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单独治疗,治疗组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9.45±1.72)分低于对照组的(14.50±1.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症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及艾司西酞普兰舍并奥氮平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1、2、4、8周末分别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及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合用小剂量奥氮平组疗效显著好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合用组治疗各周HAMD评分下降比单用组更为显著。两组TESS评分元显著差异。结论:合用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可提高疗效,且起效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疗程为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疗效优于氟西汀(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疏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不同程度抑郁症效果。方法:选取重度抑郁患者30例,轻一中度抑郁患者30例,均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组,应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西药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疗程,用HAMD做为评估患者病情工具,比较不同程度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起效时间。结果:各组抑郁情况都均有明显改善,HAMD减分率显著(P〈0.01),组间比较得重度抑郁患者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比疏肝解郁胶囊好(P〈0.01);轻一中度抑郁患者疏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疗效相当(P〉O.05);艾司西酞普兰比疏肝解郁胶囊起效时间更快(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为5-HT选择性最强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其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及较快的起效时间,治疗重度抑郁症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疏肝解郁胶囊适合轻一中度抑郁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和文拉法辛组(对照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6.7%,对照组显效率60.0%(P〉0.05)。两组治疗1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1周末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其他时间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轻微,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且起效较文拉法辛快,依从性好,适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前、治疗后2、4、6、8周,分别观察2组患者HAMD及TESS评分。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物质生活及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P0.05)。治疗后2、4、6、8周,观察组患者HAMD及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物质生活及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95±5.81)分、(43.34±4.70)分、(32.93±3.64)分及(62.46±5.6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不仅疗效确切,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与氯米帕明的抗抑郁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氯米帕明组各50例,分别予相应治疗,疗程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艾司西酞普兰组从治疗第1周末HAMD评分开始显著下降,氯米帕明组从治疗第2周开始显著下降;治疗6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4%,显效率74%,氯米帕明组分别为82%和74%。不良反应艾司西酞普兰组少于氯米帕明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疗效与氯米帕明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5例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23)、观察组(n=22),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HAMA评分、CG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CGI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1周、2周、4周及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及CG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73.91%)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95.45%)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26.08%)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00%)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在提升患者临床效果的同时降低HAMA评分、CGI评分,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借鉴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实验组予乌灵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单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8周。结果:实验组治疗第1、4、8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第4、8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第1周末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较单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起效更快,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惠州市第 二人民医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 其中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给予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青少年睡眠习惯问卷(ASHQ)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ASHQ 评分、HAMD 评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ASHQ 评分、HAMD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幅,且观察组患者 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首发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以及认知 治疗之后,抑郁症程度显著减轻,睡眠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3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  王威 《河北中医》2010,32(11):1688-1690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TMS)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针刺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重复经颅TMS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70.2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复经颅TMS结合针刺治疗PSD,能更好的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畅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64例重症肺炎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COPD规范治疗并合用黛力新抗抑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肺畅方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肺畅方及对照组在HAMD、SDS评分中均有显著降低,治疗组HAMD及SDS评分分别为(11.64±5.10)和(44.52±6.67),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15.47±3.56)和(49.51±5.2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7%(26/29),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23/30),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畅方对于改善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有良好的疗效,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探讨胃美舒冲剂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90例,通过抽签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用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组在西药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胃美舒免煎冲剂,水冲服300ml,每日2次,每次150ml。饭前半小时口服,连服8周。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HAMD量表及SDS量表的得分。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1%vs 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抑郁HDMA及SDS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轻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的基础上加用胃美舒冲剂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抑郁相关评分,患者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67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血府逐瘀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组(观察组)35例,帕罗西汀组(对照组)32例,疗程8周。结果:①在治疗第8周末,观察组患者痊愈9例(25.71%),显著进步12例(34.28%),好转11例(31.42%),无变化3例(8.57%);对照组痊愈8例(25%),显著进步10例(31.2%),好转12例(37.5%),无效2例(6.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15, P〉0.05)。②治疗开始后的第2、4周末HAMD和HAMA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05,P〈0.001,P〈0.001),至第8周时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刺对脑梗塞患者NSE水平的影响及磁共振波谱分析代谢物的变化。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rTMS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针刺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相关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33%,rTMS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刺组优于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NIHSS、NSE、NAA、Lac、FMA和MBI方面均优于针刺组和rT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NIHSS、FMA和MBI方面均优于rT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E、NAA和Lac方面针刺组和rT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修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降低NSE水平,提高NAA释放,加速Lac清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每例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司西酞普兰,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文拉法辛,疗程为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改善表(CGI-I),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和患者总体印象改善量表(PGI)在治疗前及治疗2、4、8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司西酞普兰组(A)痊愈12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4例,无效18例;文拉法辛组(B)痊愈18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2例,无效8例。治疗6周后两组HAMD总分均有显著下降,其中A组下降4分,B组下降6分。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文拉法辛对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司西酞普兰更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药舒肝解郁饮对抑郁症患者失眠症状临床效果。方法:从2011年—2014年就诊于我科的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实施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另采用中药舒肝解郁饮治疗。对比两组HAMD、PSQI评分情况及失眠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占6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97%;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为(8.31±2.15)、PSQI评分为(8.32±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62±3.27)、(10.3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中药舒肝解郁饮治疗,可显著改善失眠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分别用来士普、来士普联合针灸、针灸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三组HAMD评分、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1周A、B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后第2、4、6周B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A、C组(P<0.05);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C组(P<0.05);B组显著不良反应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解郁合剂联合西药辨证分型治疗抑郁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氟西汀,20mg/d。治疗组80例解郁合剂(柴胡、知母、百合各15g,夏枯草、郁金、炒白芍各12g,牡丹皮、炒栀子各10g,甘草6g;肝郁气滞加香附6g,青皮4g;肝郁脾虚加党参15g;肝血郁滞加川芎、丹参及红花各10g;肝郁痰结加胆南星、瓜蒌各l0g;心脾两虚加白术、黄芪各15g;肝肾阴虚加山茱萸、生地黄各10g;脾肾阳虚加肉苁蓉15g),1剂/d,水煎100mL,一次顿服;氟西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抑郁情绪评价、躯体症状评价、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4例,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AMD、SDS、SCL-90评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解郁合剂联合氟西汀辨证分型治疗抑郁症,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效果。方法:68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合用组服用自拟醒郁汤联合并艾司西酞普兰,西药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观察,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中西药合用组HAMD评分减分率于与西药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西药合用组愈显率87.50%,西药组愈显率64.5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失眠等副反应发生率西药组显著高于中西药合并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