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市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HPV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和病理活检检测的女性816例,根据病理学诊断将受试者分为宫颈癌组(n=48)、癌前病变组(n=213)、宫颈炎症组(n=421)、正常宫颈组(n=134),分析各组HPV感染的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 816例受检女性共有337例HPV阳性,479例HPV阴性,阳性率为41.30%;共检测出506个HPV基因型,其中高危型HPV 245例,占48.42%,低危型HPV 261例,占51.58%,高危型常见基因型主要为HPV16,占13.44%;正常宫颈组、宫颈炎症组、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HPV阳性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高危型HPV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组、宫颈炎症组,且宫颈癌组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广州市女性高危型HPV感染常见基因型为HPV16、52、58、53、18、33、31,HPV感染、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呈正相关。临床上应根据HPV基因分型特点开展防治工作,减少广州市女性宫颈癌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赵晓东 《智慧健康》2023,(36):18-21+25
目的 分析宫颈HPV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筛选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宫颈HPV检测的758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均疑似宫颈癌前病变),分析HPV阳性率和分布特点。与病理结果相比,统计HPV检测的诊断效能。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低级别病变、高级别病变与宫颈癌患者,对比不同高危型HPV的感染特点。结果 758例女性中,HPV检测的阳性率为62.53%,高危型340例,低危型134例。以病理诊断为标准,HPV检测的准确率为85.09%,敏感度为81.28%,特异度为97.24%,漏诊率为18.72%,误诊率为2.76%。对比不同亚型的低级别/高级别/宫颈癌分布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数高危型HPV属于宫颈癌前病变阶段。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与高危型HPV相关,可通过HPV检测筛查癌前病变,进而预防宫颈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高危型(HR)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纠正宫颈病变微生态失衡、防治宫颈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且完成HR-HPV检查、宫颈活检的86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分为低级别组(n=26)、高级别组(n=35)、宫颈癌组(n=25);按1∶2比例选择同期就诊但宫颈细胞学、HR-HPV均阴性的4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完成阴道微生态平衡及阴道菌群检测,分析不同级别宫颈病变阴道微生态、HR-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病变HR-HPV感染率为91.86%;HPV感染位列前三亚型为HPV 16、HPV 52、HPV 18,随宫颈病变程度的上升,HPV 16感染率上升(P0.05),HPV 52感染率降低(P0.05);低级别组、高级别组、宫颈癌组菌群密集度异常、菌群多样性异常及其他优势菌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随宫颈病变程度的上升,菌群密集度异常率、多样性异常率及其他优势菌所占比例增加(P0.05);低级别组、高级别组、宫颈癌组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活性、过氧化氢、酸碱值及脯氨酸氨基肽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宫颈病变程度的上升,以上各阳性率上升(P0.05);低级别组、高级别组、宫颈癌组细菌性阴道炎(BV)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病变等级与BV发病率呈正相关(r=0.476,P0.05)。结论宫颈病变进展与HR-HPV感染、阴道微生态失衡及BV发生密切相关,阴道微生态紊乱、HR-HPV感染两者可能协同参与宫颈病变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筛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1 025例患者的TCT及HPV检查结果,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比较分析TCT检查、HPV检测及两者联合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组织病理学诊断正常或炎症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7,P=0.000 0);TCT检查结果级别越高,筛查假阴性率越低,各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P=0.011 7)。随着TCT检查结果级别的升高,组织病理学级别升高(χ~2_(趋势)=691.22,P=0.000 0);TCT联合HPV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TCT检查及HPV检测。结论TCT联合HPV筛查能降低宫颈癌筛查的漏诊率,是最为理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学非典型鳞状细胞(ASC:ASCUSASC-H)人群宫颈脱落细胞的PAX1与ZNF582基因甲基化水平,为ASC患者分层管理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并为ASC患者建立新的分流与诊治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行宫颈癌筛查、结果为ASC(ASCUSASC-H)并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的患者265例,详细记录病理活检结果以及病史资料.采用重亚硫酸氢盐转化和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QMSP)测定ASC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PAX1和ZNF582基因甲基化的水平,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以病理结果作为病人分层的金标准,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探索PAX1、ZNF582甲基化检测CINⅡ+、CINⅢ+的检测效能。结果在ASCUS人群中,PAX1是检测CINⅡ+最好的生物标志物,PAX1甲基化和HPV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3.0%和90.6%,特异性分别为87.3%和64.7%;ZNF582是检测CINⅢ+最好的生物标志物,甲基化ZNF582和HPV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1.3%和100.0%,特异性分别为95.0%和56.7%。在ASC-H人群中,ZNF582是检测CINⅡ+和CINⅢ+最好的生物标志物;PAX1是检测CINⅡ+最好的生物标志物,ZNF582是检测CINⅢ+最好的生物标志物。结论 PAX1或ZNF582甲基化检测与HR-HPV检测相比,更能准确地识别出ASCUS或ASC-H患者中的宫颈高级别病变及以上的病变,有望代替HPV DNA检测成为分流ASCU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以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宫颈分泌物HPV-DNA高危型检查并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确诊的456例(包括HPV-DNA阳性183例,阴性273例)患者,根据患者年龄、HPV-DNA高危型检查结果及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3例HPV-DNA高危型阳性患者中有73例为宫颈癌前病变,而273例HPV-DNA高危型阴性患者中只有29例为宫颈癌前病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阳性组中20~29岁年龄组HPV感染所占比例最高(55.19%),>40岁组HPV感染比例最低(18.03%),HPV阳性患者不同年龄段的CIN级别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阴性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CIN级别逐渐加重(P<0.05)。