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初诊为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94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105例,同时收集健康人78例作为对照。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甲状腺功能、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结果甲亢合并2型糖尿病和单纯甲亢患者两组人群与对照组相比,除常规的肝肾功能检查的相关指标有异常之外,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清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合并T2DM在实验室检查上存具有一定特征,对甲亢患者不应忽略合并T2DM的鉴别诊断,以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90例,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无MS的T2DM患者(单纯T2DM组,40例)和合并MS的T2DM患者(T2DM合并MS组,50例)。以体检健康且血糖正常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3个组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并作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合并MS组腰围、臀围、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TG)、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T2DM组(P0.05),单纯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单纯T2DM组、T2DM合并MS组HOMA-IR和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依次升高(P=0.000),HDL-C水平依次降低(P=0.000),年龄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MS患者HOMA-IR与空腹血糖、TG及腰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9、0.315、0.332,P=0.000),与HDL-C呈负相关(r=-0.188,P=0.000);hs-CRP与空腹血糖、TG及腰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8、0.172、0.338,P0.05);HOMA-IR与hs-CRP呈正相关(r=0.353,P=0.019)。结论 T2DM合并MS患者的HOMA-IR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全身慢性炎症以及TG/HDL-C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52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T2DM合并甲亢患者16例继续胰岛素治疗,11例改用口服药物,1例停用所有药物;T2DM合并甲减患者14例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2例改用口服药物;T2DM合并亚甲炎患者1例继续胰岛素治疗,5例改用口服药物,2例停用所有降糖药物.认为T2DM、甲状腺疾病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关系密切,症状常叠加且相互影响,故两者合并应两病兼治,治疗中应注意血糖的控制及甲状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糖代谢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8例甲亢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分为131Ⅰ治疗组55例和抗甲状腺药物(ATD)对照组53例,比较两组甲亢的疗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甲亢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31),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结论 131I治疗甲亢合并糖代谢异常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来该院就诊经首次诊断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4例,单纯T2DM患者56例,体检健康者58例。检测各组IL-6、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C)、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研究其在不同人群间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和T2DM合并冠心病组空腹血糖、HbA1c、TC和LDL-C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T2DM组患者的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和hs-CRP可作为预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疾病进程的较为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机体胰岛素敏感度、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及门诊T2DM患者280例,其中合并MS156例(T2DM并MS组),未合并MS124例(T2DM非MS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比较其血清hs-CRP、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水平并进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以反映胰岛素敏感度和胰岛细胞功能。结果:T2DM并MS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HOMA-IR明显高于T2DM非MS组及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hs-CRP水平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hs-CRP水平与T2DM胰岛素抵抗及MS密切相关,对于T2DM及MS除控制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外,降低炎症反应应成为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1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T2DM未合并MA患者组(49例)和T2DM合并MA患者组(42例),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患者右侧颈总动脉弹性硬度系数比值(B/A值),并对两组B/A值及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合并MA患者组B/A值高于T2DM未合并MA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B/A值与血肌酐(CREA)、UAE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之间呈正相关(r=0.266,P<0.05;r=0.426,P<0.05;r=0.405,P<0.05);T2DM合并MA患者组餐后2h血糖(2hPG)、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CREA、UAER、HbA1c高于T2DM未合并MA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MA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快捷地检测出T2DM合并MA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的变化,从而指导临床医师给予患者积极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HMW-APN)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68例,分为健康人对照组80例及初诊T2DM患者88例;初诊T2DM患者再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单纯T2DM组45例和T2DM合并MS组43例。研究对象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检测血清HMW-APN、CRP、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T2DM合并MS组及T2DM组血清HMW-APN水平降低(P0.01),以T2DM合并MS组最低。T2DM合并MS组及T2DM组血清CRP升高(P0.01),以T2DM合并MS组最高。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MW-APN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臂比(WHR)、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Alc(Hb A1c)、三酰甘油(T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CRP呈负相关(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正相关(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C、2h PG及CRP是血清HMW-AP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MW-APN是T2DM发生MS的保护因素,BMI、FPG、SBP、TG是其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血清HMW-APN水平在初诊T2DM合并MS患者中降低,其与IR及CRP密切相关,在初诊T2DM合并MS的发生、发展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变化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T2DM患者65例(T2DM组),根据是否合并OSAHS分为T2DM未合并OSAHS组35例,T2DM合并OSAHS组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名.测定血清抵抗素浓度,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相关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及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浓度(9.06±0.85) μg/L比较,T2DM组(12.54±1.74) μ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7,P<0.01);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1),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1).(2)与T2DM未合并OSAHS组比较,T2DM合并OSAHS组血清抵抗素浓度[(13.84±1.31)μg/L与(11.43±1.21)μ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3,P<0.01).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抵抗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r =0.343、0.315、0.298,P均<0.05);与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及空腹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0.615、0.587、0.517、0.435、0.453,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36,P<0.01).结论 血清抵抗素可能与T2DM发生相关,而且血清抵抗素可能不是通过进一步引起肥胖来增加T2DM患者发生OSAHS的患病风险,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如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增加OSAHS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精神分裂症(SP)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成分及α、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SP合并T2DM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加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糖代谢、体脂成分、α、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P<0.05),观察组2hPG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上升(P<0.05),观察组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胰高血糖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体脂率(BF)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合并T2DM患者体脂率上升,胰岛α、β细胞功能降低,早期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干预,可改善患者体脂成分,优化胰岛α、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维生素D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依据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25(OH)D〉25μg/L)74例、维生素D不足组(25(0H)D15~25p.g/L)65例和维生素D缺乏组(25(OH)D〈15μg/L)46例。