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国富 《中医研究》2012,25(9):72-74
有毒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对毒性研究的深入,毒性中药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一些疑难顽症均离不开它;但又很难使用,稍不谨慎,就会有中毒的危险,甚至致残、致死.中药毒性分级情况各不相同,有毒中药的毒性分级迄今尚无统一标准,仍沿用传统的经验分级方法,将有毒中药分为极毒、大毒、有毒和小毒4级.因用药部位、品种的不同,其成分的含量及所含毒性、用量、产地采集、炮制不同也有差异.因此,医药工作者在应用有毒中药时,千万不能盲目地乱用药物,应对症用药,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
刘敏莉  李柏 《吉林中医药》2005,25(10):56-57
笔者就我国中药鉴别研究的发展进行总结,并对其常用的鉴别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沉香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光谱鉴别法与薄层色谱鉴别法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进行鉴别。结果:在200-300nm之间对吸收光度进行测量,正品的中药沉香其紫外光吸收图谱显示最大吸收峰值在(223±236)nm。结论:采用紫外光谱鉴别法与薄层色谱鉴别法对中药沉香的品种进行鉴别,效果良好,且操作步骤简单,应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络石藤常见混淆品紫外荧光的鉴别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馆(510000)谢洁行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王子薇刘艳骄*【关键词】络石藤牛蒡甙荧光鉴别法络石藤是一种祛风湿的常见中药。以带叶藤茎入药。性味:苦、微寒,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热痹,筋...  相似文献   

5.
1蒲黄1·1假劣情况蒲黄是近年来掺假造假最严重的中药品种之一,有3种掺假造假情况:一是非药用部分超标,二是故意掺假,三是造假。药典规定蒲黄的杂质检查不得过10%,90%以上的蒲黄杂质检查超过10%,绝大部分是故意掺假,主要是掺沙粉粉末。有的是完全造假,用沙粒粉末加黄色染料或者  相似文献   

6.
常见掺杂造假中药的简易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将药材市场常见的掺杂造假中药及简易鉴别方法进行收集归纳,旨在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杜绝掺杂造假现象,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中药沉香品种的鉴定方法。方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紫外光吸收图谱和薄层色谱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在200~300nm的范围内,正品的中药沉香紫外光吸收图谱最大吸收峰值可以达到(225±2)nm。结论:选择使用紫外光吸收图谱和薄层色谱的方法对中药沉香的品种进行鉴别简单可行,准确性高,值得业内人员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9种掺杂使假中药及易混淆中药的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全花 《河北中医》2009,31(2):298-298
中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用于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中药的真伪优劣关系到人们用药安全与疗效,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但由于历史沿革、地方习用、药材外形相近或相似出现部分品种混乱、同名异物、名实混淆、以伪充真的现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药工作的经验,对常见的几对易掺杂混淆品进行鉴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理化鉴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伟文 《中成药》1996,18(12):38-39
中药理化鉴别的研究进展广西梧州地区药品检验所(543001)饶伟文理化鉴别是中药的四大鉴别方法之一。随着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深入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提高,中药的理化鉴别,特别是仪器鉴别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了便于总结经验,了解研究进展,现就10多年来,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传统的中药材性状鉴别法进行传承和创新。方法:以传统的性状鉴别法为基础,采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对中药材样品进行拍照,运用智能手机或电脑对已拍的中药材图像进行放大2~10倍后观察和鉴别,或上传互联网进行咨询、交流、讨论、分析和鉴别。结果:运用中药成像鉴别法后,体积较小的中药材、鉴别特征比较微小的中药材,性状鉴别特征被清晰的放大2~10倍,分辨率大幅度提高,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鉴定中药,且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关的咨询、交流和讨论,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结论:中药成像鉴别法将传统的、经验的性状鉴定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的结合,把有着千年传承古老的性状鉴定法从眼观、手摸一瞬间提升到现代科技平台;是对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医药学与时俱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中药鉴别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来源鉴别、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遗传分子鉴别等。而日常工作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性状鉴别法,即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以及水、火等简单的方法来鉴别中药材的外观性状,通常称为经验鉴别法。  相似文献   