结论:HPV-DNA高危型阳性组发生宫颈癌前病变较阴性组发生癌前病变明显增多,HPV阳性患者宫颈病变的级别与年龄无相关性,HPV阴性患者的CIN级别随年龄增长而升高,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阴道镜联合HPV-DNA测定诊断351例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SP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72例宫颈细胞学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1例均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检,对照组221例仅做传统肉眼宫颈四点活检,对高级别的CIN及宫颈癌患者以手术后标本病检结果为最后诊断标准,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宫颈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52.14%,HPV阳性率41.31%,手术标本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为100.00%,宫颈活检漏诊率为0%。对照组宫颈活检诊断阳性率为34.39%,HPV阳性率12.67%,手术标本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为71.43%,宫颈活检漏诊率9.95%。二者在宫颈活检阳性率、HPV阳性率、诊断符合率、宫颈活检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PI中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特别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诊断中阳性预测值较理想、敏感性较好、漏诊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 mRNA阳性表达对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科接诊的宫颈疾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芯片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PV DNA检测,并使用DNA杂交捕获技术进行高危型HPV mRNA检测。以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HPV DNA与高危型HPV E6/E7mRNA检测对宫颈病变程度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宫颈病变患者的HPV DNA阳性检出率(68.6%)与高危型HPV E6/E7mRNA的阳性检出率(61.4%)无统计学差异(P0.05)。CINⅠ、Ⅱ、Ⅲ患者的高危型HPV E6/E7mRNA阳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P0.05)。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患者中,HPV DNA阳性率高于高危型HPV E6/E7mRNA阳性率(P0.05),在CINⅡ、CINⅢ患者中,高危型HPV E6/E7mRNA阳性率与HPV DNA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HPV DNA与HPV mRNA检测的一致性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PV mRNA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PV DNA(P0.05)。结论:高危型HPV mRNA检测对高级别宫颈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其对高、低级别宫颈病变的鉴别较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门诊实施宫颈癌筛查患者460例,根据最终病理诊断结果分为对照组(良性病变或健康组)、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分别为220、150、90例。比较三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及具体分型。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8.18%、54.67%、92.22%,且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60例患者中183例感染高危型HPV,其中HPV16型检出率(67.21%)最高,与HPV18、HPV33、HPV52、HPV58及其他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尤其是16型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具有普遍性,但绝大部分感染是暂时性的,可被机体清除掉,只有极少数人持续性或反复性HPV感染导致细胞向恶性转化,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风险大大增加。本研究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检测在宫颈异常细胞学中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收集2017-12-01-2018-12-31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BS细胞分类诊断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hybrid caprureⅡ,HC-Ⅱ)HPV-DNA的结果,筛选出细胞学异常者2 734例,其中HPV阳性1 934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1 676例。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CINⅠ)及以上病变列为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病变,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对HC-ⅡHPV DNA检测结果分析,评价该筛检方法在宫颈细胞学异常中的临床诊疗价值。结果细胞学异常病例2 734例中,包括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1 006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1 094例、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15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436例、鳞状细胞癌/腺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adenocarcinoma,SCC/AC)19例和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23例,其中HPV阳性1 934例,HPV检出率依次为51.8%、82.3%、69.9%、86.5%、94.7%和39.1%,HPV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32,P0.001。HPV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升高,且HPV阳性组的病理诊断阳性率高达51.8%。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例1 676例,病理诊断为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894例、LSIL 269例、HSIL 447例、SCC/AC66例,HPV阳性率依次为72.5%、88.5%、88.8%和92.4%,HPV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02,P0.001,HPV阳性率也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升高,且病理诊断阳性组的HPV阳性率高(89.0%)。以组织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HC-ⅡHPV-DNA诊断效能,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诊断为ASCUS、LSIL、ASC-H、HSIL组的HC-ⅡHPV-DNA检测结果中,HPV阳性的病理阳性率与HPV阴性的病理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CT诊断为ASCUS、ASC-H、LSIL、HSIL、SCC/AC组HC-ⅡHPV-DNA检测灵敏度依次为:78.3%、87.5%、93.4%、87.5%、90.7%和94.7%;TCT诊断为ASCUS、ASC-H、LSIL和HSIL组的约登指数依次为0.168、0.109、0.282和0.182;Kappa值依次为0.14、0.08、0.29和0.21。