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伤寒穿孔是伤寒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我院自1976年3月至1997年2月,共收治肠伤寒穿孔54例,其中采用穿孔处内翻缝合修补术式23例,采用回肠末段病变肠段切除、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术式31例,对两种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4例,男21例,女33例。年龄18~45岁,平均27岁。穿孔时间最长3d,最短15h,多数在24~48h内。入院已出现休克5例。全部病例均以急腹症收入院,急查血象WBC减少,腹穿证实肠穿孔后即行剖腹探查。术中均见腹腔内有淡黄色稀脓液及肠内容物漏出。穿孔均发生于回肠末…  相似文献   

2.
肠伤寒穿孔9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 92例肠伤寒穿孔的诊断及手术术式选择 ,其中 32例行单纯修补术 ;48例行肠切除吻合术 ,其中 19例于吻合口近端回肠加插管造口术 ,12例行肠外置术。结果为 :全组共死亡 6例 (6 .5 2 % ) ,其中 3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1例死于中毒性心肌炎 ,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认为肠伤寒穿孔早期诊断 ,尽早手术 ,以及选择恰当术式 ,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在贝宁治疗肠伤寒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贝宁64例伤寒并肠穿孔病人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53例做单纯肠穿孔修补术,11例行部分回肠切除回肠端端吻合术。结果 63例治愈,死亡1例。并发切口感染41例4,0例经引流及伤口换药后治愈,1例经二期缝合治愈。术后再穿孔1例,二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伤寒的临床特点无地域性和民族差异,早诊断、尽早手术是治疗肠伤寒穿孔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全组病例男58例,女14例。农村人口及少管所劳教人员较多,占总数77.8%。该病肠穿孔多发生在病程第二~三周。肥达氏反应对诊断有辅助意义。肠伤寒穿孔手术死亡率低,全组为6.67%。作者主张手术切口直采取右胆直肌切口为佳。强调腹腔彻底冲洗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术式如穿孔单纯修补术、肠切除术和右半结肠切除术等。不能耐受大手术者,可行造瘘术。术后配合药物治疗。肠伤寒穿孔72例分析@曲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伤寒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983~2004年收治的47例肠伤寒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后痊愈44例;死亡3例,其中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肠瘘伴多器官衰竭1例。结论:针对性地加强肠伤寒穿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杨洪范 《医学综述》2012,(19):3286-3288
目的探讨影响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为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援尼日尔医疗队工作点玛拉迪地方医院外科295例肠伤寒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295例均手术治疗,病死率为20.7%(61/2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穿孔-手术间隔、穿孔数量和术后肠瘘与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的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孔-手术间隔(OR=4.723,95%CI=1.403~15.897,P<0.05)、术后肠瘘(OR=3.334,95%CI=1.102~10.087,P<0.05)与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穿孔-手术间隔、术后肠瘘是肠伤寒穿孔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肠伤寒在一些农村散在流行,肠伤寒穿孔是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我院1990年6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肠伤寒穿孔2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2岁。肠穿孔发生在伤寒病程的1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肠伤寒穿孔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回顾分析贝宁共和国纳迪丹古市医院外科自2006年1月- 2007年12月94例肠伤寒穿孔病例的治疗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行手术处理,其中在24h内手术14例,切口感染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4~72h内手术69例,切口感染17例,发生肠瘘6例,死亡2例;72h以上手术11例,切口感染6例,发生肠瘘合并肠间脓肿7例,死亡5例。早诊断早手术及术中彻底清理腹腔是减少肠伤寒穿孔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齐峰 《河北医学》1999,5(7):47-48
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我院从1993年以来收治肠伤寒穿孔病人10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9例,1例发生穿孔修补处破裂,死于感染性休克。本文就肠伤寒穿孔手术方式的选择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9例,...  相似文献   

10.
王军海  李浓 《吉林医学》2008,29(8):654-654
通化地处长白山区,伤寒病早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每年仍有散在病例发生,而且由于伤寒不典型病例增多,肠伤寒穿孔早期诊治难度加大。我院自1997年~2006年共收治肠伤寒穿孔患者1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肠伤寒合并大出血保守治疗病死率高,采用手术切除整段病变肠管疗效明显。我们自1970~1995年手术治疗肠伤寒合并大出血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16~62岁,平均为33.7岁。术前均经血肥达氏反应和血培养证实,术后病理确诊。肠出血情况:发生在病程1周1例,2至3周5例,4周及例。便血量在350~4500ml,平均1780ml。一次使血量在1000ml以上者5例,500~1000ml者1例,500ml以下者及例,5例出现休克。2方法及结果末段回肠包括回百瓣切除,回~横结肠端侧吻合术5例(含1例再次手术而改行此术式者),术后均未再出血,全…  相似文献   

