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心血管循证医学已经证实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心脏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无左心室肥厚者的3—20倍。因此对于高血压引起的LVH及药物对其影响,正日益受到医学家们的重视。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高  相似文献   

2.
5高血压并发心脏损害5.1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最重要的并发症,在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中,有20%~30%可检查发现LVH。轻度高血压患者发生LVH比正常血压者增多2~3倍,而重度高血压患者可增多达10倍。LVH是心梗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并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因此高血压LVH是一个与心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LVH是血液动力学因素(容量和压力负荷)和神经体液因子(如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加压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后者  相似文献   

3.
喻晓东  邱佳  李杨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1):1524-1526,1529
目的:探析早期治疗贫血对改善或逆转非透析性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收治的非透析性CRI患者6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皮下注射治疗,补充铁剂及叶酸,对照组仅补充等剂量铁剂及叶酸,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查记录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判定LVH,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肾功能、血压、心率(HR)及上述各项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和Hct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均有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末期对照组HR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IVST、PWT和LVMI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治疗贫血有助于改善或逆转非透析性CRI患者LVH。  相似文献   

4.
左心室肥厚(LV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近一半的MHD患者死于LVH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已知导致MHD患者LVH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钙磷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及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等。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导致其发生重构。  相似文献   

5.
刘蓉 《医学综述》2014,(1):163-1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影响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11例,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测量血压,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和非LVH组。结果 LVH组收缩压、稳态模型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非LVH组(P<0.05)。LVMI与收缩压、HOMA-IR正相关(r=0.331和r=0.423,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胰岛素抵抗参与LVH的发生、发展,胰岛素抵抗程度与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观察68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左室肥厚与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24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和无左心室肥厚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LVH的发生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佰升 《中原医刊》2003,30(12):9-10
目的 :了解X线和心电图 (EKG)检测肺心病伴左心室肥大 (简称LVH )的影响因素。方法 :①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简称彩超 )检出的LVH为标准 ,分别比较X线和EKG对左心室扩大或伴肥厚组和单纯左心室肥厚组的检出率 ;②以肺心病伴LVH为实验组 ,高血压病伴LVH等为对照组 ,比较X线和EKG的检出率。③比较各LVH组中单纯左心室肥厚者的比例。结果 :①X线和EKG对左心室扩大或人伴肥厚的检出率高于单纯左心室肥厚组 (P <0 0 1;P<0 0 5 )。②X线和EKG对肺心病伴LVH的检出率与高血压伴LV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③肺心病伴单纯左心室肥厚的比例低于高血压病组 ( P <0 0 1)。结论 :除单纯左心室肥厚的比例外 ,影响X线和EKG检测肺心病伴LVH的还应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2 4h平均脉压 (PP)与左心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 对10 8例EH患者进行 2 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 ,并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 (LVH)分为两组 :非LVH组 4 0例、LVH组6 8例进行观察。结果 LVH组 2 4h平均收缩压 (SBP)、2 4h平均PP显著大于非LVH组 (P <0 .0 1)。结论 EH患者的 2 4hPP与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81例EH患者,根据超声心动仪检测结果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和非左心室肥厚(NLVH)组;检测其血中TGF-β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2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LVH组和NLVH组)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LVH组尤甚(P<0.01);LVMI与TGF-β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GF-β1参与了EH的发生,并在LVH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77例左心室肥厚(LVH)的高血压患者和77例非左心室肥厚(NLVH)的高血压患者的24h血压检测结果发现,LVH组夜间血压水平显著高于NLVH组。提示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是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形成的主要因素,应以选择谷峰比值较理想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以及进一步出现心力衰竭后窦性心律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9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左室肥厚和心力衰竭分为三组,分析三组之间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变化。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左室肥厚组TO增加(P〈0.05);合并心力衰竭组TO增加更显著、TS减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三组TO和TS比较,均P〈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减弱。窦性心律震荡可应用于高血压心脏损害相关人群猝死危险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监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其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186例老年心衰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4周测定血浆NT-proBNP(NT-proBNP1、NT-proBNP2、NT-proBNP3)水平,观察心衰患者心源性再住院及死亡等事件,评价NT-proBNP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判定的价值。