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婴直肠前庭瘘是较常见的肛门直肠疾患,1995年2月-2004年2月我们经直肠内手术修补女婴直肠前庭瘘24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女婴直肠前庭瘘是较常见的肛门直肠疾患,1995年2月~2004年2月我们经直肠内手术修补女婴直肠前庭瘘24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女婴,年龄3个月至8岁。其中3个月至1岁以内12例,1~3岁8例,3岁以上4例。肛门、会阴外观正常,瘘管外口多位于舟状窝处或稍偏左、偏右,有2例外口位于小阴唇下端。瘘管外口直径一般为0.2~1.0cm,瘘管内口多在齿状线上2cm以内。发病前有肛门红肿、流脓等会阴部感染史者18例,占75%。2.手术方法:术前3d口服肠道消炎药,术前晚和术晨各清洁洗肠1次。患儿取俯卧位,骶管麻醉满意后,肛门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阴道前庭入路瘘管切除术治疗女童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经阴道前庭入路瘘管切除术.结果 手术时间45~60(56±11) min,住院时间8~12(9.6±1.1)d.术后一期愈合25例;感染1例,经高锰酸钾坐浴、局部换药于2周后自行愈合.全部患儿随访1~2年,无复发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会阴无一例变形,外口愈合后形成一圆形瘢痕,瘢痕约6个月基本消失.结论 经前庭瘘管切除术治疗女童直肠前庭瘘具有易操作、创伤小、不损伤肛门括约肌、会阴外观正常、术后功能好、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女童直肠前庭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曹允风  藏玲 《职业与健康》2000,16(8):112-113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1位。女婴以直肠生殖道瘘,尤为前庭瘘为多见。该病需手术治疗,以往常因护理不当引起切口感染而导致手术失败。我院自1992~1998年,手术治疗直肠前庭瘘患儿60例,由于重视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女患儿,年龄1岁以内的15例,1~2岁16例,3~4岁13例,5~6岁15例,10岁1例,均行直肠前庭瘘瘘管切除加修补术,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天,除1例未愈回家治疗外,其它均治愈出院。2 术前护理  相似文献   

5.
罗荆舒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51-2352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瘘修补术的疗效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1996—2006年直肠阴道瘘患者20例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直肠阴道瘘6例,行肛门成行术和后天性直肠阴道瘘14例,采用不同修补术治疗,均一次手术成功。患者术后生活正常,生活质量提高。结论直肠阴道瘘形成原因复杂,选择恰当的术式和手术时机和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41例直肠前庭瘘患儿经会阴切除瘘管,内口在无张力状态下荷包缝合,重建会阴体.结果 40例一期愈合,1例术后4d发生感染,经保守治疗2周痊愈,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经会阴瘘管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易操作,手术创伤小,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直肠前庭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泔小儿直肠前庭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1例直肠前庭瘘患儿经会阴切除瘘管,内口在无张力状态下荷包缝合,重建会阴体。结果40例一期愈合,1例术后4d发生感染,经保守治疗2周痊愈,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及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经会阴瘘管切除术具有手术视野好,易操作,手术创伤小,不损伤肛门括约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直肠前庭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85年以来采用经直肠内瘘修补术,治疗7例小儿后天性肛前瘘,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今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7例小儿均为女性,发病年龄,生后20天~40天内,发病前都有肛旁红肿炎性病变,手术年龄,均在发病7~30天内。瘘管情况:瘘外口位于舟状窝6例,阴道1例,瘘内口距齿线1cm 3例,1.2cm 3例,1.5cm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2~1989年年底,共收治小儿后天性肛前瘘47例,全部采用经直肠内修补术,获优良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47例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个月以内者35例,1~2月者12例。手术年龄:1岁以内者6例,1~3岁者18例。4~12岁者23例。手术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年龄12岁,发病前多系会阴部红肿。二、瘘口情况:瘘内外口直径多在0.5~1.0cm,多数有直肠粘膜经瘘口向外部膨出。内口位置全部在直肠前方,距齿状线高度多在1cm以内,最低者仅0.5cm,最高者约2.0cm。瘘管内均衬有粘膜组织。  相似文献   

10.
童汛 《工企医刊》1997,10(3):1-2
1985-1994年作者收治具有正常肛门女婴的直肠前庭瘘32例,其中5例保守治疗,4例自愈,1例仍保守治疗,27例经30次瘘管结扎+粘膜覆盖术,术后随访平均4.5年无复发,笔者认为本病是先天性疾病,且有自愈倾向,其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围术期处理不当,术式选择错误和操作不熟练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