结论宫颈细胞学联合HC-Ⅱ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虽有一定的灵敏度,但特异度较差,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早期筛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240例宫颈病理变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危型HPV检查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早期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并分析。结果在240例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例数20例,阳性率8.33%,其中HPV16型占50.00%,HPV18型占30.00%,HPV58型占10.00%,HPV33型占5.00%,HPV31型占5.00%;TBS诊断报告显示,异常涂片19例占7.92%;不典型鳞状细胞(ASC)占4.17%,鳞状细胞癌(SCC)占0.83%,鳞状细胞癌(LISL)占1.2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0.83%,不典型腺细胞(AGC)占0.83%,ASC、AGC与LSIL细胞学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与HPV18检测阳性数与宫颈组织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HPV16与HPV18在炎症轻度宫颈癌前病变(CNⅠ)、中度宫颈癌前病变(CNⅡ)、高度宫颈癌前病变(CNⅢ)与癌中阳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查能提高宫颈癌前筛查的准确率,高危型HPV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应用于早期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率,且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R-HPV)DNA,探讨其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0例CIN 1级、100例CIN 2级、100例CIN 3级样本中P16、Ki-67的表达,采用HC-2法检测HPV DNA。结果 P16、Ki-67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质、胞核,HPV DNA≥1.0 pg/ml为阳性;其中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率为57%、87%、62%,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率为90.5%、98%、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阳性率为7%、31.5%、10%,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中P16、Ki-67的高表达,再结合HR-HPV DNA,可以作为辅助诊断CIN的指标,并能有效区分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相似文献   

13.
杜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4):611-612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中检测高危型HPV病毒负荷的意义。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就诊的268例患者根据阴道镜下子宫颈病理结果分为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采用美国Digene公司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信号放大检测试验,检测所有患者的HPV病毒含量,比较各组HR-HPV DNA阳性率及其在中度、低度、高度的分布比例,分析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病毒量的关系。结果:正常组、CIN-I组、CIN-II组、CIN-III组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32.16%、53.19%、78.57%、87.5%;正常组在低度的分布比例显著低于CIN各组,而CIN各组在中高度的分布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负荷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较高的筛查和诊治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台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486例30岁以上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因出现宫颈不适及症状就诊,按照2013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关于《异常宫颈癌筛查结果和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建议的程序对486例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细胞学、组织学、多点活检等检测结果诊断,按照确诊结果将患者分为宫颈炎组(215例)、宫颈癌前病变组(158例)、宫颈癌组(113例),所有患者均行HPV检测并按照ACOG规则进行治疗和随访。比较3组患者就诊时HPV检出阳性情况、高危型HPV检出情况,完成治疗疗程后HPV检出阳性情况、高危HPV检出情况并比较。结果 3组患者入组前年龄、产次、性生活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带血率明显高于宫颈炎和宫颈癌前病变组患者,宫颈炎组患者小腹胀痛率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3组患者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型HPV阳性率比较,宫颈癌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炎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型HPV的构成比较,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完成治疗周期后,HPV阳性率和高危的HPV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宫颈炎组和宫颈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率明显低于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的HPV检出率和高危HPV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30岁以上女性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预后中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近期内收治的716例妇科宫颈疾病患者采用杂交捕获法进行HPV检测。结果 716例妇科宫颈疾病患者中,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Ⅰ级、宫颈癌前病变Ⅱ~Ⅲ级和宫颈癌患者HPV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4.82%、59.77%、88.48%、100%;HPV检出含量(pg/ml)分别为(34.12±11.85)、(154.78±44.63)、(394.22±64.37)、(678.82±122.02)。不同类型病例的HPV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732,P<0.01);不同病例类型与HPV检出阳性率存在线性变化趋势(χ2=156.253,P<0.01);HPV阳性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呈正相关,HPV含量的高低与宫颈癌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HPV感染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244例患者,将其按宫颈细胞等改变分为癌前病变组189例及宫颈癌组5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7名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采用宫颈刮片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进行遴选筛查,采用达安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16种高危型HPV及3种低危型HPV,对各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 HPV阳性率癌前病变组为60.32%、宫颈癌组为85.45%、对照组为15.46%,3组受试者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6例HPV感染患者中,检测为高危型HPV16型的患者有82例,占46.59%。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中占比较大,与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并以HPV16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杨洁  钟燕波  崔敏 《中国妇幼保健》2023,(12):2150-2153
