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软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学类型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软骨肉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CT表现:7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和1例透明细胞型仅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其余17例表现为骨质破坏伴分叶状软组织肿块。所有病变均可见到环形或絮状钙化影,其中14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钙化明显,1例中分化普通髓腔型、6例黏液型、3例间质型和1例透明细胞型呈局限、轻微钙化。MRI表现:10例高分化普通髓腔型呈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5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3例黏液型呈以明显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2例间质型呈中等T1中等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透明细胞型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软组织肿块内部可见长T1短T2信号分隔。发生于长管状骨者可见骨内膜扇贝形压迹。结论根据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推测软骨肉瘤的病理学类型,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16岁。右耳后软组织肿块1年,近4个月生长迅速,伴有头部疼痛。专科检查:耳后肿物,大小约6.1cm×4.2cm。质硬有弹性,轻压痛。影像及病理检查:CT平扫见右侧枕部耳后区紧贴颅骨内外板见一软组织密度椭圆形肿块,向颅内外生长,肿块呈宽基底,大小分别为6.1cm×4.2cm,6.0cm×3.1cm。颅内肿块呈略高密度,可见高密度包膜影,邻近右小脑及枕叶脑组织受讨论长骨及髂骨等处软骨肉瘤可发生多种形态的溶骨破坏,尤其发生于髓腔时,可呈囊状膨胀性改变,皮质变薄,皮质内面毛糙不齐成波浪状,囊状溶骨区不规整,密度不均匀呈混杂密度,其内有较高密度的点、…  相似文献   

3.
4.
患者女,31岁,反复右侧腰背部胀痛半年余就诊.查体:脊柱外形正常,右侧腰背部第8后肋处压痛,两肺呼吸音清,四肢肌张力正常.正位胸片示右下肺近心缘旁团片影.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粒细胞肉瘤(GS)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G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1例接受CT检查,其中4例接受增强扫描;9例接受MR平扫,其中7例接受动态增强扫描;6例接受超声检查;4例接受FDG PET/CT检查。结果 27例GS中,14例为白血病性GS,5例孤立性GS,8例未知分型;15例多发,12例单发,共计40个病灶,其中软组织GS 13个,淋巴结GS 12个,胸腹膜及胃肠道GS 5个,生殖系统GS 4个,中枢神经系统GS 3个,骨及骨膜GS 3个。40个病灶中,29个形态不规则,27个边界不清;CT扫描11例,呈等或略低密度,病灶中心CT值均较外周稍低,4例增强后均明显强化;MR扫描9例,DWI显示均明显弥散受限,8例呈等T1等T2信号,T2WI上病灶中心信号强度较外周稍低,7例动态增强中6例呈速升缓降型。PET/CT检查4例,病灶均代谢活跃,2例见全身骨髓弥漫性代谢活跃;超声检查6例,均呈低回声,2例可见血流信号。结论 G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1例盆腔内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并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及CT和MRI表现。一例38岁男性患者,因胆囊息肉入院常规检查发现盆腔肿物。CT显示盆腔内骶前间隙球形囊性肿块,边界清楚,其内部呈水样密度、略有不均、未见强化。MRI表现为T2WI示其内大部呈不规则形水样高信号、可见不规则略低信号分隔影,周边区域呈略高信号,部分呈不规则结节样表现;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DWI上扩散受限;增强后病灶内大部未见强化,周边区域小结节状强化和包膜强化。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术后14个月行复发病灶切除。病理诊断为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脊柱原发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医师阅片,对肿瘤的发生部位、侵犯范围、肿瘤形态、钙化或骨化、强化表现及肿瘤性质分析评价。结果:颈椎1例,胸椎7例,骶椎3例。11例均呈溶骨性破坏,4例椎体破坏,5例椎体和附件破坏,2例肋椎关节破坏,11例肿瘤均有软组织肿块形成,8例有明显钙化,4例累及相邻两个椎体。结论: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与其它部位软骨肉瘤的CT和MRI表现相似,CT对于钙化的显示具有明显优势,对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MRI对于显示软组织肿块和椎管内侵犯具有明显优势,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CT和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颅底软骨肉瘤和18例脊索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结果 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好发部位相似,以斜坡中线区多见,少数位于前、后颅窝底;其CT和MRI有共性征象:均伴颅底膨胀性或溶骨性骨质破坏,T2WI以明显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多呈"花瓣样"或"蜂房样"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软骨肉瘤可见明显粗大钙化,密度较高且边缘锐利,4例DWI呈低信号;16例脊索瘤无明显钙化或见细小条状残留骨嵴,仅2例DWI呈低信号。结论 颅底软骨肉瘤与脊索瘤的CT和MRI征象有一定共性,肿瘤内钙化特点及DWI信号强度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3岁,右侧腰背部酸痛不适3月余。上腹部CT:右侧后腹膜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界限清晰,其内见多发囊状改变,边缘见点状钙化影,与右侧第11肋骨关系密切;增强后囊性部分未见明确强化,边缘轻度延迟强化;邻近肝脏、肾脏推压移位(图1)。