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3,(35):177+179-177,17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肺内孤立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84例肺内孤立结节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中,分叶征患者有62例,其中良性结节分叶征14例;恶性结节分叶征48例,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分叶征有显著性差异(P〈0.05)。毛刺征有22例,其中良性毛利征8例;恶性毛刺征14例,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毛刺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实现了各项同性,具有对病变多方面进行观察的特点,能使肺内孤立结节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性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肺孤立性结节的CT特征表现分别为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钙化及空洞等;肺癌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P〈0.05),5例合并不规则厚壁空洞;结核球环形钙化、薄壁空洞发生率高(P〈0.05);妇陛假瘤病灶空泡及支气管充气征、邻近胸膜反应此例高(P〈0.05);肺错构瘤表现为爆玉米花样钙化。结论cT能够较好显示肺孤立性结节特点,是区分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孤立结节患者CT表现与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ER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186例肺孤立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胸部CT影像征象在肺良恶性结节的表现差异,并分析肺恶性结节CT影像征象、病理结果与血清CEA、CYFER21-1、NSE水平的关系。结果肺恶性结节在毛刺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出现率高于肺良性结节,其钙化灶出现率低于肺良性结节(P0.05);肺恶性结节伴有毛刺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患者血清CEA、CYFER21-1、NSE水平高于无毛刺征、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患者(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高于肺鳞癌、肺小细胞癌(P0.05);肺鳞癌患者血清CYFER21-1水平高于肺腺癌、肺小细胞癌(P0.05);肺小细胞癌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肺腺癌、肺鳞癌(P0.05)。结论肺孤立结节CT表现征象对鉴别结节病理良恶性质,反映肺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肺癌的具体病理类型与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观察良性及恶性结节的CT征象。方法:选择本单位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33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将17例肺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全部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计算诊断符合率,并组间对比结节平均直径以及胸膜牵拉征、血管包被征、毛刺征、分叶征等CT征象的分布率。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4.12%(16/17),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6.97%(32/33)。研究组的结节平均直径为(3.41±1.36)cm,大于对照组的(1.14±0.69)cm,统计学对比有差异(t=6.445,P=0.000)。研究组有9例(52.94%)患者存在分叶征,13例(76.47%)患者存在毛刺征,10例(58.82%)患者存在血管包被征、14例(82.35%)患者存在胸膜牵拉征;对照组有3例(9.09%)患者存在分叶征,4例(12.12%)患者存在毛刺征,6例(18.18%)患者存在血管包被征、3例(9.09%)患者存在胸膜牵拉征,两组比较,统计学对比有差异(χ2=11.828,20.704...  相似文献   

5.
熊力 《现代养生》2023,(21):1622-1624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影像后处理系统用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因咳嗽、胸痛入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行多层螺旋CT平扫,再将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处理,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平扫及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各征象的检出率和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果。结果 102例患者病理确诊恶性82例,良性20例。三维重建技术对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分叶征的检出率高于CT平扫,对空泡征的检出率低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式对短毛刺征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Kappa值均高于CT平扫,但仍有较高的漏诊率(17.1%);因此采用两种技术并联的方法进行联合试验,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Kappa值均有极大提高,漏诊率不到3%,同时保留了较高的特异度。结论 多层螺旋CT影像后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仍存在较高的漏诊率,而采用CT平扫与三维重建技术并...  相似文献   

6.
