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巨大淋巴结增生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女性,33岁,因头昏、乏力和心慌4年于1986年6月13日入院.查体:腹部未发现异常包块,血Hb 48/L,RBC 1.66×1012/L,Ret 0.6%,WBC 6.0×109/L,N 76%,L 24%,白/球倒置.B超显示:胰头右下方,腔静脉前方可见一5.5 cm×4.5 cm的实质性肿块,呈椭圆形,包膜完整较厚,提示腹膜后包块.术中探查发现:腹膜后方有一7 cm×4.5 cm大小的实性肿块,质中等硬,有包膜,界限尚清,肝脏及脾脏均增大,肿块周围未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亦无增大.病理检查:不规则灰白色结节状肿物一块,大小5.8 cm×4.7 cm×4 cm,部分有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可见细颗粒状.镜下见肿块为淋巴结组织,见较多的滤泡结构,有活跃的生发中心,淋巴窦扩张,有大量成熟的浆细胞及一些组织细胞及系列化淋巴细胞.病理诊断: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浆细胞型).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45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C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45例中,26例为局灶型,19例为多中心型;局灶型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多中心型临床复杂,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26例局灶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仅2例术后复发;19例多中心型患者中,16例行联合化学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4例病情有不同程度好转。结果说明,CD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靠CT及病理检查;局灶型可经手术切除治愈,多中心型应用联合化学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的诊断与治疗张逊,陈东鸿,姚计方,王晓玲,吴国祥附属四院胸外科(050011)附属四院病理科关键词纵隔肿瘤;病理学;外科手术;巨大淋巴结增生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临床少见。我院胸外科1965年1月~1992年6月,手术治疗各类纵隔肿瘤3...  相似文献   

5.
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较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病变,以纵隔和颈部淋巴结最常见,国外报告较多,近年国内亦陆续报道,现将我室所遇2例报告如下:例1 女,29岁。胸闷、胸痛8~9年,加重半年。胸片:纵隔肿瘤。手术所见:肿块位于肺门处,约6×5×5cm,与心包、肺、前静脉等粘连,分离切除。  相似文献   

6.
王磊  杨晓丽  王永治 《陕西医学杂志》2000,29(12):F003-F003
例1男,18岁。右腮腺区无痛性肿块6年,逐年增大。入院查体:右腮腺区有一巨大肿块,约6. 0cm × 6. 0cm × 5. 5cm圆型、无痛、皮软、表面光滑无结节感、界清,可活动。腮腺造影诊断为腺体内良性肿瘤。行保留面神经、肿物及腺体浅叶切除。诊断:右腮腺内血管滤泡淋巴组织增生。 例2女,54岁。右颌下区肿块5年,缓慢增长,经抗炎治疗无效。入院查体;右颌下区有一约5. 5cm × 5.0cm × 5. 0cm肿块,圆形,稍不适,中等硬度,界清,活动可,行肿物及颌下腺切除。诊断:右颌下淋巴结滤泡瘤样增生,结缔…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女 ,5 0岁 .体检时发现右肺门附近有一肿物 2wk于 2 0 0 2 0 5 2 7入院 .查体 :右肺中上野呼吸音略减弱 .X线片 :胸廓对称 ,纵隔气管居中 ,右肺门可见边缘清楚团状影 ,右侧位示右肺门旁可见 4 .0cm× 4 .0cm高密度块状影 ,轻度脐凹征 ,并见条状肺不张影 ,提示 :右肺占位病变 .双肺CT平扫 :肺窗 :双侧胸廓对称 ,双肺野清晰 ,未见异常密度影分布 ,可见右肺中间段支气管水平肺门增大 ,所对应之局部支气管影未见明显狭窄征象 ,余未见异常改变 .纵隔窗 :可见肺窗显示右肺门增大影 ,略呈分叶状 ,大小约 2 .3cm× 2 .3cm ,纵隔内…  相似文献   

8.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淋巴组织肿物,病因不明.病变多见于纵隔及肺门处,偶尔可发生于腹膜后.笔者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Angiofol licularLymphonodeHyperplasia ,AFH )又称Castleman病 ,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分为孤立性AFH和多中心性AFH ,组织病理学分为玻璃样血管型 (hyaline -vasculartype ,HV)、浆细胞型 (plasmacelltype ,PC)和混合型 (mixedtype ,Mix)。我院1975~ 2 0 0 1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共 6例 ,按Frizzera描述的特点〔1〕进行病理分型 ,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相似文献   

10.
腹部巨大淋巴结增生较少见,现报告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1岁,腹痛、腹胀、右下腹包块3月.包块4 cm×4 cm大小,质硬.  相似文献   