12.
用逐步回最的方法,对104例肠伤寒穿孔患者影响其术后转归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穿孔面积、穿孔后能否及时入院治疗,患者的脉搏和白细胞计数等因素对疗效有密切的关系。穿孔面积越小、入院时间越快和脉率快、白细胞高,对治疗越有利。  相似文献   

13.
甲硝唑治疗肠伤寒穿孔23例李国民安徽省六安市木厂中心医院(237156)关键词肠穿孔/外科手术;伤寒/药物疗法;伤寒/并发症;甲硝唑/药物应用中图号R513.1;R574.4我院自1992年2月~1997年3月应用甲硝唑治疗肠伤寒穿孔手术后患者23例...  相似文献   

14.
1988~1992年,我院对78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传统处理方法进行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8例,男60例,女18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40.2岁;对照组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龄9~75岁,平均年龄36.3岁。2.致病原因观察组:①急性阑尾炎穿孔38例;②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23例;③外伤性小肠破裂12例;④肠伤寒穿孔3例;⑤卵巢脓肿破裂2例。对照组:①急性阑尾炎穿孔44例;②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性穿孔27例;③外伤性小肠破裂6例;④肠伤寒穿孔1例。3.手术前病程从起病…  相似文献   

15.
回肠膀胱术(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肠膀胱术是尿流改道中常用的术式。我院从1984年-1993年共施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30例,其中15例获得随访。经回顾性讨论,认为回肠膀胱术是较为简单、安全、并发症较少,远期效果可靠的尿流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1992年2月~1994年4月,我们为8例因膀胱癌行膀胱全切除患者施行了可控性低压回肠代膀胱术。输尿管采用回肠折叠包埋式吻合,回肠袋与后尿道吻合。术后随访6个月,全部患者可自控排尿,无明显残余尿。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返流。术后肾功能正常,血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一、本文报道3例全结肠息肉病的治疗经过。采用的术式各不相同,一例作全结肠切除,回、直肠端端吻合术,一例采用Jeffery氏术式,作回肠、直肠(保留肌层)袖状吻合术;另一例采用Coran氏并参照Emmermann氏术式,作直肠粘膜管状剥脱、回肠拖出肛外、回肠肛管吻合术。我们认为后一种术式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溃疡穿孔治疗的适应症及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我院108例胃肠穿孔的治疗患者.结果胃溃疡穿孔90例、胃癌穿孔6例、十二指肠穿孔8例、肠伤寒穿孔2例、蛔虫性小肠穿孔2例.64例行开腹胃肠修补术,6例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早期病例22例,行胃肠切除术,16例行保守治疗;共治愈106例,死亡2例.结论胃肠穿孔为最常见的腹部外科急腹症之一,根据患者不同状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采取个体化原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我院在上世纪80年代行胃大切除术较多[1];90年代后行单纯胃肠穿孔行开腹修补术[2];2000年后逐渐开展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3];如果穿孔小、症状轻,也可采取非手术治疗[4].总之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 肠减压术常用于肠梗阻手术,以排除肠内容物,减少毒素吸收,减轻肠道压力。笔者将其应用于伤寒肠穿孔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4~40岁,平均26.5岁;病程4天~4周,均具有伤寒病灶和腹膜炎体征。术前检查,全组病例血白细胞增高,肥达氏反应阳性;7例术前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性腹穿10例阳性,并均经手术证实为肠伤寒穿孔,其中1处穿孔10例,2处穿孔2例,穿孔均位于回肠段,穿孔直径0.3~0.6cm,穿孔近段肠壁不同程度水肿。 1.2 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取右下腹直肌切口入腹。吸除腹腔内渗出物后,顺次探查肠管,找到穿孔,在穿孔处作2层内翻缝合,选择穿孔上段正常肠管,于  相似文献   

20.
钟景春 《广东医学》2001,22(7):624-625
目的 分析老年人结肠癌并肠梗阻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该院9年来收治60岁以上经证实的结肠部并肠梗阻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中,35例行急诊或尽早手术,3例保守治疗后择期手术;行结肠癌根治性切除一期肠吻合术33例,癌肿切除二期肠吻合术3例,其中行Hartmann手术2例,癌肿穿孔修补肠造瘘术1例;行回横结肠吻合、远侧回肠造口术1例。出院时36例痊愈,2例好转。结论 结肠癌性梗阻以老年人多见,庆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一期癌肿切除吻合术是最佳手术方案,癌肿先切除再二期吻合术方案也不失为一种积极可靠术式,尽量避免采用传统三期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