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生知母与盐知母炮制工艺。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新芒果苷、芒果苷及异芒果苷进行分析;在单因素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考察润制时间、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对生知母质量的影响以及闷润时间、炒炙温度、炒炙时间对盐知母质量的影响,优选生知母和盐知母炮制工艺的技术参数。结果 优选生知母炮制工艺参数为:润制时间20 h,烘制温度70℃,烘制时间8 h;优选盐知母炮制工艺参数为:闷润时间50 min,炒炙温度100~110℃,炒炙时间8 min。结论 优选出的知母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知母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盐炙怀牛膝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对盐炙怀牛膝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盐炙怀牛膝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取厚度为5~10mm的怀牛膝饮片,加3%的盐量在100℃下烘制20min。结论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中药益智仁盐炙工艺的正交实验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选盐炙益智仁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挥发油、水浸出物和诺卡酮(nootkatone)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 最佳盐炙工艺为100 g饮片,用2 g食盐加40 ml水溶解后,与益智仁拌匀,闷润30 min,在250℃下炒炙8 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恒温干燥法蜜炙马兜铃降毒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马兜铃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恒温干燥法蜜炙马兜铃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加蜜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烘制温度和烘制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加蜜量35%,烘制温度110℃,烘制时间60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总黄酮、总多糖的质量分数以及水、醇浸出物为指标优化菟丝子盐炙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多糖的量,通过逐步非线性回归和等值线图优化炮制工艺。结果菟丝子最佳盐炙工艺为加盐量2%,闷润时间60 min,烘制温度170℃,烘制时间60 min。结论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表明菟丝子盐炙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选菟丝子盐炙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量,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对菟丝子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出最佳盐炙工艺为:盐浓度3%,闷润2 h,在130℃下炒炙3min.结论 优选出的菟丝子盐炙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正交法优选盐炙川牛膝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万寿  陈幸  李彬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05-1206
目的:优选川牛膝的盐炙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水溶性成分及杯苋甾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盐炙工艺为饮片加2%饮片量盐的盐水润透,150℃炒制15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盐砂仁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以食盐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盐炙砂仁的炮制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优选出的盐炙砂仁最佳炮制工艺为:食盐用量为2%;闷润时间为2 h;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15 min.结论:优选出的盐砂仁炮制工艺合理可行,为盐砂仁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优选盐炙续断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盐炙工艺对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影响,优选盐炙续断炮制工艺.方法:以HPLC测定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盐炙续断炮制工艺参数.结果:优选的盐炙续断炮制工艺为每500 g续断药材用10 g盐浸润45 min,150℃炒制8 min.结论:优选的盐炙续断炮制工艺可明显提高续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且工艺稳定、质量可控,为续断炮制规范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益智仁盐炙前后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比较益智仁盐炙前后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益智仁生品及盐炙品的指纹图谱,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益智仁生品及盐炙品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 益智仁生品及盐炙品HPLC指纹图谱分别确定了30和32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8个色谱峰,分别是X2峰(5-羟甲基糠醛)、1号峰(原儿茶酸)、2号峰(原儿茶醛)、4号峰(表儿茶素)、21号峰(白杨素)、22号峰(山奈素)、25号峰(杨芽黄素)和26号峰(圆柚酮)。PCA及OPLS-DA结果显示,益智仁生品和盐炙品各聚为一类。VIP分析共筛选出12个成分是益智仁盐炙前后的差异标志物,分别是X1、26(圆柚酮)、16、3、X2(5-羟甲基糠醛)、25(杨芽黄素)、15、12、8、10、17、20号峰。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盐炙前后益智仁质量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三七茎叶总皂苷的盐酸水解工艺,提高水解产物20(R)-原人参二醇[20(R)-protopanaxadiol,20(R)-PPD]的产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料液比、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对三七茎叶总皂苷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影响水解的主次因素依次是盐酸浓度〉料液比〉水解温度〉水解时间,优选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盐酸浓度17.1mol·L-1,水解时间90min,水解温度50℃。结论:采用优化后的水解条件能够提高PPD的转化率,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增免强力颗粒的最佳制粒工艺。方法:以喷雾制粒后颗粒的含水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选流化床喷雾制粒的最佳工艺。结果:流化床喷雾制粒的影响因素程度依次为:A(浸膏相对密度)〉B(进风温度)〉C(进风量)〉D(喷浆速度);最佳流化床喷雾制粒方案为:清浸膏相对密度1.25、进风温度80℃、进风量1 500 m3/h、喷浆速度40 mL/min。