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4%,对照组为8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普通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各32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和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88%,疱疹消退时间(2.14±0.62)d、发热消退时间(1.51±0.32)d、食欲好转时间(2.22±0.37)d和治愈时间(4.02±1.13)d,同对照组75.00%、(4.89±0.72)d、(3.21±0.78)d、(4.48±0.97)d和(6.32 +0.25)d相比,P<0.05.结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上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31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联合组3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喜炎平,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联合组加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均静脉滴注给药;观察治疗后退热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热退及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但联合组和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但联合利巴韦林应用临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照组57例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手足口病小儿6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30例,单一应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30例,选择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因子IgA、Ig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更明显改善症状,且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观察患儿症状及体征变化。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4.29%,与对照组的77.14%比较显著更高(P0.05);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更短(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食欲好转时间和疾病治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临床上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对较高,对照组发生1例皮疹,经治疗后顺利痊愈。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时,应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能够极促进治疗效果显著增强,缩短各项症状消退的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好转、愈合时间及退热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显著缩短患儿退热及溃疡痊愈时间,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静滴利巴韦,观察两组疗效、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80例作为该次分析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电脑随机选取法进行分组,其中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有1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也较短,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用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经计算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可帮助患儿尽早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7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喜炎平0.2—0.4ml/Kg·d静脉滴注;治疗组38例在喜炎平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10—20mg/Kg·d静脉滴注,疗程4-6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手足口病可提高疗效,缩短患儿的皮疹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史涛 《中医药导报》2013,(10):42-44
目的:研究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补液及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加用喜炎平及双歧杆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3d后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6%,对照组为78.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治疗组在发热、呕吐及腹泻持续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相较单用利巴韦林,喜炎平配合双歧杆菌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腹泻具有更高效抗病毒效果,能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且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翠兰  梁爱清 《光明中医》2009,24(9):1700-170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4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8天治愈率95%,对照组为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喜炎平联合核黄素磷酸钠、利巴韦林治疗一般手足口病有很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陈春 《西部中医药》2014,(8):111-112
目的:观察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退热、口腔护理等基础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采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4.0%,治疗组为98.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梁小娟  王艳 《陕西中医》2014,(3):285-286
目的:观察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对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抗病毒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手足口病的疗效,缩短疗程,并且无明显副作用和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本院收治的238例上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对照组122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针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利巴韦林基础上联合喜炎平静滴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病情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3%)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感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和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87%和7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25±0.71)d和(5.06±1.21)d,观察组患儿的平均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3.06±0.77)d和(5.16±1.68)d,观察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应用炎琥宁静脉滴注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喷涂口腔疱疹局部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联合锡类散吹敷口腔疱疹局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87.2%,两组患儿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总病程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琥宁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疗程缩短,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期间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探究临床疗效。方法该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该院所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4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4例患儿实行均分,2组患儿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2例患儿。对于参照组患儿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补液等对症处理以及利巴韦林治疗,对于研究组患儿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补液等对症处理、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将2组患儿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儿而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期间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获得理想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应用干扰素a-1b 0.5-1ug/(kg·d)肌肉注射联合喜炎平5-10mg/k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单独采用喜炎平5-10mg/kg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28%,对照组有效率78.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3.8±2.2)d,对照组(4.3±2.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皮疹消退时间治疗组(2.4±1.2)d,对照组(4.6±1.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