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高压术后肺动脉压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肺高压)患儿术后肺动脉压的变化规律,提供临床分析处理的依据,我们1995年10月~1999年12月连续观察25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重度肺高压病儿和12例中度肺高压病儿术后肺动脉压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施行心脏手术时,在围术期可因肺血管压力及阻力持续增高而产生严重并发症。现将2000年6~2003年6月我院41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中央型姑息术在重症青紫型先心病治疗中的特殊意义,对30例接受中央型姑息术的重症青紫型先心病病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血管造影证明病儿均有肺血管发育不良。6例接受中央型分流;18例接受姑息性右室流出道重建;6例接受复合中央型姑息术。结果术后死亡2例(6.7%),28例生存者周围动脉氧饱和度从术前0.625±0.07提高到0.829±0.07、活动耐量增加,3年内15例(54%)二期根治成功,术中见肺血管发育明显改善。作者认为中央型姑息术操作简便,能有效促进右心室及肺动脉对称发育,同时有利于二期手术根治,适用于肺动脉发育不良的重症青紫型先心病的早期姑息及体肺分流失败后的再次姑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改良胸骨抬举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漏斗胸268例的经验。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儿童漏斗胸268例中男213例,女55例;年龄2~16岁,平均(4.48±2.74)岁,其中2-3岁印例,3—6岁130例,6岁以上印例。均行改良胸骨抬举术,即胸壁横形小切口、断或不断胸骨、少切肋软骨、肋骨断端用丝线缝合、自行设计的钢板胸骨前悬吊固定。伴肺囊肿、大叶性肺气肿病儿同时行肺叶切除术;伴食管裂孔疝病儿同时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伴先心病病儿同时行先心病根治术。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除1例合并肺炎、2例皮下少量积液外,余恢复良好。所有病儿术后随访1~5年,除1例胸骨下段轻度凹陷外,余均有良好外观的胸廓。术后已取出钢板165例,均能维持原有胸廓形态。结论改良胸骨抬举术具有切口小、损伤轻、并发症少、疗效佳、固定牢靠、材料低廉,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漏斗胸病儿,不失为目前治疗儿童漏斗胸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儿先天性肺囊肿尹惠英,薛峰,范茂槐自1962年至1992年3日我们共收治小儿先天性肺囊肿132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对术前处理,手术方法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2例中男64例,女68例。年龄为1天至12岁,其中1岁以下43例。病变...  相似文献   

6.
先心病重度肺高压术后肺动脉压改变与术时年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伴重度肺高压的治疗仍是临床难题 ,对产生不可逆性肺血管病变和手术的时间认识不一 ,致使一些病儿殆误手术时机。为此 ,我们于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3月 ,连续观察了 32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伴重度肺高压 [肺动脉 /体动脉收缩压比值 (Pp/Ps)≥0 75 ]病儿术前和术后肺动脉压的变化 ,并分析其与术时年龄的关系 ,以便为此类病儿的适宜治疗年龄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 左向右分流、经心导管检查确诊重度肺高压并经手术治疗的先心病病儿 ,男 17例 ,女 15例。年龄 6月龄~ 12岁 ,平均 (2 92± 2 5 5 )…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单肺移植联合室间隔缺损修补治疗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在本院开展3例,现将其围术期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with decreased pulmonary blood flow)是以肺血管发育不良、肺血循环减少为病理特征的一系列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归纳认识和掌握患儿肺血减少型先心病的临床特点以及肺血管发育不良的评估一直是此类患者外科手术的难题[1],直接影响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术式的抉择及手术预后判断[2].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小儿先天性肺囊肿手术时健侧肺插入小一号的单腔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及肺隔离术,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3~2005年我院胸外科共收治小儿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患儿4例,年龄5~8岁,体重15~24 kg。其中2例病人术前合并肺囊肿感染,体温最高达39℃,术前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74~1991年共收治肝包虫病573例,其中并发肝支气管胆瘘者18例(3.2%)。18例中12例经腹行肝包虫囊肿清理与插管引流;4例经胸行囊肿与肺脓肿清理引流及膈肌封闭术;2例经胸腹联合切口行肝包虫与肺包虫囊肿清除引流及膈肌封闭术。术后18例均获治愈。讨论认为:肝包虫囊肿的部位为造成本并发症的首要条件。本组18例均为肝顶部包虫囊肿破裂所致,占我院全部肝顶部包虫囊肿(121例)的14.9%。  相似文献   