结论:确定了增免强力颗粒合理的制粒工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葫芦巴碱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在pH 7.4作用液、286nm激发波长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来研究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结果:当作用温度为37℃和47℃时,葫芦巴碱与人血清蛋白间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749.03L.mol-1和106.29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077和0.7625。结论:葫芦巴碱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发射有一定的猝灭作用,并且温度的升高不利于两者的结合;同时还证明葫芦巴碱与人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力主要是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脑温状态下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缺血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诱导目标脑温,测定轻度高温、常温、亚低温状态下各组缺血脑组织(GABA)含量。结果:(1)与常温假手术组比较,常温脑缺血对照组及常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2)与常温脑缺血对照组比较,常温银杏叶组及亚低温脑缺血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3)与常温银杏叶组比较,轻度高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降低(P〈0.01);亚低温脑缺血组及亚低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显著增高(P〈0.01-0.001)。(4)与亚低温脑缺血组比较,亚低温银杏叶组GAB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缺血时,不同脑温可能影响GBE对GAGA水平的调节。亚低温状态下,GBE上调GABA水平的作用显著增强,可能有利于"抑制性保护"机制的建立,从而增强GBE的神经保护作用。(2)亚低温和GBE联合干预,增强GABA水平的上调,可能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亚低温作用为主,两种干预因素共同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滇桂艾纳香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配比、滴制温度、滴距、滴速、冷却温度、冷凝剂种类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质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滴丸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基质为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1:1),药物与基质的配比1:2,滴制温度为80℃,滴速为2225滴/min,滴距为10cm,冷凝温度为1025滴/min,滴距为10cm,冷凝温度为1015℃,冷凝液为二甲基硅油。结论该工艺制得的滴丸丸重差异小、溶散时间短、外观质量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酸牛奶制石决明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酸牛奶用量、煎煮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条件,以炮制品中总Ca2+含量、水煎液Ca2+含量、人工胃液Ca2+溶出量为指标,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分别进行测定,对酸牛奶制石决明的炮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对测定结果分别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可知,在酸牛奶炮制石决明的工艺条件中,酸牛奶用量A、干燥时间D对结果会产生主要的影响,而煎煮时间B、干燥温度C对测定Ca2+含量的影响比较小。结论:确定酸牛奶炮制石决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决明与酸牛奶用量(g:g)为1:1,煮制6h,于180℃烘干1h,为酸牛奶制石决明炮制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白胡椒中胡椒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中药白胡椒中胡椒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电泳条件为石英毛细管柱(50μm×90cm,实际长度81.5cm),运行缓冲液为0.02mol/LNa2HPO4:0.02mol/LNaH2PO4=95:5(16℃时pH=8.6),分离电压为28kV,压力进样30mbar×8s,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343nm。结果:胡椒碱在0.05~0.30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2%,99.95%,100.20%;RSD分别为0.30%,0.69%,0.29%(n=3)。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测定白胡椒中胡椒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复方泽泻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结合评分法对影响滴丸成型因素进行了考察。从基质、冷却剂的温度、提取物与基质用量的配比以及药液温度等方面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考核。结果:优选制备工艺条件为:B3A1D1C1,即基质(PEG4000:PEG6000=3:1),药物与基质(1:4),料温为75℃,滴距5-8cm,滴速为45d/min,冷凝剂为液体石蜡,冷凝剂的温度为0-2℃。结论:采用优选制备工艺条件所得复方泽泻滴丸外观质量良好、丸形圆整、色泽均一,证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飞扬草中没食子酸的最佳工艺及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萃取率为评价指标,以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及料液比为考察因素,各选取3个水平,考察没食子酸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用HPLC法测定,选用Hypersil ODS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一0.5%磷酸(15:85),检测波长:273nm,流速:1.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没食子酸的最佳萃取工艺为微波功率350W,萃取时间300s,料液比1:50;没食子酸在0.56—3.36雌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1.04%。结论:用此方法测定飞扬草中没食子酸含量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样品处理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择肉苁蓉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松果菊苷、β-谷甾醇、总糖及干浸膏得率为指标,在药材粒度、药材量、滤过、浓缩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采用超声提取法(USE)、絮凝水提法(WFE)、醇提法(AE)3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4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顺序为:YWFE〉YAE〉YUSE。结论:肉苁蓉提取工艺以絮凝水提法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