维生素D正常组给予常规规范化治疗控制血糖,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组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0.5μg/次,1次/d,VI服,连续应用8周。比较3组治疗前及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肌酐、血钙、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前,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体质量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均高于维生素D正常组(P〈0.05);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肌酐较治疗前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型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58例T2DM患者为病例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与之相匹配的59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量表评估两组对象的神经认知功能,并测定其空腹血糖(FBG)、血脂、肝肾功能.[结果]病例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评分、MoCA总分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患者体重指数(BMI)、FB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P0.05).[结论]中年T2DM患者认知水平降低,提示中年T2DM患者可能存在加速脑老化的因素,引起认知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将来本院门诊、住院的T2DM、高血压患者共171例分为血糖正常的高血压组(n=61)、T2DM组(n=48)、T2DM合并高血压组(n=62),另以健康体检正常者(n=62)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血脂等生化指标和 IMT,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糖正常高血压组与T2DM组的IMT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否合并T2DM,非高血压者的IMT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IMT和 FPG、HBA1c、UA、血浆三酰甘油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93,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是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 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空腹情况下,检测369例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含量,然后统计分析血压、病程和家族史对T2DM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1)T2DM 血脂水平以TG、HDL-C升高,HDL-C降低为主(P<0.05),且发生血脂异常的程度较T1DM重;(2)高血压Ⅱ~Ⅲ级可引起T2DM患者HDL-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病程的进展,T2DM 患者 TG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家族史对T2DM患者血脂无影响。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除受年龄、体质量指数影响外,还与血压、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血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1组)49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G2组)31例,另选3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G3组).检测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SUA、尿微量白蛋白(uA1b).结果 G1组、G2组间FPG、2hPG、T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PG、2hPG、TG、HDL-C、LDL-C、uA1b、S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G1组SUA水平明显高于G2组和G3组(P<0.01),G2组高于G3组(P<0.05).对CAS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先后入选的变量是SUA、HDL-C和uA1b.其中SUA的影响因子最为突出.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CAS时SUA水平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与CAS相关,SUA可能是男性T2DM及CAS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重庆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315例,服用氯吡格雷24 h后进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 )检测,△A>10%者为对照组(196例),△A≤10%者为观察组(119例)。观察两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糖、脂代谢及炎症指标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发病率、高脂血症发病率、体质量指数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临床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偏低(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明显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超敏C反应蛋白及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增高而HDL-C水平降低,提示患者氯吡格雷抵抗风险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福建沿海地区1型(T1DM)和2型糖尿病(T2DM)人群的血脂各项指标和腰臀比值的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对照组882名,T2DM组936例,T1DM组96例,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和腰臀比值(WHR)测定,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IR)指数,SPSS13.0软件统计.结果 (1)腰臀比值在T1DM组、T2DM组和对照组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测定值T1DM组明显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P〈0.05) 而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载脂蛋白B在T1DM组与T2DM组内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9,x2=3.412,P≤0.05)即T1DM组〈T2DM组〈对照组.在DM组内,T2DM组的CHOL和LDL-C测定值均明显低于T1DM组(F1=6.406,P1=0.007 F2=9.183,P2=0.005).结论 福建地区糖尿病人群血脂水平在T1DM组、T2DM组和对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但腰臀比糖尿病组内无差别,T1DM比T2DM明显提高了DM合并血脂代谢紊乱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96例2012年1月-6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双侧股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同时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肌酐(SCr)等,比较3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3组:下肢动脉正常组30例(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有粥样斑块形成组38例,动脉狭窄或闭塞组28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血肌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1b值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动脉狭窄闭塞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最显著。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下肢血管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mA1b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60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平均动脉压、血脂、血糖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空腹血浆瘦素,以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在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瘦素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较2型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但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中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血糖、胰岛素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P=0.020)、0.905(P=0.000)、-0.273(P=0.035);血浆瘦素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P=0.025)、0.257(P=0.047),与腰臀比、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均无相关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腰臀比、脂蛋白(a)、瘦素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主要参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与2型糖尿病是否并发冠心病无直接相关性,而瘦素抵抗则可能主要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与2型糖尿病本身的发生并无直接相关性,瘦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直接独立危险因素,而胰岛素抵抗可能需要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性别及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脂的特点。方法收集2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性别、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组后,比较各组血脂的差别,应用相关分析研究TSH与血脂的关系。结果 (1)女性TSH、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高于男性(P0.05)。(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血脂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P0.05)。(3)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TSH2.5 mU/L组相比,TSH为2.5~4.0 mU/L组男性HDL-C降低,女性TC升高(P0.01)。(4)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男女TSH均与TC、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对血脂异常应注意甲状腺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