11.
肝包虫囊肿并发支气管胆瘘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74~1991年共收治肝包虫病573例,其中并发肝支气管胆瘘者18例(3.2%)。18例中12例经腹行肝包虫囊肿清理与插管引流;4例经胸行囊肿与肺脓肿清理引流及膈肌封闭术;2例经胸腹联合切口行肝包虫与肺包虫囊肿清除引流及膈肌封闭术。术后18例均获治愈。讨论认为:肝包虫囊肿的部位为造成本并发症的首要条件。本组18例均为肝顶部包虫囊肿破裂所致,占我院全部肝顶部包虫囊肿(121例)的14.9%。  相似文献   

12.
右上纵隔巨大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病人男,40岁。咳嗽1周。查体气管明显左移,右上肺呼吸音低。胸部X线及CT示右上纵隔球形囊状肿物,直径约12cm,气管重度受压,初步诊断为右上纵隔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4月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中探查肿物中等硬,张力大,活动差,位于食管、气管右前方,上腔静脉左后方.心脏上方。用注射器穿刺囊肿抽得600ml淡黑色液体,无嗅,囊肿萎陷后,钝锐性分离,完整切除囊肿;结扎肺大施。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肺动脉高压(肺高压)病儿吸入一氧化氮(NO)的适应证、避免毒副作用等。方法 选择31例先心病术后传统治疗无效的、难治的反应性肺高压或肺高压危象病儿,给予NO吸入治疗。试验分NO吸入前、中、后3个阶段,各阶段均进行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 吸入不同浓度NO[10~80百万分之体积(ppm)]后,平均肺动脉压力和体肺循环压力之比分别降低了34.8%和45.0%(P<0.01),有效率为87.1%;吸入NO后二氧化氮、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吸入前(P<0.05),但仍在允许范围。结论 吸入NO可明显降低先心病术后难治的反应性肺高压或肺高压危象病儿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临床上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NO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肺血管扩张剂。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1岁以内婴儿先心病伴肺高压11例,年龄平均5.7月±0.8,体重平均在5.2公斤±0.6,所有病例术前均有反复肺部感染及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心衰,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缺损修补的急诊手术,其中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死亡1例。本文着重对急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对这类病儿术后肺高压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诊治技术的进步,1岁以内婴儿手术逐渐增多。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在手术技巧、体外循环(CPB)技术水平的提高下,术后监护处理非常重要。先心病术后危重病情处理水平的提高,对婴儿先心病术后渡过危险期尤为关键。现介绍86例婴儿先心病处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6.
45°半侧仰卧位行Carlen氏支气管麻醉的体会柴国军,王淑芳我院自1980年1月~1988年8月应用国产Car-lens、管行支气管内麻醉术共564例。其中肺癌258例,肺结核189例,肺囊肿、肺脓疡和支气管扩张症56例,其他61例。施行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先心病患儿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关键因素是惧怕疼痛而致呼吸幅度小,肺少碍不足。双瓶吹水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该吹水双瓶结构简单,易于自制。吹水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8.
肺间叶性囊性错构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43岁.7个月前因右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X线胸片及CT检查示双肺多发结节,右侧液气胸(图1).2010年7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探查术,术中见右肺上叶及下叶多发囊肿,最大6cm×5cm,中叶可及2个结节(图2),以切割缝合器行部分肺囊肿和结节切除术.切开叶囊肿其内可见暗红色囊液.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病人,肺活检"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表达,对比病理分级、术前外周静脉血vWF水平和围术期结果.方法连续观察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病人70例,年龄4个月至63岁.术前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计算肺动脉与体动脉压之比(Pp/Ps)并分级肺高压62例,其中轻度16例、中度24例、重度22例;无肺高压8例;以良性胸部疾病手术26例为对照.术中肺活检作常规病理检查和定量检测"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含量值,同时检测术前外周静脉血vWF水平;观察术后心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结果肺高压组"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肺高压先心病组,随Pp/Ps升高,vWF含量值逐步减少(=61.88-33.30x,r=-0.701,P<0.05);自高而低为无肺高压、轻度、中度和重度,与肺活检病变定性分级呈负相关(r=-0.697,P<0.05).术前外周静脉血浆vWF水平与"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表达呈负相关(=86.511-0.26x,r=-0.649,P<0.01).术后心肺并发症多在中、重度肺高压组.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合并肺高压愈重;"移行段"小动脉内膜vWF的表达趋向降低,与术前外周静脉血浆vW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非紫绀型先心病合并肺高压心脏手术后血氧改变对肺循环的影响管向东,童萃文我们对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后肺血管对低氧的反应性,与非肺动脉高压病人有否不同进行探讨,分析血氧改善与肺循环改善的关系。资料与方法31例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病人,其中15例术前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