目的检测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及病毒载量情况,分析患者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276例宫颈炎阴道镜组织活检及各种原因子宫切除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确诊后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43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宫颈癌前病变组)119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114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HPV-DNA含量。用DML2000系统检测信号,并计算相对光单位(RLU)与标准阳性对照(PC)比值,检测病毒载量,分为0~9.9、10.0~99.9、100.0-999.9和>1000。分析HPV分型(高危型、次高危型、低危型)以及HPV病毒载量与患者之间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率达100%,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HPV阳性率达86.55%,对照组HPV阳性率达34.21%。与宫颈癌组相比,宫颈癌前病变组、对照组HPV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对照组HPV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宫颈癌组、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对照组HPV分型高危型HPV比例降低,低危型HPV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组相比,宫颈癌前病变组、对照组病毒载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对照组病毒载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组相比,宫颈癌前病变组病毒载量0~9.9、10.0~99.9比例升高、病毒载量100.0~999.9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组相比,对照组病毒载量0~9.9比例升高、病毒载量100.0~999.9、>1000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对照组病毒载量0~9.9比例升高、病毒载量10.0~99.9、100.0~999.9、>1000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中HPV均呈阳性表达,且病毒载量高表达;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HPV部分呈阳性表达,病毒载量表达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保定市第一医院妇科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5 00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均行TCT检查,对于TCT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行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TBS分级标准,5 000例宫颈病变筛查患者标本检测结果显示,TCT阳性999例,其中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521例(52.1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63例(26.33%)、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48例(14.8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67例(6.71%)。TCT阳性的999例患者中HPV阳性717例,HP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71.77%;HPV-DNA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随着TCT检查诊断级别的升高呈逐渐升高趋势;ASCUS、LSIL、ASC-H、HSIL联合HPV-DNA检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0.16%、82.10%、99.26%、100.00%,说明TCT联合HPV-DNA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随着TCT诊断级别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结论H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在CIN中检出符合率高,可有效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载量与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妇女两万余例,用杂交捕获Ⅱ(second-generation Hybrid Capture,HC-II)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选取3608例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送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以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宫颈癌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分析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2420例(67.07%),CINⅠ448例(12.42%)、CINⅡ376例(10.42%)、CINⅢ280例(7.76%)、宫颈癌84例(2.33%)。经秩和检验,5组间的HP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97,P<0.05);CINⅠ与宫颈炎、宫颈癌和CINⅡ的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HPV病毒载量均是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CINⅡ以上病变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而宫颈癌主要集中在中度级别病毒载量之间发病。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级别间HPV病毒载量有差别,HPV病毒载量可作为诊断CINⅡ以上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CALC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宫颈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进行阴道镜病理组织活检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镜病理活检结果分为宫颈炎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宫颈癌组,分析各组患者HR-HPV和低危型HPV(LR-HPV)感染情况,并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情况,分析HR-HPV感染、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与宫颈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四组患者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201,P0.001),其中宫颈癌组HR-HPV阳性率最高;四组患者L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23,P=0.248);四组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90,P0.001),其中宫颈癌组甲基化率为80.00%(36/45); 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HR-HPV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宫颈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非甲基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组HR-HPV阳性率较高,HR-HPV感染及CALCA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有关,对临床宫颈癌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