论以64排螺旋CT为基础的Garden分型提高了分型的准确性,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的概率和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实施闭合复位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坏死组(37例)和愈合组(235例),对2组病人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侧别、手术时间、术前牵引、术前合并症、术前Garden分型、复位后Garden指数、髋关节Harris评分、血脂水平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结果 2组病人在术前Garden分型、复位后Garden指数、髋关节Harris评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术前Garden指数高、复位后Garden指数高、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高均为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包括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高、术前Garden分型高和骨折复位质量差。术中应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围手术期积极控制血脂水平,以期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现整合国内外近年来文献从缬草植物的形态考证、化学成分,以及生理活性展开综述,为开发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57-6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造影与Garden分型评测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疗效的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数字减影造影组和Garden分型组,每组30例。数字减影造影组依据数字减影造影检查结果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Garden分型组依据Garden分型结果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分型结果、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数字减影造影组Ⅰ型占20.0%,Ⅱ型占26.7%,Ⅲ型占53.3%。Garden组Ⅰ型占16.7%,Ⅱ型占33.3%,Ⅲ~Ⅳ型占50.0%;数字减影造影组Ⅰ型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0,Ⅱ型为0,Ⅲ型为100%;Garden组Ⅰ型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0,Ⅱ型为10.0%,Ⅲ~Ⅳ型为100%。两组各分型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数字减影造影技术与Garden分型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评测中,其结果具有一致性,但数字减影造影技术更具有直观性,能够使医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效果进行有效判断,因而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中老年群体股骨近端骨质流失、维生素D缺乏以及跌倒率高是发生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FNF)的主要风险因素[1]。Garden分型是FNF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临床分型[2],GardenⅠ型和GardenⅡ型骨折被定义为非移位股骨颈骨折(un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UFNF),约占FNF的25%。UFNF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治疗效果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空心钉F形固定治疗中青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26例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中青年患者资料,15例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1例Garden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应用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空心钉F形固定治疗。末次随访时记录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术后26例骨折均解剖复位,26例随访时间2~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均在8~12周,术后股骨头坏死1例。根据Harris评分量表定髋关节功能优15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 应用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空心钉F形固定治疗中青年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能减少手术时间,固定更加精准、牢固,术后卧床时间更短,更有效的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降低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9月河南省骨科医院髋部损伤一科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33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GardenⅢ型组73例,GardenⅣ型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结果:随访26~120个月,平均62个月。两组患者股骨头坏死率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rdenⅢ型组骨折愈合率93.2%,股骨头坏死率11.0%,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定优良率89.0%。结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与移位程度相关。老年GardenⅢ型股骨颈骨折,可选择性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 Ⅳ型)临床并不少见。以往考虑术中损伤关节囊血供,大部分采用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但由于此法无法确保骨折解剖复位,存在较高的骨不愈合率和愈合后股骨头坏死率。文献报道,Garden Ⅳ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率达到50%[1-2]。2015年1月—2018年12月笔者采用双切口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2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方肌骨瓣移植空心加压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2例青壮年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患者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空心加压钉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获随访6个月~5年,2例未愈合,1例畸形愈合。6例股骨头坏死。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84.6%。结论股方肌骨瓣移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GardenⅢ、Ⅳ型骨折疗效可靠,手术操作简单,髋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062 匍匐花葱根(Abscess root)又名 American Greek Valerian、Blue Bells、FalseJacob's Ladder、Sweatroot。植物名 Polemonium reptan。活性成分本品含三萜皂苷,此物质在水中可形成胶体溶液,故振摇时形成泡沫,可刺激粘膜,引起打喷嚏并刺激胃肠。民间用途口服用于退烧、消炎和发汗。还可作为收敛剂和祛痰剂。疗效无足够、可信的资料。安全性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0岁以下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随访资料中关节功能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9年8月采用手术治疗的93例60岁以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年龄、性别、合并疾病、骨折侧别、骨折类型(Garden分型)、自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以及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因素进行术后随访调查。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非参数检验、等级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功能评分呈偏态分布,非参数检验得出对功能评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骨折类型(Garden分型,H=7.900,P=0.048),等级相关分析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亦为骨折类型(Garden分型,rs=0.206,P=0.048),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对功能评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同样也是骨折类型(Garden分型,P=0.030)。结论:髋关节术后功能评分呈偏态分布,骨折类型(Garden分型)是60岁以下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作者为进一步澄清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挥发油中的一些成分的药理性质,对四种纯的化合物[缬草烯醛(Valerenal)、缬草烯酸(Valerenic acid)、缬草酮(Valeranone)和异丁子香酚基—isovalerate]的烃组分、含氧组分和挥发油本身又进行了药理筛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局部并发症并提出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23例,随访3年以上83例,对其局部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螺丝钉穿破股骨头软骨面4例,螺丝钉向外下方退出11例,断钉3例,髋内翻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6例。结论:空心加压螺丝钉适用于GardenⅠ型及GardenⅡ型和部分GardenⅢ型骨折。早期手术内固定,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钉的螺纹必须通过骨折线,骨折愈合负重是预防局部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