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h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首先以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起点,继而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展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化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死原因.近年来中医药防治DN的实验研究广泛开展,从单味药到复方,从疗效观察到机理探讨,从生化病理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对活血降浊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研究颇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并发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基础上以滋补肝肾,化瘀通络法治疗D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针对DN有效治疗药物匮乏的状况,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化瘀祛浊法治疗DN,自拟肾糖宁方,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补肾降浊方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使用11.04 g/(kg·d)补肾降浊方治疗。根据不同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DN组、DN+补肾降浊方组,每组6只。通过生化分析仪测定尿样中的尿白蛋白水平、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含量,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损伤,Masson染色检测肾组织纤维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IRT1 m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DN组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尿白蛋白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 <0.05),补肾降浊方组较DN组降低(P <0.05)。DN组SIRT1 mRNA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降低(P <0.05),DN+补肾降浊方组较DN组升高(P <0.05)。Control组肾小球和肾小管形态完整,而DN组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肥大,表明DN组大鼠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与DN组比较,DN+补肾降浊方组大鼠肾小管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肥大情况明显减少。与Control组比较,DN组肾小球和肾小管腔中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药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用以益气固本,化瘀降浊为主的中药.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常规治疗.8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空腹血糖(F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药对早期DN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补肾降浊汤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第 二附属医院收治的DN 患者40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该院经方补肾降浊汤治疗,观察并通过随访分析患 者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 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患者显效29 例(72.5%),有效10 例(25.0%),无效1 例(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补 肾降浊汤可有效改善早中期DN 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曹恩泽是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肾脏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肾失调是发病之本,浊毒瘀血蕴结为致病之标。治疗上以清降法为主,注重祛邪活血,兼顾健脾益肾。解毒降浊以降浊为主,不攻伐太过;健脾益肾以清补为主,慎用温补。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为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本病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缠绵难愈.国医大师邹燕勤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互结、瘀血阻络为标.在治疗上以维护肾元为本,同时运用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化瘀泄浊等多法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和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DN一旦发展至临床阶段,治疗是非常棘手的,因此,DN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关注。导师陈筱云根据DN的病机特点,应用"摄精泄浊,化瘀解毒"法干预并治疗DN早期阶段,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3.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停聚脉道,气血运行失常,脉道结构因而改变甚则闭塞不通,引起所支配脏腑失去气血濡养的一系列疾病称为"脉病"."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官窍的重要前提,"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论述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拓展"毛脉合精"理论内涵,论证了其结构应包括皮毛、腠理、分肉、三焦等,功能应包含通行营卫、津液和调、津血渗化等核心内容;其次,在"毛脉合精"基础上结合玄府学说,论证了玄府通利是"毛脉合精"的重要条件;最后,探讨在"毛脉失和"的影响下,脉病痰瘀证之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过程,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脉病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宝珍 《中国病案》2007,8(4):25-25
病案作为重要的医学信息源,不仅可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而且在法律、保险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定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有无医疗过错等方面是一个最具法律效力的书证。为确保病案质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从产生时的“不登大雅之堂”到逐渐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消费需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戏剧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但由于其自身形式的局限,戏剧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萎缩,戏剧走向衰微。从文学消费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的盛衰趋势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简单罗列词义。强调词的字面意义。而忽视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主要通过翻译和对比的方法进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采取讨论词义理解与语境的关系。及以语境理论和深层认知优势为指导的情景法和推断法进行词义教学,认为词义的理解与语境密切相关,依据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法和推断法发挥了深层认知的优势。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力  张大志 《中国病案》2008,9(4):33-35
传统纸质病案的数字化是整个医院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针对病案数字化采集和管理的需求特点,介绍了一个实用的病案影像存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实现了对扫描得到的病案影像的存储、传输、浏览、打印和管理。且有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易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等特点。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发挥了病案在医、教、研方面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考察知母皂苷元(SAR)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和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采用MTT法、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法观察SAR对MC3T3-E1细胞增殖、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皮质骨来源破骨细胞分离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两种方法培养破骨细胞,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阳性细胞计数及骨吸收陷窝计数来观察不同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活性及破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质量浓度SAR(0.01,0.1,1 μg/mL)对MC3T3-E1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P<0.01);处于快速增殖的MC3T3-E1细胞给药处理后各组间ALP活性未见明显差异,但对于增殖晚期MC3T3-E1细胞,不同浓度SAR均可使ALP活性增高,其中1 μg/mL组效应最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连续给药处理细胞15 d,SAR各组矿化结节形成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多趋势。此外,各浓度SAR对成熟破骨细胞数量及骨吸收能力均无明显影响,但均能抑制骨髓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结论: SAR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SAR对分化成熟的破骨细胞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的分化,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我校医学检验系93~96年级170余名本科在校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第一专业志愿与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比例约为1:2),通过对这两部分学生专业志愿与在校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及政治表现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关系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志愿不是影响学生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学生在校专业思想受在校教育和多种因素影响。提示招生录取新生时不应歧视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