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共26例,应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共26例,单纯应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临床可以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肠内结合场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干预应用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肠内营养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肠内营养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结合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方面的疗效。方法 纳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同的肠内营养方式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4天时,测量上臂肌围,并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统计患者住院天数和总费用等情况,从而对两种肠内营养方式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AMC、AMS水平降低(P<0.05,P<0.01),ALB、Hb水平升高(P<0.05,P<0.01),治疗前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住院天数以及总费用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为15.38%,对照组为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能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治疗费用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其安全性高于常规肠内营养疗法。  相似文献   

5.
朱海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09-9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008年12月收治的4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随机对21例在治疗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对腹胀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腹胀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补充患者能量需求,减少并发症,有效提高重症胰腺炎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钟永锋  范利好 《广东医学》2012,33(5):654-656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鼻饲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后12 h内进行胃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第71、4天的营养指标,术后14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安全、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1月~2007年6月应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共46例.结果 46例均成功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术后并发症轻微,8例局部有少量活动性出血,14例局部有分泌物及红肿,7例发生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管阻塞.46例中31例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术后各相关性指标明显改善,术后3周各指标已基本正常,15例术前无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各相关性指标维持术前水平.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技术创伤小、安全、经济,肠内营养方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经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3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别应用两种治疗方法,常规组16例,肠内营养组22例,观察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的并发症低于常规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肠内营养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B组27例,采用肠外营养(TPN).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对肠内营养的疗效优于B组,P<0.05,并发症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B组,P<0.05,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应实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加上个性化护理可取的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ICU危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营养支持的方法 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和鼻胃管插管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分别比较置管前后肠内营养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管后1个月的Hb、ALB及TRF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炎、鼻窦炎的发生率、死亡率、ICU住院时间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状态,且安全性好,预后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