黄瑞雪 《中国卫生产业》2013,(30):150-150,152
目的 探讨研究对肺内的孤立结节采用64排螺旋CT的多层重组技术进行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入院的肺内孤立结节患者42例,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其诊断.结果 42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中,分叶征患者31例,良性结节分叶征者7例,占22.58%;恶性结节分叶征者24例,占77.42%.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分叶征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毛刺征患者29例,细短毛刺患者16例,粗长毛刺患者13例,其中良性毛刺征者14例,恶性毛刺征者15例,毛刺征的良恶性无显著差异,但细短毛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结论 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实现了各向同性,且具有对病变多方面进行观察的特点,使肺孤立结节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的薄层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CT扫描的肺磨玻璃样结节病患41例,对病患的术前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或者是癌前病变病患的病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CT对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41例病患中,浸润前病变7例,微浸润腺癌13例,浸润性腺癌21例;浸润性腺癌病患结节与微浸润或无浸润病患相比,其分叶、胸膜凹陷、边缘毛刺以及内部空泡比较多见;浸润性腺癌病患结节与微浸润或无浸润病患的磨玻璃结节体积、大小以及实性成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薄层CT征象,结节的体积、大小以及实性成分比例同病理结果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在体检良恶性肺结节筛查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于我院体检时发现肺结节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将良性肺结节患者纳入良性组(n=53),将恶性肺结节患者纳入恶性组(n=65)。采用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对肺结节进行分级评估,比较2组患者CT征象及肺结节分级系统评估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对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2组患者结节直径、密度类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患者空泡征、宝石征、肿瘤血管征、毛刺征等恶性征象的发生率均低于恶性组(P<0.05);而良性组患者病灶周围有卫星征的发生率高于恶性组(P<0.05)。〖JP2〗2组患者肺结节分级系统评估结果比较发现,良性组患者肺结节等级评估结果显著低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对良恶性肺结节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95% CI为0.733~0.881,敏感度为64.15%,特异度为93.85%,截断值为≥Ⅱ级。结论 基于CT薄层影像特征的肺结节分级系统可较好地诊断良恶性肺结节,对临床中肺结节的鉴别及恶性结节危险度的分级可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相关性。方法:择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来本院就诊确定为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CT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分析混合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相关性。结果:IAC组74例、MIA组30例、AIS组16例。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可比。三组间结节实性成分边界、规格、CT值、比例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成分位置以及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形态、规格、血管集束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以及位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规格预测结节腺癌最佳截值是15.6mm,敏感性0.793,特异性0.784。AUC为0.821,95%CI为0.739~0.902。实性成分规格预测腺癌最佳截值5.6mm,敏感性0.765,特异性0.812。AUC为0.890,95%CI为0.835~0.946。实性成分比例预测腺癌最佳截值38.8%,敏感性0.737,特异性0.936。AUC为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同性质肺结节在临床进行早期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自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本院检出肺结节的患者127例,依照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与早期肺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对比良性结节患者与早期肺癌患者肺结节CT特征、肺结节形态、肺结节数量及肺结节直径、CT灌注参数[包括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渗透性(PS)]。结果 良性结节组患者与早期肺癌组患者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截断征、分叶征、细小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与早期肺癌组磨玻璃结节及实性结节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与早期肺癌组患者结节直径>20mm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直径≤8mm、>8≤20mm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MTT高于恶性结节组患者,BV、BF、PS均低于恶性结节组,两组患者CT灌注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肺结节特点与其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临床因素、检验结果、胸部CT影像特征)对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肺结节患者,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39例,恶性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吸烟史、恶性肿瘤家族史)、肺癌4项[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高分辨率CT征象,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在鉴别良恶性肺结节中的效能。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4个肺癌指标(CEA、SCCAg、NSE、Cyfra21-1)、结节大小、结节边缘、毛刺征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结节形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分辨率CT征象中,分叶征对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最高,敏感度达79.6%。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磨玻璃结节、分叶征、空泡征都是恶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患者的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结节形态(磨玻璃结节)、分叶征、空泡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对鉴别肺结节良恶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CT在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像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具有肺部磨玻璃结节CT征象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对其进行病理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恶性组(41例)和良性组(43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高分辨率CT诊断,比较两组CT征象特点及结节影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CT征象特征方面,两组病灶大小、病灶形状、空泡征、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与良性组相比较,恶性组分叶征、毛刺征检出率更高且病灶界面比较毛糙,有明显的囊状透亮影,病灶密度大多为mG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结节影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面,与其他结节影像相比,分叶征的灵敏度最高,边缘毛糙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高,囊状透亮影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最低,毛刺征特异度最低,密度阳性预测值最低。