结果 186例患者平均随访(261±23.6)d,心源性再发组及非再发组的NT-proBNP1及NT-proBNP3水平无明显差异。再发组NT-proBNP2水平显著高于非再发组(均P〈0.01),心源性死亡组NT-proBNP2水平也显著高于心衰再入院组(均P〈0.01),再发组NT-proBNP变化指数显著低于非再发组(P〈0.01)。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2、住院期间NT-proBNP变化指数、患者的年龄、既往心衰史、贫血、入院时NYHA分级、合并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是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再住院的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动态监测入院时及出院时NT-proBNP,计算NT-proBNP变化指数,有利于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63例,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及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依据LVMI分成LVH组和非LVH组。并分析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甲状旁腺素(PTH)等实验室指标。结果经过3年CAPD,LVH发生率从58.7%升高到79.4%,相关危险因素有高龄、血压增高、低白蛋白血症、贫血、钙磷代谢紊乱、透析不充分等。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着LVH,控制血压、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充分透析可以延缓LVH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衰、猝死有明显关系,对人类危害巨大。高血压的进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期是判断高血压进展速度和程度的重要环节。左心室肥厚(LVH)是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表现之一,目前被公认为是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记,早期强化药物治疗对于延缓LVH的进展、改善心脏功能、减少死亡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发生死亡的原因,探讨治疗对策。方法:选择本院死亡的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6例未死亡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基本资料和治疗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死亡原因。结果:观察组死亡主要原因有心脑血管疾病和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47.22%,肺部疾病占30.56%,其余均为脑血管意外造成。观察组年龄、体重增长速度、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等基本资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死亡的因素较多,以心血管疾病和感染为主,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松  易金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8):1082-1084,1091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I)、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的发生率,以及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学管理中心静脉导管,降低CRI、CRB的发病率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2月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尖端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培养。结果:300例中,发生CRI35例(11.7%),CRB5例(1.7%)。病原菌菌群分布:革兰阳性球菌19例(54.3%),革兰阴性杆菌12例(34.3%)。真菌占4例(11.4%)。前5位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白色念珠菌。CRI、CRB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病种类、穿刺置管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6d,感染率明显增加。结论:CRI、CRB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我院老年患者死亡原因及主要心血管疾病。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病区1976 年-2011 年死亡患者病例1 920例,对其进行致死原因分析。结果 1 920 例平均死亡年龄(81.48±7.64) 岁,<60 岁占0.95%,60-70 岁占4.94%,70-80 岁占30.67%,> 80 岁占63.44%。其中男性占95.94%,女性占4.06%。肿瘤(705 例)、心血管疾病(328 例)、呼吸系统疾病(307例) 为死亡原因前三位。冠心病(45%)、心源性猝死(33%)、心衰(12%) 为心因死亡的主要原发疾病。结论 我院老年病区死亡患者多为高龄老年人;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冠心病、心源性猝死、心衰为心血管主要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1~2007—12在该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和血液透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中,死亡56例,占45.9%,其中因心血管病死亡31例(55.38%),严重感染9例(16.07%),脑血管病7例(12.50%),全身衰竭6例(10.71%),消化道出血3例(5.36%)。其他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等也是与血液透析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和严重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透析,积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直接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日益增多,远期预后形势严峻,加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监测对延缓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发生DC危险评价体系中、高危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离院前1周行24 h长程动态心电图记录、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N)分级测评,并采集血样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别绘制DC和NYHN分级预测预后不良事件(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和心源性死亡)的ROC曲线,建立DC危险评价体系,分为DC危险评价体系低危组(53例)、DC危险评价体系中危组(39例)、DC危险评价体系高危组(30例)。同时依据NYHN分级将患者分为NYHN低危组(38例)、NYHN中危组(44例)、NYHN高危组(40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生DC危险评价体系中、高危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心力衰竭患者中预后良好62例,预后不良60例。心力衰竭预后不良率为49.2%。DC、NYHN分级预测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及心源性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与0.690、0.936与0.611。依据DC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及心源性死亡的临界值构建DC危险评价体系。DC危险评价体系、NYHN中、高危组患者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DC危险评价体系、NYHN低危组(P<0.05)。DC危险评价体系低、中危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DC危险评价体系高危组(P<0.05)。不同NYHN危险程度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史、NYHN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贫血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DC危险评价体系中、高危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DC危险评价体系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不良事件及心源性死亡的预测效能优于NYHN分级。糖尿病病史、NYHN分级、LVEF<45%、贫血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DC危险评价体系中、高危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