11.
Shi BB  Li HZ  Rong S  Zhao YJ  Fan 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174-175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外科相关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7-2004年20例Castleman病外科相关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9岁。肿瘤最小约2cm×3cm,最大约10cm×9cm。肿瘤分布:纵隔肿瘤6例,腹膜后2例,腹腔内2例,肾上腺区域1例,腋下、颈部、耳后等肿瘤6例,多中心肿瘤3例。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行手术切除肿瘤或行淋巴结活检。病理均提示为Castleman病,肿瘤类型多为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滤泡型和透明血管型。大多数肿瘤为良性病变。其中3例为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结论Castleman病临床上少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肿块可发生在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以纵隔、颈部、腋为好发部位,腹膜后肾上腺区域罕见。因此,在临床发现原因不明的肿块时,还要考虑其他少见的肿瘤。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腹膜后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和我院病例对本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了讨论,并重点探讨了本病的诊断。超声引导上穿刺活检可能是本病早期诊断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组织学发生、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报告1例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并复习有关献。结果 ①浆细胞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可能由病毒刺激机体产生。②本病应与浆细胞瘤及Hodgkin’s病鉴别。③临床呈多中心性发生,大量成熟的浆细胞弥漫增生为其典型病理特征。结论 本病无论临床和病理,其表现和淋巴瘤十分相似,必须加以鉴别,治疗可选择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In this stud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216 cases of reactive hyperplasia (RH) in lymph nodes. For certain cases of the series, E-rosette formation test in cell suspension from lymph tissue, nonspecific acid esterase and double peroxidase-antiperoxidase marking (D PAP) on lymph tissue sections were also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major architecture of lymph nodes and cytological features of hyperplastic cells as well as the modern immune function concept, RH was divided into six types, each of which was subdivided into several subtypes, providing respective histomorphological evidences for recogn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H.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下胸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下胸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255例,其中经左胸入路手术81例,经腹手术174例,所有患者均行胃周淋巴结及下胸部淋巴结清扫。选取年龄、性别、Siewert分型、Borrmman分型、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食管侵犯长度、肿瘤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临床特征因素,分析其与下胸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2例(79.2%)患者存在胃周淋巴结转移,其中19例(7.5%)同时伴随下胸部淋巴结转移。与非下胸部淋巴转移组(n=236)相比,下胸部淋巴结转移组(n=19)具有食管侵犯长度更长、TNM分期更晚的特点(P<0.05),同时两组在Siewert分型方面也有统计学意义。下胸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侵犯长度及肿瘤TNM分期对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OR分别为:30.1、17.3。结论:AEG的下胸部淋巴结转移率低,其转移与否同肿瘤的Siewert分型、食管侵犯长度、肿瘤的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前哨淋巴结(SLN)活检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特征,探讨其腋窝非S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鞍山市中心医院就诊的SLN活检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16例,单因素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非腋窝清扫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20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腋窝清扫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2007-2011年诊断为T1~2M0N0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治疗的4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非腋窝淋巴结清扫保乳术组(实验组,n=20)和腋窝淋巴结清扫保乳术组(对照组,n=22)。结果手术后6个月随访,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美容效果显著提高。结论对于未转移的早期乳腺癌实施非腋窝清扫的保乳综合治疗创伤小、疗效确切、形体改变少、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临床开展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黄色肉芽肿性膀胱炎(XC)的误诊及漏诊率,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考虑脐尿管癌合并尿路感染可能。抗感染治疗后行手术切除病变,最终诊断:XC 。结果 XC 临床症状不典型,本例合并盆腔淋巴结增生,与脐尿管癌相似,膀胱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术后随访患者1年,无尿频、尿痛及下腹部不适。结论XC 临床病例罕见,诊断困难,不易与其他膀胱、脐尿管肿瘤相鉴别,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诊治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隐匿性巩膜破裂伤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视力无光感6例,光感8例,眼前手动10例,30cm指数6例,0.1~0.3者4例,0.8者1例。破裂部位以颞上象限、鼻上象限居多。1例经探查后未发现任何伤口。结论: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诊断无绝对依据,对疑似病例应及时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1-2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生发中心增生(GH)和窦组织细胞增生(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104例T1-2期乳腺导管癌患者,HE染色法检测腋窝淋巴结GH和SH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分化、癌周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分析GH、SH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GH和SH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32例(31%)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GH和SH均阳性者、GH和SH仅1个阳性者以及GH和SH均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1%、73%和81%.GH和SH均阳性者与GH和SH均阴性者以及GH和SH仅1个阳性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41).SH表现与p53表达相关(P=0.037),GH表现与SH表现相关(P=0.000).结论 T1-2期乳腺癌SH的发生与乳腺癌组织p53表达相关,而GH的发生与SH的发生相关.SH和GH同时发生可抑制乳腺癌淋巴结的转移,提示预后较好;而SH或(和)GH阴性提示较高的术后复发可能,需加强术后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