诊断:右侧后腹膜占位,以神经来源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颅底沟通性软骨肉瘤的CT和MRI征象,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颅底沟通性软骨肉瘤的CT和MRI征象。10例行CT平扫,12例行MRI平扫,9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12例病变均位于鼻部及颅底。肿瘤主体位于中线区4例,左侧3例,右侧5例。CT表现:行CT平扫的10例CHS均见鼻及颅底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高低混杂密度影,边界不清,周围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轻度膨胀性改变5例,明显虫噬状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轻度模糊斑片状、地图样溶骨性骨质改变3例,肿瘤内明显粗条状、环形钙化5例。MRI表现:12例均见鼻及颅底混杂T_1、混杂T_2软组织肿块影,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边缘呈现波纹状小分叶外观。T_2WI上肿块局部见明显高信号影8例,8例肿瘤内部多发小叶状结构伴较明显的分隔,分隔周围见大量粗条状长T_1、短T_2信号5例,少量斑点状长T_1、短T_2信号3例。9例MR增强检查示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间隔明显强化,内部无强化。结论鼻颅底沟通性软骨肉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征象,总结其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相互对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软骨肉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脊柱软骨肉瘤患者共33例,其中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4±11.6)岁。颈胸椎、腰椎及骶椎分别为25例、5例和3例,分别占75.8%、15.2%和3%。病变位于脊柱、脊柱旁和椎管内的分别为22例、9例和2例,分别占66.7%、27.3%和6%。19例可见骨破坏,14例骨破坏不明显,分别占57.6%和42.4%。骨破坏位于椎体、附件、椎体和附件均累及的分别占15.1%、27.3%、42.4%。15例肿瘤呈外生性生长,占45.5%,29例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5例骨破坏程度与软组织肿块不成比例。24例肿瘤伴钙化,钙化形态多样,呈点状(9例,37.5%)、环状(2例,8%)或不规则形(13例,54.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普通型26例、间叶型5例、透明型1例、去分化型1例。结论:脊柱软骨肉瘤主要位于颈胸椎,腰骶椎少见;伴或不伴骨破坏;肿瘤以椎体和附件均累及多见,位于椎体及椎管内的少见,肿瘤可呈外生性生长,椎旁软组织肿块及钙化的多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资料,2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CT检查12例,MR检查1例。结果19例病灶位于长管骨,包括胫骨11例,股骨6例,肱骨2例,另1例位于肋骨;干骺端11例,骨干5例,骨端4例。按影像学表现分为两型:皮质型(或偏心型)14例,髓腔型(或中央型)6例。皮质型病灶位于骨皮质内或骨皮质下,X线平片、CT表现为皮质内或皮质下的单房状(10例)或多房状(4例)偏心性骨质破坏区,伴有轻度膨胀,灶内可见纤细的残留骨嵴,病灶周围有清楚的硬化边,以髓腔侧明显。髓腔型病灶位于骨髓腔,X线平片、CT表现为呈中心性扩张的类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有薄层硬化边,可伴有轻微膨胀,骨皮质变薄。1例皮质型病灶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在病理学上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相似,但影像学特征不同,明确的影像学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典型病例单凭X线平片即可诊断;CT较X线平片更清楚显示病灶在骨内的位置,灶内及周围骨结构的详细情况,对明确诊断起重要作用;MRI显示软组织及骨髓优于CT,能帮助对个别病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胰腺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在评价胰腺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MRI表现.男6例,女4例,年龄5~52岁,平均年龄(27.60±12.34)岁.CT检查7例,MRI检查5例,其中2例分别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胰腺损伤CT/MRI表现为胰腺肿大(CT 5例,MR 2例);胰腺断裂(CT 5例,MR 4例);主胰管断裂(CT 1例,MR 4例);胰腺内/胰周出血(CT 3例,MR 1例);胰腺裂伤(CT 2例,MR 1例);胰周改变 胰周被膜和肾周筋膜增厚以及胰周、肾旁间隙广泛积液(CT 6例,MR 5例);假性囊肿形成(CT 4例,MR 2例);合并腹部其他脏器损伤CT显示肝、肾损伤各1例,脾损伤2例,MR显示脾损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和MRI在胰腺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影像学诊断Currarino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urrarino综合征的影像表现及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各种伴发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9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患儿均行腹部平片及消化道造影(或瘘管造影),8例行MSCT扫描,5例行骶尾部MR扫描。结果 9例患儿中6例为肛门闭锁,其中4例伴直肠会阴瘘,3例为肛门直肠狭窄。骶尾骨畸形:6例患儿为一侧骶骨缺如,表现为“弯刀征”,2例表现为椎体融合,1例表现为骶尾骨短小,发育不良。骶前包块:5例为畸胎瘤,4例为骶前脊髓脊膜膨出伴脊髓栓系。结论 Currarino综合征临床少见,但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影像检查能对其明确诊断。对Currarino综合征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应注意骶尾骨发育情况及有无骶前包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