12.
潘登善 《陕西中医》1999,20(9):423-424
<正>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一名傅致胶,列为上品。陶弘景称之为盆覆胶,《千金·食治》名驴皮胶。晋唐时“岁常煮胶以贡天府”,习称贡胶。由于昔以山东东阿阿井水与牛、驴等皮熬制而成者著称,故传统有“阿胶”之名。 1 历代制胶原料辨析 熬制阿胶的原料,历代有所不同。 《本经》曰:阿胶,“煮牛皮作之”。《新修本草》云:“阿胶……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本草拾遗》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材种类繁多,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疗疾病主要使用药物,可有效促进疾病诊疗。 不同药物针对病症不同存在不同功效,许多药物由于其性状、名字相似,易造成混淆,中药调剂出现混淆差错,在影响患 者治疗效果及身体健康的同时,可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而对易混淆的中药饮片进行有效鉴别,可降低中药调剂混淆事件 发生率,进而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为其提供更为优质的药学服务,减少医患纠纷,因此,有效鉴别相似中药饮片具有重要 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连及散由苦参、青黛、黄连、冰片等 13味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燥湿 ,消炎止痛的功效 ,用于阴道炎、宫颈糜烂等。本文通过对苦参、青黛、黄连、冰片薄层鉴别方法的确立 ,达到控制本制剂质量的目的。1 实验材料1.1 药物与试剂 :连及散 (本院制剂室提供 ) ,氧化苦参碱、槐定碱、靛蓝、靛玉红、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仪器 :三用紫外线分析仪 (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生产 )。2 实验方法与结果2 .1 苦参 :取本品粉末约 5 g,加氯仿 2 5 m l,浓氨试液 0 .3ml,…  相似文献   

15.
16.
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光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9):812-812
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ur 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ur幼虫上的干燥子座和虫体 ,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区 ,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亦产。《本草从新》载 :“冬虫夏草 ,四川嘉定府所产者最佳 ,云南、贵州所出者次之。冬在土中 ,身活如老蚕 ,有毛能动 ,至夏则毛出土上 ,连身俱化为草 ,保肺益肾 ,止血化痰。”现代药理证实冬虫夏草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张支气管、抗肿瘤等作用 [1 ]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中药鉴别的方法及其依据,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以避免因混淆使用引发医疗事故.方法:简单分析目前中药鉴别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方法,并分析其鉴别方法.结果:七种中药鉴别的新技术,每种鉴别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依据以及相应的应用范围.结论:中药的鉴别依据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博采众长,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几种常见中药的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掺假是指在正品药材中掺入伪品、异物或非药用部位。目前中药材市场中掺假较为普遍 ,掺假品给中药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应严格加以鉴定。本文对部分常用中药的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进行简要介绍。茯苓掺假现象 :掺入淀粉块 (多在饮片中发现 )。鉴别方法 :1水煮 :茯苓不溶化 ,而淀粉块则溶化 ;2滴加碘液 :茯苓不变色 ,而淀粉块呈蓝色 ;3显微镜观察 :茯苓菌丝细长 ,无淀粉粒 ,而淀粉块有众多淀粉粒。山药掺假现象 :掺入与其特征相似的木薯的块根片。鉴别方法 :1观察横切面 :山药呈白色粉性 ,无裂隙 ;而木薯是乳白色 ,中心有放射状裂隙 ,散…  相似文献   

19.
陈翠美  屈岭 《光明中医》2010,25(8):1518-1519
<正>笔者长期从事中药饮片的鉴别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中药饮片的掺假掺伪现象,现把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的掺假、掺伪中药总结如下,供同行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彭康莉 《陕西中医》1998,19(10):467-468
<正> 一些中药材在水中的特殊变化是与其所含的某种化学成分的特性有关。现将部分药材水试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1 检查颜色 ①番红花 入水后药材中所含番红花甙溶于水,可见一缕金线下沉并渐扩散染水金黄色,不显红色,不应有沉淀,水面不应有油状物飘浮。 ②红花 水浸液呈金黄色,但花的红色不褪。由于红花中所含黄色的红花甙易溶于水,而红色的醌式红花甙难溶于水中而仍留在花中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