结论 临床上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实施诊断时,采用高分辨率CT诊断,能够为临床鉴别病灶的良恶性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应用价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CT征象与肺腺癌瘤内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收集接受CT扫查的肺腺癌患者80例,共82个病灶,分析病灶直径、边缘有无分叶、毛刺、支气管截断、血管集束、胸膜凹陷征(PI)、病灶CT平扫密度和转移情况;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究各CT征象与肺腺癌瘤内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80例肺腺癌患者瘤内纤维化Ⅰ级者21例,Ⅱ级者36例,Ⅲ级者23例。不同程度瘤内纤维化的肺腺癌患者间,病灶直径、病灶CT平扫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叶征程度、毛刺、支气管截断、血管集束、PI程度与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肺腺癌患者的分叶征程度、血管集束、PI程度、支气管截断、毛刺情况与瘤内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504、0.573、0.518、0.304、0.413,均P<0.01),但转移情况与其瘤内纤维化分级无明显相关(r=0.160,P=0.156)。结论 CT征象分叶征程度、血管集束、PI程度、支气管截断、毛刺情况可反应其瘤内纤维化程度,对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小结节(SPN)良性或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22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恶性82例,良性138例。观察组采取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感兴趣体积法(VOI)等三维重建术测定和评价孤立性肺小结节CT形态学特征。并将常规的胸部CT方法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的SPN征象检出情况、5分值法肺结节良恶性病变检出情况以及误诊率。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组良性和恶性SPN的毛刺率检出率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良性和恶性分叶检出率以及血管集束征检出率明显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误诊数诊断率明显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小结节良性或恶性诊断中的准确率高,可多层面和多方位显示肺结节的征象,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诊断效果,具备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增强CT动态扫描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学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增强CT动态扫描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增强CT动态扫描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CT值及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学特征。结果 病理检查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病变患者217例,良性病变患者183例;增强CT动态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准确度为86.25%,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87.10%,特异度为85.25%;增强30 s、60 s、120 s、180 s、240 s、300 s时孤立性肺结恶性结节的CT数值显著高于良性结节;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出现毛刺征、磨玻璃征、分叶征及胸膜凹陷的占比显著高于良性孤立性肺结节(均P<0.05)。结论 增强CT动态扫描检查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中可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征象,并依据不同时段CT值的差异辨别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孤立性肺结节直径较小,常规检查难以鉴别诊断结节性质,误诊和漏诊率较高,延误患者治疗。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10-01-2018-12-31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8例,患者均经肺结节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确诊,均行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分析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影像学特征,并依据病灶形态特征评估结节良、恶性,同时以肺结节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结果恶性结节毛刺征(χ~2=10.428,P=0.001)、分叶征(χ~2=36.706,P<0.001)、血管集束征(χ~2=9.411,P=0.002)和胸膜凹陷征(χ~2=9.263,P=0.002)发生率均较良性结节高,空洞(χ~2=5.032,P=0.008)、晕征(χ~2=11.126,P<0.001)和钙化(χ~2=5.682,P=0.017)发生率均较良性结节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异度为88.46%(23/26)、灵敏度为92.31%(48/52)、准确度为91.03%(71/78)。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从多方位、多层面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形态特征,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征象,从而提高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水平,从而降低误诊率。方法:统计45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恶性肺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探讨影像学特异性表现与病变良恶性之间的关联。结果:当病变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束聚集征时更倾向于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结论:薄层CT及增强可更清晰的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特征性表现,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 18例病变中,有13例位于胸膜下,12例位于肺下叶;CT表现为类圆形结节16例、空气支气管征15例、血管集束征8例、宽基底与胸膜相连7例、晕征6例、胸膜反应5例、胸膜凹陷2例、毛刺征4例、分叶征2例。结论孤立结节型肺隐球菌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真分析其征象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扫描合并MPR在孤立性肺结节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8年11月,均为经过临床病理证实为周围型小肺癌患者12例和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5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合并MPR进行扫描,评价检验的结果和应有价值。结果:MPR图像和常规横断位扫描可更好显示患者病灶的特殊征象,特别是对患者的胸膜凹陷、血管集束、毛刺征、小钙化、空泡征以及凸起等情况进行表现。结论:临床通过选择16排螺旋CT扫描合并MPR能有效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各种特殊征象,对有效区分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周围型小腺癌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病理特征,为临床影像学诊断寻找重要依据。方法:收集启东市中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共37例病理诊断为肺周围型小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筛查,病灶行HRCT扫描,观察分析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37例均表现为单发毛玻璃结节影,均位于周围肺野。其中纯毛玻璃结节21例(56.8%),混合密度16例(43.2%);病灶最大直径0.9~2.8cm,平均(2.2±0.3)cm。其他影像学征象为细支气管扩张征、边缘清晰、胸膜凹陷、分叶及毛刺征。Matsuguma量化分型:Ⅰ~Ⅲ型29例(78.4%),Ⅳ~Ⅴ型8例(21.6%)。病理特征: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呈附壁性生长,肺泡间隔增厚。结论:患者经HRCT检查时发现毛玻璃结节影,如果同时伴有边缘清晰、分叶征、支气管截断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及量化分型较低,应高度警惕肺周围型小腺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